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悄然流逝,朱銳迴到大明王朝的皇宮之中已然一個多月了。
朱銳深感做皇帝的體驗頗為美妙,雖然處理政務稍顯繁瑣,然而其餘諸事皆在可接受範疇。
權力帶來的那種感受,著實令人迷醉,也難怪古往今來眾多人對皇位趨之若鶩,即便引發父子反目、兄弟相殘這般慘烈之事也毫不退縮。
在這皇宮之中,朱銳體悟著權力的魅力,也深知這背後承載的責任與壓力。但那主宰天下的快感,依舊讓他沉浸其中,對於皇位所賦予的一切,他在享受的同時也在不斷思索和適應。
這一日,天空突然飄起了雪花,那雪花如鵝毛般紛紛揚揚地灑落下來,整個皇宮都披上了一層潔白的銀裝。
朱銳用過午膳後,在暖閣中待得久了,隻覺得有些沉悶。他站起身來,伸展了一下筋骨,對身邊的太監說道:“朕在這暖閣裏待悶了,去禦花園賞雪吧。”
太監們立刻忙碌起來,為朱銳披上厚厚的披風,簇擁著他向禦花園走去。
禦花園中,積雪已足足有一尺厚。
朱銳踏入雪地,腳下發出“吱呀”的聲響,那聲音在寂靜的花園中格外清晰。他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冬日裏清冷的空氣,心中的煩悶頓時消散了不少。
“這感覺還真是美妙。”朱銳笑著說道,他的目光被那雪中的梅花吸引住了。那梅花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豔動人,紅的似火,白的如雪。朱銳不自覺地想起了許多古人詠梅的詩句,他輕聲吟道:“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就在朱銳沉浸在這美景與詩意之中時,一個小太監急匆匆地跑了過來,他的腳步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淩亂的腳印。
“啟稟萬歲爺,翰林院侍講徐大人求見!”小太監氣喘籲籲地說道。
朱銳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打斷,心中湧起一絲不悅,眉頭微微皺起,有些生氣,但表麵上還是保持著皇帝的威嚴,說道:“是哪個徐大人?”
小太監嚇得渾身一顫,連忙小心翼翼地迴答:“是……是……是徐有貞徐大人。”
“又是這個徐有貞啊!這家夥怎麽總是這麽不安分呢?”朱銳心中暗暗說道。他想起了關於徐有貞的種種傳聞,在曆史上徐有貞被定為奸臣,但朱銳卻覺得徐有貞還是有真才實學的,隻是沒有遇到伯樂將其用對地方,比如錦衣衛。“不過這家夥今天來見朕,到底所為何事呢?且看看他怎麽說。”
“讓他在乾清宮候著,朕等會就過去。”朱銳故作冷淡地說道。
“奴婢遵旨。”小太監領命而去。
朱銳又在禦花園中逗留了一會兒,才慢悠悠地向乾清宮走去。這一路上,他的心中一直在思考著徐有貞的來意。
半個時辰後,朱銳終於迴到了乾清宮的暖閣。
他坐在龍椅上,喝了一口熱茶,然後對身邊的太監說道:“讓徐有貞進來吧。”
不多時,一名小太監領著徐有貞走了進來。
徐有貞一見到朱銳,立刻跪倒在地,大聲說道:“臣翰林院侍講徐有貞參見我大明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說完便連磕三個重重的響頭。
朱銳看著徐有貞,心中暗自好笑。這家夥還真是可愛,不過表麵上卻不動聲色,淡淡地說道:“徐愛卿,免禮。”
