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李小和一愣的瞬間,郢君的吩咐下一千名楚國勇士已經聚集在大寨之中,郢君仍舊沉穩的吩咐了一聲:“如今敵軍來勢兇猛,我軍難以抵擋,眾位兄弟隨我留在此處抵擋晉軍。其餘人等互送令尹渡河。淩宇,令尹的安危就交由你來負責了。”郢君吩咐明晰,不容置疑。身後一將上前拱手應諾,麵色英朗,當即便安排人手準備互送令尹渡河。
令尹比比劃劃心中老大不快,然而如今形勢若不退兵求自保當真無法抵抗敵軍,自己身死或也不好說。但是一想起自己身為主帥,卻要被對手從中軍突破擊敗,心中還是老大的鬱悶。便張口言道:“這三路軍兵,怎地成了今日局勢!”
淩宇勸道:“令尹且請息怒,如今其餘兩路受到夾擊,郢君已經分兵救援,隻要我等在河陽周旋一遭,挺過這一時半刻,必然會得到伯州犁和養叔將軍的支援!”
令尹也是無法,如今兵勢受到壓製,自己又絲毫沒有退敵良策,隻能聽憑郢君安排,如今若能保得活命,已經算是萬幸。雖說楚國向來不容敗軍之將,但是能夠暫且迴國,或可得到楚王的開恩。
而此時劍舞烽火,絲毫容不得猶豫遲疑。郢君將體內郢息運起,淩空詩號如若天音降臨:“岐山屹屹,鳳鳴如茫,五服皆歿,唯我郢狂。
濮水靡靡,亡音斐長,四海鹹靖,天地無張!”
在郢君內息保護之下,眾位楚國將士紛紛得以緩過身來,一個個挺起腰身,英氣勃發,俱有奮身而前,不避生死之豪邁義氣,非但沒有將主寨大門封死,反而奮不顧身,敞開大門,將楚國旗號高高擎起,一群熱血鬥士,好似燃魂使者,擁著郢君從河陽大寨前門擠出,列隊橫陳,身後三百弓箭手將陣腳射住,郢君威嚴氣勢,將晉楚戰陣當即控製住,雖然晉軍無窮無盡,淹沒周圍群山,但是郢君一人之光芒,如同海中旭日,不可欺近,將那一隊楚國勇士護在晉國眾軍士之中。
李小和與欒玉二人緊隨郢君搶出寨門,郢君身側一名年輕的小軍士朝著晉軍之中大喊道:“如今晉眾楚寡,形勢分明,我軍三麵受敵,仍無一人怯懦。可笑晉人如山如海的局麵,竟然無一將敢現身露麵,隻叫下屬小兵沒命的衝鋒,這就是當今中原霸主的所為嗎?”
欒玉從旁對李小和低聲道:“別看這小子年紀輕輕,臨陣的氣勢不輸任何大將,看來是個根骨不俗的後生!”
李小和心知肚明,言道:“玉妹妹,這話定然是郢君前輩所教授的,但是他能說得如此淩厲,也是難得。更兼此時雙方對陣,敵眾我寡,隻有騙對方將領出頭,擒賊擒王,方能取勝!”
欒玉心中如何不知這個關竅,隻可惜對麵的晉軍打著欒氏的旗號,分明是他的父兄家甲在此衝鋒陷陣,無論這領兵之人是誰,哪怕不是欒氏宗親,隻是督戎黃淵之輩,也是她舊日熟識,有過舍命相助之情的老臣,又怎能忍心讓兩方對拚死命!
李小和見欒玉忽然默不作聲,早就猜到了她的心思,他柔聲對欒玉道:“玉妹妹,你莫擔心,如今是晉楚雙方的爭鬥,或許無論誰人都無法擺脫這家國的大義。但是欒盈兄長,督戎黃淵這些猛將,都曾經與我們有過生死患難,我李小和又哪裏能下得手與這些人鬥狠,隻盼著能看看對麵戰陣是誰,我們便想辦法講和,也好過拚死到底!”
欒玉也是這個心思,點點頭沒有說話。
這時候對麵戰陣經過幾次衝擊,也有許多折損,攻勢逐漸的緩了下來。如今楚國小軍校的喝罵,竟然連帶得楚國河陽大寨周遭城頭所有的軍士都一起叫喊起來:“小兵衝鋒,大將縮頭,中原霸主,非晉莫屬!”
