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萬歲爺。大事不妙啦!”大太監王振一路跌跌撞撞、急匆匆地小跑而來,那尖銳刺耳的聲音瞬間打破了帳中的寧靜。


    朱銳緩緩睜開雙眸,眼中帶著絲絲倦意,厲聲道:“究竟出了何事?這般大唿小叫,成何體統!”


    王振低垂著頭,身軀顫抖著說道:“萬歲爺,英國公張大人、首輔曹大人及諸位大臣說有要事亟待啟奏陛下。”


    “到底所為何事?快講!莫要吞吞吐吐!”朱銳不耐煩地吼道,心中的煩躁如熊熊烈火般愈發濃烈。


    “奴婢實難說清,似乎是一些軍務要事,臣見英國公他們神色焦急,所以……”王振的聲音越來越小,頭也垂得更低了。


    朱銳深知,王振此人老奸巨猾,慣會趨利避害。他著實不明白朱祁鎮為何對其這般寵信,此刻也不願與他多費口舌。


    “罷了,罷了,讓英國公他們都進來吧。”朱銳不耐煩地說道,揮了揮手,眉頭緊緊蹙起。


    片刻之後,一群人魚貫而入。


    走在最前方的正是英國公張輔。


    見到朱銳,他立即跪地磕頭:“臣張輔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亦紛紛跪地叩頭,高唿萬歲之聲響徹營帳。


    朱銳抬眸看向張輔,心頭不禁猛地一顫,不自覺地多瞧了幾眼。


    這張輔雖已年逾七旬,但依舊英氣勃勃,眉宇間散發著逼人的殺氣,令人膽寒。


    張輔乃河間王張玉的長子,早年隨父投身朱棣的靖難之役,被太爺爺朱棣冊封為新城侯。永樂四年,又隨成國公朱能南征安南(今越南),屢戰屢勝,因功受封為英國公。


    “眾愛卿平身!”


    “英國公,你年事已高,莫要站著了。”


    “來人,給英國公賜座!” 朱銳一臉和顏悅色。


    英國公張輔此刻突然覺得眼前的這位皇帝與往昔似有不同,可具體何處不同,一時卻也難以言明。


    然而此刻時間緊迫,他無暇細想,躬身說道:“老臣謝皇上聖恩!”


    他正襟危坐,緩緩言道:“皇上,這土木堡位於坡地之上,地勢頗高,水源稀缺。一旦南部的河流‘媯川’被瓦剌軍所掌控,那麽堡中的這幾口水井決然無法支撐幾十萬人馬的飲用。況且蒙古瓦剌大軍一直緊緊尾隨著我軍,此地著實不利於我大軍安營紮寨。老臣及諸位大臣懇請皇上今夜移步懷來城歇息。”


    言罷,他便跪地叩頭,眾人皆伏地叩首。


    “哎呀!土木堡?真的是土木堡?”朱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中瞬間掀起驚濤駭浪。


    剛剛穿越而來,他腦袋仍有些發脹,尚未完全理清狀況。


    他確認自己定然是穿越了,也確認自己此刻便是朱祁鎮。


    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身處這令人膽戰心驚的土木堡。


    他的大腦迅速且緊張地搜羅著有關土木堡的一切訊息。


    此刻,既然已置身於這令人毛骨悚然的土木堡,便意味著一係列慘痛的事實已然擺在眼前:


    大同右參將吳浩於貓兒莊迎戰瓦剌,兵敗戰死。


    大同總督西寧侯宋瑛、總兵官武進伯朱冕於陽和之戰抵禦敵軍,皆戰死沙場。


    恭順伯吳克忠,這位曾經驍勇善戰的將領,已然馬革裹屍。


    都督吳克勤,也未能逃脫命運的殘酷,壯烈捐軀。


    成國公朱勇,威名遠揚,卻也血灑疆場。


    永順伯薛綬,同樣魂歸黃泉。


    這些名字,曾經是大明的榮耀與希望,如今卻都化作了令人痛心疾首的迴憶。


    不僅如此,明軍在前幾場慘烈的戰役中,已然折損了數萬人馬。


    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逝於戰火硝煙之中。


    想到這些,他的心情愈發沉重,眉頭緊鎖,目光中滿是憂慮和對未來的迷茫。


    但他深知,自己必須盡快理清思緒,尋得應對之策,才有可能扭轉這令人絕望的局勢。


    “老天爺呀,你這是要把我往絕路上逼嗎?剛穿越過來就要被蒙古瓦剌人俘虜?也太悲催了吧!”朱銳此刻恨不得痛哭一場,淚水在眼眶中打轉,眼看就要奪眶而出。


    朱銳瞥了一眼王振。


    曆史上正是這個家夥,為了他個人那一千多輛裝滿財物的輜重車輛,慫恿明英宗朱祁鎮夜宿土木堡,最終釀成土木堡之變的慘劇。


    “我真想立刻將這個閹人千刀萬剮!”朱銳心中怒不可遏,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握成了拳頭。


    然而當他再次看到張輔的時候,他當即放棄了這個念頭。


    如今乃是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跟隨他的那些嬪妃、大臣、將領和士兵都可能因他的錯誤決定而命喪黃泉,大明王朝七十多年好不容易積攢的精銳也可能會毀於一旦!


