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頂級陽謀(一)
雨夜三更人,第一部,暗流湧動 作者:一步一江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佛海根本就沒給劉銘達留出任何的思考時間,自顧自的講了下去。
“之前幾次在柏林召開的最高軍事會議上,德國方麵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日本作為最重要的盟國之一,大戰略上的方向:第一是向東挺進,同美國人爭奪太平洋的海權,摧毀並控製住美軍已有的大部分的海軍基地,如果能夠攻占到夏威夷,那就能大大的牽製住美國海軍的力量,他們在大西洋沿岸的海空優勢也會因此被進一步的削弱,這對第三帝國在夏季攻勢之後掉過頭來掃平英倫三島,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聽到這裏,劉銘達有點懵了。
他本不太懂軍事,自以為計的以為德國人必是要日本跟他們一起夾攻蘇聯,沒想到人家根本就不需要。
夏季攻勢?掉過頭來再去掃平英倫三島?
這麽大縱深的蘇聯在半年之內就能推平嗎?
他無法理解,也不知道現在蘇德雙方的軍力對比究竟有著多大的差距,隻能先聽著。
“第二,是向南推進。直撲馬六甲海峽,進而控製南海全境,將英美法澳的勢力徹底從這條世界第一的海上經濟走廊上掃除,停止亞洲各國對他們的經濟輸血。這點,跟大日本帝國現在正在構建的大東亞共榮圈的政治主張不謀而合,可謂是真知灼見,天皇陛下跟第三帝國元首的戰略眼光如此之像似,讓人不得不感到由衷的佩服。”
劉銘達現在已經顧不得吐了,腦子裏麵急速飛轉起來。
兩線出擊,還要一線禦敵,日本人的軍力明顯是不夠的,別說軍力了,就連軍工產能也是不夠的呀!
陸軍可以暫且不提,聽說日本人在長春和沈陽都已經建設了大型的兵工廠和煉鋼廠,重裝的坦克和裝甲車在東北就能製造。但海軍呢?兩路出擊,沒有十多個航母編隊根本就輪轉不開,廣島和長崎的那些個造船廠就算是日夜趕工,砸鍋賣鐵也不可能在半年之內就弄出十來支編製健全的航母編隊啊!
他不禁轉頭看了一眼山本五十六。
這個家夥到底是在想什麽?在當下的時代,海權即為霸權,這句話是沒錯,但…… 要能操作才行吧?這都想不明白的話,真的有點愧對了他的那雙三角眼啊!
就聽周佛海繼續講了下去。
“所以,作為大日本帝國的友好盟邦,也是為了推動大東亞的共同繁榮,國府決定在對蘇聯與日本的石油貿易協約上提供有償的信用擔保。當然……”
周佛海講到這裏,莫名其妙的頓了頓,轉過臉來對著劉銘達。
“現在國府的經濟剛剛進入正軌,也是百廢待興,無論是貨幣還是信用,蘇聯的這些個苛刻條件在我們而言,有點勉為其難。因此,帝國將給與我們最大的支持,在保證金以及信用憑證方麵,可做調配暫借。我們中儲銀行作為承兌方,以分期購買日本國債的方式,來補足這些墊付的資金。具體的協約跟條款,你可以在會後再與柴田君詳細探討。”
話說到這裏,劉銘達立刻懂了。
什麽狗屁的信用擔保!不就是抵價黃金嗎?
你小日本想要穩住蘇聯,又他媽的怕人家直接給你拗斷了,弄出個第三方來。
怎麽?這個風險還要中國人來幫你背嗎?
還說得好聽!什麽狗屁的有償擔保?什麽分期購買戰爭債券?
是的,隻要打贏了,隻要你能兌現,那麽大家都有好處。可問題是,你打的贏嗎!
這種事情換做旁人,說不定也就信了。可劉銘達是誰啊?他在美國生活了快二十年,又是學經濟的,對美國的工業實力、教育水平、能源儲備、資金儲備、資源儲備以及覆蓋全球的投送能力那是門兒清!
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啊!
你還想著在短時間裏爆兵爆裝備把人家一棍子打暈,打到緩不過這口氣來?
想什麽呢!