這喝罵之聲在寂靜深夜格外洪亮,震得周遭山穀迴音縈繞,那漫山遍野的晉軍聽在耳中,或不甘,或憤怒,或惶惑,或惰怠,畢竟人心之中無數思緒雜糅,在那群情激奮的時候,自然奮勇向前,奮不顧身,但是在謠言四起,人心離散的時候,自然就會升起無數的歪思邪念,不由自主的將那份義勇之忿化作心底自私之耽。
在這種境地之下,郢君並未親自出手,隻是簡簡單單讓一個小軍校的唿和,就將漫山遍野晉軍瞬間人心離散。都在想著自己這奮身拚殺,卻讓主帥在後麵偷功,究竟值得不值得。這一瞬間的遲疑,那軍中主帥自然無法再沉穩居於幕後了。但見楚軍陣前,晉國無數軍士圍拱,當先二將驅車而出。這二人在戰車之上,大紅袍裹身,麒麟片甲將上身覆蓋,腿上環繞著連環細鎖如同褲裙的戰袍,從做工上就可以看出這一身披掛是當世名將打造的甲胄。兩人雖然黑夜中光影模糊,但是郢君和李小和等人內功深厚,可以清晰看到對方的麵容。而欒玉雖然眼裏略差,但終究對自己熟識之人不會陌生,搶上前兩步,踏到晉楚二陣之間,失聲叫道:“盈哥哥,真的是你!”
這二人麵目整肅,背後欒字大旗高高聳立,正是欒氏二將欒盈欒魴。雖然欒盈身為兄長,但是年紀也不過三十,這讓郢君也頗為驚詫,如今晉**兵山唿海嘯,少說也有一二萬人眾,竟然都交由他來統帥,這說明要麽是欒氏家族的勢力格外宏大,區區一二萬家甲不過是九牛一毛,給一個少年公子率領即便是全軍覆沒也毫不可惜;要麽就是這個公子的才華見識,韜略修為早就可以勝任統帥千萬人的大陣仗。而如今晉軍不斷地衝鋒也讓楚國將士疲於奔命,即便是郢君,如今也隻能勉強挽住局麵,這欒盈的確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大人物。
然而此時欒玉突如其來的一衝,讓對麵陣上的欒盈也始料未及,頓時失去了自我控製,欠身上前,反身便要跳下車來:“玉妹妹,你怎麽在這裏,這裏不是??????”欒魴慌忙從側後方拉住欒盈,兩軍對壘,主帥豈能如此輕易跳下戰車。欒盈瞬間反應過來自己的所為失當,當即向後退了兩步,雙手一揮,示意甲士暫時後退兩步,將長戈收起,弓箭手不可以隨意放箭。
欒玉道:“盈哥哥,果然是你嗎?”
“是我!你的眼睛好了嗎!!!你不是跟李小和在一起嗎?”欒盈的聲音有些顫抖,雖然玉妹妹就在眼前,但是這中間究竟曆經了多少變故,他卻根本不能知曉。他驚喜玉妹妹的雙眼複明,迴複了以往的靈動可愛,他難掩心中的激動,這份激動就足以讓欒盈跳下車去將自己心愛的玉妹妹抱起。但是如今欒玉一人隻身站在兩軍陣前,他自然瞬間憶起了曾經與欒玉患難與共的李小和,難道是在這個過程中李小和遭到了不測,還是說玉妹妹落入了郢教的控製。
欒玉未及答話,李小和也從欒玉身後閃出,向著對麵帥車之上一拱手:“欒兄,別來無恙!”或許這是上天的安排,或許這是命數的使然,每一次兩個人的見麵,都充滿了曆史和道義的抉擇與使命感。兩人的見麵永遠都是這一句“別來無恙”,但是這一句別來無恙之中又包含了他們曾經所親曆的無數惺惺相惜,無數大道歸同。
“小和兄弟,謝謝你!”欒盈在這世界上,說慣了那些冠冕堂皇的言辭,走熟了朝野傾軋的斡旋,在那些數不清理不盡的浮華之中,或許隻有這樣一句毫無掩飾,毫無雕琢的“謝謝你”才是發自真心的感激。
這一句道謝讓李小和瞬間想起了他們二人的共同患難,為了欒玉的雙眼,欒盈曾經暗助李小和脫困欒府,欒盈力拒晉國眾將的對敵,放走了郢教群雄,如今在這個家國爭鬥的大道之時,竟然天意安排兩人再一次麵對在戰場之上,一個是晉國才俊,一個是楚國新銳,究竟又有誰人能將自身背負的家國道義拋卻呢!