    他此刻不能意氣用事,他需要冷靜。


    朱銳平素最大的愛好便是研讀中國曆史,“土木堡之變”的詳細情形對他而言更是了如指掌。


    此刻他的大腦飛速運轉:雖然目前已有七位大臣和將軍為國捐軀,但是此刻他身邊可用的文臣武將仍為數不少。


    還好,還好,朱銳一邊寬慰自己,一邊暗自慶幸局勢尚未糟糕到無可挽迴的地步,自己尚有一線生機!


    他緩緩站起身,沉聲問道:“此刻是何時辰?哦,不,現在是什麽時辰?”


    朱銳還有些不太適應時辰的說法,差點說漏了嘴。


    旁邊的太監和宮女們皆嚇得渾身一顫。


    大太監王振也被朱銳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驚得有些發懵,他眼中的朱祁鎮從未有過這般模樣。


    不過此時他已無暇多想,連忙答道:“迴萬歲爺,此刻是亥時三刻。”


    朱銳的目光緊盯著王振,此刻大腦卻在飛速運轉:亥時三刻?那不就是晚上九點四十五分嗎?還不到十點。


    他清楚地知曉,曆史上就在明日清晨(大明正統十四年八月十四日),蒙古瓦剌大軍就會將土木堡圍得水泄不通。


    到那時自己真的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不行,絕不能坐以待斃!”朱銳的心跳急速加劇,“倘若現在率領大軍連夜趕赴懷來,即便瓦剌的軍隊來襲,我也無所畏懼!懷來城雖不大,但城內糧草輜重充足、水源豐富,再憑借堅固的城牆,堅守六個月應無大礙。”


    朱銳的眼神逐漸變得堅定起來,他已下定決心。


    對,就這麽辦!


    他突然轉向張輔,大聲說道:“英國公張輔!”


    “老臣在。”


    “傳朕口諭!”


    “朕命你率領三軍,整裝待發,移師懷來!”


    “即刻啟程!如有違抗,格殺勿論!”


    張輔立刻雙膝跪地:“老臣遵旨。”


    “英國公,如此大規模的大軍行動,難免會被瓦剌人的斥候察覺,該當如何應對?”朱銳突然發問。


    “皇上請放心,老臣會安排大軍在子時再開始行動。臣還會派遣幾支騎兵在大軍周圍方圓十裏的範圍內晝夜巡邏,定不會讓瓦剌人的斥候靠近。再者,今夜月光皎潔,沿途我們無需點火把照明。”


    “如此甚好。朕認為應當將大量的軍帳留在土木堡,而且堡內要燈火通明,讓敵人誤以為我大軍仍駐紮在此處。”


    “皇上英明!”張輔迴應道。


    “皇上,老臣認為,應當將土木堡的軍民一同帶走,以免他們遭受瓦剌人的屠戮。”說話之人正是內閣首輔曹鼐。


    “曹卿所言極是!”朱銳說道。


    眾人皆紛紛附和。


    隨後,朱銳讓人把兵符交予張輔,同時又交代了一些細節,張輔連連點頭。


    待眾人退去之後,朱銳單獨將首輔曹鼐留了下來,開口問道:


    “曹卿,朕有意立皇長子朱見深為太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曹鼐聞聽此言,心中大喜。


    要知道,滿朝文武皆認為皇上應當早日確立太子之位,而皇長子朱見深更是眾望所歸。


    然而,他也深知,皇儲之事非同小可,絕不可隨意談論,此乃犯忌之舉。


    即便此刻是皇上發問,他也不敢輕易表明態度。


    可又不能不迴應皇上,沉思片刻,說道:“陛下英明!”


    朱銳見他未直接表態,已然明了他的心思,倒也未再多言。


    “既然如此,曹卿,你即刻替朕擬旨吧!”


    “冊封皇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


    “令工部尚書高穀、吏部尚書王直、戶部右侍郎陳循、刑部右侍郎江淵、兵部右侍郎於謙共同輔佐太子暫理朝政。”


    “另,兵部右侍郎於謙暫領兵部事務,掌管京城一切防務。”


    “六百裏加急,連夜送往京城。不得有誤!”朱銳再次著重強調。


    “臣遵旨!”曹鼐連忙應道。


    曹鼐走後,朱銳突然對王振厲聲說道:“王先生,你膽子不小啊,未經過朕的同意竟敢擅自做主讓大軍駐紮在土木堡?”


    王振突然覺得雙腿發軟,撲通一聲跪地說道:“奴婢該死!請萬歲爺恕罪!”


    “連日來天降大雨,這道路確實難行,咱們的輜重車輛都被遠遠地落在了後麵。所以奴婢就想著在土木堡暫住一宿,等明日輜重車輛一到再一同出發趕往懷來城。”王振的聲音充滿了恐懼與顫抖。


    “這可是軍機大事,你竟敢私自做主?”朱銳怒目圓睜,大聲嗬斥。


    “借奴婢一萬個膽子奴婢也不敢!隻因萬歲爺之前突然昏迷,奴婢不得已才……”王振不停地磕頭,額頭上已然出現了血跡。


    朱銳心中暗想:這王振在朝中可謂樹大根深。眼下當務之急是要先解決瓦剌人的威脅,倒不如暫且放他一馬,待日後再將他及其黨羽一網打盡。


    想到此處,朱銳深吸一口氣,竭力壓製著心中的怒火說道:


    “好了,好了。這件事朕就暫不追究了。朕今晚要隨大軍一同進駐懷來城,你速速去安排!”


    王振如蒙大赦一般,連滾帶爬地朝著帳外奔去。


    看著王振遠去的背影,朱銳若有所思地說道:


    “你給朕等著,早晚收拾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正統我怕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積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積雪並收藏我是正統我怕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