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朱銳對科舉的改革措施便通過《大明日報》在官方和百姓中間傳開了。
三日後,科技院和軍事院正式掛牌成立。
朱銳看著這兩個新生的機構,心中湧起一絲欣慰,但他也明白,這僅僅是改革的開始。
時光流轉,到了三月初,朱銳決定再次將八位朝廷重臣請到乾清宮。
當八位大臣踏入乾清宮的那一刻,一種緊張而又莊重的氣氛撲麵而來。
他們心中都暗自揣測著皇帝此次召見的目的,畢竟上次的重大改革措施還曆曆在目。
朱銳微笑著請他們坐下,宮女們立刻端上了精心準備的茶點
。朱銳看著眾人,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今日我們邊吃邊聊。”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卻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威嚴。
眾人微微點頭,心中的緊張稍稍緩解了一些。
朱銳的臉色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他說道:“想必你們也都清楚,前些日子朕砍了幾個貪官的腦袋,朕心裏實屬不忍。”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眼中閃過一絲痛苦。“這些人曾經也是朕倚重的臣子,可他們卻辜負了朕的信任,走上了貪汙腐敗之路。”
首輔曹鼐微微歎氣,說道:“皇上,臣等也深知貪汙之害,可這貪汙之風似乎屢禁不止啊。”
朱銳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大權在握,很多人就控製不住自己的貪欲,侵吞民脂民膏,最終落得個命喪黃泉的下場!諸位想過沒有,自太祖建國以來,即使朝廷有嚴明的法典、嚴密的督察、嚴酷的刑罰,貪汙卻屢禁不止!為何?”
眾人陷入了沉思,吏部尚書王直皺著眉頭說道:“皇上,這貪汙之風或許源於人性的貪婪吧。”
朱銳微微頷首,說道:“朕認為,食色性也。欲望是人的本性!有些人本來很老實,但是把他放在一些重要的位置上,慢慢的也會腐化墮落。欲望這個東西它不會憑空消失,嚴於律己者,無不是用聖人之學克己。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克製住呢?”
於謙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道:“皇上,臣等定會以身作則,嚴格約束自己。”
朱銳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說道:“於少保的忠心朕自然明白,但我大明朝有五萬多的官員,朕覺得妄圖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自己克製自己的欲望上,這是十分荒謬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眾人皆沉默不語,他們知道皇帝說得有道理,可這貪汙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朱銳深吸一口氣,說道:“因此,朕今日有如下幾點想法,與眾位臣工探討一二。”
眾人立刻豎起耳朵,全神貫注地聽著。
“其一,自太祖之時起,官員的俸祿確實偏低。普通官員平均一年所得俸祿僅約十五兩左右的白銀,且官員又不得從事經商之事。如此一來,要養活一大家子之人,確乎不易。朕經深思熟慮後決定,提升官員之俸祿,將原先之俸祿翻上一番。”
戶部尚書王佐捋了捋胡須,說道:“皇上,提高俸祿確實能讓官員們的生活有所改善,可這會不會增加朝廷的財政負擔呢?”
