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棟不慌不忙的說道,“即使要開戰,也是在幾個月後,不如讓他們加緊剿匪,然後再抽調出來”。


    周延儒微微頷首,表示認可,但臉上仍帶著些許憂慮:“嗯,這法子倒也可行,隻是那兩三萬兵力著實不算多呀”。


    “兩位,你們可有其他良策?”,他注視著兩人,期待著更多的建議。


    這時,梁廷棟站出來說道:“首輔大人,您莫忘了,永寧那邊尚有幾萬雄兵呢!再加上貴州的兵馬,他們常年與奢安兩家浴血奮戰,其戰鬥力定然不容小覷”。


    然而,周延儒卻不停地擺手搖頭道:“萬萬不可啊!保寧府固然是心頭大患,但奢安兩家又豈是善茬兒?陛下斷不會應允如此行事的”。


    梁廷棟見狀,連忙向周延儒拱手施禮,進言道:“首輔大人,咱們不妨這般跟陛下稟報,待到剿滅保寧府之後,索性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派出大軍圍剿奢安那幫叛匪”。


    “如此一來,豈不是一箭雙雕之計?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調遣四川、貴州之軍前來增援,又可一次性徹底清除西南之亂,從此高枕無憂”。


    他越說越興奮,繼續補充道:“隻要此計一成,陛下必然龍顏大悅,西南之大患既除,我大明便可騰出雙手,集中精力應對其他事務”。


    “而且,此番征戰亦可當作一次絕佳的練兵之機,讓我朝將士得到充分錘煉,日後必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周延儒皺起了眉頭,仔細的盤算著這個計劃的可行性,他要把自己的責任降低一點,一旦戰敗,他就麻煩了。


    過了許久,周廷睿方才緩緩地點了點頭,輕聲說道:“嗯,如此說來倒也未嚐不可”。


    “據老夫所知,江南一帶起碼能夠調動十萬之眾,其中精銳之士定然不少於三萬”。


    聽到此言,洪承疇雙眼猛地一亮,急忙拱手施禮道:“首輔大人所言極是!下官突然想到,這保寧府尚有一支實力不俗的水軍”。


    “隻是不知可否從福建再調遣一支水軍前來支援?若能得此助力,想必勝算又會增添不少啊”。


    “自然可以”,周延儒毫不猶豫地頷首應道,“江南方麵對於獲取那些珍貴配方可是覬覦已久”。


    “隻要他們如願以償,出兵出錢都沒有問題,老夫估計,鄭芝龍那裏也會派一些人來”。


    他這番話語確實不假,江南之地不僅手工業極為昌盛,其海運貿易亦是繁榮異常。


    那些精美的手工藝品以及稀有的物品一經運往海外,即刻便能換來大量白花花的銀兩。


    正因如此,江南地區對此事表現得尤為積極主動,無論是出兵還是出資,他們皆毫不吝嗇。


    而此次針對保寧府之事,更是由他們率先發起串聯。


    周延儒見兩人不再言語,輕輕擺了擺手,“好了,目前有這些兵力和資源應當已足夠應對局勢”。


    “景泉啊,接下來便煩請你依照此計撰寫一份詳細的奏折,待完成後,你我三人一同入宮麵聖,向聖上稟明此事”。


    梁廷棟馬上答應,他是兵部尚書,調兵遣將的事情本來就是他份內之事,但是他現在的權力可是沒有多少。


    主要原因是,崇禎時期的兵部尚書處境艱難。


    一是,當時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後金威脅。崇禎性格多疑,頻繁換人,十七年換了十七個兵部尚書。


    二是,朝廷黨爭激烈,兵部尚書易被卷入,工作受阻,而且軍事資源匱乏,軍隊缺餉少裝備。


    再加上崇禎急於看到成果,一旦戰事不利,兵部尚書就成替罪羊,例如王洽就因戰敗被下獄,重重困難導致這個職位責任重卻極難擔當。


    梁廷棟也是一個有野心的,為了成為名副其實的兵部尚書,即使知道周延儒沒有安好心,他也認了。


    諸事已定,梁廷棟和洪承疇兩人就連忙告辭,今晚已經在這裏待了很長時間。


    要是傳了出去,即使皇帝不怪罪,還是有些不好影響的,再有什麽事情,就可以去紫薇閣討論了。


    三日後,計劃書終於出爐,周廷睿帶著兩人一起急匆匆的進宮麵聖。


    很快,他們就得到了崇禎的接見,山唿萬歲之後,周延儒就把奏折給呈了上去。


    崇禎接過折子,仔細的看了起來,一邊看還一邊點頭,顯然非常認可,能夠調動這麽多兵馬,還不為糧草擔心,由不得他不高興。


    “此策甚善,朕心甚慰”,崇禎看完之後金口開啟,聲震殿堂。


    周延儒趨前,拜倒奏道:“陛下聖鑒,此皆仰仗陛下洪福,臣等不過略盡綿力,隻為蕩平保寧府逆賊,保我大明西南安穩”。


    崇禎輕抬龍手,示意平身,繼而問梁廷棟:“梁卿,永寧及貴州之兵留守防範奢安叛匪,此安排是否穩妥?兵力分配可有精細籌謀?”。


    梁廷棟垂首恭答:“陛下,臣已悉心規劃,依地勢與賊情布防,永寧之兵扼守要衝,貴州之師機動策應,彼此唿應,可保無虞”。


    “抽調一批軍隊沒有問題,且臣等亦會密切關注保寧府戰局,若需馳援,可即刻調遣”。


    崇禎微微頷首:“奢安二賊狡詐多端,切不可掉以輕心”。


    旋即,崇禎目光投向洪承疇:“洪卿,保寧府戰事,你觀我大軍勝算幾何?”。


    洪承疇深施一禮:“陛下,我大軍士氣高昂,且有此周密部署,勝算頗大”。


    “況江南十萬之眾可資調用,精銳亦有三萬,又有福建水軍應援,水陸並進,定能克敵製勝”。


    “然保寧府地勢複雜,賊寇或負隅頑抗,臣等仍需謹慎應對,隨機應變”。


    崇禎雙眸閃爍銳光:“朕許卿等便宜行事之權,但莫要忘了,此乃國之大事,幹係大明根基”。


    “朕在京城拭目以待,盼卿等凱旋,若有差池,國法森嚴,絕不寬貸!”。


    三人聞言,伏地叩首,齊聲道:“臣等必效死力,不辱使命,揚我大明天威!”。


    此刻,殿內仿若凝聚著千鈞之力,隻待西南戰鼓擂響,硝煙彌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八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八海並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