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女帝何時有了夫君?
夢中渣遍各宗聖女,她們反手上門 作者:隔月南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若璃對洛淵的解釋半信半疑,緩緩道:
“說起來,你這首詩的反響當真出乎意料,自從小漁派人散布出去後,一天不到的時間便已經在整個京城文壇傳開。”
“這兩天慕名前來的人不計其數,人流量幾乎是往日的十倍還多,每一天的靈石收入都能頂的上過往一月的總和,姑娘們都快忙不過來了......
洛淵點了點頭,這樣的結果顯然在他意料之中。
連國子監那群人寫的文學垃圾都能名動京城,自己這首李太白的千古名作要是不火,那簡直天理難容。
白若璃看了眼麵無波瀾的洛淵,旋即似是想到了什麽,有些擔心道:
“如今我們玄音閣的生意如此火爆,小漁雖說有點姿色,但總歸還沒到達那般禍國妖民的程度,更別說像你詩句中描述的那般驚豔,我就怕到時候......”
“你怕時間一久,客人們看兩次也就倦了,非但下次不來,還會反過來罵我們掛羊頭賣狗肉?”
洛淵伸手將師姐額前的一縷秀發別到腦後,笑眯眯問道:
“師姐,依你看...因為那首詩慕名前來見的大多都是些什麽人?”
“自然是文人。”白若璃不假思索。
“文人最大的特點是什麽?”洛淵又問。
“可能是.......高傲?”白若璃語氣中伴隨著些許不確定
“沒錯,讀書人大多自帶傲骨,最忌諱的便是在別人麵前丟了麵兒。”
“到時候就算真的有人覺得不太滿意,但如若周圍大多數人都沒說什麽,他最先考慮的反而不是小漁的容貌如何,而是會質疑是否是自己的審美出了問題,皇帝的新裝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洛淵娓娓道來,對自己的推測很自信。
“皇帝的新裝?這是何物?”白若璃微微蹙眉,
“雖說當今聖上是女兒身,但她的新裝也不是我們玄音閣的姑娘能穿的啊。”
“emmmm,這隻是個典故,師姐你能理解意思就好。”
洛淵抓了抓腦袋,突然反應過來這個世界並沒有安徒生。
“對了師姐,等會兒陪我去個地方。”
“去哪兒?”
“黑月商會總部。”
......
大殷皇宮,
富麗堂皇的房間內,一位身著朝服的老者靜立其中,他的頭發花白,臉上布滿了皺紋,一雙渾濁的老目暗含精芒。
若是隻看外貌,或許很難會有人相信,這位看似行將就木的老頭正是當今文臣首腦。
曆經三朝卻依舊身居高位的內閣首輔——寧謙。
在他對麵,慶安女帝靜坐桌案前,手中捧著新呈上來的奏折,清冷美豔的臉上露出一絲憂慮。
良久,她放下手中的折子,淡淡開口問道:“寧閣老,四域會談之事,準備的如何了?
老首輔微微躬身,“稟陛下,一切皆已備妥,隻是......東域那邊的名單上,似乎出了點岔子。”
“此次凝劍宗派往京城的代表似乎不是宗主顧純鈞,而是聖女顧清裳......”
聞言,女帝美目無波,神色間沒有多少意外:“凝劍宗乃東域第一大宗,早早培養繼承人倒也無可厚非。”
旋即她話題一轉,問道:“朕自從上次祭祖後便久居深宮,這段時間京城裏可有什麽新鮮事?”
寧謙微微沉思,道:“聽聞近來出了一首佳作,乃是國子監的學子為教坊司花魁所作,在京城內流傳甚廣。”
“若真是佳作,自當會廣為流傳,說起來,大殷文壇確實許久沒出過好詩了。”女帝微微歎氣,並未提起多少興趣。
良久,她似是迴憶起什麽,眸光中漸漸帶上了一絲淒然,嘴中不自覺地輕念出聲,似是追憶,又似是傾訴:
“若論詩才,天下又有誰能趕得上夫君半分......”