朱銳笑了笑,說道:“王愛卿,你且想想,官員們生活無憂,才會更安心為朝廷辦事。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麵開源節流,比如優化一些不必要的開支項目,再者,隨著改革推進,經濟繁榮起來,財政收入也會相應增加。朕相信,這是可行的。”
“其二,官員所貪之物究竟為何?其中涵蓋金錢、古玩、田產、女人等等。一言以蔽之,皆與銀錢脫不了幹係!故而朕思忖,可於此處探尋良策。逐步取締當下白銀與銅錢於市場之流通,轉而統一推行紙幣。”
此言一出,眾人皆露出驚訝的神情。吏部尚書王直瞪大了眼睛,說道:“皇上,這紙幣的推行會不會引起百姓的恐慌啊?畢竟百姓們習慣了使用白銀和銅錢。”
朱銳擺了擺手,說道:“王愛卿莫急,為了實現紙幣的流通,朕考慮在戶部設立一個新的機構叫‘銀行清吏司’,各地區都有分支機構。主管紙幣的發行、存取和借貸業務。在兩京十三省和各地州府縣開設分支機構,朕取名為‘大明國有銀行’。”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先讓百姓把手裏的白銀和銅錢拿到銀行來兌換紙幣。兌換時,銀行會有專門的窗口,工作人員會仔細清點百姓拿來的白銀和銅錢的數量與成色,然後按照一定的兌換比例給予相應的紙幣。兌換的紙幣可以直接在銀行裏存儲,銀行會開具存錢的憑證,這憑證上會有詳細的存儲金額、日期以及獨特的編號和印章,百姓可隨時到銀行依據存錢憑證取走屬於自己的錢。”
這時,王直又問道:“那百姓如果不願意兌換紙幣怎麽辦?”
朱銳笑著說道:“人人皆是趨利的,隻要我們支付一定的存錢利息,不怕百姓不來兌換。”
“哦?還有利息啊!這老臣還是第一次聽說。現在的錢莊不僅沒有利息,還要繳納不少的保管費。如果我們的銀行支付利息,那我們不就虧了嗎?” 吏部尚書王直接著問道。
朱銳說道:“嗯,如果是那樣肯定是虧的。”
“但是,我們放在銀行的錢可以借貸出去賺取利息,隻要我們貸出去的利息高於存錢的利息,那我們就不會虧!比如,一些有信譽的商戶想要擴大生意,來銀行申請貸款,我們會仔細評估他的生意狀況、還款能力等,然後確定合適的貸款金額和利息。這樣既能幫助商戶發展,我們也能從中獲利。”
“哦,原來如此,臣明白了。那就是說我們可以將紙幣借貸給有需要的人,比如開店鋪的、開作坊的、甚至是農戶和軍戶。” 戶部尚書王佐摸著胡須說道。
朱銳點點頭,迴應道:“沒錯,王卿,不過我們不能隨便借貸給別人,必須要有實物或第三方的人來擔保。否則,來銀行借錢的人就會擠破頭。”
朱銳剛說完,眾人皆哈哈大笑起來,氣氛陡然間舒緩了許多。
然而,於謙卻皺起了眉頭,一臉疑惑地問道:“可是,皇上,這個和防止貪官有什麽關係?”
朱銳微笑著迴答:“於少保問得好!當然有關係,你且聽朕慢慢道來。隨著紙幣的流通,白銀和銅錢逐漸減少,貪官即使有貪汙所得,也難以在市麵上使用。而且他們的日常消費都會留下紙幣交易的痕跡,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追蹤和查處他們的貪汙行為。”
“其三,在戶部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叫‘工商清吏司’,各地也都設立分支機構。對全國所有的商鋪、作坊進行登記管理。每一個商鋪、作坊在登記時,都要詳細記錄其經營範圍、店鋪地址、店主信息等。工作人員會挨家挨戶進行走訪核實,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而且,一旦有店鋪或作坊關閉、轉讓等情況發生,也必須及時到工商清吏司進行注銷或變更登記。這樣,我們就能對全國的商業活動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掌控。”
眾人開始交頭接耳,討論著這個新機構的作用。
“其四,戶部新發行一種叫‘身份證’的證明個人信息的憑證。此證由木材製成,長約六寸,寬兩寸。官員用紅底白字,非官員一律白底黑字。此證包含個人的唯一編號、畫像,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住址等信息。”
朱銳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了起來,然後把寫好的東西傳閱給八位大臣仔細觀看。
戶部尚書王佐眯著眼睛問道:“皇上,個人唯一編號是什麽?”