他實在忍不住,又去看了山本一眼,沒想到這時山本臉上的表情居然開始晦澀了起來,有點像是自嘲,又有點像是無奈,而更多的,像似是一種悲憫。
悲憫?
劉銘達徹底暈了!
這個憋樣子到底是哪頭的?
他在上海待的時間長了,市井俚語自然也就學了不少,這時突然在腦海裏蹦了出來,不禁好笑。
就在這時,他忽然覺察到周圍似乎安靜了下來,轉頭來看,發現周佛海居然停在那裏像是等待著自己的迴應。
還能怎樣迴應啊?
劉銘達忙不迭的點頭道:“應該的,應該的!具體的方案廖博士想必已經跟柴田君商議完備,卑職的專長在於法規和條文方麵,細節之處還請部長放心,務必做到盡可能的縝密無缺。”
周佛海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講下去。
“今次會議,就要決定這份日蘇之間的石油采購協約要不要即刻就去簽訂。按照天皇陛下的意見,這個戰略方向上的爭論已經持續有小半年,現在德國開戰在即,時間上已經不再允許我們繼續無休止地討論下去。這件事情,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來定。我代表汪主席一票,藤原君代表陛下一票,山本司令代表軍部一票,柴田君代表內閣一票,劉博士替代廖博士,代表國府金融部門一票。大家各憑公心,以自有分管部門的利益作為唯一考量,在……”
說到這裏,他抬手看了看表,“在十二點五十分之前,完成投票。”
說著,他又去看了看山本和藤原,見二人均無異議,然後便對劉銘達說道:“這件事情給你考慮的時間不足十分鍾,有什麽問題盡管問,在座的諸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銘達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踏進了所謂的核心圈。
能夠參與到日本的國策選擇,這是劉銘達做夢都沒想到的。
可這是榮耀嗎?
必定不是啊!
你們自己內閣都定不下來的事情,憑啥要自己和周佛海這兩個外人來一起做這個決定呢?
他沒想明白,現在更沒時間去糾結這種問題。
他現在必須要搞清楚,同意這個方案的都有些誰,反對的又是基於一些什麽樣的理由。
可現在隻剩十分鍾不到了,該怎麽問呢?
劉銘達的額頭上又冒了汗。
……
“之前幾次在柏林召開的最高軍事會議上,德國方麵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日本作為最重要的盟國之一,大戰略上的方向:第一是向東挺進,同美國人爭奪太平洋的海權,摧毀並控製住美軍已有的大部分的海軍基地,如果能夠攻占到夏威夷,那就能大大的牽製住美國海軍的力量,他們在大西洋沿岸的海空優勢也會因此被進一步的削弱,這對第三帝國在夏季攻勢之後掉過頭來掃平英倫三島,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聽到這裏,劉銘達有點懵了。
他本不太懂軍事,自以為計的以為德國人必是要日本跟他們一起夾攻蘇聯,沒想到人家根本就不需要。
夏季攻勢?掉過頭來再去掃平英倫三島?
這麽大縱深的蘇聯在半年之內就能推平嗎?
他無法理解,也不知道現在蘇德雙方的軍力對比究竟有著多大的差距,隻能先聽著。
“第二,是向南推進。直撲馬六甲海峽,進而控製南海全境,將英美法澳的勢力徹底從這條世界第一的海上經濟走廊上掃除,停止亞洲各國對他們的經濟輸血。這點,跟大日本帝國現在正在構建的大東亞共榮圈的政治主張不謀而合,可謂是真知灼見,天皇陛下跟第三帝國元首的戰略眼光如此之像似,讓人不得不感到由衷的佩服。”
劉銘達現在已經顧不得吐了,腦子裏麵急速飛轉起來。
兩線出擊,還要一線禦敵,日本人的軍力明顯是不夠的,別說軍力了,就連軍工產能也是不夠的呀!
陸軍可以暫且不提,聽說日本人在長春和沈陽都已經建設了大型的兵工廠和煉鋼廠,重裝的坦克和裝甲車在東北就能製造。但海軍呢?兩路出擊,沒有十多個航母編隊根本就輪轉不開,廣島和長崎的那些個造船廠就算是日夜趕工,砸鍋賣鐵也不可能在半年之內就弄出十來支編製健全的航母編隊啊!
