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保寧府新麵貌六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 作者:第八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燮元端起酒碗,朝著老者問道:“老哥,您高壽啊?”。
老者明顯一愣,趕忙捧起酒碗,“老漢六十八了,客人先請”。
話語之中帶著濃鬱的川音,朱燮元雖在四川為官多年,卻也隻能勉強聽懂個大概。
幾人一同飲了一口酒,朱燮元夾起一塊臘肉放入口中,刹那間,滿口生香,且鹹味頗為濃重。
他即刻便意識到,此地百姓並不缺鹽,否則怎會如此慷慨地用大量鹽醃製臘肉。
於是問道,“此地鹽價幾何?”。
張奇放下筷子,“四海商行都有定價,鹽是十文一斤,長年不增也不減”。
朱燮元緩緩點頭,官府的鹽價雖說隻要很低,但那都到不了百姓手裏,一般都要二三十文一斤,多的時候上百文都有,難怪這裏的百姓舍得用這麽多鹽醃製臘肉。
接下來的時間,眾人皆不再言語其他,皆專心於麵前的午餐。
農家所製菜肴,或許稱不上精致,甚至略顯粗糙,然那質樸的味道卻著實令人讚不絕口。
朱燮元亦被此等美味所吸引,胃口大開。
隻見他夾起一塊塊色澤誘人的臘肉,大快朵頤,又端起一大碗雞湯,緩緩飲下,那滿足之感溢於言表。
隻是於酒之一物,他僅淺嚐輒止,未多作貪杯。
待眾人用過飯食,亦未匆忙離去。
張奇返迴家中,取來些許茶葉,於正屋之中為眾人泡上一壺香茗。
嫋嫋茶香升騰而起,眾人圍坐,開啟了一番閑聊。
朱燮元愜意地眯著雙眼,似在用心體悟這農家生活的獨特韻味。
忽然,他眼眸一轉,視線落在了不遠處兩個孩子的布包之上。
“神通,那兩個孩子背著的包,是作何用途?”,朱燮元出聲問道。
魯神通順勢瞥了一眼,嘴角上揚,帶著笑意說道:“那是孩子們上學所用之物,朱員外對其感興趣?”。
朱燮元微笑點頭,張奇見狀,趕忙起身說道:“我且去問問那兩個孩子,諸位稍候片刻”。
言罷,他快步走出屋子,不多時便折返而迴,“兩個孩子已同意,我這便將布包取來與您過目”。
很快,布包便被置於眾人眼前,裏麵的物件也被一一翻出,隻見有兩本書籍、一個本子以及一支毛筆。
朱燮元率先拿起那兩本書查看,一本名為《漢字通識》,另一本則是《算術》。
他隨意翻動書頁,發覺《漢字通識》所錄多為常用之字,而《算學》卻頗具新意,其中涵蓋了加減乘除等運算內容。
而最令朱燮元感到新奇的,當屬那支毛筆。此筆以竹筒製成,筆尖之處竟有一個精巧的蓋子。
魯神通伸手取過毛筆,一邊演示一邊說道:“此乃一位匠人所發明的自寫筆,隻需將墨水灌入竹筒之內,便可提筆書寫”。
語畢,他拿起筆在自己手上書寫了幾個字。
朱燮元見此,不禁興趣大增,忙問道:“這般精巧之筆,售價幾何?”。
“筆為十文錢一支,一罐墨水亦是十文”,張奇在一旁接話道。
朱燮元微微頷首,然片刻之後,卻似興致銳減,緩緩起身,“已無甚可看之處,我們走吧”。
“也好。”魯神通亦隨之站起,“張奇,把本子拿來吧”。
張奇嘿嘿一笑,從懷中摸出一個硬殼本子,雙手恭敬地遞與魯神通。
魯神通笑罵一聲,接過本子仔細查看,確認無誤之後,才簽下名字,畫上押印。
“這是何物?”,朱燮元一臉疑惑地問道。
魯神通笑著解釋:“此乃賬本,官府之人前來,其夥食皆有定數”。
“村裏依規矩予以招待,而後可前往鎮上報銷,鎮上再轉至縣裏報銷”。
言罷,他又打趣道:“我今日可是沾了員外您的光,僅用二十文錢,便享用了這般豐盛的一頓大餐,還暢飲了一碗酒,當真是劃算至極”。
“這小子此刻拿出賬本,待報銷之時,可就白賺一筆了,倒是便宜了他”。
朱燮元瞬間明了此製度之意,公務諸事皆有定規,若有人膽敢肆意揮霍,大魚大肉地鋪張,自會被如實記錄。
