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的長河裏,楚漢爭霸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劉邦,這位從沛縣街頭“混”出來的皇帝,和自帶光環、武力值爆表的項羽相比,起初實在是不起眼。可最後贏得天下的,偏偏是劉邦。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麽呢?答案就是:豁達大度,從諫如流。這八個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大大的能量。


    豁達大度:做大事不拘小節


    劉邦年輕的時候,就是個出了名的“不羈青年”。他不喜歡種地,整天和一群朋友吃吃喝喝,四處閑逛。要是一般人,可能早就被家裏人念叨死了,可劉邦不在乎。他心裏有更大的誌向,這些小節根本束縛不了他。


    在用人上,劉邦的豁達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韓信,原本是項羽手下一個不受重用的小官,跑到劉邦這兒來求職。劉邦也沒因為他的出身和過往經曆而輕視他,反而聽了蕭何的推薦,直接拜韓信為大將軍。這可把眾人驚掉了下巴,畢竟韓信之前沒啥拿得出手的戰績。但劉邦不管,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蕭何的舉薦。事實證明,他賭對了,韓信後來為他打下了半壁江山。


    還有陳平,這人的名聲不太好,被人說品行有問題,還收受賄賂。但劉邦看中的是他的智謀,不僅沒有追究這些傳聞,還對他委以重任。陳平也不負所望,多次為劉邦出謀劃策,幫他化解危機。


    從諫如流:聽勸的皇帝有天下


    劉邦還有一個厲害之處,就是特別能聽勸。他知道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特別重視身邊人的意見。


    鴻門宴之前,劉邦聽說項羽要攻打自己,嚇得不行。這時候,張良給他出主意,讓他去給項羽賠罪。劉邦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要知道,去鴻門宴那可是九死一生,但劉邦相信張良的判斷,果斷赴宴。在宴會上,劉邦靠著謙卑的態度和機智的應對,成功躲過一劫。


    在攻打鹹陽的時候,劉邦的軍隊率先進入城中。麵對秦宮裏堆積如山的財寶和如雲的美女,劉邦眼睛都看直了,差點就想住下來享受一番。樊噲站出來勸阻,可劉邦根本不聽。這時候,張良又出馬了,他對劉邦說:“這些東西可是秦朝滅亡的原因啊,您要是現在就貪圖享樂,和暴秦有什麽區別?” 劉邦一聽,恍然大悟,立刻下令封存財寶,退兵灞上,這一舉動贏得了百姓的好感,為他日後的勝利打下了民心基礎。


    對比項羽:“剛愎自用”的悲劇


    和劉邦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項羽。項羽武力超群,戰場上無人能敵,可他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鴻門宴上,範增多次暗示項羽殺掉劉邦,這是絕佳的機會,可項羽就是不聽。他覺得劉邦掀不起什麽風浪,根本沒必要趕盡殺絕。後來,韓信、陳平這些人才都曾在項羽手下效力,可項羽根本不重視他們,覺得他們無足輕重。這些人才一看自己得不到重用,紛紛跳槽到劉邦陣營,成了項羽的勁敵。


    項羽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的自負和固執。他不願意聽取別人的建議,也不懂得用人之道,最終隻能落得個烏江自刎的悲慘結局。


    劉邦靠著豁達大度和從諫如流,把身邊的人才團結起來,為自己所用。他的成功告訴我們,做大事不能斤斤計較,要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全知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機校24新2李登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機校24新2李登勝並收藏曆史全知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