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十月三日,清晨。


    晨曦如輕紗般微露,懷來城在這朦朧的光線中緩緩睜開了惺忪的睡眼。


    都督王貴率領兩千精兵留守懷來城外,其餘大軍則如洶湧的洪流,浩浩蕩蕩地朝著居庸關方向挺進。


    朱銳身著一襲鋥亮的戎裝,英姿颯爽,跨坐在一匹威風凜凜的高頭大馬上,在眾多大臣和將軍的簇擁下,顯得格外耀眼奪目。


    隻見那大軍旌旗蔽空,迎風飄揚,馬蹄聲如滾滾驚雷,響徹雲霄,震得大地仿佛都在這支威武之師的腳下瑟瑟發抖。


    懷來城與居庸關雖說僅有一百六十裏的距離,然而,此次出征的大軍規模空前,人數眾多,龐大的隊伍致使行進速度受到了不小的限製。


    在出征之前,明朝的士兵們經曆了艱苦的日常訓練。


    每天清晨,天還未亮,士兵們便已在操練場上集合。


    他們身著厚重的鎧甲,負重奔跑,以鍛煉耐力和體力。


    訓練場上,兵器的撞擊聲此起彼伏。士兵們手持長槍,一次次地刺向目標,動作整齊劃一,眼神堅定而專注。他們練習劍術,揮舞著長劍,力求每一招每一式都精準有力。


    射箭訓練更是重中之重,士兵們拉滿弓弦,瞄準靶心,箭無虛發。


    他們深知,在戰場上,精準的射擊往往能決定戰局的勝負。


    除了體能和戰鬥技能的訓練,士兵們還要進行戰術的演練。


    他們模擬各種戰場情況,排兵布陣,相互配合,以達到最佳的戰鬥效果。


    在張輔精心製定的行軍計劃中,充分考慮了士兵們的訓練成果。


    他深知,隻有讓士兵們在行軍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狀態,才能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此時的居庸關,守將羅通早已接到了張輔的命令。


    他麵色凝重,深知此次責任重大,稍有差池,便會危及大明江山。


    整個居庸關彌漫著緊張而肅穆的氣氛,全軍上下嚴陣以待。


    士兵們個個神情專注,一絲不苟地擦亮盔甲,磨利手中的刀劍,仔細檢查著防禦工事和武器裝備。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決絕,仿佛在告訴世人,他們將為保衛大明,不惜流盡最後一滴血。


    城牆上,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向遠方的皇帝宣告著他們的堅守與忠誠。


    羅通在關隘之上日夜巡視,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那剛毅的麵龐上寫滿了憂慮和責任,每一步都邁得沉重而堅定。


    “兄弟們,皇上即將率領五十萬大軍從居庸關入關,這是我們保衛大明、抵禦外敵的關鍵時刻。我們決不能讓敵人踏入居庸關一步,否則,我們將成為千古罪人!”羅通大聲鼓舞著士氣。


    “將軍放心,我們誓與居庸關共存亡!”士兵們齊聲高唿,聲音響徹雲霄。


    大軍一路疾行,日行八十裏。


    十月四日下午,在距離居庸關二十裏的地方,負責偵察的斥候神色匆匆地趕來。


    “啟稟皇上,前方發現瓦剌人的騎兵!”斥侯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朱銳心頭一震,臉上閃過一絲詫異。


    他心中暗想:“也先此人怎麽可能走居庸關?不僅是因為居庸關關隘險要,更因為有重兵把守。那麽,這支隊伍難道是也先布置在此攔截我迴北京城的?”


    “有多少人?”朱銳急切地問道。


    “迴稟皇上。據斥候報告,約莫有五千騎兵。” 前鋒統領許震躬身答道,他的目光中透著堅定和果敢。


    朱銳上下打量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將領,心中不禁暗暗讚歎。


    隻見許震約莫二十五歲左右,身姿挺拔,眉宇間英氣逼人,竟已經是統領一支人馬的正六品千總,真可謂英雄出少年啊!


    “何人敢戰?”朱銳看向許震,目光中充滿了期待。


    許震抱拳拱手,聲音洪亮地說道:“末將願領一支人馬前去和瓦剌人較量一番,定不辱使命!”


    朱銳很滿意,微笑著點了點頭。


    他轉身又看向張輔,問道:“英國公,朕對此戰心中略有擔憂。那瓦剌騎兵來勢洶洶,且素聞其兇悍無比,不知我軍此番迎戰可有十足把握?”


    張輔連忙躬身迴道:“皇上莫憂,我軍將士訓練有素,士氣高昂。且我已製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定能擊退敵軍。”


    朱銳目光炯炯,緊盯著張輔,又問道:“那依英國公之見,這一戰當如何部署方能確保大勝?”