徐有貞站起身來,朱銳卻發現他的手一直在微微顫抖。朱銳知道這是凍的,畢竟這半個時辰徐有貞一直在屋外的廊簷下等著。朱銳心中閃過一絲不忍,但很快就被他壓了下去。畢竟身為皇帝,不能輕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心中卻想:“這家夥也不容易,不過這也是他應該受的,誰讓他不挑個好時候來。”
朱銳又看向旁邊的太監說道:“快將徐大人攙扶起來,另外,拿一個手爐給徐大人。”
很快,一名小太監快步走上前攙扶起了徐有貞,另一名小太監也將手爐遞到徐有貞的手裏。徐有貞頓時感覺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他再次跪倒在地,磕頭謝恩:“臣謝皇上隆恩,皇上對臣的關懷,臣此生無以為報。”
朱銳擺了擺手,說道:“徐愛卿,起來吧。今日你見朕有何要事?”心中卻在揣測:“這家夥不會又搞些花裏胡哨的東西來哄朕吧。”
徐有貞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說道:“啟奏皇上,近幾日北京城連降大雪,臣昨日夜觀天象,發現紫微星異常明亮,其周圍沒有惡星幹擾。此乃吉兆,預示著我大明朝國運昌盛,預示著皇上您益壽延年。”徐有貞說得眉飛色舞,仿佛這真的是天大的好消息。
朱銳差點笑出聲來,但他還是忍住了。他心想:“這家夥又來這一套,看來他對天文還是有些研究和興趣的,當然,也不排除他有諂媚君王之嫌。不過,朕倒要看看他還有什麽花樣。”
朱銳不動聲色地說道:“哦?那可是大大的吉兆啊!徐愛卿日夜為大明社稷操勞,真是辛苦了。”
不等徐有貞說話,朱銳又問道:“徐愛卿,你如此為朕分憂,朕甚為感動。不知你對現在的翰林院侍講可還滿意?”心中盤算著:“看這家夥怎麽迴答,朕倒要看看他的野心有多大。”
徐有貞聽到朱銳這樣問,心中頓時一緊。他知道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迴答得不好可能會引起皇帝的不滿。他在心中快速地思考著,臉上卻露出一副恭敬的表情。
“啟奏皇上,臣身為皇上的臣子,自當為皇上效力,為大明社稷盡忠。至於現在的職位,臣並無不滿。隻要能為皇上做事,臣在所不辭。”徐有貞小心翼翼地迴答道。
朱銳看著徐有貞,心中暗笑。他知道徐有貞沒有說實話,但他也不點破,隻是繼續問道:“真的嗎?徐愛卿,你可不要有所隱瞞。朕想聽你的真心話。”心中想著:“朕就不信你不露出馬腳。”
徐有貞心中一陣慌亂,他知道皇帝這是在考驗他。他咬了咬牙,決定還是說實話。
“皇上,臣說實話,臣希望能為皇上做更多的事情,為大明王朝做出更大的貢獻。但臣也知道,一切都要聽從皇上的安排。”徐有貞誠惶誠恐地說道。
朱銳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徐愛卿,你的坦誠讓朕很欣慰。朕知道你有才華,也有野心。隻要你忠心耿耿,朕會給你機會的。”心中卻在思考:“這家夥還算識趣,不過還得好好觀察他。”
徐有貞心中大喜,連忙跪下說道:“臣一定忠心耿耿,為皇上效犬馬之勞。”
朱銳沉默了片刻,然後突然說道:“朕想讓你去錦衣衛任指揮使,你可願意?”
徐有貞聽到這句話,心中一陣狂喜。他知道錦衣衛是大明王朝的一個特殊機構,權力極大。他現在這個翰林院侍講隻是一個正六品的小官,而錦衣衛指揮使那可是妥妥的正三品。這可是連升六級啊!最重要的是錦衣衛那是絕對的實權部門,是多少武將夢想的理想部門。
“臣叩謝天恩,願為皇上分憂。”徐有貞竭力克製自己內心的喜悅,又一次跪倒在地說道。
朱銳看著徐有貞,嚴肅地說道:“朕還是看好你的。你且記住:你領了錦衣衛之後,切不可結黨營私、陷害忠良。如若被朕知曉,定斬不饒!”