李小和沒有答言欒盈,欒玉搶著言道:“兄長,玉妹妹很好,不必擔心我的安危,妹妹求你一件事??????”
欒玉尚未說完,欒魴高聲叫道:“玉妹妹,如今晉楚交兵,牽連黃河幾百裏的戰事,關乎中原十幾個大國的安危,如今齊宋二國已經西進,秦國也發兵助我,豈是我一家欒氏說退兵就能退兵的!”
欒魴畢竟年輕氣盛,他早早猜到欒玉心中所想,將欒玉尚未說出之言堵了迴去。欒玉還欲出口,卻聽聞欒魴又言道:“更何況如今父親也在戰陣之前,如若有一線潰敗,必然牽連他處,到時候非但我等自顧不暇,也連累中原百姓,豈不是晉國罪人,天下罪人!”
這一語說得欒玉更加無法開言。曾經荀林父將軍指揮不當被楚國打敗,晉國許多年間失去中原霸主,這就是前車之鑒。如今父親也在陣前,她也親眼見到,如若眼前兄長的陣勢失利,牽連到父親的陣前,那她心中又是一陣猶豫不舍。
欒盈此時麵色格外的嚴肅,向著郢君拱手道:“久聞郢君大名,欒盈一直未曾得見。昔日多少舊情,盡是掛念,玉妹妹與李小和兄弟多受郢教英雄的幫助,欒盈感念於心。若此時不是晉楚對敵,勢不兩立,欒盈願割舍晉楚之別,但求與前輩結識一場。隻可惜如今家國不同,不可同席而論,適才欒盈擔心相見之時你我皆生尷尬,論起昔日江湖,曾經患難,實不易將刀鋒相向,故而將自己隱蔽不見,隻讓軍士衝鋒。無奈前輩功力非凡,詩號磅礴,諷刺入骨,如今欒盈不得不現身一爭高下,晚輩隻能說一句,得罪了!”
郢君歎息一句,搖了搖頭。“本座曾經於鄭國郊外見到欒氏虎子,神箭欒樂。此人箭術過人,鋒芒無匹,是個當世難尋的高手,不亞於養叔的神箭。我想晉國欒氏有如此虎將,天何眷之。怎奈這欒樂與閣下想必,又是螢火之光之於日月之明。曾經欒武子智謀權術天下無二,如今傳及孫輩,又有如雲高士,實乃讓楚國群賢赧然。”
郢君轉而又向李小和道:“小和,你與欒盈結交,你娶欒玉為妻,故而本座早知你會有如今這難以抉擇的時刻。所以一直以來隻希望你能夠遠離晉楚之爭,隻可惜天意如此,終究有些不可違拗的心結!”
李小和攜著欒玉,uu看書 .uuknshu轉向郢君道:“前輩好意,小和夫妻二人豈能不知。你留我在郢教之中,便是怕臨陣對決遇到了欒氏眾將,在我堅持要來之時,又吩咐我去尋鄭子克前輩,便是想根據戰況將我留在一個安穩的所在,不會衝鋒對敵。隻不過如前輩所言,這是天意弄人,如今仍舊還是碰上了欒兄!”
李小和一直以來都對欒玉格外的迴護,如今在這晉楚抉擇之時,實在是命運安排無法迴避,他始終害怕欒玉在這之間為難,卻又不知道欒玉在這一瞬間抉擇如何,如今迫在眉睫,李小和言道:“李小和不論晉楚何處,卻定當護前輩安然!不知玉妹妹意下如何?”
欒玉雖然貴為公主,少年任性,然而在這家國大道之前,卻從不失巾幗豪情。她轉向郢君道:“前輩,你我雖然晉楚有別,欒玉卻知你為我夫君的安危所付了出何等的代價。我夫婦出身不同,不敢為晉戰,也不敢為楚鬥,但是從江湖論,卻一定要護前輩你周全。”欒玉這短短的一句話,將那些曾經未來的家國道義盡數拋卻,那些什麽愚忠死難,分身為國的唱腔都是綁架人靈魂的無形枷鎖,唯有這逍遙江湖,正邪恩義的初心,才是一個江湖兒女本有的情義。這份情義在一個出身貴胄的公主身上,一個舍卻榮華卻執著江湖道義的巾幗女子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也尤其英氣!