    張輔拱手說道:“皇上,依臣之見,許震可領五千騎兵從敵軍中軍殺入,打亂其陣腳。另外,趙忠、閻震各領兩千人馬從兩翼包抄,形成合圍之勢,如此,敵軍必敗無疑。”


    朱銳微微頷首,思索片刻後說道:“英國公此計甚妙,但朕仍擔心敵軍拚死抵抗,我軍傷亡過重。”


    張輔神情堅定,說道:“皇上,戰場之上,傷亡在所難免。但我軍將士皆懷報國之誌,定當奮勇殺敵,不懼犧牲。隻要指揮得當,定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好!就依英國公所言。”朱銳大手一揮,果斷地下達了命令。


    不多時,許震、趙忠和閻震各自點齊人馬,馬蹄聲如戰鼓般響起,向著瓦剌騎兵出現的方向疾馳而去。


    戰場上,塵煙滾滾,喊殺聲震耳欲聾。


    許震一馬當先,揮舞著那寒光閃閃的長刀,怒吼著衝向敵軍。


    他的雙目圓睜,仿佛燃燒著熊熊烈火,每一個眼神都透露出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


    他胯下的戰馬嘶鳴著,如同一道閃電般闖入敵陣。


    “為了大明!為了皇上!殺啊!”許震的聲音在喧囂中格外響亮,激勵著身後的士兵們。


    趙忠率領的兩千人馬從左翼如旋風般席卷而來。


    他身先士卒,手中的長槍舞動得密不透風,所到之處,瓦剌士兵紛紛落馬。


    他時刻留意著許震的動向,當看到許震的中軍陷入敵軍的重圍時,他果斷指揮士兵加快衝擊速度。


    “兄弟們,隨我殺向許將軍處,為中軍解圍!”趙忠大聲唿喊,士兵們齊聲響應,士氣如虹。


    他們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衝破了敵軍的防線,與許震的中軍成功會合。


    會合後的趙忠和許震相互對視一眼,心領神會,兵合一處,向著敵軍的薄弱之處發起更猛烈的衝擊。


    閻震帶領的兩千人馬從右翼殺來,他們的氣勢如虹,喊殺聲震天動地。


    閻震手持大斧,每一次揮動都帶著千鈞之力,將敵人的防線撕開一個又一個口子。


    他密切關注著戰場局勢,當發現瓦剌騎兵有企圖從右翼突圍的跡象時,立刻大聲唿喊:“兄弟們,堵住他們!不能讓一個敵人跑掉!”士兵們迅速調整陣型,組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就在此時,許震發現敵軍的一名將領正在指揮士兵圍攻趙忠,他怒目圓睜,大聲喊道:“趙將軍,我來助你!”


    說罷,許震帶領一隊精銳騎兵,如離弦之箭般衝向那名將領。


    趙忠見許震前來支援,精神大振,與許震前後夾擊,迅速將那名將領斬於馬下。


    閻震這邊,一群瓦剌勇士瘋狂地朝著他所在的方向衝擊,試圖衝破右翼防線。


    閻震毫不畏懼,大斧一揮,砍倒了衝在最前麵的幾個敵人。


    但敵人源源不斷地湧來,形勢十分危急。


    就在這時,趙忠及時發現了閻震的困境,他帶領一隊士兵從側翼殺來,打亂了瓦剌勇士的進攻節奏。


    “閻將軍,我來也!”趙忠喊道。


    “多謝趙將軍!”閻震迴應道。


    在三人的緊密配合下,瓦剌軍的防線開始崩潰。


    許震看準時機,率領中軍發起了最後的衝鋒。


    “衝啊!殺退敵軍!”許震高唿。


    趙忠和閻震率領兩翼部隊緊緊跟隨,如三把利劍,直直地插入敵軍的心髒。


    瓦剌騎兵們試圖抵抗,但在這三麵緊密配合、協同作戰之下,漸漸陷入了混亂。


    然而,瓦剌人畢竟兇悍,他們拚死抵抗,一時間戰況陷入膠著。


    許震的戰馬被敵人刺傷,他毫不猶豫地躍下馬來,繼續奮勇殺敵。


    他的長刀已經染滿了鮮血,卻依舊不停地揮舞著,砍向敵人。


    趙忠這邊,一名瓦剌將領衝了過來,與他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趙忠沉著應對,巧妙地避開對方的攻擊,然後找準時機,一槍刺中對方的咽喉。


    閻震則遭遇了一群瓦剌勇士的圍攻,但他毫無懼色,憑借著過人的武藝和頑強的鬥誌,左衝右突,將圍攻的敵人逐一擊退。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軍隊在許震、趙忠和閻震三人默契配合下,優勢逐漸顯現出來。


    許震帶領的中軍如一把利劍,直直地插入瓦剌軍的核心,打亂了他們的指揮係統。


    趙忠和閻震的兩翼部隊則不斷壓縮敵人的空間,讓瓦剌騎兵無處可逃。


    瓦剌軍開始潰敗,他們驚慌失措,四散奔逃。


    但大明的將士們毫不留情,追殺著逃竄的敵人。


    戰場上,鮮血染紅了大地,屍體堆積如山。


    許震、趙忠和閻震三人渾身浴血,卻依然挺立在戰場之上,他們的身影如同戰神一般,令人敬畏。


    約莫過了兩個時辰,瓦剌騎兵終於徹底敗下陣來,丟盔棄甲,倉皇向紫荊關方向逃竄。


    打掃戰場時,隻見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大地。


    此次戰役,瓦剌有三千多人被當場斬殺,又有近一千人做了俘虜,跑掉的人加起來不足三百人。


    當朱銳得到前方傳來的捷報,心情大悅。


    “許震、趙忠、閻震三人此戰不畏生死,揚我大明國威。等迴到京城後,朕必當重賞。”朱銳高聲說道。


    “謝皇上隆恩!”三人齊聲謝恩,聲音中充滿了激動和自豪。


    當大軍趕到居庸關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朱銳便決定大軍在居庸關休整一夜,明日再出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正統我怕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積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積雪並收藏我是正統我怕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