徐有貞心中一凜,連忙說道:“臣謹遵聖意,萬不敢如此行事。”
“你知道就好,今後錦衣衛的任何行動都必須向朕報告。”朱銳說道。
“臣令旨。”徐有貞迴答道。
“好了,你下去吧。”朱銳揮了揮手。
徐有貞退下後,朱銳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徐有貞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用得好,可以為自己解決很多麻煩;如果用得不好,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
隔日,朱銳便吩咐王振前往錦衣衛宣讀聖旨。聖旨確認徐有貞任職錦衣衛指揮使一職,同時還提及讓袁彬擔任北鎮撫司鎮撫使,樊忠任南鎮府司鎮撫使。
這個南鎮府司主要負責管理錦衣衛內部人員,朱銳之所以將樊忠放在這個位置上就是為了掌握錦衣衛的全局,同時監督徐有貞。
王振對皇帝朱銳的這一決定實則極為不滿,畢竟長期以來錦衣衛指揮使一職一直由他的親信馬順擔任。而且他的一個侄子王林也已被安排擔任正四品的錦衣衛指揮僉事一職。
然而,皇命不可違抗。不過,王振心想,徐有貞不過是一介文臣,絕不可能掌控得了錦衣衛,到時候實權依舊會掌握在自己手中。
朝中大臣得知此事,皆大驚失色。尤其是那些武將,他們一直認為錦衣衛都指揮使向來都是武將擔任的,怎麽現在換成了文臣?一些武將心中不服,紛紛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這皇帝怎麽能讓一個文臣去擔任錦衣衛指揮使呢?這不是亂了規矩嗎?”一個武將氣憤地說道。
“是啊,我們得想個辦法讓皇帝改變主意。”另一個武將附和道。
於是,一些大臣便紛紛上奏本表達不同意見,朱銳對此卻一概不理。他知道這些大臣心中的想法,但他有自己的考慮。他相信徐有貞能夠勝任這個職位,也相信自己能夠掌控局麵。
朱銳深感做皇帝的體驗頗為美妙,雖然處理政務稍顯繁瑣,然而其餘諸事皆在可接受範疇。
權力帶來的那種感受,著實令人迷醉,也難怪古往今來眾多人對皇位趨之若鶩,即便引發父子反目、兄弟相殘這般慘烈之事也毫不退縮。
在這皇宮之中,朱銳體悟著權力的魅力,也深知這背後承載的責任與壓力。但那主宰天下的快感,依舊讓他沉浸其中,對於皇位所賦予的一切,他在享受的同時也在不斷思索和適應。
這一日,天空突然飄起了雪花,那雪花如鵝毛般紛紛揚揚地灑落下來,整個皇宮都披上了一層潔白的銀裝。
朱銳用過午膳後,在暖閣中待得久了,隻覺得有些沉悶。他站起身來,伸展了一下筋骨,對身邊的太監說道:“朕在這暖閣裏待悶了,去禦花園賞雪吧。”
太監們立刻忙碌起來,為朱銳披上厚厚的披風,簇擁著他向禦花園走去。
禦花園中,積雪已足足有一尺厚。
朱銳踏入雪地,腳下發出“吱呀”的聲響,那聲音在寂靜的花園中格外清晰。他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冬日裏清冷的空氣,心中的煩悶頓時消散了不少。
“這感覺還真是美妙。”朱銳笑著說道,他的目光被那雪中的梅花吸引住了。那梅花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豔動人,紅的似火,白的如雪。朱銳不自覺地想起了許多古人詠梅的詩句,他輕聲吟道:“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就在朱銳沉浸在這美景與詩意之中時,一個小太監急匆匆地跑了過來,他的腳步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淩亂的腳印。
“啟稟萬歲爺,翰林院侍講徐大人求見!”小太監氣喘籲籲地說道。
朱銳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打斷,心中湧起一絲不悅,眉頭微微皺起,有些生氣,但表麵上還是保持著皇帝的威嚴,說道:“是哪個徐大人?”
