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統十八年,安南的局勢宛如一片濃重的烏雲,沉甸甸地懸於大明君臣的心頭。直至六月初,經過數番權衡與商議,大明這才決定派遣禮部郎中範印平出使安南國。


    此決定絕非草率為之,朝堂之上,諸多不同的意見相互交織碰撞,眾人都在審慎地權衡其中利弊。


    皇帝朱銳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其眼神中透露出威嚴,同時又夾雜著憂慮之色。


    他緩緩環視群臣,而後徐徐開口道:


    “安南國現今局勢晦暗不明,範愛卿啊,朕命你出使該國,你務必將朕的意思清晰無誤地傳達出去,切不可有損我大明的國威。朕聽聞安南國內發生了政變,已有新王登基。朕雖不願無端挑起事端,然而大明身為宗主國,也絕不能被他國所輕視。”


    朱銳心中暗自思量:“安南雖是藩屬國,可如今其局勢動蕩不安,倘若不加約束管製,恐怕會滋生諸多變數。此次出使,既是一種警告,也是一番試探,朕要看看這新上任的國王究竟是何居心。”


    範印平恭敬地走出隊列,盡管心中稍感忐忑不安,但他麵容上卻透著無比的堅定。他行禮之後說道:


    “陛下請放寬心,臣必定不會辜負陛下的使命。臣此去定會仔細留意那安南新王的態度,將陛下的旨意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傳達。隻是,陛下,倘若那安南新王懷有不臣之心,臣應當如何去應對呢?”


    朱銳微微蹙起眉頭,沉思了一小會兒後說道:


    “若是他懷有不臣之心,你便嚴辭加以警告。朕的大明,絕不是任人肆意欺淩的。朕的鐵騎,能夠隨時將一切叛亂踏平。”


    ……


    範印平率領著使團,一路南下。


    路途遙遠且艱辛,眾人頂著烈日,穿越山川河流。


    範印平騎在馬上,心中默默思忖:“此次出使,責任重大,關乎大明與安南的邦交,更關乎兩國百姓的命運。那黎宜民不知是何許人也,但願能順利達成使命。”


    同行的副使李琛驅馬靠近範印平,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說道:


    “範大人,這一路可真是不易啊。您說這安南新王會是個怎樣的人呢?”


    範印平看了他一眼,微微皺眉道:


    “不管他是怎樣的人,我們隻需傳達陛下的旨意即可。此次出使,不容有失。”


    李琛點了點頭:


    “大人說得是。隻是聽聞這安南國內局勢複雜,政變之後人心惶惶,我們還得多加小心才是。”


    範印平望著遠方,堅定地說:


    “我們代表的是大明,隻要秉持公正,不卑不亢,諒他也不敢如何。”


    六月底,範印平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安南國都城升龍(今河內)。


    那升龍的城牆高大而厚實,城內的建築風格獨特,透著一股異域風情。然而,範印平卻無心欣賞,他的心中滿是對即將到來的會麵的緊張與期待。


    國王黎宜民在朝堂上正式接見了範印平。


    那朝堂寬敞而華麗,大臣們分列兩旁,眼神中帶著好奇與審視。黎宜民坐在王座之上,看似鎮定,但眼神深處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


    黎宜民心中忐忑不安:“這大明使者突然來訪,必定是為了國內政變之事。大明實力強大,我如今這王位還未坐穩,可不能輕易得罪他們,得先穩住這使者再說。”


    範印平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朝堂,他雙手捧著大明皇帝朱銳的親筆信,恭敬地遞交給黎宜民:


    “安南國王國主,這是我大明皇帝陛下的親筆信,請您過目。”


    黎宜民接過信,雙手微微有些顫抖。


    他展開信紙,逐字逐句地看了起來。


    【


    安南國王黎宜民敬啟:


    朕,大明皇帝,今日致書於汝。


    朕聞安南國內生變,政權更迭。朕念及安南國乃朕之藩屬,藩屬有亂,宗主豈可視而不見?此乃朕之職責所在,亦關乎朕與安南之邦交情誼。


    汝既為安南新主,朕需汝給朕一個合理之解釋。此政變因何而起?汝又何以登上王位?朕之藩屬,當政通人和,此等大事,朕有權知曉。


    朕且正告汝,大明之國力強盛,汝應心中有數。朕之仁慈,許汝等藩邦自治,但莫要以為朕之寬厚可欺。朕之疆土,不容侵犯;朕之百姓,不容驚擾。汝切不可有任何覬覦大明之念。若汝膽敢背信棄義,冒犯朕之天威,朕定當傾大明之力,徹底踏平安南國。彼時,朕將重建安南郡,直接納入大明版圖,以正朕之綱紀,保朕之邊疆安寧。


    朕望汝能審時度勢,做出明智之舉,莫要因一時之念,誤了安南之百姓,毀了安南之宗廟社稷。


    欽此。


    大明皇帝 朱祁鎮


    】


    信中的內容令他的心陡然一緊,額頭漸漸沁出了細密的汗珠。信裏,朱銳告知黎宜民,安南國作為大明的藩屬國,國內若發生政變,宗主國定然不會坐視不管,期望黎宜民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並且警告他,莫要妄圖打大明的主意,不然的話,大明定會徹底踏平安南國,重新設立安南郡。


    黎宜民恭恭敬敬地讀完這封信,心中不禁有些害怕。


    他心裏很清楚大明的強大,自己如今這個王位本就來路不正,要是真的惹惱了大明,恐怕這王位便難以保住,甚至整個安南都會被卷入戰火之中。他暗自思量:“大明的實力遠非我安南可比,可我要是就這樣輕易低頭,又怎能讓國內那些反對我的人噤聲呢?又如何能夠實現我的抱負呢?我必須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既不得罪大明,又能達成我的計劃。”


    黎宜民故作鎮定,抬起頭,朝著範印平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範大人一路奔波,著實辛苦。此事關係重大,還請範大人先行前往驛館歇息,朕必定會與大臣們仔細商議,給大明皇帝陛下一個滿意的答複。”


    範印平微微躬身行禮,說道:


    “國主太客氣了。希望國主能慎重考慮信中的內容,大明與安南之間的邦交,向來還是以和平穩定為宜。”


    黎宜民點頭應和,而後轉身對禮部官員說道:


    “禮部的人聽著,範大人遠來是客,且身負大明皇帝的旨意,這是關乎安南與大明邦交之事。你們一定要好好招唿範大人,務必安排最舒適的住所,提供最精致的膳食,還要挑選最知禮懂事的侍從相伴,絕不可有半分輕慢!若是出了差池,朕唯你們是問!”


    禮部官員趕忙躬身行禮,誠惶誠恐地應道:


    “國主放心,臣等定當竭盡全力,讓範大人賓至如歸。”


    範印平見狀,微微欠身行禮道:


    “國主如此盛情,吾感激不盡。吾在驛館靜候國主的答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正統我怕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積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積雪並收藏我是正統我怕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