於是朱銳向眾位大臣開始解釋。他說這個編號其實就是能標識這個人的唯一串數字。會有專門的工匠,用精細的刻刀將數字刻在身份證上。每一個數字都必須清晰可辨,不能有絲毫模糊或錯誤。
這串數字的第一至二位代表大明朝皇帝順序編號,比如明英宗現在是第六位,數字自然就是零六。
第三支四位代表的是兩京十三省編號,零一代表的就是北京城,大明有兩京十三省,可定義京城代碼為零一,南京為零二,以此類推。
第五至六位代表州縣的編號,零一代表京城,零二代表通州,以此類推。
第七至八位代表的是每個人出生的年份編號,零一代表甲子年,零二代表甲醜年,以此類推。
第九至十二位代表的是每個人的出生日期。
第十三位代表的是此人的性別編號,一是男性,零是女性。
最後三位代表的是當地同年同月出生的人排序編號。
這樣,通過這一串數字,就能準確地識別每一個人。
最後朱銳說道:“假如有一人他的編號是:零六零一 零二零二一零一三一零九九,那麽說明他就是明英宗甲醜年十月十三日出生在北京通州的第九十九個人。”
眾人一開始聽得雲裏霧裏,看了朱銳在紙上寫的東西和列舉的例子之後,都很快理解了。
畢竟各位都是進士出身,本來就聰明絕頂。
“其五,戶部新設立‘國稅清吏司’主管全國農業、商業等各項稅務,同時負責發票的印製和發放。根據定期整理和計算商家開具的發票來核定最終該繳納的稅費。”
“任何交易,商家都必須開具一種叫‘發票’的憑證,發票上必須注明買者、購買的時間和具體金額。這個發票呢,一式三聯,商家、顧客和國稅清吏司各有一份。商家在開具發票時,會使用特製的印泥和印章,確保發票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發票上的字跡必須清晰工整,不能有塗改或模糊的地方。商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營業額在‘國稅清吏司’每月購買一定數量的發票。官員則可以使用發票報銷自己的公派差旅費用。”
朱銳一口氣說完這些改革措施,然後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說道:“以上五條如果能夠全部順利實施,那麽貪官基本上就無可遁形!”
首輔曹鼐略有所思地說道:“老臣明白了。如此一來,貪官即使家中有貪的銀子和銅錢不能購買任何物品,他們的日常消費也會有發票作為憑證。隨著民間的銀子和銅錢越來越少,紙幣越來越多,貪官真的就是無可遁形了。”
朱銳點了點頭,說道:“嗯,不過執行也不能一刀切,要給百姓兌換紙幣的時間期限。當然,這一切執行起來也頗為複雜和繁複。朕要拜托各位了。”
眾人齊聲說道:“臣等願為皇上分憂!”
朱銳繼續說道:“此番改革戶部改動是最大的,戶部尚書壓力必定是最大的。銀行司朕建議讓錢鍾來幹,其它兩個司的人選你們再協商報於我知。曹卿,你要多找一些人輔助王尚書。諸位如果沒有異議,那即日起就開始執行吧。”
“臣等領旨,臣等告退。”說完眾人依次退出了乾清宮。
次日早朝,朱銳便吩咐首輔曹鼐在奉天殿宣讀旨意,將戶部改革之事告訴滿朝文武。
此消息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皇上,這些改革舉措著實過於激進,恐會引發社會動蕩啊!” 左都禦史王文滿臉憂慮,憂心忡忡地進言道。
朱銳微微皺起眉頭,正色道:“朕之改革,皆為大明之長治久安,亦是為百姓之福祉,怎會引發動蕩?”
大理寺卿宋欽也開口道:“皇上,紙幣之推行,風險極大,百姓恐難以輕易接受。”
朱銳提高音量,大聲迴應道:“朕已然深思熟慮,周全考量,此乃大勢所趨,眾卿絕不可因噎廢食。諸位臣工當與首輔齊心協力,共襄改革之舉!”
