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秋收
下鄉知青帶著空間去當兵 作者:九一元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玥穩步走出,看著江英和林小娥:“我要是拿出來了呢?你們得給我道歉。”
林小娥不屑地迴應:“憑什麽,你還打了我們呢!”
江玥義正言辭:“打你們是因為你們該打,道歉是因為你們汙蔑我撒謊,我倒要看看誰才是真正的謊話精。”
林小娥仍嘴硬:“那你先拿出證據再說。”
江玥隨即亮出取包裹的單子,上麵清晰地寫著寄件人王凱,收件人江玥,以及包裹明細,還蓋著郵局的專用紅章,並有“已取”二字。
林小娥見狀,臉色驟變,大驚失色:“怎麽可能?”
江英一看,頓時怒火中燒,憤怒地瞪著林小娥。
蘇秀蘭在一旁驚歎,心想:我去,又有大瓜吃了,這也太甜了吧!原來王凱那麽早就給江玥寄東西了。
隨後說:“王凱可是江玥對象,人家對象寄東西再正常不過了,不像某些人,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淨惦記別人的東西還使壞。趕緊道歉!”
林小娥和江英麵麵相覷,支支吾吾半天,絲毫沒有道歉的意思。
江玥見狀,厲聲道:“怎麽,想耍賴?行,我這就去找大隊長評理,到時候看看誰會被攆出知青大院。秀蘭,你可得給我作證。”說罷便朝院門走去。
蘇秀蘭連忙附和:“好嘞,我作證,我和你一起去。”
江英和林小娥這下慌了神,急忙對江玥道歉:“江玥,對不起,是我們錯了,我們不該汙蔑你,求你別去找大隊長。”
江玥停下腳步,冷眼審視著他們,“這次暫且放過你們,若再有下次,絕不輕饒!”江英和林小娥如蒙大赦,灰溜溜地跑開了。
經此一事,江玥在知青大院的生活看似恢複了平靜,然而,江英和林小娥心中的嫉妒並未消散,反而如一顆深埋的種子,在黑暗中悄然滋長。
......
傍晚時分,外出的知青們如倦鳥歸巢般陸續返迴大院。
一時間,院子裏熱鬧非凡,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熱烈討論著。
“你瞧瞧我買了啥,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買到的!”
“他買的那個看起來也很不錯啊。”眾人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
原來,由於明日便要開啟秋收模式,而秋收時體力消耗極為迅速,所以大家都趁著今日休息前往鎮上采購些物品,以便在高強度勞作時能夠補充體力。
那些囊中羞澀、手頭拮據的知青們也沒閑著,他們不辭辛勞地前往山上采摘野果歸來,雖無錢財購買食物,但也想盡辦法為即將到來的秋收做準備。
唯獨江英和林小娥做了一個最壞的決定。
第二天,上工的敲鑼聲早早響起,大家全部集合到曬場,聽著大隊長的秋收動員。
大隊長站在那高高堆起的草垛旁,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鄉親們呐,秋收的大幕今兒個就拉開啦!這一年的忙活,全看這秋收的成果。
咱手裏的鐮刀,就是咱豐收的好家夥,每一揮動,都是在向土地討生活,向老天要迴報。
別嫌日頭毒,別怕活兒累,多流一滴汗,倉裏就多一粒糧。
家裏的老人孩子都眼巴巴盼著咱滿載而歸,能過上一個飽暖的冬天。
男勞力們,拿出你們的力氣,婦女們,也別示弱,細心收割,顆粒歸倉才是咱的目標。
誰也不許偷懶,誰也不能掉隊,大夥齊心協力。” 說罷,周大隊長大手一揮,人群如潮水般湧向田間,隻留下那空曠的曬場,靜靜等待著即將歸來的金黃。
大夥們從清晨起便在田裏埋頭苦幹,手中的鐮刀起起落落,割倒的麥子在身後整齊地排列著。
汗水濕透了衣衫,順著額頭、臉頰不停地滑落,滴在幹涸的土地上,瞬間沒了蹤跡。
日頭漸漸升高,熾熱的光線刺得人睜不開眼,每個人的肚子也開始咕咕叫起來。
大家隻能暫時停下手中的活計,走到田邊的陰涼處,從布袋裏掏出早已準備好的幹糧,就著幹渴的喉嚨艱難地吞咽著。
江玥坐在田埂上,吃著包子,李大娘顫巍巍地走來。