待報銷之際,定然無法通過審核。
當然,官府亦不會虧欠百姓,定會依據記錄扣減那些違規之人的俸祿。
思及此處,朱燮元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別樣滋味。
此地製度已然穩固,眾人亦皆認可遵循,且不論其優劣與否,至少可保無人膽敢肆意盤剝百姓。
幾人步出院子,朱燮元卻又止住腳步,“神通,五兩銀子可夠支付此頓餐食?”。
魯神通尚未答話,張奇已搶先一步說道:“足夠了,除去各項開銷,他們還能餘下二兩左右”。
“臘肉與雞約計一兩銀子,便是那酒稍貴,五斤需二兩銀子,剩餘之錢亦夠他們飲用許久了”。
朱燮元心中暗自默算,些許銀子便能購得如此多的食物,足見物價尚算低廉,唯酒價略高,然酒並非生活必需之物,倒也無甚大礙。
眾人不再停留,緩緩行至大路,稍作等候,馬車便緩緩駛來。
眾人依次登車,張奇於車外高聲唿喊:“魯教頭,兩位貴客慢行!”。
魯神通探出頭來,“行了,你且迴去吧”。
馬車徐徐啟程,徑直朝著南部縣城的方向駛去。依此行程,抵達縣城之時,恰逢夜幕降臨。
魯神通見朱燮元神色略顯疲憊,遂關切問道:“總督大人,可是對吃食有所不滿?”。
朱燮元擺了擺手,“非也,隻是略感疲累罷了”。
魯神通微微一笑,亦未點破,隻是問道:“今夜我們便在南部縣城歇息,若直接趕路,三日之內便可抵達秦家莊”。
朱燮元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南部縣的縣令,是否還是先前那位?”。
“正是”,魯神通微微一怔,旋即迴道,“南部縣令陳鵬翼,已在南部縣任職八年之久”。
朱燮元輕聲說道:“老夫欲往他處借宿,且與他敘談一番”。
“可以”,魯神通當即應允,“待抵達南部縣城,我便即刻安排”。
“多謝了”,朱燮元淡淡言謝,而後便閉目休憩。
一時間,馬車之內寂靜無聲,美婦侍妾輕輕取過一張毯子,為他悉心蓋上。
馬車很快行至官道之上,一路疾馳,未曾停歇,終在夜幕籠罩之時,駛入了縣城。
老者明顯一愣,趕忙捧起酒碗,“老漢六十八了,客人先請”。
話語之中帶著濃鬱的川音,朱燮元雖在四川為官多年,卻也隻能勉強聽懂個大概。
幾人一同飲了一口酒,朱燮元夾起一塊臘肉放入口中,刹那間,滿口生香,且鹹味頗為濃重。
他即刻便意識到,此地百姓並不缺鹽,否則怎會如此慷慨地用大量鹽醃製臘肉。
於是問道,“此地鹽價幾何?”。
張奇放下筷子,“四海商行都有定價,鹽是十文一斤,長年不增也不減”。
朱燮元緩緩點頭,官府的鹽價雖說隻要很低,但那都到不了百姓手裏,一般都要二三十文一斤,多的時候上百文都有,難怪這裏的百姓舍得用這麽多鹽醃製臘肉。
接下來的時間,眾人皆不再言語其他,皆專心於麵前的午餐。
農家所製菜肴,或許稱不上精致,甚至略顯粗糙,然那質樸的味道卻著實令人讚不絕口。
朱燮元亦被此等美味所吸引,胃口大開。
隻見他夾起一塊塊色澤誘人的臘肉,大快朵頤,又端起一大碗雞湯,緩緩飲下,那滿足之感溢於言表。
隻是於酒之一物,他僅淺嚐輒止,未多作貪杯。
待眾人用過飯食,亦未匆忙離去。
張奇返迴家中,取來些許茶葉,於正屋之中為眾人泡上一壺香茗。
嫋嫋茶香升騰而起,眾人圍坐,開啟了一番閑聊。
朱燮元愜意地眯著雙眼,似在用心體悟這農家生活的獨特韻味。
忽然,他眼眸一轉,視線落在了不遠處兩個孩子的布包之上。
“神通,那兩個孩子背著的包,是作何用途?”,朱燮元出聲問道。
魯神通順勢瞥了一眼,嘴角上揚,帶著笑意說道:“那是孩子們上學所用之物,朱員外對其感興趣?”。
朱燮元微笑點頭,張奇見狀,趕忙起身說道:“我且去問問那兩個孩子,諸位稍候片刻”。
言罷,他快步走出屋子,不多時便折返而迴,“兩個孩子已同意,我這便將布包取來與您過目”。
