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聽完沒有立刻迴答,接過平兒遞過來的茶碗悶了一口,又遞迴給平兒,轉身看著鳳姐,略顯一絲得意,笑著迴道,


    “現在還不能說,是咱們賈府的一件大事,也是你們二爺我的大事,珍大哥,珠大哥,還有蓉哥兒薔哥兒,我們五個人各自負責一攤子事,都還忙不過來。”


    說到這裏,賈璉看著鳳姐發上的一根珠釵,伸手拔了下來,拿在手裏,捏著發釵上一顆祥雲狀的珍珠摸搓起來,


    繼續說道,“銀子雖然往外流,也會有流迴來的時候,不妨告訴你們,這段時間,從你們二爺手裏就流出去近兩萬兩銀子了。”


    鳳姐聽到這話瞬間眼睛一亮,見賈璉這會臉上藏不住的得色,不懷好意地問了起來,“二爺竟有這般本事,那~這麽多銀子過手,不知手上沾了多少油水。”


    賈璉這會心中正得意,難得能在鳳姐和平兒麵前吹牛逼,聽到鳳姐這一問,剛才的得意瞬間又沒了,身體往後一靠,不禁有些泄氣。


    賈璉悶了悶聲,歎道,“哎,若是往日,這麽多銀子,怎麽也能截住一兩成,有個三四千兩,隻是這次有個孫猴子盯著,火眼金睛之下,摳摳索索總算得了兩三百兩的辛苦錢。”


    鳳姐才聽到他說“一兩成”,卻又變成“兩三百兩”,疑惑不解,“孫猴子?你是府裏嫡親的少爺,還有誰能管得了你。”


    說完鳳姐頓了一下,心思稍轉,繼續說道,“難不成是珠大哥管著賬,看著你們?”


    賈璉也沒看她,隻搖了搖頭,噓聲歎道,“不是珠大哥,你絕對猜不到,現在還不能告訴你,你就不要多想了,隻要這件大事做成,以後銀子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鳳姐旁敲側擊了半天,疑惑卻是比之前更多了,隻是賈璉怎麽也不肯告訴她,也不得不將疑問隱在心裏。


    又將賈瑛說請太太出來管家的事,告訴了賈璉,賈璉聽完對著鳳姐笑道,“既然寶玉這麽說了,你就把心放下,好好養胎,等你生了,身體恢複,再迴來繼續管家。”


    這邊賈璉正安慰鳳姐,那邊賈瑛帶著三春湘雲已經迴了絳雲軒。


    不久,丫頭四兒來報,“襲人姐姐,璉二爺身邊的興兒過來,說有東西要親手交給寶二爺。”


    襲人進門傳話,賈瑛起身出門,接過東西,便迴了書房。


    ……


    不知不覺,春去夏至,天氣逐日變熱,外麵樹上的知了也慢慢嘈雜了起來。


    莊子的建設如火如荼,城外幾家公侯的水泥窯建設起來後,產出的水泥都送到這裏用了起來。


    莊子改造,修路建房築壩,這裏就是一個小型試驗場,就連宮裏都有流傳,皇帝有幾次過問起這莊子,工部也派人過來觀察施工情況。


    顯然,莊園建成之時,就是水泥大行其道之始。有了這許多外力的幫助,改造速度大增。


    另一邊賈珠賈璉負責的珠核植入,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四個莊子總共圍了八百畝水塘。


    因是為了完善規模養殖技術,積累單產畝產等各種試驗數據,所以每畝水塘養的數量都不一致,從一千隻到一萬隻不等,而且植入的珠核數量,大小,都有所區別,另外還分開做了有核和無核的養殖。


    由於植核技術還不夠精通,速度也不夠快,四百多個女工,兩個多月的時間,也才將將做完一百萬隻珠蚌的植核工作。


    接下來的天氣,溫度過高,已經不適合繼續植核,賈璉請示了賈瑛之後,便去信賈珍,接下來收購的河蚌,下半年再運迴來,等九月十月氣候適宜,再養上一批。


    自去年十月到現在,半年多時間過去,賈珠賈璉兩人把精力都耗在了這八百畝水塘裏。


    兩人此刻並肩站在一片山坡上,看著山下養滿了珠蚌的整齊的水塘,都是成就感滿滿,感慨萬千。


    “珠大哥,總算是完成了,整整一百萬隻蚌,植核超過八百萬,有核無核各四百萬,若能這些全部長成珍珠,豈不是有近千萬兩銀子,我怎麽感覺寶玉的計算有誤?”