郢君點頭欽佩道:“好一個欒玉,不愧是晉國欒氏的後代!”
令尹比比劃劃心中老大不快,然而如今形勢若不退兵求自保當真無法抵抗敵軍,自己身死或也不好說。但是一想起自己身為主帥,卻要被對手從中軍突破擊敗,心中還是老大的鬱悶。便張口言道:“這三路軍兵,怎地成了今日局勢!”
淩宇勸道:“令尹且請息怒,如今其餘兩路受到夾擊,郢君已經分兵救援,隻要我等在河陽周旋一遭,挺過這一時半刻,必然會得到伯州犁和養叔將軍的支援!”
令尹也是無法,如今兵勢受到壓製,自己又絲毫沒有退敵良策,隻能聽憑郢君安排,如今若能保得活命,已經算是萬幸。雖說楚國向來不容敗軍之將,但是能夠暫且迴國,或可得到楚王的開恩。
而此時劍舞烽火,絲毫容不得猶豫遲疑。郢君將體內郢息運起,淩空詩號如若天音降臨:“岐山屹屹,鳳鳴如茫,五服皆歿,唯我郢狂。
濮水靡靡,亡音斐長,四海鹹靖,天地無張!”
在郢君內息保護之下,眾位楚國將士紛紛得以緩過身來,一個個挺起腰身,英氣勃發,俱有奮身而前,不避生死之豪邁義氣,非但沒有將主寨大門封死,反而奮不顧身,敞開大門,將楚國旗號高高擎起,一群熱血鬥士,好似燃魂使者,擁著郢君從河陽大寨前門擠出,列隊橫陳,身後三百弓箭手將陣腳射住,郢君威嚴氣勢,將晉楚戰陣當即控製住,雖然晉軍無窮無盡,淹沒周圍群山,但是郢君一人之光芒,如同海中旭日,不可欺近,將那一隊楚國勇士護在晉國眾軍士之中。
李小和與欒玉二人緊隨郢君搶出寨門,郢君身側一名年輕的小軍士朝著晉軍之中大喊道:“如今晉眾楚寡,形勢分明,我軍三麵受敵,仍無一人怯懦。可笑晉人如山如海的局麵,竟然無一將敢現身露麵,隻叫下屬小兵沒命的衝鋒,這就是當今中原霸主的所為嗎?”
欒玉從旁對李小和低聲道:“別看這小子年紀輕輕,臨陣的氣勢不輸任何大將,看來是個根骨不俗的後生!”
李小和心知肚明,言道:“玉妹妹,這話定然是郢君前輩所教授的,但是他能說得如此淩厲,也是難得。更兼此時雙方對陣,敵眾我寡,隻有騙對方將領出頭,擒賊擒王,方能取勝!”
欒玉心中如何不知這個關竅,隻可惜對麵的晉軍打著欒氏的旗號,分明是他的父兄家甲在此衝鋒陷陣,無論這領兵之人是誰,哪怕不是欒氏宗親,隻是督戎黃淵之輩,也是她舊日熟識,有過舍命相助之情的老臣,又怎能忍心讓兩方對拚死命!
李小和見欒玉忽然默不作聲,早就猜到了她的心思,他柔聲對欒玉道:“玉妹妹,你莫擔心,如今是晉楚雙方的爭鬥,或許無論誰人都無法擺脫這家國的大義。但是欒盈兄長,督戎黃淵這些猛將,都曾經與我們有過生死患難,我李小和又哪裏能下得手與這些人鬥狠,隻盼著能看看對麵戰陣是誰,我們便想辦法講和,也好過拚死到底!”
欒玉也是這個心思,點點頭沒有說話。
這時候對麵戰陣經過幾次衝擊,也有許多折損,攻勢逐漸的緩了下來。如今楚國小軍校的喝罵,竟然連帶得楚國河陽大寨周遭城頭所有的軍士都一起叫喊起來:“小兵衝鋒,大將縮頭,中原霸主,非晉莫屬!”
