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懸,炙烤著大地,仿佛要將世間萬物都熔於這酷熱之中。冶金工坊內,卻是另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爐火熊熊燃燒,如同張牙舞爪的巨獸,貪婪地吞噬著木柴,噴吐出滾滾熱浪。那火焰的顏色在橙紅與金黃之間變幻,映照著工坊的每一個角落,將鐵匠們古銅色的肌膚染成了一種奇異的紅色。


    鐵匠們袒露著上身,肌肉在汗水的潤澤下泛著油光,如同堅硬的岩石。他們手中的鐵錘有節奏地揮舞著,每一次落下,都伴隨著一聲沉悶的撞擊聲,震得地麵微微顫抖。火花在鐵錘與鐵塊的碰撞中四濺開來,如同絢爛的煙火,瞬間照亮了鐵匠們那堅毅而又疲憊的臉龐。


    朱銳身著龍袍,頭戴冕旒,在這高溫悶熱的工坊中,卻絲毫不顯狼狽。他身姿挺拔,步伐沉穩,眼神中透著睿智與威嚴。身邊的工部尚書高穀亦步亦趨,神色恭敬。朱銳的目光在工坊內掃視著,當他看到那些簡陋的煉鐵設備時,眉頭微微皺起,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他停下腳步,轉身對高穀說道:“高愛卿,你看這些煉鐵設備,如此簡陋粗糙,效率低下。朕以為煉鐵之術需改進,方可滿足百業之需。如今大明發展如日中天,各行各業對鐵的需求日益增長,若煉鐵之術停滯不前,必將成為發展的桎梏。”朱銳的聲音沉穩有力,在爐火的轟鳴聲中清晰可聞。


    高穀微微點頭,他手捋胡須,目光隨著朱銳的視線看向那些煉鐵設備,一臉認同地說道:“陛下聖明,臣也有此同感。這些舊法煉鐵,產量有限,質量亦參差不齊。若能改進,於國於民,皆是大利。”


    然而,他們的這番對話,卻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瞬間激起了千層浪。工坊主劉鐵頭聽聞此言,心中“咯噔”一下,他那原本就因高溫而漲紅的臉,此刻更是憋得像豬肝一般。劉鐵頭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身材魁梧得像一座小山,雙臂粗壯有力,那是多年打鐵生涯留下的印記。他把手中的鐵錘重重地往鐵砧上一放,發出“當”的一聲巨響,震得周圍的人耳朵嗡嗡作響。


    劉鐵頭甕聲甕氣地說道:“陛下,這煉鐵方法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改了可不行啊!咱們工坊世世代代都靠著這個吃飯呢。”他邊說邊走到朱銳麵前,那龐大的身軀帶著一股壓迫感。他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惶恐與不滿,“陛下,這新方法我們都沒試過,要是搞砸了,工坊可就完了。我們這些鐵匠也都得喝西北風去。”


    周圍的一些老鐵匠們聽了劉鐵頭的話,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兒,圍了過來。他們大多年過半百,臉上布滿了歲月的滄桑和爐火留下的痕跡。一位頭發花白的老鐵匠顫顫巍巍地說道:“陛下,我們幹了一輩子鐵匠,就靠這些老手藝養家糊口。這新技術一來,我們多年積累的經驗可就沒用啦,到時候我們可咋辦呐?”他的眼神中滿是擔憂,渾濁的眼睛裏似乎有淚花在閃動。


    另一位老鐵匠也附和道:“是啊,陛下。這新東西我們不懂,學起來也難。萬一學不會,丟了飯碗不說,還讓工坊賠了本,那可就是罪過了。”他邊說邊搖頭,滿臉的無奈與抗拒。


    朱銳看著這些憂心忡忡的鐵匠們,心中微微一歎。他知道,這些人是擔心改變會帶來不確定性,危及他們的生計。但他也明白,若不革新,大明的冶金業將無法滿足發展的需求。


    朱銳神色凝重地說道:“各位師傅,朕理解你們的擔憂。但時代在發展,若我們固步自封,遲早會被淘汰。這煉鐵技術的改進,朕會讓工部精心研究,確保萬無一失。而且,朝廷會給予你們支持,幫助你們學習新技術。”


