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算盤珠子都崩到他們臉上了
改氣運帶飛全家,短命侯爺痊愈了 作者:恍若晨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外,程遠山的善舉,朕也沒有忘記。”嘉文帝說道,“待朕迴去想一想,該如何嘉獎,定不會委屈了他。”
“臣女待舅父,謝陛下隆恩。”付明珠謝過之後,目光瞥見站在後頭的林清清。
林清清屢屢這麽找存在感,今日不讓她存在感十足了,還真對不住她如此努力。
付明珠便道:“陛下,娘娘,臣女還有一言。”
“你說。”嘉文帝說道。
“方才林姑娘提及西北天寒,擔憂軍中的禦寒,不知原本林姑娘有什麽好主意麽?”付明珠問道。
付時念看著付明珠,都星星眼了。
長姐從來不是任人欺負的軟弱女子,她不出手隻是懶得搭理。
可若對方一再生事,付明珠也有的是手腕。
付時念已經開始期待付明珠打算怎麽做了。
林清清心裏鬱悶的不行,好好的計劃竟又被付明珠給打亂了。
此時隻好說:“原本,臣女也是打算號召大家往軍中贈送棉衣。”
眾人一聽,頓時冷笑起來。
人家付明珠是自己出錢送棉衣,便是捐助養幼院,那也是自己掏的銀兩。
付時念去甘寧送藥材,那也是自己掏的錢,自己豁出去的性命,可沒有拉上別人。
這林清清倒是好,先前去善堂,也是要拉著她們一起捐錢捐物。
現在想給軍中捐棉衣,還要拉著她們一起。
敢情就是上下嘴皮子一碰,自己不花多少錢,還要拉著她們一起。
雖說做善事不錯,她們手中亦不缺這點兒銀兩,可林清清這做法,實在是叫人惡心。
銀兩她們都出了,好名聲卻都讓那林清清得了。
真是算盤珠子都崩到他們臉上了。
這麽一對比,付明珠和付時念受到封賞,都是人家應得的。
她們一點兒意見都沒有,她們就看不得林清清這種虛偽的貨色。
又窮酸,又好麵子。
嗤!
“程遠山和付大姑娘著實贈了許多。”顧將軍說道,“夠用了,不必再贈。”
“既如此,林姑娘可再贈些別的。”付明珠說道,“軍中生活多艱,除了棉衣,炭火也是缺的,還有鞋子,如今天冷了,需要厚棉鞋。且日日操練,鞋子極易磨損。總不能讓將士們冒著生命危險,征戰沙場,還要穿著破鞋。”
“林姑娘選一樣贈予,亦是不錯的。”付明珠說道,“不過,陛下,娘娘,臣女有一提議。”
“你說。”
付明珠說:“林姑娘每次想要做好事,都拉著眾多人一起,臣女覺得大可不必如此。”
“臣女認為,做善事隻注重自己本心便可,無需非要拉著一同做善事。”付明珠說道,“根據自己的情況,量力而為。自己事自己知,別人許正好遇到了難處,並不方便參與,手頭不見得多麽寬裕。卻苦於被架在那兒,不得不跟著捐贈。”
“臣女手中有些銀錢,足夠買了棉衣贈予軍中,卻從未想過要求別人同我一樣。也從未想過,要別人非要與我一同捐贈。”
“是啊!”陳夫人連忙應聲。
她早就受不了林清清那般惺惺作態了,“臣婦亦覺得付大姑娘說的極有道理。臣婦並非不願捐贈,臣婦也願意行善,自從上次跟娘娘去過善堂,臣婦便想著,京中的善堂有娘娘和咱們時常關照,自是無礙的。可京城之外的那些善堂又如何呢?”