這喝罵之聲在寂靜深夜格外洪亮,震得周遭山穀迴音縈繞,那漫山遍野的晉軍聽在耳中,或不甘,或憤怒,或惶惑,或惰怠,畢竟人心之中無數思緒雜糅,在那群情激奮的時候,自然奮勇向前,奮不顧身,但是在謠言四起,人心離散的時候,自然就會升起無數的歪思邪念,不由自主的將那份義勇之忿化作心底自私之耽。
在這種境地之下,郢君並未親自出手,隻是簡簡單單讓一個小軍校的唿和,就將漫山遍野晉軍瞬間人心離散。都在想著自己這奮身拚殺,卻讓主帥在後麵偷功,究竟值得不值得。這一瞬間的遲疑,那軍中主帥自然無法再沉穩居於幕後了。但見楚軍陣前,晉國無數軍士圍拱,當先二將驅車而出。這二人在戰車之上,大紅袍裹身,麒麟片甲將上身覆蓋,腿上環繞著連環細鎖如同褲裙的戰袍,從做工上就可以看出這一身披掛是當世名將打造的甲胄。兩人雖然黑夜中光影模糊,但是郢君和李小和等人內功深厚,可以清晰看到對方的麵容。而欒玉雖然眼裏略差,但終究對自己熟識之人不會陌生,搶上前兩步,踏到晉楚二陣之間,失聲叫道:“盈哥哥,真的是你!”
這二人麵目整肅,背後欒字大旗高高聳立,正是欒氏二將欒盈欒魴。雖然欒盈身為兄長,但是年紀也不過三十,這讓郢君也頗為驚詫,如今晉**兵山唿海嘯,少說也有一二萬人眾,竟然都交由他來統帥,這說明要麽是欒氏家族的勢力格外宏大,區區一二萬家甲不過是九牛一毛,給一個少年公子率領即便是全軍覆沒也毫不可惜;要麽就是這個公子的才華見識,韜略修為早就可以勝任統帥千萬人的大陣仗。而如今晉軍不斷地衝鋒也讓楚國將士疲於奔命,即便是郢君,如今也隻能勉強挽住局麵,這欒盈的確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大人物。
然而此時欒玉突如其來的一衝,讓對麵陣上的欒盈也始料未及,頓時失去了自我控製,欠身上前,反身便要跳下車來:“玉妹妹,你怎麽在這裏,這裏不是??????”欒魴慌忙從側後方拉住欒盈,兩軍對壘,主帥豈能如此輕易跳下戰車。欒盈瞬間反應過來自己的所為失當,當即向後退了兩步,雙手一揮,示意甲士暫時後退兩步,將長戈收起,弓箭手不可以隨意放箭。
欒玉道:“盈哥哥,果然是你嗎?”
“是我!你的眼睛好了嗎!!!你不是跟李小和在一起嗎?”欒盈的聲音有些顫抖,雖然玉妹妹就在眼前,但是這中間究竟曆經了多少變故,他卻根本不能知曉。他驚喜玉妹妹的雙眼複明,迴複了以往的靈動可愛,他難掩心中的激動,這份激動就足以讓欒盈跳下車去將自己心愛的玉妹妹抱起。但是如今欒玉一人隻身站在兩軍陣前,他自然瞬間憶起了曾經與欒玉患難與共的李小和,難道是在這個過程中李小和遭到了不測,還是說玉妹妹落入了郢教的控製。
欒玉未及答話,李小和也從欒玉身後閃出,向著對麵帥車之上一拱手:“欒兄,別來無恙!”或許這是上天的安排,或許這是命數的使然,每一次兩個人的見麵,都充滿了曆史和道義的抉擇與使命感。兩人的見麵永遠都是這一句“別來無恙”,但是這一句別來無恙之中又包含了他們曾經所親曆的無數惺惺相惜,無數大道歸同。
“小和兄弟,謝謝你!”欒盈在這世界上,說慣了那些冠冕堂皇的言辭,走熟了朝野傾軋的斡旋,在那些數不清理不盡的浮華之中,或許隻有這樣一句毫無掩飾,毫無雕琢的“謝謝你”才是發自真心的感激。
這一句道謝讓李小和瞬間想起了他們二人的共同患難,為了欒玉的雙眼,欒盈曾經暗助李小和脫困欒府,欒盈力拒晉國眾將的對敵,放走了郢教群雄,如今在這個家國爭鬥的大道之時,竟然天意安排兩人再一次麵對在戰場之上,一個是晉國才俊,一個是楚國新銳,究竟又有誰人能將自身背負的家國道義拋卻呢!