小太監嚇得渾身一顫,連忙小心翼翼地迴答:“是……是……是徐有貞徐大人。”
“又是這個徐有貞啊!這家夥怎麽總是這麽不安分呢?”朱銳心中暗暗說道。他想起了關於徐有貞的種種傳聞,在曆史上徐有貞被定為奸臣,但朱銳卻覺得徐有貞還是有真才實學的,隻是沒有遇到伯樂將其用對地方,比如錦衣衛。“不過這家夥今天來見朕,到底所為何事呢?且看看他怎麽說。”
“讓他在乾清宮候著,朕等會就過去。”朱銳故作冷淡地說道。
“奴婢遵旨。”小太監領命而去。
朱銳又在禦花園中逗留了一會兒,才慢悠悠地向乾清宮走去。這一路上,他的心中一直在思考著徐有貞的來意。
半個時辰後,朱銳終於迴到了乾清宮的暖閣。
他坐在龍椅上,喝了一口熱茶,然後對身邊的太監說道:“讓徐有貞進來吧。”
不多時,一名小太監領著徐有貞走了進來。
徐有貞一見到朱銳,立刻跪倒在地,大聲說道:“臣翰林院侍講徐有貞參見我大明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說完便連磕三個重重的響頭。
朱銳看著徐有貞,心中暗自好笑。這家夥還真是可愛,不過表麵上卻不動聲色,淡淡地說道:“徐愛卿,免禮。”
徐有貞站起身來,朱銳卻發現他的手一直在微微顫抖。朱銳知道這是凍的,畢竟這半個時辰徐有貞一直在屋外的廊簷下等著。朱銳心中閃過一絲不忍,但很快就被他壓了下去。畢竟身為皇帝,不能輕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心中卻想:“這家夥也不容易,不過這也是他應該受的,誰讓他不挑個好時候來。”
朱銳又看向旁邊的太監說道:“快將徐大人攙扶起來,另外,拿一個手爐給徐大人。”
很快,一名小太監快步走上前攙扶起了徐有貞,另一名小太監也將手爐遞到徐有貞的手裏。徐有貞頓時感覺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他再次跪倒在地,磕頭謝恩:“臣謝皇上隆恩,皇上對臣的關懷,臣此生無以為報。”
朱銳擺了擺手,說道:“徐愛卿,起來吧。今日你見朕有何要事?”心中卻在揣測:“這家夥不會又搞些花裏胡哨的東西來哄朕吧。”
徐有貞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說道:“啟奏皇上,近幾日北京城連降大雪,臣昨日夜觀天象,發現紫微星異常明亮,其周圍沒有惡星幹擾。此乃吉兆,預示著我大明朝國運昌盛,預示著皇上您益壽延年。”徐有貞說得眉飛色舞,仿佛這真的是天大的好消息。
朱銳差點笑出聲來,但他還是忍住了。他心想:“這家夥又來這一套,看來他對天文還是有些研究和興趣的,當然,也不排除他有諂媚君王之嫌。不過,朕倒要看看他還有什麽花樣。”
朱銳不動聲色地說道:“哦?那可是大大的吉兆啊!徐愛卿日夜為大明社稷操勞,真是辛苦了。”
不等徐有貞說話,朱銳又問道:“徐愛卿,你如此為朕分憂,朕甚為感動。不知你對現在的翰林院侍講可還滿意?”心中盤算著:“看這家夥怎麽迴答,朕倒要看看他的野心有多大。”
徐有貞聽到朱銳這樣問,心中頓時一緊。他知道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迴答得不好可能會引起皇帝的不滿。他在心中快速地思考著,臉上卻露出一副恭敬的表情。
“啟奏皇上,臣身為皇上的臣子,自當為皇上效力,為大明社稷盡忠。至於現在的職位,臣並無不滿。隻要能為皇上做事,臣在所不辭。”徐有貞小心翼翼地迴答道。