“是以臣婦已經安排人去京城附近的幾處地方善堂去打聽情況了,手頭也準備了銀錢,準備按照京中這些善堂的標準,盡可能的將別地的善堂也安排好。”
“隻是臣婦精力、人手、銀錢都有限,實在是沒辦法顧全太多,隻能依照自己的能力去支持幾個善堂。但也因這件事情,所以……”陳夫人汗顏道,“臣婦手裏也實在是出不了多餘的銀錢支持軍中了。”
“陳夫人此事做的極好。”皇後驚喜道,“本宮早就說過,行善不拘於一種,自己想到了什麽,便去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關照百姓是行善,路見不平亦是行善。”
“陳夫人做了這麽好的事情,怎也沒有與人說?”皇後問道。
陳夫人赧然道:“與付家二位姑娘比,不算得什麽。她們都不願張揚,臣婦自然也覺得不必張揚為好。隻是方才付大姑娘的一番話,實在是說到臣婦心坎兒上了,這才忍不住出聲。”
“不錯。”顧夫人也道,“臣婦也覺得,付大姑娘和陳夫人說的很是。”
“況,又非什麽國家危難之際,需得人人有責。如今大熙在陛下治下,海清河晏,便是偶有外敵騷擾,亦是有將士們擋迴去,不足為懼。很不必勞師動眾號召所有人非得捐贈。”
“自己有心,想到什麽便盡一份力便是。想不到的,又或是正在行著別的善事,便繼續去做自己的事情。”顧夫人說道。
方才聽林清清說幾句話,顧夫人便把林清清看清了。
要說看女人還得是女人自己看得準。
顧將軍這種粗老爺們兒,哪能看得出林清清那種虛偽。
顧夫人想著,便朝顧將軍嗤笑一聲。
顧將軍:“???”
幹嘛?
他做了什麽,夫人要如此對自己?
“不錯。”嘉文帝點頭。
皇後道:“本宮也覺得,行善應順從本心,不要把行善變成了逼迫。”
林清清:“……”
她之前怎麽沒發現,付明珠的口才這麽好。
簡單幾句話,就把她說的非要逼迫別人一起行善了。
“陛下和娘娘說的是。”林清清趕忙說,“是臣女之前想岔了,隻想著人多力量大,卻忽略了別人的意願。”
“林姑娘這話可是說的不妥。”說話的正是鄭素蘭的母親鄭夫人。
她沒少聽鄭素蘭說林清清的事情,再加上也是親眼見過林清清的行事,更加不喜。
眼瞧著鄭素蘭是鬥不過林清清了,此刻便親自開口,“林姑娘這話說的,好似我們是那冷酷無情,不愛行善之人似的。”
“我們隻是不喜被人拱著,非要隨她的心意行善罷了。如何行善,如何助人,林姑娘,我們心中自是有杆秤的。”鄭夫人淡淡的說道。
“臣女待舅父,謝陛下隆恩。”付明珠謝過之後,目光瞥見站在後頭的林清清。
林清清屢屢這麽找存在感,今日不讓她存在感十足了,還真對不住她如此努力。
付明珠便道:“陛下,娘娘,臣女還有一言。”
“你說。”嘉文帝說道。
“方才林姑娘提及西北天寒,擔憂軍中的禦寒,不知原本林姑娘有什麽好主意麽?”付明珠問道。
付時念看著付明珠,都星星眼了。
長姐從來不是任人欺負的軟弱女子,她不出手隻是懶得搭理。
可若對方一再生事,付明珠也有的是手腕。
付時念已經開始期待付明珠打算怎麽做了。
林清清心裏鬱悶的不行,好好的計劃竟又被付明珠給打亂了。
此時隻好說:“原本,臣女也是打算號召大家往軍中贈送棉衣。”
眾人一聽,頓時冷笑起來。
人家付明珠是自己出錢送棉衣,便是捐助養幼院,那也是自己掏的銀兩。
付時念去甘寧送藥材,那也是自己掏的錢,自己豁出去的性命,可沒有拉上別人。
這林清清倒是好,先前去善堂,也是要拉著她們一起捐錢捐物。
現在想給軍中捐棉衣,還要拉著她們一起。
敢情就是上下嘴皮子一碰,自己不花多少錢,還要拉著她們一起。
雖說做善事不錯,她們手中亦不缺這點兒銀兩,可林清清這做法,實在是叫人惡心。
銀兩她們都出了,好名聲卻都讓那林清清得了。
真是算盤珠子都崩到他們臉上了。
這麽一對比,付明珠和付時念受到封賞,都是人家應得的。
她們一點兒意見都沒有,她們就看不得林清清這種虛偽的貨色。
又窮酸,又好麵子。
嗤!