她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手裏捧著幾個還冒著熱氣的饃饃:“江玥啊,大娘給你帶了些饃饃,吃點熱乎的。”
江玥趕忙起身,眼中滿是感激:“大娘,這太麻煩您了,叫我怎麽好意思呢。”
邊說邊掏出兩個水煮蛋遞給大娘,“大娘,您收下這個。”
夕陽西下,天邊被染得一片通紅。下工後,人們陸續走向河邊,河水被餘暉映照得波光粼粼。
大家蹲在河邊,認真地磨著鐮刀,隻為第二天的搶收能更順利些。
就這樣過了兩三天,高強度的勞作讓大家的身體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江英和林小娥在田裏正割著麥子,突然,江英感覺眼前一黑,身體搖晃了幾下,便向前栽倒。
林小娥見狀想要去扶,可自己也一陣眩暈,跟著倒了下去。
周圍的人趕緊圍了過來,大隊長匆匆趕到,看著暈倒的兩人,無奈地歎了口氣:“把她們送到曬場去吧,讓她們在那幹點輕鬆活。”
曬場基本上是村裏上了年紀的一些老人和懷孕的孕婦,或是行動不便的人幹的活。
江英和林小娥躺在地上,聽到這話,心裏卻有了一絲慶幸,眯著眼相互對視一眼,那眼神裏竟有了些得意。
畢竟,曬場的工作相較於田裏的高強度勞作,可要輕鬆許多了。沒錯這是她們兩個提前商量好裝暈的。
秋收時節,整個村莊都沉浸在一片緊張而又熱烈的勞作氛圍之中。村裏的老人與孩子同樣沒有絲毫的閑暇時光。
老人們穩穩地坐在田埂之上,用他們那一雙雙飽經風霜卻依舊靈巧的手,熟練地將收割下來的糧食整理好並紮成一捆又一捆。
而那些小孩子們,如同歡快的小鳥在田間地頭穿梭不停,他們那明亮的眼睛緊緊盯著地麵,仔細搜尋著收割時遺落的麥穗,哪怕是最小的麥穗也不放過。別看他們年紀小,可幹起活來也有模有樣。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都為了秋收全力以赴,如此一來,即便是這些輔助性的勞動,一天下來也能夠掙得 3 個工分。這般景象,正是印證了大隊長說的大夥齊心協力。
一個月後,大隊部裏,大隊長,看著滿倉庫的糧食,喜笑顏開,感歎:“為期整整一個月的秋收終於結束了。大家夥辛苦了,放假兩天,都好好歇歇。”
大隊長說完之後,大家都非常高興,歡快的笑聲和交談聲充滿了整個大隊部。
林小娥不屑地迴應:“憑什麽,你還打了我們呢!”
江玥義正言辭:“打你們是因為你們該打,道歉是因為你們汙蔑我撒謊,我倒要看看誰才是真正的謊話精。”
林小娥仍嘴硬:“那你先拿出證據再說。”
江玥隨即亮出取包裹的單子,上麵清晰地寫著寄件人王凱,收件人江玥,以及包裹明細,還蓋著郵局的專用紅章,並有“已取”二字。
林小娥見狀,臉色驟變,大驚失色:“怎麽可能?”
江英一看,頓時怒火中燒,憤怒地瞪著林小娥。
蘇秀蘭在一旁驚歎,心想:我去,又有大瓜吃了,這也太甜了吧!原來王凱那麽早就給江玥寄東西了。
隨後說:“王凱可是江玥對象,人家對象寄東西再正常不過了,不像某些人,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淨惦記別人的東西還使壞。趕緊道歉!”
林小娥和江英麵麵相覷,支支吾吾半天,絲毫沒有道歉的意思。
江玥見狀,厲聲道:“怎麽,想耍賴?行,我這就去找大隊長評理,到時候看看誰會被攆出知青大院。秀蘭,你可得給我作證。”說罷便朝院門走去。
蘇秀蘭連忙附和:“好嘞,我作證,我和你一起去。”
江英和林小娥這下慌了神,急忙對江玥道歉:“江玥,對不起,是我們錯了,我們不該汙蔑你,求你別去找大隊長。”
江玥停下腳步,冷眼審視著他們,“這次暫且放過你們,若再有下次,絕不輕饒!”江英和林小娥如蒙大赦,灰溜溜地跑開了。
經此一事,江玥在知青大院的生活看似恢複了平靜,然而,江英和林小娥心中的嫉妒並未消散,反而如一顆深埋的種子,在黑暗中悄然滋長。
......
傍晚時分,外出的知青們如倦鳥歸巢般陸續返迴大院。
一時間,院子裏熱鬧非凡,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熱烈討論著。
“你瞧瞧我買了啥,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買到的!”
