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說的就是趙括。”


    “長平之戰,是趙國與秦國國力的比拚,趙國糧食產量不及秦國。”


    “廉頗堅守不出,是想消耗秦軍的銳氣與糧草,抓住機會一舉擊潰秦軍。可惜他沒等到這個機會,就被趙王換掉了,當時趙國確實耗不起了!”


    “長平之戰,秦軍戰死多少?”


    “史書上並未詳細記載,有人說秦軍死傷二三十萬,也有人說秦軍的傷亡不過五萬。”


    “趙軍戰死五萬,被坑殺四十萬,全軍覆沒。”


    “趙括沒有大戰經驗,加上後勤軍械糧草不足,趙王在後麵一直催催催,逼他與秦軍決戰,讓他失了分寸。”


    【“第九位,‘功蓋唐太宗’的大唐開國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確實有能力也有功勞,但要超過李世民,是不是要再想想?”】


    【“縱觀整個華夏曆史,有資格跟李世民相比的能有幾人?”】


    各位麵的李世民:講實話好,要多講實話。


    【“第十位,‘笑殺司馬昭’的蜀漢後主劉禪。”】


    【“我跟很多人一樣,覺得劉禪是好人,庸主,而非昏君,”】


    【“在諸葛亮為他安排的主政之人用完後,蜀漢開始全麵脫離軌道,最終導致亡國。”】


    【“就這一點,說明他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執掌一國。”】


    “說的對,沒錯!”曆史位麵的趙構高興壞了,說道:“劉阿鬥就是個廢物,把諸葛亮推薦的官員都用完了,無人可用了,重用宦官黃皓,完全是昏庸無能之輩,豈能跟朕比?”


    同樣高興的,還有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鎮。


    這兩個人,對後世之人說自己不如劉禪耿耿於懷。


    “哪怕如此,劉禪依舊比趙構和朱祁鎮強,至少聽話!”


    “劉禪適合當傀儡皇帝,隻要有賢臣輔佐,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朱祁鎮要是像劉禪這麽聽話,把打仗的事交給那些文臣武將,不會有土木堡之變的慘敗!”


    ——


    [給他一張世界地圖,他能把歐洲打穿的秦始皇算不算?]


    [算。]


    “這暴君為何沒排進網廟十哲中?”


    [吹得最離譜的還是朱祁鎮和完顏構。]


    曆史位麵的人:哪都少不了他們倆!


    趙構:我本來就是有功的,是我守住了大宋的半壁江山。朱祁鎮那廢物能跟我比?


    朱祁鎮:▼_▼


    [郭嘉是個參謀,確實拿不出有名的戰績,那諸葛亮有什麽戰績?]


    [解決蜀漢內憂外患,平南中,五次北伐,入漢中。他還會音樂,繪畫,書法,發明,建築學,水利,法律學,天文,兵器學,農業學,還會冶金,製作盔甲等等等等。還有文學作品,出師表,誡子書,論交,論光武,論諸子,論讓奪,還有軍事作品,以及兵法推演等,這些不是嗎?]


    “我從小就崇拜武侯!”


    “你懂曆史嗎?你腦子裏的是演義裏的諸葛亮。”


    “諸葛丞相,神人也!”


    “還有啥是諸葛亮不會的?”


    [北伐贏了嗎?]


    [北伐有幾個贏的?謝玄、劉裕北伐也失敗了,是不是他們也不行?]


    [讓劉備從一無所有變成三國之一,這還不算功勞?這不算開國嗎?天下三分,魏吳也沒統一天下。]


    [朱元璋北伐成功了,所以他最厲害。]


    朱元璋:包的。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李世民、李靖都稱讚,你要說他倆不懂軍事,當我沒說。崇禎是想跑沒跑掉。]


    [諸葛亮最強的不是軍事,而是政治。]


    [天下十三州,魏國占九州,吳國占三州,蜀國隻有一州。


    一州之地對魏國九州,還把對方打的節節敗退,畏蜀如虎,朝野震動。


    而且弱勢的一方,偏偏還是進攻的一方,糧草補給兵力,全部都是大劣勢,甚至就連北伐前的起勢,buff也是疊滿了。


    要兵沒兵,要將沒將,孟獲興風作浪,曹魏虎視眈眈,東吳鷹視狼顧,之前的夷陵之戰一把大火精銳燒了個幹淨。


    對方三路援兵,一路援兵就比自己全軍人馬還要多。


    在補給方麵,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每次基本都是因為糧草不足撤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種局麵我實在想不到有誰能北伐成功?]


    “朱元璋不厲害嗎?讓他去。還有李世民。”


    “他們誰去也沒用,除非能帶去後世的科技。”


    “後人說過一句話,如果朱元璋生活在漢末三國,連要飯的機會都沒有。”


    [帝辛的失敗最關鍵的一點,其實是他低估了人性,且當時民智未開,他廢除活人祭祀,給奴隸出人頭地的機會,但是最後反抗他的,不隻是被動了蛋糕的貴族,還有不被貴族當人看的奴隸。]


    [廢除人祭是周公幹的。周公廢除人祭後,由殷商遺民所建的諸侯國中還保留著人祭的傳統。]


    [人祭是被廢除了,奴隸依然存在。我看東周列國,周天子死了,要殺大量的奴隸給他殉葬。]


    “該死的奴隸主!”


    “應該把周天子的墳給刨了,把他的屍骨拽出來遊街。”


    [冉閔是貼吧裏的名將,被吹成了再造華夏的英雄,笑死。搞得前涼張軌沒有抵抗五胡一樣。]


    “張軌是誰?”


    “張軌是前涼太祖皇帝,殺胡人保護漢文化,使涼州成為漢人的一方樂土。”


    [如果冉閔可以吹,吳三桂其實也可以,冉閔是靠漢人的鮮血上位的。]


    吳三桂:跟武悼天王並列,我該高興還是生氣?


    [真的不明白李鴻章有啥貢獻?我記得前幾年我在某個視頻下評論,結果被罵了一個星期。]


    [確實不知道他有什麽貢獻。]


    [前幾年,全是吹李鴻章的,年少不知李鴻章,年長方知真中堂。]


    [現在這句話純純的嘲諷,你看李鴻章有什麽貢獻,鎮壓太平天國,那是對滿清的貢獻,好處他李家沒少拿。


    推行洋務運動,他自己沒少撈錢。


    與洋人外交周旋,少給了日本1億白銀,給八國聯軍4.5億白銀,這成了他的貢獻。


    簽訂不平等條約,在世人眼中,他成了被滿清推出去背鍋的。]


    [那4.5億白銀分期39年,利滾利變成9.8億,最後給了5.76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震驚諸天萬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十一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十一天並收藏短視頻:震驚諸天萬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