“程遠山和付大姑娘著實贈了許多。”顧將軍說道,“夠用了,不必再贈。”
“既如此,林姑娘可再贈些別的。”付明珠說道,“軍中生活多艱,除了棉衣,炭火也是缺的,還有鞋子,如今天冷了,需要厚棉鞋。且日日操練,鞋子極易磨損。總不能讓將士們冒著生命危險,征戰沙場,還要穿著破鞋。”
“林姑娘選一樣贈予,亦是不錯的。”付明珠說道,“不過,陛下,娘娘,臣女有一提議。”
“你說。”
付明珠說:“林姑娘每次想要做好事,都拉著眾多人一起,臣女覺得大可不必如此。”
“臣女認為,做善事隻注重自己本心便可,無需非要拉著一同做善事。”付明珠說道,“根據自己的情況,量力而為。自己事自己知,別人許正好遇到了難處,並不方便參與,手頭不見得多麽寬裕。卻苦於被架在那兒,不得不跟著捐贈。”
“臣女手中有些銀錢,足夠買了棉衣贈予軍中,卻從未想過要求別人同我一樣。也從未想過,要別人非要與我一同捐贈。”
“是啊!”陳夫人連忙應聲。
她早就受不了林清清那般惺惺作態了,“臣婦亦覺得付大姑娘說的極有道理。臣婦並非不願捐贈,臣婦也願意行善,自從上次跟娘娘去過善堂,臣婦便想著,京中的善堂有娘娘和咱們時常關照,自是無礙的。可京城之外的那些善堂又如何呢?”
“是以臣婦已經安排人去京城附近的幾處地方善堂去打聽情況了,手頭也準備了銀錢,準備按照京中這些善堂的標準,盡可能的將別地的善堂也安排好。”
“隻是臣婦精力、人手、銀錢都有限,實在是沒辦法顧全太多,隻能依照自己的能力去支持幾個善堂。但也因這件事情,所以……”陳夫人汗顏道,“臣婦手裏也實在是出不了多餘的銀錢支持軍中了。”
“陳夫人此事做的極好。”皇後驚喜道,“本宮早就說過,行善不拘於一種,自己想到了什麽,便去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關照百姓是行善,路見不平亦是行善。”
“陳夫人做了這麽好的事情,怎也沒有與人說?”皇後問道。
陳夫人赧然道:“與付家二位姑娘比,不算得什麽。她們都不願張揚,臣婦自然也覺得不必張揚為好。隻是方才付大姑娘的一番話,實在是說到臣婦心坎兒上了,這才忍不住出聲。”
“不錯。”顧夫人也道,“臣婦也覺得,付大姑娘和陳夫人說的很是。”
“況,又非什麽國家危難之際,需得人人有責。如今大熙在陛下治下,海清河晏,便是偶有外敵騷擾,亦是有將士們擋迴去,不足為懼。很不必勞師動眾號召所有人非得捐贈。”
“自己有心,想到什麽便盡一份力便是。想不到的,又或是正在行著別的善事,便繼續去做自己的事情。”顧夫人說道。
方才聽林清清說幾句話,顧夫人便把林清清看清了。
要說看女人還得是女人自己看得準。
顧將軍這種粗老爺們兒,哪能看得出林清清那種虛偽。
顧夫人想著,便朝顧將軍嗤笑一聲。
顧將軍:“???”
幹嘛?
他做了什麽,夫人要如此對自己?
“不錯。”嘉文帝點頭。
皇後道:“本宮也覺得,行善應順從本心,不要把行善變成了逼迫。”
林清清:“……”
她之前怎麽沒發現,付明珠的口才這麽好。
簡單幾句話,就把她說的非要逼迫別人一起行善了。
“陛下和娘娘說的是。”林清清趕忙說,“是臣女之前想岔了,隻想著人多力量大,卻忽略了別人的意願。”
“林姑娘這話可是說的不妥。”說話的正是鄭素蘭的母親鄭夫人。
她沒少聽鄭素蘭說林清清的事情,再加上也是親眼見過林清清的行事,更加不喜。
眼瞧著鄭素蘭是鬥不過林清清了,此刻便親自開口,“林姑娘這話說的,好似我們是那冷酷無情,不愛行善之人似的。”
“我們隻是不喜被人拱著,非要隨她的心意行善罷了。如何行善,如何助人,林姑娘,我們心中自是有杆秤的。”鄭夫人淡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