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那可是清朝曆史上的“高光人物”,在位六十年,玩得風生水起。可他當初登基時拍著胸脯保證,在位時間絕對不超過他爺爺康熙,所以到了時間,就很“大方”地把皇位禪讓給了嘉慶。本以為嘉慶這下能大展拳腳,沒想到,接下來的三年,他卻開啟了一段超級憋屈的“影子皇帝”生涯。


    一、“有名無實”的登基大典:看起來很美


    禪位那天,場麵搞得那叫一個隆重,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嘉慶穿著嶄新的龍袍,站在那接受眾人朝拜,表麵上那是風光無限,可心裏卻直犯嘀咕。為啥呢?因為乾隆雖然把皇位給了他,但實權壓根兒沒放。


    乾隆雖說退居二線當太上皇了,可還是住在象征權力中心的養心殿,軍國大事依舊是他說了算。嘉慶就像個擺在那兒的“吉祥物”,隻能在一旁看著,啥事兒都插不上手。這登基大典,對嘉慶來說,更像是一場華麗的“表演”,好看是好看,就是沒啥實際意義。


    二、朝堂上的“尷尬處境”:發言像空氣


    每次上朝,嘉慶都得和乾隆一起坐在朝堂上。乾隆端坐在龍椅上,威風不減當年,大臣們匯報工作,眼睛都盯著乾隆,說完了還得等乾隆發話。嘉慶呢,就坐在旁邊,像個陪襯。就算他發表點意見,大臣們也都當耳旁風,表麵上點頭稱是,實際上該咋辦還咋辦,完全不把他當迴事兒。


    有一迴,嘉慶對一項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話還沒說完,乾隆就皺起了眉頭,咳嗽了兩聲。大臣們立馬心領神會,開始轉移話題,把嘉慶晾在那兒,尷尬得腳趾都能摳出三室一廳。


    三、生活中的“處處受限”:零花錢都得省著花


    在生活方麵,嘉慶也過得不舒坦。他雖然貴為皇帝,可花錢卻得小心翼翼。因為內務府的銀子都得聽乾隆的,嘉慶想添置點東西,還得打報告給乾隆審批。有時候,乾隆覺得沒必要花的錢,就直接給駁迴了。


    有一次,嘉慶想給自己的書房換個新的擺件,內務府的人一聽,趕緊說:“皇上,這事兒得太上皇同意才行。”嘉慶沒辦法,隻好硬著頭皮去跟乾隆說。乾隆一聽,擺了擺手說:“這些都是小事,沒必要浪費銀子。”嘉慶隻好作罷,心裏別提多憋屈了。


    四、和珅的“囂張跋扈”:背後有太上皇撐腰


    在這三年裏,最讓嘉慶頭疼的,還得是和珅。和珅那可是乾隆的大紅人,仗著乾隆的寵信,在朝廷裏囂張跋扈,根本不把嘉慶放在眼裏。他到處貪汙受賄,賣官鬻爵,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嘉慶早就看和珅不順眼了,可就是拿他沒辦法。因為和珅背後有乾隆撐腰,隻要乾隆還在,和珅就有恃無恐。嘉慶隻能把這口氣咽下去,心裏暗暗發誓,等乾隆一去世,一定要收拾和珅。


    乾隆禪位後的這三年,嘉慶這個“影子皇帝”當得那叫一個難受。他被乾隆的“陰影”籠罩著,處處受限,啥事兒都幹不了。不過,也正是這段憋屈的經曆,讓嘉慶變得更加隱忍和成熟,為他後來親政後收拾爛攤子埋下了伏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全知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機校24新2李登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機校24新2李登勝並收藏曆史全知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