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十月十二日的傍晚,如血的殘陽漸漸隱沒在天邊,那最後一抹餘暉仿佛也被即將到來的寒夜吞噬。


    此時的初冬,寒風已如冰冷的利刃,無情地在大地上肆虐著。


    經過每日近兩百裏的瘋狂急行軍,瓦剌騎兵終於抵達了倒馬關。


    身後窮追不舍的明軍依舊緊咬不放,然而,這些瓦剌騎兵憑借著常年在馬背上練就的堅韌,在這惡劣的氣候下依舊能保持快速前行。


    他們常年在馬背上摸爬滾打,練就了一身馬上吃喝睡的本領,可以連續幾天幾夜都不下馬。


    他們仿佛與戰馬融為了一體,戰馬就是他們的生命,他們的靈魂。


    此時的明軍將領許震在隊伍中焦急地怒吼著:“都給我加快速度!絕不能讓瓦剌人逃脫!”但看著那逐漸遠去的瓦剌騎兵,心中也不禁湧起一絲無奈。


    這寒冷的天氣似乎也在給明軍的追擊增加著難度。


    也先,這位曾經威風凜凜的瓦剌首領,身材高大而魁梧,宛如一座黑色的山峰。


    他騎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那戰馬毛色油亮,肌肉線條優美,四蹄有力地踏在地上,仿佛與他融為一體,共同散發著一種令人敬畏的首領氣質。


    他肩寬背厚,仿佛能扛起整個瓦剌部的命運。


    臉龐輪廓分明,如同被歲月和風沙雕琢過一般,古銅色的肌膚散發著堅韌的氣息。


    濃眉如劍,斜插入鬢,眉下是一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睛,似能穿透這茫茫的夜色和戰爭的迷霧,目光中透著果敢與堅毅,又帶著久經沙場的睿智與深沉。


    高挺的鼻梁下,緊閉的雙唇線條堅毅,仿佛輕易不會吐出一個退縮的字眼。


    他頭戴一頂精致而威嚴的鐵盔,鐵盔上裝飾著華麗的花紋和象征著首領地位的羽毛。


    在寒風中,那羽毛微微飄動,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他的尊貴與威嚴。


    身上披著一件由上好的獸皮製成的披風,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獸皮的紋理和色澤都彰顯著它的堅韌與不凡。


    披風下是一套精心打造的戰甲,戰甲由堅韌的皮革和泛著寒光的金屬片交織而成,既有著良好的防護能力,又不失靈活性。


    腰間係著一條鑲嵌著寶石和金屬裝飾的腰帶,腰帶上掛著一把鋒利的彎刀,刀鞘上同樣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在火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也先緊了緊身上的披風,試圖抵禦這刺骨的寒冷。


    他的目光在寒風中依舊堅定如磐石,內心的火焰卻在熊熊燃燒。


    他深知,如今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倒馬關就是他扭轉乾坤的關鍵所在。


    他在心中呐喊:“我也先絕不能就此倒下,這倒馬關就是我重迴巔峰的跳板,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我都要帶領我的族人殺迴去,重振瓦剌的雄風。哪怕這寒風如惡魔般啃噬著我們的鬥誌和體力,哪怕明軍如影隨形地追擊,我也絕不會退縮半分。我一定要讓瓦剌的旗幟再次在草原上高高飄揚,讓所有人都知道,我也先和瓦剌部永不言敗。”


    當部隊在倒馬關前停下暫作休整時,也先翻身下馬,大步走到士兵們中間。


    他挺直了脊梁,目光如炬地掃視著眾人,大聲說道:


    “兄弟們!我們一路曆經磨難,從輝煌到如今的困境,但我們瓦剌勇士從不言敗!”他揮舞著拳頭,聲音在寒風中堅定而有力,“看看這倒馬關,它就是我們重迴榮耀的大門!隻要拿下它,我們就能迴到我們熱愛的大草原,那裏有我們的親人和家園在等待著我們!”


    士兵們圍攏過來,眼中的疲憊漸漸被鬥誌所取代。


    也先繼續喊道:“我們曾經在草原上縱橫馳騁,無人能敵!如今雖然遇到了挫折,但我們的勇氣和力量還在!這倒馬關就是我們新的戰場,我們要用我們的彎刀和熱血,證明我們瓦剌部的英勇!”


    他的聲音仿佛帶著一種神奇的力量,讓士兵們心中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燒起來。


    他們紛紛舉起手中的兵刃,高唿道:“大汗萬歲,拿下倒馬關!”


    倒馬關,這座屹立在曆史長河中的雄關,坐落於今日的河北唐縣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


    距離明朝北京城大約五百裏。


    它靜靜地矗立在那裏,宛如一個沉默的巨人,見證著歲月的變遷和戰爭的洗禮。


    在這廣袤的大地上,它顯得如此孤獨而又威嚴。


    在寒風的吹拂下,關隘更顯冷峻。


    倒馬關與居庸關、紫荊關一同被稱為“內三關”,皆是古代長城上至關重要的關隘。


    它所處之地乃真正的戰略要衝,北依內長城,宛如一個堅實的後盾;背倚唐河,河水在嚴寒中奔騰不息,河麵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似在低吟著古老的戰歌;東南則是險峻的十八盤嶺,那陡峭的山峰仿佛是上天設下的屏障,山峰上覆蓋著皚皚白雪。


    它位於一條古老通道——靈丘道之上,而此道在當時乃是山西高原北部通向華北平原的關鍵交通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關最初在戰國時期便已設置,彼時稱作鴻之塞,承載著無數先輩的熱血與榮耀;到了漢代,更名為常山關,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朝代的興衰更替;北魏時期又被叫做鐵關,亦名鴻山關,曆經歲月的磨礪;自明代往後,便稱為倒馬關。


