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區內,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如金色的絲線般傾灑而下,照亮了每一個忙碌的角落。在一家頗具規模的機械製造工坊裏,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嗡嗡作響的機械運轉聲交織在一起,奏響著一曲工業奮進的樂章。


    大明工匠趙剛,身形魁梧壯碩,肌肉鼓鼓隆起,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他站在一台大型車床前,眼神專注而堅毅,手中緊緊握著一把特製的扳手,正在對車床進行精細調試。那扳手在他手中,如同被馴服的猛獸,精準地轉動著每一個螺母,確保機器達到最佳狀態。多年的經驗讓他練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藝,在工坊裏堪稱頂梁柱,麵對複雜精密的器械,他總能沉著應對,手到擒來。


    不遠處,日本工匠山本一郎也在埋頭苦幹。他身形略顯清瘦,卻透著一股靈動勁兒,眼神中滿是對機械的癡迷與執著。此刻,他正全神貫注地繪製著一份機械圖紙,纖細的鉛筆在圖紙上沙沙遊走,勾勒出複雜而精妙的線條,每一個細節都反複斟酌,力求完美。他的腦海中仿佛有一台無形的精密儀器,正將構思逐步具象化。


    兩人雖各司其職,但偶爾抬頭對視一眼,目光中既有同行間的惺惺相惜,又帶著因文化差異、技藝風格不同而產生的微妙隔閡。


    “趙師傅,這車床的轉速好像還能再優化一下,我之前在日本接觸過類似的改良方法,要不咱們試試?”山本一郎猶豫了一下,還是操著不太熟練的漢語開口說道。他心裏既期待能與趙剛分享經驗,提升工作效率,又有些擔心對方會因地域之見拒絕自己。


    趙剛聞言,手中的動作頓了頓,微微皺眉思索片刻。說實話,他心裏對這來自異國的建議本能地有些抵觸,畢竟自己多年來都是按照傳統方法操作,成效也不差。但看著山本一郎真誠的眼神,又想到工坊如今麵臨的激烈競爭,他還是點了點頭:“行,山本老弟,那就按你說的試試,不過咱可得小心著點兒,別把機器整壞咯。”趙剛的聲音洪亮,帶著幾分豪爽與擔當,既然決定合作,那便全力以赴。


    兩人湊到一起,一邊比劃,一邊交流著技術細節。山本一郎用日語夾雜著簡單的漢語詞匯,努力解釋著改良原理;趙剛則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提出一些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一起探討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兩人不時發出恍然大悟的驚歎聲,思維的火花激烈碰撞,新的靈感源源不斷地湧現。


    與此同時,在城外的田莊裏,同樣上演著一場民族融合的協作好戲。大明農民李福,皮膚黝黑發亮,那是長期日曬雨淋留下的印記。他挽著褲腳,手持一把鋒利的鋤頭,正熟練地翻耕著土地,每一鋤頭下去,都精準有力,泥土如同黑色的浪花般翻滾開來。他對這片土地了如指掌,知道何種時節播種何種作物,哪種土質適合施加怎樣的肥料,堪稱田莊裏的“土地通”。


    旁邊,日本農民佐藤次郎也不甘示弱。他身形矯健,動作敏捷,雖耕作方式與大明農民略有不同,但同樣透著一股專業勁兒。此刻,他正蹲在地上,仔細觀察著土壤的濕度與肥力,嘴裏還不時用蹩腳的漢語念叨著:“這土,好像還得加點草木灰……”手中則拿著一小把從家鄉帶來的種子,眼中滿是期待,希望這些異國的種子能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佐藤兄弟,你這觀察土壤的法子挺新奇啊,跟咱這兒不太一樣,給咱講講唄。”李福停下手中的活計,擦了一把額頭的汗水,笑著對佐藤次郎說道。他性格豁達,對新知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見佐藤次郎有不一樣的技巧,便想虛心請教。


    佐藤次郎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忙不迭地站起身來,用手比劃著解釋:“我們日本,講究看土壤的顏色、質地,還有聞味道,綜合判斷肥力。像這種微微泛黑,又有點黏性的土,加點草木灰,種出來的蔬菜會更水靈……”他說得眉飛色舞,能將自己的知識分享給他人,讓他感到格外開心。


    李福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還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一些見解。兩人越聊越投機,索性決定合作開辟一塊試驗田,將大明的種植技術與日本的經驗相結合,看看能種出怎樣的碩果。


