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抵達安慶府,陳循便馬不停蹄地召集安慶府及各縣的主管官員。


    彼時,安慶府的議事廳內,氣氛凝重而緊張,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陳循站在大廳中央,雙手背在身後,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眼神中既有對國家大事的憂慮,又有對眾人的期許。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如洪鍾般在大廳內迴蕩:


    “諸位,朝廷此次推行改稻為桑,乃是為了國家之大利,百姓之福祉。吾等身負重任,務必全力以赴,不得有絲毫懈怠。”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仿佛重若千鈞。


    各縣官員們麵麵相覷,心中雖有疑慮,但在陳循的威嚴之下,紛紛拱手應道:


    “謹遵大人之命。”


    他們的聲音參差不齊。


    接著,陳循特意將各縣的縣令單獨召集起來,進一步詳細闡述改稻為桑的政策。


    他麵色嚴肅,目光炯炯地看著眾人說道:


    “此次改稻為桑,其一,可增加絲綢產量,絲綢乃對外貿易之重寶,能為朝廷帶來豐厚的財富,充盈國庫。其二,種桑養蠶能帶動更多百姓就業,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其三,此舉也是順應時勢,如今絲綢在大明內外市場上需求旺盛,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遇。”


    眾縣令們認真聆聽,不時微微點頭。


    隨後的三個多月時間裏,陳循仿佛變成了一個不知疲倦的陀螺。


    他每日忙碌於公文之間,那些堆積如山的文書,是大明朝廷大事的承載,也是他心中的牽掛。


    他與各級官員商討策略,每一次的討論都充滿了智慧的碰撞和對未來的期許。


    他親自下鄉視察民情,走過一片片稻田,與百姓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對改稻為桑的看法。


    他看到了百姓們眼中的迷茫和擔憂,也看到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他深知,自己的責任不僅僅是完成朝廷的任務,更是要為百姓謀福祉!


    為了切實推行改稻為桑政策,陳循采取了一係列具體措施。


    他首先從官府的儲備中撥出一部分資金,用於購買優質的桑苗,並免費發放給百姓。


    同時,他組織了一批有經驗的種桑養蠶能手,深入到各個鄉村,為百姓進行技術指導。


    在一些重點地區,他還設立了示範田,讓百姓親眼看到種桑養蠶的好處。


    陳循還積極與當地的富商大戶溝通,鼓勵他們投資絲綢產業。


    一些富商被他的誠意所打動,紛紛出資興建絲綢作坊,購買先進的生產設備。


    為了保證絲綢的質量,陳循製定了嚴格的質量標準,並設立了專門的監督機構,對絲綢的生產過程進行全程監管。


    隨著時間的推移,改稻為桑的政策逐漸顯現出成效。


    原本的稻田變成了一望無際的桑林,桑苗茁壯成長,鬱鬱蔥蔥。


    百姓們在官員的指導下,開始學習種桑養蠶的技術,一些心靈手巧的婦女們很快就掌握了養蠶的要領。


    蠶繭的產量日益增加,絲綢作坊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


    安慶府的絲綢質量上乘,很快就吸引了眾多商人前來采購。


    貿易的繁榮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街道上變得更加熱鬧繁華,店鋪林立,貨物琳琅滿目。


    不僅如此,改稻為桑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比如,運輸業變得更加繁忙,為了將絲綢運往各地,馬車、船隻絡繹不絕。


    同時,一些工匠也開始製作與絲綢相關的工具和裝飾品,進一步豐富了市場。


    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許多家庭蓋起了新的房屋,孩子們也有了更好的教育機會。


    在這段忙碌而充實的時間裏,一切似乎都進行得頗為順利。


    稻田裏,新的桑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未來的希望。


    官員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個角落,他們按照陳循的指示,盡心盡力地推動著改稻為桑的進程。


    陳循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歡喜,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向皇上奏報功績時的榮耀場景。


    那是一個充滿了光輝和榮耀的畫麵,他站在朝堂之上,向皇上匯報著改稻為桑的成功,皇上龍顏大悅,對他讚賞有加。


    這幾日,他在自己的府邸中,坐在書桌前,手持毛筆,微微眯著眼睛,仔細斟酌著奏本上的每一個字。


    他的神情專注而認真,仿佛在創作一件藝術品。


    他心中暗自思忖:“此次改稻為桑若能成功,必能為朝廷增添巨額財富,吾也可在皇上麵前立下大功。”


    然而,就在陳循沉浸在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打破了這份寧靜。


    一日,陳循正在書房中沉思,突然,一個仆人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臉色蒼白,聲音顫抖地說道:


    “陳大人,不好了!望江縣和太湖縣有人毀堤淹田,民怨沸騰!”


