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亥革命那風雲激蕩的歲月裏,袁世凱就像個演技精湛的“雙麵間諜”,在革命黨人與清廷之間來迴穿梭,長袖善舞。一番操作下來,愣是把清帝逼下了台,自己還成功上位,這劇情,簡直比諜戰大片還精彩。


    一、清廷“救火隊員”再上崗


    辛亥革命爆發時,袁世凱還在老家“休假”呢,每天釣釣魚、種種花,看似悠閑,實則心裏一直惦記著朝堂風雲。武昌起義的槍聲一響,清政府瞬間慌了神,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麵對來勢洶洶的革命黨,清軍被打得節節敗退。


    這時候,清政府才想起了袁世凱和他訓練的新軍。沒辦法,隻能請這位“救火隊員”出山。袁世凱可不會輕易就範,他心裏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故意拿捏架子,一會兒說自己足疾未愈,走不了路;一會兒又獅子大開口,索要軍權、財權,還有各種特權。清政府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隻能咬咬牙,一一答應。袁世凱這才慢悠悠地出山,重新掌握了軍事大權。


    二、和革命黨眉來眼去


    手握重兵的袁世凱,可沒打算真的幫清政府把革命黨徹底消滅。他心裏清楚,革命黨勢頭正猛,清朝已經是日薄西山,再怎麽救也迴天乏術。於是,他一邊派軍隊和革命黨打仗,擺出一副要鎮壓起義的架勢;一邊又偷偷和革命黨人暗通款曲,玩起了“曖昧”。


    袁世凱派人給革命黨傳話:“大家都是為了國家好,何必拚個你死我活呢?不如咱們坐下來談談,一起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革命黨人呢,雖然對袁世凱心存疑慮,但一來忌憚他的軍事實力,二來也想盡快結束戰爭,實現共和,就半信半疑地和他開始了談判。


    在談判桌上,袁世凱充分發揮了他的口才和心機。他一會兒嚇唬革命黨,說自己的軍隊很厲害,要是繼續打下去,革命黨肯定吃虧;一會兒又表示自己其實很支持共和,隻要能讓他當大總統,他就幫革命黨推翻清朝。革命黨人被他弄得暈頭轉向,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三、對清廷“恩威並施”


    搞定了革命黨這邊,袁世凱又把矛頭轉向了清廷。他開始在朝堂上大談共和的好處,說這是順應曆史潮流,清朝要是不順應,肯定會被曆史淘汰。同時,他還故意誇大革命黨的實力,說革命黨已經勢不可擋,清軍根本不是對手。


    隆裕太後和那些皇室成員們一聽,嚇得臉色蒼白。他們沒想到,局勢已經變得這麽糟糕。袁世凱看在眼裏,樂在心裏,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就開始逼迫清帝退位。他帶著一群大臣,跪在太後麵前,痛哭流涕,說為了保住皇室的尊嚴和性命,隻能退位。隆裕太後看著這群人,又氣又急,但又毫無辦法。


    四、成功逼宮,登上權力巔峰


    經過一番“極限拉扯”,清帝終於宣布退位。袁世凱大功告成,他憑借著自己的手段和謀略,成功地遊走在革命黨人與清廷之間,成為了這場權力遊戲的最大贏家。


    而革命黨人呢,雖然對袁世凱不太放心,但為了實現共和,也隻能接受他當大總統。就這樣,袁世凱順利地登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寶座,開始了他的統治。


    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中的這一係列操作,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政治博弈。他就像一個精明的商人,在各方勢力之間尋找著自己的利益平衡點,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的。不過,他後來妄圖複辟帝製,倒行逆施,也遭到了曆史的唾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全知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機校24新2李登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機校24新2李登勝並收藏曆史全知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