“他買的那個看起來也很不錯啊。”眾人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
原來,由於明日便要開啟秋收模式,而秋收時體力消耗極為迅速,所以大家都趁著今日休息前往鎮上采購些物品,以便在高強度勞作時能夠補充體力。
那些囊中羞澀、手頭拮據的知青們也沒閑著,他們不辭辛勞地前往山上采摘野果歸來,雖無錢財購買食物,但也想盡辦法為即將到來的秋收做準備。
唯獨江英和林小娥做了一個最壞的決定。
第二天,上工的敲鑼聲早早響起,大家全部集合到曬場,聽著大隊長的秋收動員。
大隊長站在那高高堆起的草垛旁,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鄉親們呐,秋收的大幕今兒個就拉開啦!這一年的忙活,全看這秋收的成果。
咱手裏的鐮刀,就是咱豐收的好家夥,每一揮動,都是在向土地討生活,向老天要迴報。
別嫌日頭毒,別怕活兒累,多流一滴汗,倉裏就多一粒糧。
家裏的老人孩子都眼巴巴盼著咱滿載而歸,能過上一個飽暖的冬天。
男勞力們,拿出你們的力氣,婦女們,也別示弱,細心收割,顆粒歸倉才是咱的目標。
誰也不許偷懶,誰也不能掉隊,大夥齊心協力。” 說罷,周大隊長大手一揮,人群如潮水般湧向田間,隻留下那空曠的曬場,靜靜等待著即將歸來的金黃。
大夥們從清晨起便在田裏埋頭苦幹,手中的鐮刀起起落落,割倒的麥子在身後整齊地排列著。
汗水濕透了衣衫,順著額頭、臉頰不停地滑落,滴在幹涸的土地上,瞬間沒了蹤跡。
日頭漸漸升高,熾熱的光線刺得人睜不開眼,每個人的肚子也開始咕咕叫起來。
大家隻能暫時停下手中的活計,走到田邊的陰涼處,從布袋裏掏出早已準備好的幹糧,就著幹渴的喉嚨艱難地吞咽著。
江玥坐在田埂上,吃著包子,李大娘顫巍巍地走來。
她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手裏捧著幾個還冒著熱氣的饃饃:“江玥啊,大娘給你帶了些饃饃,吃點熱乎的。”
江玥趕忙起身,眼中滿是感激:“大娘,這太麻煩您了,叫我怎麽好意思呢。”
邊說邊掏出兩個水煮蛋遞給大娘,“大娘,您收下這個。”
夕陽西下,天邊被染得一片通紅。下工後,人們陸續走向河邊,河水被餘暉映照得波光粼粼。
大家蹲在河邊,認真地磨著鐮刀,隻為第二天的搶收能更順利些。
就這樣過了兩三天,高強度的勞作讓大家的身體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江英和林小娥在田裏正割著麥子,突然,江英感覺眼前一黑,身體搖晃了幾下,便向前栽倒。
林小娥見狀想要去扶,可自己也一陣眩暈,跟著倒了下去。
周圍的人趕緊圍了過來,大隊長匆匆趕到,看著暈倒的兩人,無奈地歎了口氣:“把她們送到曬場去吧,讓她們在那幹點輕鬆活。”
曬場基本上是村裏上了年紀的一些老人和懷孕的孕婦,或是行動不便的人幹的活。
江英和林小娥躺在地上,聽到這話,心裏卻有了一絲慶幸,眯著眼相互對視一眼,那眼神裏竟有了些得意。
畢竟,曬場的工作相較於田裏的高強度勞作,可要輕鬆許多了。沒錯這是她們兩個提前商量好裝暈的。
秋收時節,整個村莊都沉浸在一片緊張而又熱烈的勞作氛圍之中。村裏的老人與孩子同樣沒有絲毫的閑暇時光。
老人們穩穩地坐在田埂之上,用他們那一雙雙飽經風霜卻依舊靈巧的手,熟練地將收割下來的糧食整理好並紮成一捆又一捆。
而那些小孩子們,如同歡快的小鳥在田間地頭穿梭不停,他們那明亮的眼睛緊緊盯著地麵,仔細搜尋著收割時遺落的麥穗,哪怕是最小的麥穗也不放過。別看他們年紀小,可幹起活來也有模有樣。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都為了秋收全力以赴,如此一來,即便是這些輔助性的勞動,一天下來也能夠掙得 3 個工分。這般景象,正是印證了大隊長說的大夥齊心協力。
一個月後,大隊部裏,大隊長,看著滿倉庫的糧食,喜笑顏開,感歎:“為期整整一個月的秋收終於結束了。大家夥辛苦了,放假兩天,都好好歇歇。”
大隊長說完之後,大家都非常高興,歡快的笑聲和交談聲充滿了整個大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