看向秦思純說道:“大哥這話可就不對了,思源從未有過那般心思,我收養那些孤兒,為的是給秦家培養可用之才,往後能更好地為家族效力”。


    “讓秦家在這世間立足更穩,何來耍手段一說?倒是大哥你,平日裏的行事作為,可曾想過會給秦家帶來何種影響?”。


    秦天明一聽,頓時漲紅了臉,“你……你這是在教訓我了?我可是秦家嫡長子,輪得到你在這裏指手畫腳?”。


    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碗筷都跟著顫了顫,這些年他被打壓得實在太狠,這是在借機發難呢。


    李崇文和李崇武兩兄弟見狀,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滿是無奈,他們深知秦天明這無理取鬧的性子,卻也不好當麵說什麽。


    秦文蘊臉色一沉,嗬斥道:“思純,你給我住口!你看看你像什麽樣子,整日裏不思進取,就知道胡攪蠻纏”。


    “思源做的哪一件事不是為了秦家好?你倒好,盡給秦家抹黑,今日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你還不收斂,是想讓我這老頭子動怒不成?”。


    秦思純被秦文蘊這麽一嗬斥,心裏雖不服氣,可也不敢再多說什麽,隻是氣唿唿地坐在那裏,悶頭喝起酒來。


    李秀娘見狀,趕忙緩和氣氛,笑著說道:“今日難得一家人聚在一起,不說這些煩心事了,大家快嚐嚐這廚子的手藝,可別辜負了這一桌子好菜呀”。


    眾人這才又重新動起了筷子,隻是這晚宴的氣氛,終究是添了幾分別樣的意味,大家各懷心思,在這飯菜的香氣中,繼續著這場看似尋常卻又暗流湧動的家宴。


    晚宴在沉悶中很快落下帷幕,秦天明匆匆忙忙地帶著兩個兒子離去,仿佛有著急事需要處理一般,跑得比兔子還快。


    而年事已高的老爺子則選擇留在秦家莊,也許是因為他已經厭倦了路途的奔波勞累吧,要在這裏住兩天。


    秦思源親自泡製了一壺香氣撲鼻的茶水,整個房間頓時彌漫著清新宜人的茶香。


    李秀娘則帶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在一旁嬉笑玩鬧著,銀鈴般清脆的笑聲此起彼伏,為這原本有些沉悶的氛圍增添了幾分生氣與活力。


    那兩個表弟此刻也顯得格外乖巧懂事,規規矩矩地坐在那裏,不敢有絲毫越矩之舉。


    此情此景,終於讓人感受到了一絲親人相聚時所應有的溫馨與和睦。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秦文蘊緩緩開口道:“思源啊,不管怎麽說,他們終究是你的父親和兄弟,凡事還是不要做得太過分才好呀”。


    然而,麵對這番勸告,秦思源僅僅隻是微微一笑,並未迴應半句。


    對於他來說,那三個人簡直就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汙點,每每想起都會讓他心生厭惡之情。


    若不是礙於血緣關係以及種種因素的束縛,恐怕他早就將他們徹底清除出自己的生活圈子了,又何來所謂的過不過之分呢?


    見氣氛稍有尷尬,李秀娘趕忙出來打圓場:“思源呐,娘聽人說你打算親自出征,難道就不能換其他人去嗎?依娘看呐,那個雷虎就挺合適的嘛”。


    聽到母親關切的話語,秦思源神情嚴肅地迴答道:“母親大人,您有所不知,想要成為開創一番事業,哪有這麽輕而易舉之事?”。


    “在這關鍵的時刻,身為一軍統帥的我若是不上陣殺敵、身先士卒,又怎能鼓舞士氣、穩定軍心呢?所以此次出征,孩兒是非去不可!”。


    “可是,兵兇戰危,這戰場之上瞬息萬變、生死難料,我實在是怕你會遭遇什麽不測啊!”,李秀娘滿臉痛苦地說道,淚水在眼眶裏打轉。


    她不禁想起了李戰林,那個曾經鮮活的生命,雖然本就病入膏肓、時日無多,但最終卻是實實在在地戰死在了沙場之上。


    那慘烈的場景仿佛還曆曆在目,讓人心痛不已。


    秦思源連忙上前一步,握住李秀娘的手輕聲安慰道:“母親,請您放心吧!此次出征我是率領著大軍而去,咱們保寧衛的戰鬥力可不是吹出來的”。


    “我可以說一句大話,在當今這個時代,無論是麵對哪支勁旅,我們都絕對不會遜色半分”。


    接著,他又拍了拍胸脯自信滿滿地說:“而且,孩兒作為一軍之帥,更多時候是負責統籌全局、指揮作戰,真正需要親自衝鋒陷陣的機會並不多”。


    “所以,我的安全還是很有保障的,這點請母親盡管放寬心好了”。


    李秀娘聽後,沉默片刻沒有說話,隻是眼神中依舊流露出深深的擔憂之色。


    就在這時,一直站在一旁的秦文蘊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寬慰道:“秀娘啊,你就別再擔心啦!思源如今已然成為一方之主,自然有著自己的考量和決斷,我們應當相信他能夠處理好這些事情的”。


    隨後,秦文蘊轉頭看向秦思源,語重心長地說:“不過呢,有件事情你可得抓緊辦了”。


    “你看看你,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該成家立業了,男子漢大丈夫,成家立業都得兼顧嘛!”。


    秦思源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索,緩緩說道:“目前倒還不必著急此事,且待二十之後再做商議吧”。


    “日後這保寧府定會立下律法,規定男子需滿二十歲、女子則要到十八歲方可成親,我必須以身作則”。


    坐在一旁的秦文蘊不禁深深歎息一聲,語重心長地勸道:“思源啊,如今你的勢力日益壯大,若無合適的繼承人,恐難長久穩固呐!”。


    秦思源麵色平靜地點點頭,表示認同,於這當世而言,繼承人確屬必要之物,尤其像我這般情形更是如此。


    他心裏清楚得很,唯有擁有子嗣,方能令那些追隨自己的人心安,同時亦能確保眾人的利益不受損。


    見此話題難以繼續深入,秦文蘊與李秀娘對視一眼後便默契地不再多言。


    他們深知在此事上強求不得秦思源,於是秦文蘊話鋒一轉,開始考校起李崇文兄弟倆的學問來。


    兩兄弟一一作答,顯然功課做得很好,讓秦文蘊不得不感歎,可惜不是自己的孫子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八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八海並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