這句話不輕不重,剛好落在不遠處的寧謙耳中,令這位三朝元老渾身一震。
夫君.....
等等!老夫沒聽錯吧,夫君???!!!
陛下何時有了夫君?
此刻的寧謙耳邊仿佛有一道千鈞之雷在激蕩,震的他腦袋嗡嗡作響。
作為曆經三朝的老臣,他可以說是從小看著寧慶女帝長大,見證了她年少時的青澀,見證了她青年時的才華,見證了她靠著權謀心術一路上位時的狠厲果決。
但卻從未聽過,她有夫君啊??
別說是夫君了,平日裏這位女帝陛下給人的印象便是不近男色,群臣屢次上諫請求納男妃,都被其打了迴去。
還揚言:再敢有複奏此事者,全家抄斬!
可陛下剛剛那句脫口而出的夫君是怎麽迴事?
難不成......她自己已經偷偷把人生大事給解決了?
寧謙深吸了幾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縱然心中的好奇無以複加,但他還是生生壓製住了開口詢問的衝動。
宦海沉浮多年,位極人臣的他無比清楚什麽該問,什麽不該問。
皇帝的私事自然屬於後者。
向皇帝匯報完四域會談的情況後,寧謙三步並作兩步的離開了皇宮。
坐上馬車的他依舊沉浸在方才的思緒中,陛下已有了意中人,那麽國本之事便可定,如此一來,禮部的那幾位便可消停了......
就在這時,旁邊的隨從突然遞過來一張紙,上麵謄抄著四句詩和幾行小字。
“寧大人,這是京城最新傳出的佳作,言少爺讓您務必親自過目。”
思緒被突然打斷,老首輔的臉上有些不耐煩:“這首詩老夫之前不是看過了嗎?那個兔崽子又拿來作甚?”
寧謙接過那張紙,視線在上麵一掃而過。
突然,他愣住了,整個人如遭雷擊,呆滯在原地一動也不動。
他的視線死死地盯著紙上的字,握著紙的手開始不住顫抖。
圖片寄存處~
“說起來,你這首詩的反響當真出乎意料,自從小漁派人散布出去後,一天不到的時間便已經在整個京城文壇傳開。”
“這兩天慕名前來的人不計其數,人流量幾乎是往日的十倍還多,每一天的靈石收入都能頂的上過往一月的總和,姑娘們都快忙不過來了......
洛淵點了點頭,這樣的結果顯然在他意料之中。
連國子監那群人寫的文學垃圾都能名動京城,自己這首李太白的千古名作要是不火,那簡直天理難容。
白若璃看了眼麵無波瀾的洛淵,旋即似是想到了什麽,有些擔心道:
“如今我們玄音閣的生意如此火爆,小漁雖說有點姿色,但總歸還沒到達那般禍國妖民的程度,更別說像你詩句中描述的那般驚豔,我就怕到時候......”
“你怕時間一久,客人們看兩次也就倦了,非但下次不來,還會反過來罵我們掛羊頭賣狗肉?”
洛淵伸手將師姐額前的一縷秀發別到腦後,笑眯眯問道:
“師姐,依你看...因為那首詩慕名前來見的大多都是些什麽人?”
“自然是文人。”白若璃不假思索。
“文人最大的特點是什麽?”洛淵又問。
“可能是.......高傲?”白若璃語氣中伴隨著些許不確定
“沒錯,讀書人大多自帶傲骨,最忌諱的便是在別人麵前丟了麵兒。”
“到時候就算真的有人覺得不太滿意,但如若周圍大多數人都沒說什麽,他最先考慮的反而不是小漁的容貌如何,而是會質疑是否是自己的審美出了問題,皇帝的新裝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洛淵娓娓道來,對自己的推測很自信。
“皇帝的新裝?這是何物?”白若璃微微蹙眉,
“雖說當今聖上是女兒身,但她的新裝也不是我們玄音閣的姑娘能穿的啊。”
“emmmm,這隻是個典故,師姐你能理解意思就好。”
洛淵抓了抓腦袋,突然反應過來這個世界並沒有安徒生。
“對了師姐,等會兒陪我去個地方。”
“去哪兒?”