朱銳看著徐有貞,心中暗笑。他知道徐有貞沒有說實話,但他也不點破,隻是繼續問道:“真的嗎?徐愛卿,你可不要有所隱瞞。朕想聽你的真心話。”心中想著:“朕就不信你不露出馬腳。”
徐有貞心中一陣慌亂,他知道皇帝這是在考驗他。他咬了咬牙,決定還是說實話。
“皇上,臣說實話,臣希望能為皇上做更多的事情,為大明王朝做出更大的貢獻。但臣也知道,一切都要聽從皇上的安排。”徐有貞誠惶誠恐地說道。
朱銳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徐愛卿,你的坦誠讓朕很欣慰。朕知道你有才華,也有野心。隻要你忠心耿耿,朕會給你機會的。”心中卻在思考:“這家夥還算識趣,不過還得好好觀察他。”
徐有貞心中大喜,連忙跪下說道:“臣一定忠心耿耿,為皇上效犬馬之勞。”
朱銳沉默了片刻,然後突然說道:“朕想讓你去錦衣衛任指揮使,你可願意?”
徐有貞聽到這句話,心中一陣狂喜。他知道錦衣衛是大明王朝的一個特殊機構,權力極大。他現在這個翰林院侍講隻是一個正六品的小官,而錦衣衛指揮使那可是妥妥的正三品。這可是連升六級啊!最重要的是錦衣衛那是絕對的實權部門,是多少武將夢想的理想部門。
“臣叩謝天恩,願為皇上分憂。”徐有貞竭力克製自己內心的喜悅,又一次跪倒在地說道。
朱銳看著徐有貞,嚴肅地說道:“朕還是看好你的。你且記住:你領了錦衣衛之後,切不可結黨營私、陷害忠良。如若被朕知曉,定斬不饒!”
徐有貞心中一凜,連忙說道:“臣謹遵聖意,萬不敢如此行事。”
“你知道就好,今後錦衣衛的任何行動都必須向朕報告。”朱銳說道。
“臣令旨。”徐有貞迴答道。
“好了,你下去吧。”朱銳揮了揮手。
徐有貞退下後,朱銳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徐有貞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用得好,可以為自己解決很多麻煩;如果用得不好,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
隔日,朱銳便吩咐王振前往錦衣衛宣讀聖旨。聖旨確認徐有貞任職錦衣衛指揮使一職,同時還提及讓袁彬擔任北鎮撫司鎮撫使,樊忠任南鎮府司鎮撫使。
這個南鎮府司主要負責管理錦衣衛內部人員,朱銳之所以將樊忠放在這個位置上就是為了掌握錦衣衛的全局,同時監督徐有貞。
王振對皇帝朱銳的這一決定實則極為不滿,畢竟長期以來錦衣衛指揮使一職一直由他的親信馬順擔任。而且他的一個侄子王林也已被安排擔任正四品的錦衣衛指揮僉事一職。
然而,皇命不可違抗。不過,王振心想,徐有貞不過是一介文臣,絕不可能掌控得了錦衣衛,到時候實權依舊會掌握在自己手中。
朝中大臣得知此事,皆大驚失色。尤其是那些武將,他們一直認為錦衣衛都指揮使向來都是武將擔任的,怎麽現在換成了文臣?一些武將心中不服,紛紛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這皇帝怎麽能讓一個文臣去擔任錦衣衛指揮使呢?這不是亂了規矩嗎?”一個武將氣憤地說道。
“是啊,我們得想個辦法讓皇帝改變主意。”另一個武將附和道。
於是,一些大臣便紛紛上奏本表達不同意見,朱銳對此卻一概不理。他知道這些大臣心中的想法,但他有自己的考慮。他相信徐有貞能夠勝任這個職位,也相信自己能夠掌控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