言罷,朱銳自龍椅上起身,徑自離去。
王振見狀,趕忙高唿一聲:“退朝。”
三日後,科技院和軍事院正式掛牌成立。
朱銳看著這兩個新生的機構,心中湧起一絲欣慰,但他也明白,這僅僅是改革的開始。
時光流轉,到了三月初,朱銳決定再次將八位朝廷重臣請到乾清宮。
當八位大臣踏入乾清宮的那一刻,一種緊張而又莊重的氣氛撲麵而來。
他們心中都暗自揣測著皇帝此次召見的目的,畢竟上次的重大改革措施還曆曆在目。
朱銳微笑著請他們坐下,宮女們立刻端上了精心準備的茶點
。朱銳看著眾人,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今日我們邊吃邊聊。”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卻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威嚴。
眾人微微點頭,心中的緊張稍稍緩解了一些。
朱銳的臉色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他說道:“想必你們也都清楚,前些日子朕砍了幾個貪官的腦袋,朕心裏實屬不忍。”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眼中閃過一絲痛苦。“這些人曾經也是朕倚重的臣子,可他們卻辜負了朕的信任,走上了貪汙腐敗之路。”
首輔曹鼐微微歎氣,說道:“皇上,臣等也深知貪汙之害,可這貪汙之風似乎屢禁不止啊。”
朱銳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大權在握,很多人就控製不住自己的貪欲,侵吞民脂民膏,最終落得個命喪黃泉的下場!諸位想過沒有,自太祖建國以來,即使朝廷有嚴明的法典、嚴密的督察、嚴酷的刑罰,貪汙卻屢禁不止!為何?”
眾人陷入了沉思,吏部尚書王直皺著眉頭說道:“皇上,這貪汙之風或許源於人性的貪婪吧。”
朱銳微微頷首,說道:“朕認為,食色性也。欲望是人的本性!有些人本來很老實,但是把他放在一些重要的位置上,慢慢的也會腐化墮落。欲望這個東西它不會憑空消失,嚴於律己者,無不是用聖人之學克己。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克製住呢?”
於謙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道:“皇上,臣等定會以身作則,嚴格約束自己。”
朱銳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說道:“於少保的忠心朕自然明白,但我大明朝有五萬多的官員,朕覺得妄圖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自己克製自己的欲望上,這是十分荒謬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眾人皆沉默不語,他們知道皇帝說得有道理,可這貪汙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朱銳深吸一口氣,說道:“因此,朕今日有如下幾點想法,與眾位臣工探討一二。”
眾人立刻豎起耳朵,全神貫注地聽著。
“其一,自太祖之時起,官員的俸祿確實偏低。普通官員平均一年所得俸祿僅約十五兩左右的白銀,且官員又不得從事經商之事。如此一來,要養活一大家子之人,確乎不易。朕經深思熟慮後決定,提升官員之俸祿,將原先之俸祿翻上一番。”
戶部尚書王佐捋了捋胡須,說道:“皇上,提高俸祿確實能讓官員們的生活有所改善,可這會不會增加朝廷的財政負擔呢?”