他不禁轉頭看了一眼山本五十六。
這個家夥到底是在想什麽?在當下的時代,海權即為霸權,這句話是沒錯,但…… 要能操作才行吧?這都想不明白的話,真的有點愧對了他的那雙三角眼啊!
就聽周佛海繼續講了下去。
“所以,作為大日本帝國的友好盟邦,也是為了推動大東亞的共同繁榮,國府決定在對蘇聯與日本的石油貿易協約上提供有償的信用擔保。當然……”
周佛海講到這裏,莫名其妙的頓了頓,轉過臉來對著劉銘達。
“現在國府的經濟剛剛進入正軌,也是百廢待興,無論是貨幣還是信用,蘇聯的這些個苛刻條件在我們而言,有點勉為其難。因此,帝國將給與我們最大的支持,在保證金以及信用憑證方麵,可做調配暫借。我們中儲銀行作為承兌方,以分期購買日本國債的方式,來補足這些墊付的資金。具體的協約跟條款,你可以在會後再與柴田君詳細探討。”
話說到這裏,劉銘達立刻懂了。
什麽狗屁的信用擔保!不就是抵價黃金嗎?
你小日本想要穩住蘇聯,又他媽的怕人家直接給你拗斷了,弄出個第三方來。
怎麽?這個風險還要中國人來幫你背嗎?
還說得好聽!什麽狗屁的有償擔保?什麽分期購買戰爭債券?
是的,隻要打贏了,隻要你能兌現,那麽大家都有好處。可問題是,你打的贏嗎!
這種事情換做旁人,說不定也就信了。可劉銘達是誰啊?他在美國生活了快二十年,又是學經濟的,對美國的工業實力、教育水平、能源儲備、資金儲備、資源儲備以及覆蓋全球的投送能力那是門兒清!
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啊!
你還想著在短時間裏爆兵爆裝備把人家一棍子打暈,打到緩不過這口氣來?
想什麽呢!
他實在忍不住,又去看了山本一眼,沒想到這時山本臉上的表情居然開始晦澀了起來,有點像是自嘲,又有點像是無奈,而更多的,像似是一種悲憫。
悲憫?
劉銘達徹底暈了!
這個憋樣子到底是哪頭的?
他在上海待的時間長了,市井俚語自然也就學了不少,這時突然在腦海裏蹦了出來,不禁好笑。
就在這時,他忽然覺察到周圍似乎安靜了下來,轉頭來看,發現周佛海居然停在那裏像是等待著自己的迴應。
還能怎樣迴應啊?
劉銘達忙不迭的點頭道:“應該的,應該的!具體的方案廖博士想必已經跟柴田君商議完備,卑職的專長在於法規和條文方麵,細節之處還請部長放心,務必做到盡可能的縝密無缺。”
周佛海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講下去。
“今次會議,就要決定這份日蘇之間的石油采購協約要不要即刻就去簽訂。按照天皇陛下的意見,這個戰略方向上的爭論已經持續有小半年,現在德國開戰在即,時間上已經不再允許我們繼續無休止地討論下去。這件事情,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來定。我代表汪主席一票,藤原君代表陛下一票,山本司令代表軍部一票,柴田君代表內閣一票,劉博士替代廖博士,代表國府金融部門一票。大家各憑公心,以自有分管部門的利益作為唯一考量,在……”
說到這裏,他抬手看了看表,“在十二點五十分之前,完成投票。”
說著,他又去看了看山本和藤原,見二人均無異議,然後便對劉銘達說道:“這件事情給你考慮的時間不足十分鍾,有什麽問題盡管問,在座的諸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銘達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踏進了所謂的核心圈。
能夠參與到日本的國策選擇,這是劉銘達做夢都沒想到的。
可這是榮耀嗎?
必定不是啊!
你們自己內閣都定不下來的事情,憑啥要自己和周佛海這兩個外人來一起做這個決定呢?
他沒想明白,現在更沒時間去糾結這種問題。
他現在必須要搞清楚,同意這個方案的都有些誰,反對的又是基於一些什麽樣的理由。
可現在隻剩十分鍾不到了,該怎麽問呢?
劉銘達的額頭上又冒了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