    劉鐵頭卻不以為然,他梗著脖子說道:“陛下,您說得輕巧。這萬一有個閃失,我們可承擔不起啊。您不能拿我們工坊的命運開玩笑。”他的聲音越來越大,情緒也越發激動,周圍的鐵匠們也跟著點頭,場麵有些僵持。


    高穀見狀,趕忙上前說道:“劉工坊主,陛下此舉是為了大明的長遠發展。你想想,若煉鐵技術改進成功,產量提高,質量變好,你們工坊的生意隻會更好。而且,朝廷會安排人來指導大家學習新技術,不會讓你們為難的。”


    劉鐵頭哼了一聲:“高大人,您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新技術我們沒見過,誰知道好不好用?要是學不會,一切都晚了。”


    這時,一位年輕的鐵匠站了出來,他身材挺拔,眼神中透著一股機靈勁兒。他對劉鐵頭說道:“坊主,我覺得陛下和高大人說得有道理。我們不能一直守著老方法,現在外麵變化那麽大,我們要是不跟上,遲早會被淘汰。我們可以先試試,如果不行,再想其他辦法嘛。”


    劉鐵頭瞪了他一眼:“你懂什麽!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萬一新技術有問題,工坊垮了,大家都沒飯吃。”


    年輕鐵匠還想爭辯,朱銳擺了擺手,製止了他。朱銳看著劉鐵頭,語氣堅定地說:“劉鐵頭,朕知道你擔心工坊的命運,但朕是為了大明的天下著想。朕給你時間考慮,但革新之事勢在必行。你若願意配合,朝廷會給予你工坊足夠的支持;你若執意反對,阻礙了大明的發展,朕也絕不輕饒。”朱銳的眼神威嚴無比,讓劉鐵頭心中一凜。


    說完,朱銳帶著高穀離開了工坊。劉鐵頭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自己麵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這個抉擇不僅關乎工坊的命運,也關乎所有鐵匠的生計。而那些鐵匠們則在一旁竊竊私語,有的支持劉鐵頭,有的則對新技術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工坊內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複雜的氣氛。


    迴到宮中,朱銳坐在禦書房中,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革新之路困難重重,但他決不會因此而放棄。他叫來高穀,說道:“高愛卿,此次冶金革新,阻力不小。你要盡快組織工部的能工巧匠,研究出穩妥的改進方案。同時,要做好鐵匠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革新的好處。”


    高穀抱拳領命:“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臣會先從一些小的改進入手,讓鐵匠們看到效果,逐步消除他們的疑慮。”


    在另一邊,劉鐵頭也在工坊裏召集了幾個親信鐵匠,商量對策。他眉頭緊鎖,滿臉憂慮地說:“兄弟們,今天陛下的意思你們也都明白了。這事兒你們怎麽看?”


    一位親信鐵匠說道:“坊主,我覺得咱們還是得謹慎。不過陛下的態度很堅決,我們要是一味反對,恐怕沒好果子吃。”


    劉鐵頭點點頭:“我也知道。但這新技術到底怎麽樣,我們心裏沒底啊。”


    另一位親信鐵匠提議道:“要不我們先派幾個人去學學這新技術?看看情況再說。”


    劉鐵頭沉思片刻,說道:“也隻能這樣了。但願這新技術別給我們帶來災難。”


    於是,一場圍繞冶金革新的風波在大明悄然展開,革新與守舊的矛盾如同兩塊相互摩擦的巨石,碰撞出激烈的火花,而大明冶金業的命運,就懸在這激烈的矛盾之中,等待著被改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正統我怕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積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積雪並收藏我是正統我怕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