很快,布包便被置於眾人眼前,裏麵的物件也被一一翻出,隻見有兩本書籍、一個本子以及一支毛筆。
朱燮元率先拿起那兩本書查看,一本名為《漢字通識》,另一本則是《算術》。
他隨意翻動書頁,發覺《漢字通識》所錄多為常用之字,而《算學》卻頗具新意,其中涵蓋了加減乘除等運算內容。
而最令朱燮元感到新奇的,當屬那支毛筆。此筆以竹筒製成,筆尖之處竟有一個精巧的蓋子。
魯神通伸手取過毛筆,一邊演示一邊說道:“此乃一位匠人所發明的自寫筆,隻需將墨水灌入竹筒之內,便可提筆書寫”。
語畢,他拿起筆在自己手上書寫了幾個字。
朱燮元見此,不禁興趣大增,忙問道:“這般精巧之筆,售價幾何?”。
“筆為十文錢一支,一罐墨水亦是十文”,張奇在一旁接話道。
朱燮元微微頷首,然片刻之後,卻似興致銳減,緩緩起身,“已無甚可看之處,我們走吧”。
“也好。”魯神通亦隨之站起,“張奇,把本子拿來吧”。
張奇嘿嘿一笑,從懷中摸出一個硬殼本子,雙手恭敬地遞與魯神通。
魯神通笑罵一聲,接過本子仔細查看,確認無誤之後,才簽下名字,畫上押印。
“這是何物?”,朱燮元一臉疑惑地問道。
魯神通笑著解釋:“此乃賬本,官府之人前來,其夥食皆有定數”。
“村裏依規矩予以招待,而後可前往鎮上報銷,鎮上再轉至縣裏報銷”。
言罷,他又打趣道:“我今日可是沾了員外您的光,僅用二十文錢,便享用了這般豐盛的一頓大餐,還暢飲了一碗酒,當真是劃算至極”。
“這小子此刻拿出賬本,待報銷之時,可就白賺一筆了,倒是便宜了他”。
朱燮元瞬間明了此製度之意,公務諸事皆有定規,若有人膽敢肆意揮霍,大魚大肉地鋪張,自會被如實記錄。
待報銷之際,定然無法通過審核。
當然,官府亦不會虧欠百姓,定會依據記錄扣減那些違規之人的俸祿。
思及此處,朱燮元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別樣滋味。
此地製度已然穩固,眾人亦皆認可遵循,且不論其優劣與否,至少可保無人膽敢肆意盤剝百姓。
幾人步出院子,朱燮元卻又止住腳步,“神通,五兩銀子可夠支付此頓餐食?”。
魯神通尚未答話,張奇已搶先一步說道:“足夠了,除去各項開銷,他們還能餘下二兩左右”。
“臘肉與雞約計一兩銀子,便是那酒稍貴,五斤需二兩銀子,剩餘之錢亦夠他們飲用許久了”。
朱燮元心中暗自默算,些許銀子便能購得如此多的食物,足見物價尚算低廉,唯酒價略高,然酒並非生活必需之物,倒也無甚大礙。
眾人不再停留,緩緩行至大路,稍作等候,馬車便緩緩駛來。
眾人依次登車,張奇於車外高聲唿喊:“魯教頭,兩位貴客慢行!”。
魯神通探出頭來,“行了,你且迴去吧”。
馬車徐徐啟程,徑直朝著南部縣城的方向駛去。依此行程,抵達縣城之時,恰逢夜幕降臨。
魯神通見朱燮元神色略顯疲憊,遂關切問道:“總督大人,可是對吃食有所不滿?”。
朱燮元擺了擺手,“非也,隻是略感疲累罷了”。
魯神通微微一笑,亦未點破,隻是問道:“今夜我們便在南部縣城歇息,若直接趕路,三日之內便可抵達秦家莊”。
朱燮元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南部縣的縣令,是否還是先前那位?”。
“正是”,魯神通微微一怔,旋即迴道,“南部縣令陳鵬翼,已在南部縣任職八年之久”。
朱燮元輕聲說道:“老夫欲往他處借宿,且與他敘談一番”。
“可以”,魯神通當即應允,“待抵達南部縣城,我便即刻安排”。
“多謝了”,朱燮元淡淡言謝,而後便閉目休憩。
一時間,馬車之內寂靜無聲,美婦侍妾輕輕取過一張毯子,為他悉心蓋上。
馬車很快行至官道之上,一路疾馳,未曾停歇,終在夜幕籠罩之時,駛入了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