李小和沒有答言欒盈,欒玉搶著言道:“兄長,玉妹妹很好,不必擔心我的安危,妹妹求你一件事??????”
欒玉尚未說完,欒魴高聲叫道:“玉妹妹,如今晉楚交兵,牽連黃河幾百裏的戰事,關乎中原十幾個大國的安危,如今齊宋二國已經西進,秦國也發兵助我,豈是我一家欒氏說退兵就能退兵的!”
欒魴畢竟年輕氣盛,他早早猜到欒玉心中所想,將欒玉尚未說出之言堵了迴去。欒玉還欲出口,卻聽聞欒魴又言道:“更何況如今父親也在戰陣之前,如若有一線潰敗,必然牽連他處,到時候非但我等自顧不暇,也連累中原百姓,豈不是晉國罪人,天下罪人!”
這一語說得欒玉更加無法開言。曾經荀林父將軍指揮不當被楚國打敗,晉國許多年間失去中原霸主,這就是前車之鑒。如今父親也在陣前,她也親眼見到,如若眼前兄長的陣勢失利,牽連到父親的陣前,那她心中又是一陣猶豫不舍。
欒盈此時麵色格外的嚴肅,向著郢君拱手道:“久聞郢君大名,欒盈一直未曾得見。昔日多少舊情,盡是掛念,玉妹妹與李小和兄弟多受郢教英雄的幫助,欒盈感念於心。若此時不是晉楚對敵,勢不兩立,欒盈願割舍晉楚之別,但求與前輩結識一場。隻可惜如今家國不同,不可同席而論,適才欒盈擔心相見之時你我皆生尷尬,論起昔日江湖,曾經患難,實不易將刀鋒相向,故而將自己隱蔽不見,隻讓軍士衝鋒。無奈前輩功力非凡,詩號磅礴,諷刺入骨,如今欒盈不得不現身一爭高下,晚輩隻能說一句,得罪了!”
郢君歎息一句,搖了搖頭。“本座曾經於鄭國郊外見到欒氏虎子,神箭欒樂。此人箭術過人,鋒芒無匹,是個當世難尋的高手,不亞於養叔的神箭。我想晉國欒氏有如此虎將,天何眷之。怎奈這欒樂與閣下想必,又是螢火之光之於日月之明。曾經欒武子智謀權術天下無二,如今傳及孫輩,又有如雲高士,實乃讓楚國群賢赧然。”
郢君轉而又向李小和道:“小和,你與欒盈結交,你娶欒玉為妻,故而本座早知你會有如今這難以抉擇的時刻。所以一直以來隻希望你能夠遠離晉楚之爭,隻可惜天意如此,終究有些不可違拗的心結!”
李小和攜著欒玉,uu看書 .uuknshu轉向郢君道:“前輩好意,小和夫妻二人豈能不知。你留我在郢教之中,便是怕臨陣對決遇到了欒氏眾將,在我堅持要來之時,又吩咐我去尋鄭子克前輩,便是想根據戰況將我留在一個安穩的所在,不會衝鋒對敵。隻不過如前輩所言,這是天意弄人,如今仍舊還是碰上了欒兄!”
李小和一直以來都對欒玉格外的迴護,如今在這晉楚抉擇之時,實在是命運安排無法迴避,他始終害怕欒玉在這之間為難,卻又不知道欒玉在這一瞬間抉擇如何,如今迫在眉睫,李小和言道:“李小和不論晉楚何處,卻定當護前輩安然!不知玉妹妹意下如何?”
欒玉雖然貴為公主,少年任性,然而在這家國大道之前,卻從不失巾幗豪情。她轉向郢君道:“前輩,你我雖然晉楚有別,欒玉卻知你為我夫君的安危所付了出何等的代價。我夫婦出身不同,不敢為晉戰,也不敢為楚鬥,但是從江湖論,卻一定要護前輩你周全。”欒玉這短短的一句話,將那些曾經未來的家國道義盡數拋卻,那些什麽愚忠死難,分身為國的唱腔都是綁架人靈魂的無形枷鎖,唯有這逍遙江湖,正邪恩義的初心,才是一個江湖兒女本有的情義。這份情義在一個出身貴胄的公主身上,一個舍卻榮華卻執著江湖道義的巾幗女子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也尤其英氣!
郢君點頭欽佩道:“好一個欒玉,不愧是晉國欒氏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