    賈珠聞言,沉吟片刻,說道,“寶玉曾說,他是往少了計算的,但我想應該沒有差很多,珍珠的價值高,是因為數量稀少,所以寶玉要我們控製數量和品質,這麽多珍珠,若是一下放出來,也就不值錢了。”


    賈璉聽完,心中略有思索,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八百萬的珠核,算上死亡率和成品率,就算隻養出一成,那也是個天大的數字,還是寶玉看的明白,這份產業,咱們賈府吃不下。”


    賈璉看著山下,繼續說道,“我們現在這個規模就已經了不得了,寶玉仍說這隻是一次小規模養殖試驗。我這段時間也有些想明白了,南方水網密布,又有海貿優勢,那裏才是大規模養殖的地方。”


    “真不知道咱們以後每年能產出來多大的數量,難怪之前的那些首飾,寶玉定的價格那麽低,現在看到這裏的數量,寶玉看的真遠。”


    賈珠轉身看了看賈璉,笑了笑,“璉兄弟,還記得當日寶玉說的話麽,接下來兩年時間,在這裏把技術完善好,隻等出了成績,你的前途就來了。璉兄弟,你走不了科舉,又舉不了刀兵,這裏就是第三條路,這片水塘,既是銀子,也是爵位。”


    賈璉看著前方山下的水塘,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好似鋪著一層銀子一般,轉而看向遠方,腦中思緒萬千。


    這時山坡下有兩人正跑了上來,邊跑邊喊,“珠大叔,璉二叔,你們倆在這裏倒是瀟灑,我和薔兒快被那些鴨子吵死了,現在腦子裏全是嘎嘎的聲音。”


    來人正是賈蓉和賈薔,賈蓉作為賈珍唯一的兒子,是寧國府的下一代襲爵人,今年十六歲,年初剛與秦可卿完婚。


    而賈薔也是寧國府的正派玄孫,父親早亡,跟著賈珍過活,如今也長到了十四歲。


    現在賈珍又下了金陵,賈珠賈璉忙於珍珠養殖,便把鴨舍交給賈蓉賈薔看管。


    聽到他們這番吐槽,賈珠賈璉也不由得笑了起來,鴨舍的情況他們倆是見識過的,不僅僅是氣味難聞,那上千鴨子的聲音更令人心煩。


    “蓉哥兒,薔哥兒,現在鴨舍都穩定下來了麽。”


    賈蓉略顯喪氣地說道,“還是那樣,規模養殖和農戶散養還是不一樣,每天都有鴨子死掉,好在現在嚴格按照養殖手冊來操作,死亡的情況,已經得到控製,再有兩三個月,第一批鴨子就可以出欄了。”


    賈璉對養鴨的事,心中早有一些疑惑,便向旁邊的賈珠問道,“珠大哥,之前說鴨子養殖,主要是為了吃掉河蚌,可是河蚌剛剛下塘,至少還要等兩年,現在就養鴨子,是不是早了點?”


    賈蓉賈薔此時也不斷的點頭,這個問題他們倆現在作為負責人,也有疑問,如今鴨子吃的還是麥麩米糠,根本沒有蚌肉給它們吃。


    賈珠對於這個問題,也詢問過賈瑛,知道了一些答案,便給他們解釋起來,


    “現在開啟鴨子養殖是很有必要的,你們倆現在也知道,咱們現在養了大量的河蚌,等兩年以後河蚌開始收獲,每日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棄蚌肉,這都需要及時處理,養鴨子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廢物利用。”


    “隻是養殖大量鴨子,也是需要技術的,你們倆養了三個多月,也清楚裏麵的困難,現在正是一個積累技術的過程。”


    “好在現在養的並不多,若是以後擴大規模,再出現問題,而一時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那損失就不可估量了。”


    “另外養殖河蚌也需要很多人,但又不需要她們每日時刻盯著,讓她們一並養上鴨子,既降低成本,又增加效益,一舉多得。”


    “鴨子養好了其實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產業,寶玉給了我兩道做鴨子的秘方,一種烤鴨,一種麻辣,我曾讓人按著方子做了一次,那味道絕美。”


    “等這些鴨子出了欄,到時用上秘方,必然風靡京城,蓉哥兒,到時這個也需要你來負責的,咱們兩府男丁還是太少,以後再有多的產業,咱們都要管不過來了。”


    “這半年來,連我都沒多少時間讀書,以我看來,下一次科的會試,我怕是不能參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穿越大臉寶的悠閑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星瓢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星瓢蟲並收藏紅樓:穿越大臉寶的悠閑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