朱銳笑了笑,說道:“王愛卿,你且想想,官員們生活無憂,才會更安心為朝廷辦事。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麵開源節流,比如優化一些不必要的開支項目,再者,隨著改革推進,經濟繁榮起來,財政收入也會相應增加。朕相信,這是可行的。”
“其二,官員所貪之物究竟為何?其中涵蓋金錢、古玩、田產、女人等等。一言以蔽之,皆與銀錢脫不了幹係!故而朕思忖,可於此處探尋良策。逐步取締當下白銀與銅錢於市場之流通,轉而統一推行紙幣。”
此言一出,眾人皆露出驚訝的神情。吏部尚書王直瞪大了眼睛,說道:“皇上,這紙幣的推行會不會引起百姓的恐慌啊?畢竟百姓們習慣了使用白銀和銅錢。”
朱銳擺了擺手,說道:“王愛卿莫急,為了實現紙幣的流通,朕考慮在戶部設立一個新的機構叫‘銀行清吏司’,各地區都有分支機構。主管紙幣的發行、存取和借貸業務。在兩京十三省和各地州府縣開設分支機構,朕取名為‘大明國有銀行’。”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先讓百姓把手裏的白銀和銅錢拿到銀行來兌換紙幣。兌換時,銀行會有專門的窗口,工作人員會仔細清點百姓拿來的白銀和銅錢的數量與成色,然後按照一定的兌換比例給予相應的紙幣。兌換的紙幣可以直接在銀行裏存儲,銀行會開具存錢的憑證,這憑證上會有詳細的存儲金額、日期以及獨特的編號和印章,百姓可隨時到銀行依據存錢憑證取走屬於自己的錢。”
這時,王直又問道:“那百姓如果不願意兌換紙幣怎麽辦?”
朱銳笑著說道:“人人皆是趨利的,隻要我們支付一定的存錢利息,不怕百姓不來兌換。”
“哦?還有利息啊!這老臣還是第一次聽說。現在的錢莊不僅沒有利息,還要繳納不少的保管費。如果我們的銀行支付利息,那我們不就虧了嗎?” 吏部尚書王直接著問道。
朱銳說道:“嗯,如果是那樣肯定是虧的。”
“但是,我們放在銀行的錢可以借貸出去賺取利息,隻要我們貸出去的利息高於存錢的利息,那我們就不會虧!比如,一些有信譽的商戶想要擴大生意,來銀行申請貸款,我們會仔細評估他的生意狀況、還款能力等,然後確定合適的貸款金額和利息。這樣既能幫助商戶發展,我們也能從中獲利。”
“哦,原來如此,臣明白了。那就是說我們可以將紙幣借貸給有需要的人,比如開店鋪的、開作坊的、甚至是農戶和軍戶。” 戶部尚書王佐摸著胡須說道。
朱銳點點頭,迴應道:“沒錯,王卿,不過我們不能隨便借貸給別人,必須要有實物或第三方的人來擔保。否則,來銀行借錢的人就會擠破頭。”
朱銳剛說完,眾人皆哈哈大笑起來,氣氛陡然間舒緩了許多。
然而,於謙卻皺起了眉頭,一臉疑惑地問道:“可是,皇上,這個和防止貪官有什麽關係?”
朱銳微笑著迴答:“於少保問得好!當然有關係,你且聽朕慢慢道來。隨著紙幣的流通,白銀和銅錢逐漸減少,貪官即使有貪汙所得,也難以在市麵上使用。而且他們的日常消費都會留下紙幣交易的痕跡,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追蹤和查處他們的貪汙行為。”
“其三,在戶部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叫‘工商清吏司’,各地也都設立分支機構。對全國所有的商鋪、作坊進行登記管理。每一個商鋪、作坊在登記時,都要詳細記錄其經營範圍、店鋪地址、店主信息等。工作人員會挨家挨戶進行走訪核實,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而且,一旦有店鋪或作坊關閉、轉讓等情況發生,也必須及時到工商清吏司進行注銷或變更登記。這樣,我們就能對全國的商業活動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掌控。”
眾人開始交頭接耳,討論著這個新機構的作用。
“其四,戶部新發行一種叫‘身份證’的證明個人信息的憑證。此證由木材製成,長約六寸,寬兩寸。官員用紅底白字,非官員一律白底黑字。此證包含個人的唯一編號、畫像,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住址等信息。”
朱銳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了起來,然後把寫好的東西傳閱給八位大臣仔細觀看。
戶部尚書王佐眯著眼睛問道:“皇上,個人唯一編號是什麽?”