    然而,隨著合作項目的推進,問題也接踵而至。在工坊裏,當一個重要機械部件的製造任務完成後,到了論功行賞、分配報酬的時候,爭議爆發了。


    “我覺得這次的功勞主要在我,改良車床的主意是我出的,而且後續操作我也費了不少心力,理應多得報酬。”山本一郎微微漲紅了臉,據理力爭道。他並非貪圖錢財,隻是覺得自己的付出應該得到公正的認可,這關乎對他技術與努力的尊重。


    趙剛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服氣地反駁:“山本老弟,話可不能這麽說。雖說改良主意是你提的,但要是沒有我多年的實操經驗把控,這機器能順利運轉?再說了,前期的基礎工作可都是我做的,論辛苦,我也不差啥。”他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心中滿是委屈與不甘,自己兢兢業業付出這麽多,怎能被輕視。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氣氛頓時劍拔弩張。其他工匠們圍攏過來,有的麵露難色,不知該如何勸解;有的則在一旁小聲議論,各自有著不同的看法。


    作坊主見勢不妙,趕忙上前調解。他身著一襲褐色長袍,神色凝重,深知這矛盾要是不化解,工坊的凝聚力將大打折扣,未來的合作更是無從談起。


    “大家都別吵了,聽我說幾句。”作坊主提高音量,壓過眾人的嘈雜聲,“這次項目的成功,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趙剛師傅的實操經驗是根基,山本一郎師傅的改良點子是突破,缺了誰都不行。咱們不能隻看一時的功勞,要從長遠考慮,隻有公平分配,大家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坊才能越辦越好。”他的聲音沉穩有力,眼神掃視眾人,既有威嚴,又透著幾分苦口婆心。


    眾人聽了,漸漸安靜下來,陷入沉思。趙剛和山本一郎也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衝動,相互對視一眼,有些不好意思。


    “作坊主說得對,是我太計較了,山本老弟,這次多虧有你,咱們以後還得接著好好合作。”趙剛撓撓頭,率先打破僵局,向山本一郎伸出了手。


    山本一郎連忙握住趙剛的手,用力搖了搖:“趙師傅,我也有錯,不該爭得這麽急,咱們攜手,肯定能搞出更多好東西。”


    最終,經過眾人協商,製定了一套公平合理的報酬分配方案,既考慮到個人的直接貢獻,又兼顧團隊協作的因素。工匠們的積極性得到極大提升,工坊裏的氛圍也更加和諧融洽。


    在田莊這邊,類似的矛盾也悄然浮現。當試驗田的作物迎來豐收,麵對如何處理這些成果、如何分享經驗的問題,大明農民與日本農民也產生了分歧。


    “這新品種的蔬菜,咱得先緊著村裏的老人們嚐嚐鮮,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也該享享口福。”李福提議道,他心地善良,尊老敬老的觀念根深蒂固,覺得收獲的第一批成果應該迴饋給為村子付出最多的長輩們。


    佐藤次郎卻有不同的想法:“我覺得應該留下大部分種子,繼續擴大種植麵積,讓更多人受益。而且咱們得把這次的種植經驗整理成冊,傳授給其他田莊,這樣才能真正推動農業發展。”他目光長遠,著眼於整個地區的農業進步,希望這次的成果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雙方僵持不下,氣氛略顯沉悶。好在田莊的管事及時出麵協調,引導大家充分交流各自的想法,最終達成共識:先拿出一部分蔬菜慰問老人,同時精心挑選種子,為下一季種植做準備,並組織經驗分享會,讓更多農民受益。


    經過這一係列的磨合,無論是工坊還是田莊,大明與日本的勞動者們逐漸學會了互學互鑒、攜手共進。混合團隊的創造力被充分激發出來,一項項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看著工坊裏嶄新的機械、田莊裏茁壯成長的作物,作坊主和管事們心中卻依舊滿是憂慮。這混合團隊的創造力究竟能被激發到何種程度?又能否成為行業革新的持久動力?這些懸念仿若沉甸甸的巨石,壓在他們的心頭。此時,夕陽的餘暉灑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映出一片金黃,仿佛在預示著,這場民族融合的職場攜手之路,雖布滿荊棘,但隻要大家秉持著開放包容的心態,必將開創出更加輝煌的未來,為東陽行省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正統我怕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積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積雪並收藏我是正統我怕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