    陳循聞言,手中的毛筆 “啪” 的一聲掉落在地。


    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仿佛以為自己聽錯了。


    “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仆人再次重複道:


    “大人,望江縣和太湖縣有人毀堤淹田,百姓們都憤怒不已,現在民怨沸騰啊!”


    陳循隻覺得腦袋 “嗡” 的一聲,一片空白。


    他怎麽也沒想到,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他定了定神,立刻站起身來,來迴踱步,心中焦急如焚。


    他緊蹙著眉頭,雙目圓睜,眼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


    那威嚴的麵龐此刻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連周圍的空氣都似乎因他的怒火而變得凝重起來。


    他猛地一拍桌子,大聲道:“來人,立刻將安慶府六個縣的縣令全部召集到府衙,不得有誤!”


    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威嚴。


    懷寧、桐城、潛山、宿鬆、太湖、望江等六縣縣令接到命令後,心中皆是一緊。


    他們紛紛匆忙放下手中公務,火急火燎地趕往安慶府。


    一路上,他們的心情忐忑不安,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怎樣的風暴。


    當眾人齊聚安慶府的議事廳時,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陳循端坐在主位上,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他的目光掃視著下方的縣令們,仿佛要將他們的內心看穿。


    “毀堤淹田之事,你們可都聽說了?”


    陳循的聲音冰冷而嚴厲,如同冬日裏的寒風,讓人不寒而栗。


    眾縣令麵麵相覷,心中惶恐不已。


    他們深知此事的嚴重性,一旦處理不好,他們都將麵臨嚴厲的懲處。


    懷寧縣縣令率先拱手,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臉上露出緊張的神色。


    “大人,此事我等已有所耳聞,實在是令人震驚。必須嚴懲始作俑者,以儆效尤。”


    他的聲音微微發顫,顯然內心十分不安。


    桐城縣縣令也連忙附和道:


    “大人所言極是,如此惡劣之事,絕不能姑息。”


    他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著陳循的臉色,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應對這場危機。


    潛山縣縣令微微點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大人,此事影響惡劣,若不妥善處理,恐會引起民憤。”


    他輕聲說道,語氣中充滿了擔憂。


    而太湖縣縣令和望江縣縣令此時卻心中慌亂,但仍強作鎮定。


    太湖縣縣令上前一步,臉上露出堅定的神色,信誓旦旦地說道:


    “大人,我等絕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此事定是有人惡意誣陷。”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被他掩飾過去。


    望江縣縣令也急忙說道:


    “大人,望江縣一直以來都謹遵朝廷之命,絕不敢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


    他的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心中卻在不停地打著鼓。


    陳循看著他們二人,眼神中充滿了懷疑。


    他冷哼一聲,聲音中充滿了威嚴。


    “哼,有沒有做過,不是你們說了算。此事我定會徹查到底,若有人敢隱瞞實情,定不輕饒。”


    他的目光緊緊盯著太湖縣縣令和望江縣縣令。


    太湖縣縣令心中暗暗叫苦,他不斷地在心中思索著應對之策。


    他表麵上卻依然保持著鎮定,心中想著如何才能擺脫嫌疑。


    望江縣縣令則緊張得雙手微微顫抖,他知道這次事情的嚴重性,一旦被查出與毀堤淹田之事有關,他的仕途恐怕就到此為止了。


    陳循站起身來,緩緩踱步。


    他的腳步聲在寂靜的議事廳中顯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眾縣令的心上。


    “你們都給我聽好了,此次毀堤淹田之事,關係重大。朝廷推行改稻為桑,本是為了百姓福祉,如今卻有人做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我不管你們用什麽方法,必須盡快找出真兇,給百姓一個交代。”


    眾縣令紛紛低頭,不敢直視陳循的目光。


    他們心中都清楚,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必須全力以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這個緊張的時刻,議事廳內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與此同時,與他一同來到安慶府的錦衣衛秦百戶也收到了消息。


    秦百戶得知消息後,眉頭緊鎖。


    他深知此事的嚴重性,立刻對手下的錦衣衛說道:


    “你們速速去望江縣和太湖縣,務必將事情的真相查個水落石出。”


    錦衣衛們領命而去,他們行動迅速,如同一群獵豹般衝向目的地。


    陳循也決定親自前往望江縣和太湖縣詳細調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正統我怕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積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積雪並收藏我是正統我怕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