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賈珍,月初下金陵,路上便做好了溝通安排,留下金陵負責人,未做停留,便立刻趕往揚州,進了林府。


    將京中事務還有府中雜事,向姑父林如海做了交流,又代寧榮兩府親友為姑媽賈敏守了幾日靈,直至出殯,便離了揚州,帶著人繼續往南邊去了。


    林如海,姓林,名海,字如海,本姑蘇人士,乃是前科的探花,已經升到蘭台寺大夫,去年欽點為巡鹽禦史。


    娶了榮國公府老太君嫡女賈敏為妻,夫妻多年,育一女一子,不料前年一場風寒,兩歲幼子夭折,膝下隻餘一個幼女。


    林如海父母愛如珍寶,又見她聰明清秀,便欲使她讀書識幾個字,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歎,便為她聘一西賓。


    此西賓亦非常人,原名賈雨村,六年前春,會試考中進士,選入外班(分發外省任官),三年前便升了知府。


    隻是雖然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又恃才侮上,不到一年,便被上司尋了空隙,參了一本,龍顏大怒,即批革職。


    賈雨村被革之後,將家小送迴原籍,安排妥協,便自己擔風袖月,遊覽天下勝跡。


    去年遊至維揚,偶感風寒,病在旅店,一月光景漸愈。因身體勞倦,盤費不繼,欲尋一個合適之處暫且安下。


    正巧聞得林如海欲聘西賓,便相托友力,謀了進去,作安身之計,今已堪堪一載光陰。


    不料林如海夫人上月一疾而終,女學生守喪盡哀,便想辭館別圖,隻是林如海意欲令女守製讀書,又將他留下。


    近來女學生哀痛過傷,又自怯弱多病,觸犯舊症,連日不曾上學,賈雨村閑居無聊,便出來閑步。


    行至一村肆,欲入肆中沽飲三杯,將入肆門,便見一舊相識。此人乃是京中一古董商,號冷子興。


    賈雨村幾年前入京會試之時,兩人相識,賈雨村讚他是個有作為大本領的人,冷子興見他斯文,兩人說話投機,相結為友。


    今年冷子興自京中南下,路過揚州,兩人重逢,冷子興具言此次南下,是承京中貴人之命,南下尋些鄉紳大富,販賣一些稀罕奇物。


    賈雨村聞言便向他推薦一二,助他打開了局麵,經此一事,兩人交情更深。此時冷子興已將貨物售空,正要趕迴京師複命,路過此地,不想兩人竟不期而遇。


    兩人閑談漫飲,敘些別後之事,說著閑話,吃了幾杯酒,見天色漸晚,兩人便起身算還酒賬。


    方欲走時,又聽一人身後唿喊道喜,賈雨村忙迴頭,卻是當日與他一起被革職的同僚,號張如圭,係本地人,革後在家。


    因打聽到京中奏準起複舊員之信,便四下尋情找門路,忽遇賈雨村,便忙唿喊道喜。


    張如圭將此信相告,賈雨村自是歡喜,忙忙的敘了兩句,便作別各自迴家。冷子興在旁聽得此言,便忙獻計,令賈雨村央煩林如海。


    賈雨村領意,作別迴至館中,忙尋邸報來看,確認信息真確,次日,便麵謀林如海。


    林如海聽完歎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嶽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痊愈,故未及行。“


    “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前日外侄正巧南下至此,弟已為其薦兄。”


    “因他有要事在身,與我一道修下薦書一封,轉托內兄務為周全協佐,即有所費用之例,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


    賈雨村一麵打恭,謝不釋口,一麵又問:“不知令親大人現居何職?隻怕晚生草率,不敢驟然入都幹瀆。”


    林如海笑道:“若論舍親,與尊兄還是同譜,乃是榮國公之孫:大內兄現襲一等將軍,名赦,字恩侯,二內兄名政,字存周,現任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並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書煩托。否則不但有汙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為矣。”


    賈雨村聽了,心下大定,於是又謝了林如海。


    林如海又說:“已擇了下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豈不兩便?”


    賈雨村唯唯聽命,心中十分得意。林如海遂打點禮物並餞行之事,賈雨村一一領了。


    那女學生,便是黛玉,身體方愈,原不忍棄父而往,無奈她外祖母致意務去。


    且林如海說:“父親已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你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雲不往?”


    黛玉聽了,灑淚拜別,隨了奶娘以及榮國府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


    賈雨村另有一隻船,帶兩個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


    這日,賈瑛正在書房,帶著三春姐妹,還有賈蘭,玩起益智積木,是賈瑛從抖音學來的黑白塊拚圖,賈環賈琮兩人入了家學,現在也就不在。


    用固定數量,固定形狀的黑白木塊,拚成不同的圖形,正好適合五至七歲的小孩子玩。


    賈瑛做了幾套,每個小孩都有,各玩各的。屋裏大大小小的丫鬟都圍著看著,看著三春和賈蘭擺積木,紛紛出起了主意。


    賈瑛見襲人這個大丫頭都有些想玩,看來這種玩具還挺有市場,便打算讓人做一批出來,放到鋪子裏去賣。


    但沒有機器量產,產量起不來,還需要印配套的黑白圖,成本高,還不好定價。定高了普通人買不起,低了又不值當,賈瑛就直接放棄拿出去賣的想法。


    直接做了一批,府裏留了點,其他的交給賈老太太,讓她拿著送人,倒也在京裏流行起來了。


    這段時間有了新式馬車,賈老太太也有了興致,經常坐著出門訪友,炫耀孫子送她的“寶雕車”。


    是的,賈瑛搞了點新花樣,給新式馬車取了個名,不想讓人總是“新式馬車”,“四輪車”這麽叫。


    於是取“寶馬雕車香滿路”之意,定了“寶雕車”這個名字,瞬間就被一眾達官貴人接受,紛紛前來問詢。


    然後賈府傳出去是京中某個車馬行定製的,這個不知名的車馬行就被各做勳貴府邸的管家給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穿越大臉寶的悠閑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星瓢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星瓢蟲並收藏紅樓:穿越大臉寶的悠閑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