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曆史舞台上,有這麽一場讓人啼笑皆非的“登基大戲”。主角是年僅十五歲的嘉靖皇帝,這位少年郎,本以為進京登基是件風光無限的美事,哪曉得,剛進城就被群臣來了個“下馬威”,因為名分問題,愣是掀起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禮儀”風暴。這劇情,比電視劇還跌宕起伏,快搬好小板凳,聽我細細道來。


    天上掉皇位:“啥?我要當皇帝啦?”


    話說這嘉靖皇帝朱厚熜,原本隻是個在湖北安陸當藩王的小王爺,每天種種花、讀讀書,日子過得逍遙自在。突然有一天,宮裏傳來消息,說皇帝駕崩,又沒有子嗣,按照血緣關係,這皇位居然砸到了他的頭上。十五歲的朱厚熜一聽,驚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還以為是誰在開玩笑呢。可當確認消息屬實後,他心裏那叫一個樂開了花,“我這是走了什麽大運,一下子要當皇帝啦!” 於是,他興高采烈地收拾包袱,準備進京登基。


    進京遇阻:“想登基?先過我們這關!”


    朱厚熜滿心歡喜地來到京城,結果剛到城門口,就被大臣們給攔住了。大臣們一臉嚴肅,就像商量好了一樣,對朱厚熜說:“要想登基,得先按規矩來。你得先從東安門進,然後以皇太子的身份繼承皇位。” 朱厚熜一聽,這可不行啊,自己又不是前任皇帝的兒子,憑啥要以皇太子的身份登基呢?他心裏雖然不滿,但畢竟初來乍到,也不好發作,隻能據理力爭。這一來二去,雙方就僵持在了城門口,誰也不肯讓步。


    朱厚熜心裏那個氣啊,心說:“我是來當皇帝的,不是來受氣的。你們這些大臣,怎麽這麽不講道理!” 可大臣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覺得這是祖宗定下的規矩,不能輕易更改。雙方就這麽你一言我一語地吵了起來,城門口圍得水泄不通,就像一場熱鬧的辯論賽。


    “大禮儀”爆發:“我親爹到底是誰?”


    好不容易進了城,登基儀式也順利舉行了,可事情還沒完。朱厚熜想要追封自己的親生父親興獻王為皇帝,親生母親蔣氏為皇太後。這一下,又捅了馬蜂窩。大臣們紛紛跳出來反對,說按照宗法製度,朱厚熜既然繼承了皇位,就應該認前任皇帝的父親為皇考,也就是爹,自己的親爹隻能算皇叔。


    朱厚熜一聽,火冒三丈:“這是什麽道理?我親生父母隻有一個,怎麽能隨便改呢?” 於是,一場圍繞著“我親爹到底是誰”的大辯論就此展開。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大禮儀”事件。


    朝堂上,大臣們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朱厚熜,一派反對。支持的人說:“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親生父母,追封一下怎麽了?” 反對的人則說:“祖宗規矩不能破,這是關乎國家禮法的大事!” 雙方吵得麵紅耳赤,甚至還動起了手,朝堂亂成了一鍋粥。


    嘉靖的反擊:“我才是皇帝,都聽我的!”


    朱厚熜看著這群吵吵鬧鬧的大臣,心裏別提多煩了。他心想:“我才是皇帝,我說了還不算嗎?” 於是,他開始運用自己的皇權,打壓那些反對他的大臣。他先是把一些帶頭反對的大臣關進了監獄,然後又罷免了一批官員。可大臣們也不甘示弱,他們繼續上書抗議,甚至還在朝堂上集體下跪,痛哭流涕,場麵十分滑稽。


    這場“大禮儀”事件,前前後後折騰了好幾年,最終還是以朱厚熜的勝利告終。他成功追封了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睿宗”,母親為皇太後。而那些反對他的大臣,有的被流放,有的被降職,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十五歲的嘉靖皇帝,進京登基就遭遇了這麽多的阻攔和刁難,因為名分問題引發的“大禮儀”事件,也成了明朝曆史上一段讓人津津樂道的趣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全知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機校24新2李登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機校24新2李登勝並收藏曆史全知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