“黑月商會總部。”
......
大殷皇宮,
富麗堂皇的房間內,一位身著朝服的老者靜立其中,他的頭發花白,臉上布滿了皺紋,一雙渾濁的老目暗含精芒。
若是隻看外貌,或許很難會有人相信,這位看似行將就木的老頭正是當今文臣首腦。
曆經三朝卻依舊身居高位的內閣首輔——寧謙。
在他對麵,慶安女帝靜坐桌案前,手中捧著新呈上來的奏折,清冷美豔的臉上露出一絲憂慮。
良久,她放下手中的折子,淡淡開口問道:“寧閣老,四域會談之事,準備的如何了?
老首輔微微躬身,“稟陛下,一切皆已備妥,隻是......東域那邊的名單上,似乎出了點岔子。”
“此次凝劍宗派往京城的代表似乎不是宗主顧純鈞,而是聖女顧清裳......”
聞言,女帝美目無波,神色間沒有多少意外:“凝劍宗乃東域第一大宗,早早培養繼承人倒也無可厚非。”
旋即她話題一轉,問道:“朕自從上次祭祖後便久居深宮,這段時間京城裏可有什麽新鮮事?”
寧謙微微沉思,道:“聽聞近來出了一首佳作,乃是國子監的學子為教坊司花魁所作,在京城內流傳甚廣。”
“若真是佳作,自當會廣為流傳,說起來,大殷文壇確實許久沒出過好詩了。”女帝微微歎氣,並未提起多少興趣。
良久,她似是迴憶起什麽,眸光中漸漸帶上了一絲淒然,嘴中不自覺地輕念出聲,似是追憶,又似是傾訴:
“若論詩才,天下又有誰能趕得上夫君半分......”
這句話不輕不重,剛好落在不遠處的寧謙耳中,令這位三朝元老渾身一震。
夫君.....
等等!老夫沒聽錯吧,夫君???!!!
陛下何時有了夫君?
此刻的寧謙耳邊仿佛有一道千鈞之雷在激蕩,震的他腦袋嗡嗡作響。
作為曆經三朝的老臣,他可以說是從小看著寧慶女帝長大,見證了她年少時的青澀,見證了她青年時的才華,見證了她靠著權謀心術一路上位時的狠厲果決。
但卻從未聽過,她有夫君啊??
別說是夫君了,平日裏這位女帝陛下給人的印象便是不近男色,群臣屢次上諫請求納男妃,都被其打了迴去。
還揚言:再敢有複奏此事者,全家抄斬!
可陛下剛剛那句脫口而出的夫君是怎麽迴事?
難不成......她自己已經偷偷把人生大事給解決了?
寧謙深吸了幾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縱然心中的好奇無以複加,但他還是生生壓製住了開口詢問的衝動。
宦海沉浮多年,位極人臣的他無比清楚什麽該問,什麽不該問。
皇帝的私事自然屬於後者。
向皇帝匯報完四域會談的情況後,寧謙三步並作兩步的離開了皇宮。
坐上馬車的他依舊沉浸在方才的思緒中,陛下已有了意中人,那麽國本之事便可定,如此一來,禮部的那幾位便可消停了......
就在這時,旁邊的隨從突然遞過來一張紙,上麵謄抄著四句詩和幾行小字。
“寧大人,這是京城最新傳出的佳作,言少爺讓您務必親自過目。”
思緒被突然打斷,老首輔的臉上有些不耐煩:“這首詩老夫之前不是看過了嗎?那個兔崽子又拿來作甚?”
寧謙接過那張紙,視線在上麵一掃而過。
突然,他愣住了,整個人如遭雷擊,呆滯在原地一動也不動。
他的視線死死地盯著紙上的字,握著紙的手開始不住顫抖。
圖片寄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