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的大巴一到上林村,導遊就被遊客叫住質問。


    “我們花了錢你們就讓我們來這窮鄉僻壤?有啥可看的?我們的錢是白花的?”


    導遊劉小佳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說道,“各位遊客,大家先別著急,我知道大家對這次旅行都抱有很大的期待,映入眼簾的風景可能讓大家有些失望。不過啊上林村雖然地處偏遠,但它是有著獨特的魅力的,不然我也不會帶大家來這了是不是?這裏的自然風光確實不夠出色,隻有有連綿起伏的小小山丘,花草樹木也不夠豐富。隻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水潺潺,溪邊長著各種各樣的野花野草,色彩斑斕,有些看頭。但上林村有一點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那就是這裏的美食,絕對會讓大家意猶未盡,恨不得住下不走。而且大家在這裏可以感受到一種遠離城市喧囂的寧靜和質樸。”


    “再好吃能好吃到哪兒?不就是些農家菜嗎,還能讓我們吃上國宴不成?”


    劉小佳也沒急著辯解,隻是讓大家相信她一迴。


    “請大家放心,如果沒讓大家吃的滿意,那麽我們旅行社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賠禮的。”


    “說的真好聽,午餐費我是不會出的,我也不吃你們訂的飯。”


    這時,人群中有位老者站了出來,“既然來了,那就試試吧,我看導遊小姑娘挺真誠的,想必不會騙咱們。”


    其他人聽老人這麽一說,雖仍有抱怨,但也不好再說什麽,畢竟來都來了,現在走,還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吃上飯。


    說罷眾人紛紛給劉小佳轉了午餐錢。


    劉小佳便先把遊客安排到座位坐下,這才找村長溝通午餐 事宜。


    見客人都坐好了,三嬸便端著銀耳蓮子羹給大家夥一人打一碗。


    “都嚐嚐味兒,不好喝不要錢。蓮子都是自家種的,喜歡的話走的時候可以買點蓮子迴去煮著喝。”


    中午十二點半,開始吃午餐,由於來的客人多,要是安排在某一家,可能招待的不夠周到。


    村長提前借了農村承辦婚禮用的帳篷,還有灶具,就在廣場上搭起帳篷,擺好桌椅,就等遊客來了。


    而在這做菜的叔叔阿姨雖然沒有統一著裝,但也都收拾的幹幹淨淨的,看起來還是很像那麽迴事。


    先上的是冷盤,也是上林村最大的特色,自然是新鮮山野菜拚盤,野菜都是剛摘的,特別嫩。


    還有春婆婆家的豆腐,小蔥拌豆腐,它的口感清爽,豆腐的嫩滑和小蔥的清香相互融合,就是村裏人也非常喜歡,時不時就會買點豆腐做來吃。


    還有涼拌雞絲,雞是搖光從桃林抓的走地雞,現在天氣還不夠熱,冷菜相對較少。


    接著上的酸菜魚、農家小炒肉、香椿芽炒雞蛋手撕包菜、糖醋排骨等熱菜。


    還沒上菜,那股濃鬱的香味就充斥了整個廣場,簡直要把人的魂都勾走了。


    原本滿腹牢騷的遊客們安靜下來,專心品嚐美食。


    連剛才不願付餐費的那位遊客,本來坐在車裏準備墊吧點麵包的客人都下來了,找導遊要求訂餐。


    此時,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這……這還真是小看農村的飯菜了,小劉導遊我能不能也訂一份啊。”


    看著遊客們圍坐在桌旁,眼睛緊緊盯著一道道上桌的菜肴,臉上滿是驚喜之色,連劉小佳也沒想到會這麽受歡迎。


    原本滿腹牢騷的人此時都顧不上說話,迫不及待地動起了筷子。


    那位之前不願付餐費的遊客補了餐費,也找了個位置坐下來了,嚐了一口酸菜魚後,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讚歎道,“這魚鮮嫩得不像話,酸菜也恰到好處,真是絕了,難怪小劉導遊會這麽有信心。”


    隨著品嚐的深入,整個廣場上隻剩下讚美食物的聲音。


    吃完飯後,村民們還拿出自製的花茶招待遊客。


    遊客們一邊喝著茶,一邊欣賞著村子裏簡單卻充滿生活氣息的景色,心情變得無比舒暢。


    離開的時候,每個遊客都笑容滿麵,不僅心甘情願地支付了所有費用,還購買了許多村裏的特產。


    像是三嬸家的蓮子,都不夠賣的,要不是還要留著自家吃,能被遊客給買空。


    有好幾個遊客都買了幾把野菜,說是拿迴家給孩子嚐嚐春天的味道。


    連春婆婆的豆腐都賣了不少出去,但凡你從家裏拿出來擺上,就有人買。


    那位老者笑著對劉小佳說,“小姑娘呀,你說得沒錯,這趟來得真值。”


    老者也沒空手,買了一盤雞蛋還有一隻收拾幹淨的蘆花雞,一袋杏幹,村長送的野生枸杞,也是收獲滿滿的。


    劉小佳也高興地笑了,她知道上林村這個寶藏之地以後肯定會迎來更多遊客的。


    劉小佳帶著遊客們離開了上林村,迴到旅行社後,她便大力跟領導宣揚了上林村的美食。


    旅行社也改變的宣傳策略,主打一個美食之旅。


    沒過多久,果然就有遊客特意報名要去上林村。


    再次來到上林村,劉小佳發現村莊有了一些變化。


    村口豎起了歡迎遊客的木質牌子,村民們也更熱情熟練地接待。


    廣場上搭起了一排非常有農家特色的小攤,用的都是木頭或者竹子搭的,風格統一,連桌椅也是木匠趕工出來的。


    劉小佳看到這些小攤,上麵擺滿了各種蔬菜和瓜子之類的農產品。


    也有黃澄澄的黃米饃饃,白白嫩嫩的豆腐,色澤鮮亮的辣椒油。


    原來村民們受到上次旅遊熱潮的啟發,覺得不光給食府賣菜能掙錢,遊客的錢也能掙。


    她正看著,春婆婆拉著她的手說,“小劉導遊啊,多虧了你,豆腐賣的很好,聽客人的反應,特意增加了豆皮,豆幹,幹豆腐,豆腐泡等,收入增加不少呢。”


    劉小佳笑著迴應,“這都是您手藝好,才有人願意買。”


    這時,一個年輕小夥拿著垂柳枝編的兔子走過來,說這是新推出的款式,他給女朋友買一個。


    “真可愛,在哪買的,我也給我小侄女買兩個迴去。”劉小佳好奇的問他。


    “就在賣梨子掛件後麵,是個老伯伯在擺攤,還是現編嘞。對了,老伯伯旁邊還有個大帥哥帶著一隻貓和一隻狗在那賣爆米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星的男友是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裏裏愛吃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裏裏愛吃梨並收藏大明星的男友是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