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的第二年,朱棣這日子過得,簡直就是一部“闖關失敗”的血淚史,原本想著一路高歌猛進,拿下皇位,沒想到現實卻給他來了個“下馬威”。兩次攻城接連潰敗,東昌之戰更是差點把自己搭進去,差點被俘虜,這劇情反轉,比坐過山車還刺激,一起來看看朱棣這“慘兮兮”的一年。


    首戰失利:濟南城下碰釘子


    朱棣帶著大軍來到濟南城下,本以為能輕鬆拿下,畢竟之前一路打過來,雖說有點磕磕絆絆,但總體還算順利。他站在濟南城外,看著那高大的城牆,心裏想著:“就這城牆,還能攔住我?兄弟們,給我衝!”


    結果呢,他萬萬沒想到,濟南城的守將鐵鉉和盛庸那是鐵了心要和他死磕。這鐵鉉,別看平時是個文弱書生,打起仗來那叫一個勇猛。他帶著士兵們在城牆上嚴防死守,朱棣的軍隊剛靠近城牆,就被一陣石頭、弓箭、熱油招唿。朱棣氣得暴跳如雷,心想:“我就不信攻不下你這小小的濟南城!”


    於是,他下令加大攻城力度,還用上了攻城車、雲梯這些家夥事兒。可鐵鉉也不是吃素的,他想出了各種辦法來應對。他讓人在城牆上掛出朱元璋的畫像,朱棣一看,傻眼了,總不能對著老爹的畫像開炮吧。這濟南城就像一塊硬骨頭,朱棣怎麽啃都啃不動,最後隻能灰溜溜地撤退,第一次攻城以失敗告終。


    再戰受挫:東昌之戰差點“涼涼”


    朱棣哪能咽下這口氣,休整了一段時間後,又帶著大軍出發了。這次,他遇到了更強勁的對手——盛庸。兩人在東昌擺開陣勢,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戰鬥一開始,朱棣就像往常一樣,衝鋒在前,想著鼓舞一下士兵的士氣。可他沒想到,盛庸早就給他挖好了“坑”。盛庸把軍隊布置成了一個口袋陣,就等著朱棣往裏鑽。朱棣一看對方的陣型,心裏暗喜,以為有機可乘,帶著騎兵就衝了進去。


    結果,剛一進去,就被盛庸的軍隊包圍了。朱棣左衝右突,怎麽也衝不出去。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他自己也陷入了絕境。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的兒子朱高煦帶著援軍趕到,拚死把他救了出來。朱棣這才撿迴了一條命,可這場戰役,他輸得那叫一個慘,不僅損兵折將,還差點把自己的命搭進去。


    士氣低落:夾縫中求生存


    兩次攻城失敗,再加上東昌之戰的慘敗,朱棣的軍隊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士兵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心裏都在打鼓,這仗還能不能打下去?朱棣自己也很鬱悶,他坐在營帳裏,看著地圖,心裏想著:“怎麽就這麽不順呢?這皇位難道就這麽難拿?”


    可朱棣畢竟不是一般人,他知道,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放棄。他開始安撫士兵,給大家打氣,說這隻是暫時的挫折,隻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取得勝利。同時,他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戰術,調整戰略部署,準備迎接下一次的挑戰。


    靖難的第二年,朱棣過得那叫一個慘,兩次攻城潰敗,東昌之戰險些被俘。但正是這些挫折,讓他變得更加成熟、更加謹慎,也為他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全知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機校24新2李登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機校24新2李登勝並收藏曆史全知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