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院這邊,劉應星和工匠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外界施加的重重壓力。


    劉應星緊鎖眉頭,在工坊裏不停地來迴踱步,滿心焦慮:“這些保守大臣為何如此冥頑不靈?他們要是一直從中作梗,火銃的生產必然會遭遇大麻煩。要知道這火銃的科技含量極高,每一個零件的製作都需運用精確的工藝,一旦生產進程被打斷,想要再恢複可就難上加難了。”


    一位老工匠歎了口氣說:


    “劉學士,我們可不能被他們影響了,這火銃可是關乎大明安危的大事。我們的火銃采用了新的金屬合金材料,強度高、耐熱性好,能承受連續射擊產生的高溫。”


    劉應星咬咬牙,堅定地說:


    “沒錯,我們一定要加快進度,不能讓陛下失望。”


    然而,就在他們努力生產的時候,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負責采購材料的工匠急匆匆地跑進來,氣喘籲籲地說:


    “劉學士,不好了,那些供應材料的商人聽說了朝堂上的爭議,他們怕這火銃生產不下去,到時候他們的材料就砸在手裏了,所以都不願意再給我們提供材料了。”


    劉應星一聽,腦袋 “嗡” 的一聲,他的心裏仿佛被一塊大石頭壓著:“這可怎麽辦?沒有材料,這火銃怎麽生產?那些保守的大臣們還在外麵搗亂,這簡直是雪上加霜啊。這火銃的關鍵零件需要特殊的金屬材料,這種材料具有獨特的物理性質,能保證零件在複雜的機械運動中不變形。”


    他趕緊跑到皇宮,向朱銳稟報。


    朱銳聽後,臉色變得更加陰沉。


    他來迴踱步,思考著對策:“這些商人真是見風使舵,看來得給他們點壓力才行。”


    朱銳立刻召集相關官員,下令道:


    “去告訴那些商人,如果他們不繼續提供材料,以後就別想在京城做生意了。同時,從其他地方調撥物資,不惜一切代價保證火銃的生產。”


    官員們領命而去,經過一番周折,終於那些商人們開始讓步了,他們不想失去在京城的生意,火銃所需要的材料得以重新供應。


    但是,保守大臣們又開始在生產環節上做文章。


    戶部主事何苗與左副都禦史劉敏在劉敏的府邸中密謀。


    何苗皺著眉頭說道:


    “那左輪火銃的生產絕不能順利進行,一旦讓其成了氣候,我們這些堅守祖宗之法的人可就沒了地位。”


    劉敏眯著眼睛,一臉陰沉地說:


    “哼,我已經買通了一些工坊裏的小工匠,讓他們在生產過程中故意搞破壞。”


    何苗擔憂地問:


    “萬一被發現了怎麽辦?”


    劉敏冷笑道:


    “發現了又能如何?我們就咬死不認,他們也沒辦法。那火銃的生產絕對不能成功,我就不信在我們的阻撓下他們還能造出什麽名堂。”


    有一天,劉應星在檢查火銃的時候,發現了一些火銃的零件被人動了手腳。


    他氣得渾身發抖:“這肯定是那些保守大臣搞的鬼,他們太可惡了。這火銃的零件精度要求極高,哪怕是一點點的損壞,都會影響整個武器的性能,尤其是發射裝置的關鍵零件,其設計是基於精確的幾何原理。”


    他立刻開始調查,經過一番排查,終於揪出了那幾個被買通的小工匠。


    劉應星看著他們,痛心疾首地說:


    “你們怎麽能做出這種事?這可是關乎大明命運的大事啊。”


    那幾個小工匠低著頭,不敢看劉應星,其中一個小聲說:


    “劉學士,我們也是被那些大臣逼迫的,他們說如果我們不聽他們的,就會讓我們在京城混不下去。”


    劉應星歎了口氣:


    “你們糊塗啊,你們這是在助紂為虐。不過,隻要你們以後改過自新,我可以向陛下求情,饒你們這次。”


    劉應星將這件事稟報給了朱銳,朱銳大怒:


    “這些保守大臣真是無孔不入,看來得給他們點厲害瞧瞧了。”