    也先之所以要將倒馬關作為突破口,心中自是有著一番盤算。


    他深知紫荊關已經被明軍重新奪迴,此時必定有重兵把守,想要突破絕非易事。


    居庸關更是一直都有重兵屯守,硬攻無疑是自尋死路。


    現在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時間,重兵把守的關隘他是不會去打的,那太浪費時間了,而且結果可能也是未知。


    而倒馬關,他通過探子得知,那裏守軍不足五百,在他看來,這裏無疑是一個絕佳的突破口。


    此刻,於北京城的皇宮之內。


    朱銳坐在龍椅之上,一隻手輕輕敲打著扶手,雙眉緊鎖,目光中透著深深的思索,與張輔一同商討著應對之策。


    瓦剌人在之前的戰役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他們的軍隊士氣低落,糧草補給也出現了問題。


    同時,大明軍隊的勇猛反擊讓他們心生畏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隻能選擇倉皇逃竄。


    依據斥候所呈遞的報告,瓦剌人此刻正朝著倒馬關的方向倉皇逃竄。


    朱銳緊蹙眉頭,麵色極為凝重,手指不自覺地握成了拳頭,說道:“英國公,也先那家夥必定是盯上了倒馬關。”


    張輔站在一旁,微微眯起雙眼,一隻手輕輕捋了捋自己的胡須。


    他沉思片刻之後緩緩說道:“皇上,臣亦料到了此點,然而,為了大局作考量,此番我們切不可將也先逼至絕境。瓦剌人雖然在逃竄,但他們仍有一定的戰鬥力,倘若將他們逼急了,他們定然會拚死一搏,到那時,雙方的損失必定會更為慘重。”說完,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憂慮。


    朱銳微微頷首,眼中悄然閃過一絲憂慮之色,但隨即又閃過一抹不甘,他站起身來,來迴踱步,說道:“可若是就這般輕易地放他離去,朕著實心有不甘呐!”


    張輔目光深邃如淵,表情嚴肅而堅定,他上前一步,抱拳說道:“迴稟皇上,當下需先盡可能地減少我軍的傷亡,保存實力。待日後再尋覓合適的時機將其徹底剿滅。畢竟戰爭不是一時之功,需從長計議。”


    瓦剌騎兵拖著疲憊的身軀在倒馬關前停下了匆匆的腳步,他們緩緩放下手中的兵器,暫且作片刻休息。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但眼神中卻依然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們迅速行動起來,有人熟練地拾撿著枯枝落葉,有人則小心翼翼地擦著火石,不一會兒便生起了火。


    那熊熊燃燒的篝火在夜色之中歡快地跳躍著,宛如他們內心深處那不屈不撓的火焰在舞動。


    然而,無情的寒風卻不斷地唿嘯而來,試圖竭盡全力吹滅這微弱卻珍貴的溫暖。


    在不遠處的黑暗中,仿佛隱藏著無數雙眼睛在窺視著他們。那些是他們的敵人——明軍。


    此時倒馬關城牆上,明軍士兵們正緊緊握著手中的長槍,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如炬地注視著瓦剌騎兵的一舉一動。


    他們不時地調整著自己的站姿,以保持最佳的防禦狀態。


    一些士兵輕輕地摩挲著手中的弓弩,仿佛在感受著武器所蘊含的力量,隨時準備給予來犯之敵致命一擊。


    瓦剌士兵們看著跳動的火焰,心中暗自思忖著未來的命運。


    他們的眼神在閃爍的火光中不時流露出一絲慌亂,那是對即將到來戰鬥的恐懼在悄然蔓延。


    他們一邊狼吞虎咽地大口吞咽著食物,一隻手緊緊地握著幹糧,另一隻手不時地擦拭著嘴角,努力補充著消耗的體力,一邊想著自己的家鄉和親人。


    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戰場上的血腥與殘酷,他們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倒下的同伴,鮮血染紅了大地,淒厲的喊叫聲仿佛還在耳邊迴蕩。


    他們擔心自己也會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受傷甚至失去生命,害怕再也無法迴到那熟悉的大草原,無法見到自己的親人們。


    對未知的戰鬥結果充滿了擔憂,不知道倒馬關內的明軍有著怎樣的防禦部署,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力量去突破那堅固的城關。


    每當寒風吹過,他們都會不自覺地縮縮脖子,仿佛這寒風不僅僅帶來了寒冷,還帶來了死亡的威脅。


    他們時不時地跺跺腳,搓搓手,試圖將侵入身體的寒意驅趕出去,但那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擔憂卻如影隨形,怎麽也揮之不去。


    他們在心中默默祈禱,祈禱自己能夠在這場戰鬥中幸存下來,祈禱能夠早日迴到溫暖的家鄉。


    “兄弟們,今晚我們務必拿下倒馬關,然後踏上歸途,迴到我們魂牽夢繞的大草原!”也先放開喉嚨大聲喊道,他用力地揮舞著手臂,聲音在寒風之中雖有些微微顫抖,但其中蘊含的力量依舊如同洶湧的波濤般強烈。


    他的內心其實也有著一絲焦慮,他知道這場戰鬥的艱難,但他必須鼓舞士氣,讓士兵們充滿鬥誌。


    “殺迴大草原!”士兵們齊聲高唿,他們高高地舉起手中的武器,那激昂的聲音在夜空中久久迴蕩,仿佛具有無窮的力量,要衝破這嚴寒所設下的層層封鎖。


    他們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渴望,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勝利的期盼交織在一起,讓他們充滿了力量,仿佛忘記了寒冷和疲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正統我怕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積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積雪並收藏我是正統我怕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