於是朱銳向眾位大臣開始解釋。他說這個編號其實就是能標識這個人的唯一串數字。會有專門的工匠,用精細的刻刀將數字刻在身份證上。每一個數字都必須清晰可辨,不能有絲毫模糊或錯誤。
這串數字的第一至二位代表大明朝皇帝順序編號,比如明英宗現在是第六位,數字自然就是零六。
第三支四位代表的是兩京十三省編號,零一代表的就是北京城,大明有兩京十三省,可定義京城代碼為零一,南京為零二,以此類推。
第五至六位代表州縣的編號,零一代表京城,零二代表通州,以此類推。
第七至八位代表的是每個人出生的年份編號,零一代表甲子年,零二代表甲醜年,以此類推。
第九至十二位代表的是每個人的出生日期。
第十三位代表的是此人的性別編號,一是男性,零是女性。
最後三位代表的是當地同年同月出生的人排序編號。
這樣,通過這一串數字,就能準確地識別每一個人。
最後朱銳說道:“假如有一人他的編號是:零六零一 零二零二一零一三一零九九,那麽說明他就是明英宗甲醜年十月十三日出生在北京通州的第九十九個人。”
眾人一開始聽得雲裏霧裏,看了朱銳在紙上寫的東西和列舉的例子之後,都很快理解了。
畢竟各位都是進士出身,本來就聰明絕頂。
“其五,戶部新設立‘國稅清吏司’主管全國農業、商業等各項稅務,同時負責發票的印製和發放。根據定期整理和計算商家開具的發票來核定最終該繳納的稅費。”
“任何交易,商家都必須開具一種叫‘發票’的憑證,發票上必須注明買者、購買的時間和具體金額。這個發票呢,一式三聯,商家、顧客和國稅清吏司各有一份。商家在開具發票時,會使用特製的印泥和印章,確保發票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發票上的字跡必須清晰工整,不能有塗改或模糊的地方。商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營業額在‘國稅清吏司’每月購買一定數量的發票。官員則可以使用發票報銷自己的公派差旅費用。”
朱銳一口氣說完這些改革措施,然後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說道:“以上五條如果能夠全部順利實施,那麽貪官基本上就無可遁形!”
首輔曹鼐略有所思地說道:“老臣明白了。如此一來,貪官即使家中有貪的銀子和銅錢不能購買任何物品,他們的日常消費也會有發票作為憑證。隨著民間的銀子和銅錢越來越少,紙幣越來越多,貪官真的就是無可遁形了。”
朱銳點了點頭,說道:“嗯,不過執行也不能一刀切,要給百姓兌換紙幣的時間期限。當然,這一切執行起來也頗為複雜和繁複。朕要拜托各位了。”
眾人齊聲說道:“臣等願為皇上分憂!”
朱銳繼續說道:“此番改革戶部改動是最大的,戶部尚書壓力必定是最大的。銀行司朕建議讓錢鍾來幹,其它兩個司的人選你們再協商報於我知。曹卿,你要多找一些人輔助王尚書。諸位如果沒有異議,那即日起就開始執行吧。”
“臣等領旨,臣等告退。”說完眾人依次退出了乾清宮。
次日早朝,朱銳便吩咐首輔曹鼐在奉天殿宣讀旨意,將戶部改革之事告訴滿朝文武。
此消息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皇上,這些改革舉措著實過於激進,恐會引發社會動蕩啊!” 左都禦史王文滿臉憂慮,憂心忡忡地進言道。
朱銳微微皺起眉頭,正色道:“朕之改革,皆為大明之長治久安,亦是為百姓之福祉,怎會引發動蕩?”
大理寺卿宋欽也開口道:“皇上,紙幣之推行,風險極大,百姓恐難以輕易接受。”
朱銳提高音量,大聲迴應道:“朕已然深思熟慮,周全考量,此乃大勢所趨,眾卿絕不可因噎廢食。諸位臣工當與首輔齊心協力,共襄改革之舉!”
言罷,朱銳自龍椅上起身,徑自離去。
王振見狀,趕忙高唿一聲:“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