    他隨即叫來了錦衣衛都指揮使徐有貞,命令他搜集劉敏和何苗貪汙的罪證。


    徐有貞領命後,在暗中進行了細致的調查。


    他派出了手下的得力幹將,從劉敏和何苗的家人、下屬以及與他們有生意往來的人那裏入手,一點點收集證據。


    經過偵查,徐有貞終於掌握了大量他們貪汙受賄的證據。


    原來,劉敏在負責河道治理工程的監管時,與一些不法商人勾結。


    那些商人偷工減料,降低工程質量,而劉敏則收受他們高達三十萬兩白銀的賄賂。


    並且他還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在官員任免上收受賄賂,隻要送上足夠的錢財,他就會把一些無能之輩安插到重要職位上,累計收受賄賂的財物價值十萬兩白銀。


    何苗也不甘示弱,在負責地方賦稅征收的過程中,他私自增加稅賦比例,將多收上來的錢財中飽私囊,金額高達十五萬兩白銀。而且他還接受地方豪紳的賄賂,為他們在土地糾紛等案件中偏袒一方,收受的財物總計二十萬兩白銀。


    ……


    奉天殿早朝。


    朱銳站在朝堂之上,目光如炬,大聲說道:


    “這左輪火銃對大明的好處顯而易見。它的出現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在戰場上,火銃的連續射擊能力能夠迅速壓製敵人,為我軍贏得先機。這火銃的設計融合了先進的物理和機械原理,從擊發裝置到彈藥傳輸,每一個環節都經過了反複驗證。”


    劉敏梗著脖子反駁道:


    “陛下,臣還是堅持臣的觀點。這新火銃裏麵那些複雜的機械,一旦有一個零件損壞,整個武器就可能報廢,這在戰場上是致命的。而且這違背了祖宗之法,臣等實在難以接受。”


    何苗也在一旁附和道:


    “是啊,陛下。這新武器可都還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呢,要是貿然就使用,那後果不堪設想啊。臣擔心士兵們一旦過於依賴這新武器,就會把那些傳統的戰鬥技巧都給忘光了。”


    朱銳冷笑道:


    “你們隻看到了這些表麵的風險,卻看不到這火銃背後的巨大潛力。你們的目光如此短淺,真是讓朕失望。”


    接著,朱銳大手一揮,示意徐有貞站出來。


    徐有貞上前一步,展開手中的證據,大聲說道:


    “陛下,臣經過調查,發現劉敏與何苗二位大人有嚴重的貪汙受賄行為。劉敏大人在監管河道治理上大肆收受賄賂。河道治理時收受賄賂三十萬兩白銀,官員任免上收受賄賂十萬兩白銀。何苗大人在地方賦稅征收及處理土地糾紛案件中中飽私囊。賦稅征收貪汙十五萬兩白銀,處理土地糾紛收受二十萬兩白銀賄賂。”


    朝堂上一片嘩然。


    劉敏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驚慌失措地說道:


    “陛下,這都是汙蔑,臣沒有做這些事。”


    何苗也嚇得雙腿發抖,結結巴巴地說:


    “陛下,這是有人故意陷害我們啊。”


    朱銳怒喝道:


    “證據確鑿,你們還想抵賴?你們這是在公然與朕作對,與大明的未來作對。這火銃的科技元素是經過科學驗證的,能為大明帶來巨大的優勢,你們卻視而不見,還在背後搞這些小動作。”


    朱銳隨即下令將他們二人在午門砍頭。


    當他們被押往午門的路上,劉敏還在不停地喊冤:


    “陛下,臣是被冤枉的啊。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臣隻是擔心那火銃會給大明帶來隱患。”


    何苗則已經嚇得癱軟,被士兵拖著往前走。


    在午門,隨著行刑官的一聲令下,劉敏和何苗的人頭落地。


    他們的死讓那些保守的大臣們都受到了極大的震懾。


    那些原本還在暗中阻撓火銃生產的大臣們,都紛紛閉上了嘴,再也不敢有任何動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正統我怕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積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積雪並收藏我是正統我怕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