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3個小時左右,到了紅星公社,公社大院裏停著七八輛板車,這是各個大隊的人來接知青們。


    公社負責人先喊大隊,大隊來領人的就往那兒一站,再點知青的名字一一找過去,後麵知青的糧食關係和戶口就都會分配到這個大隊了。


    出門還得用介紹信,總之想逃都沒地方逃去。


    江玥被分配到了向陽大隊。向陽大隊分到的知青共有四女兩男。


    巧合的是,其中一男一女分別是趙宇和林小娥。江玥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這林小娥日後肯定會整出幺蛾子。


    負責向陽大隊的中年漢子招唿著眾人:“快上車!咱們得爭取在太陽落山前趕迴去。”眾人紛紛登上驢車,準備出發。


    驢車緩緩前行,一顛一顛地在鄉間小路上行駛著。


    日落前,驢車穩穩的停在了楊樹村大隊部門口。


    這時,大部隊門口圍著十幾個村民,都是來看熱鬧的。


    “大隊長,知青來了”中年男子朝著門裏喊了一句。


    從門裏走出兩個人,一個中老年男子,一個青年男子,“我是這個村的大隊長,你們叫我老周叔就成,這位是你們知青隊的隊長,李振華李知青,你們等會領了糧食,就跟李知青過去吧,新知青明天不用上工,休息一天。


    既然來了咱們楊樹村,那就得守咱們楊樹村的規矩,不管男知青還是女知青,有事就說,誰都不許給我惹事兒,誰要惹事,我把他送農場勞改去!你們先認識認識,等會領糧。”


    隨後大家就和知青隊長打招唿,寒暄幾句。


    知青過來,都先在大隊部進行安排,還得分發糧食,這是每次來知青的時候必走的流程。


    也就是新知青們先預支糧食,等年底扣公分,公分不夠扣的在補錢。


    圍觀群眾裏,幾位大娘一起嘮嗑。李大娘抬手指向不遠處的江玥:“你們瞅瞅那個女知青,長得可真是水靈喲!那臉蛋呀,就像剛剝殼的雞蛋一般,白白淨淨,細皮嫩肉的,真俊啊。”


    張大媽咂咂嘴:“可就是太瘦嘍。好看是好看,但好看不能當飯吃呀。這麽瘦,一看就不好生養,幹活肯定也不咋行。”


    旁邊的王大爺吧嗒著煙袋,微微眯著眼說道:“現在的這些個女娃喲,都是沒吃過啥苦的。想當年咱村裏的媳婦,哪個不是壯實得很,既能幹活又能生娃。這女知青看著弱不禁風的,以後在咱這村裏的日子可不好過喲。”


    劉大嬸接話道:“可不是嘛,這麽瘦,感覺風一吹就得倒了。咱村裏的活可不輕鬆,她能吃得消嗎?以後要是嫁了人,說不定還得讓婆家嫌棄呢。”


    張大媽也跟著附和:“就是就是,找兒媳婦可不能找這樣的,臉好看有啥用。”


    李大娘癟了癟嘴:“我就覺得人長得好看,要是做我家兒媳婦,光看著就開心。”


    這時江玥轉頭看向李大娘,心想這位大娘,長得麵善,眼光也不錯,慧眼識珠,不過我是不可能做你家兒媳婦的的。


    劉大嬸打趣說:“哎呦,李大娘,你這是給你家老二挑媳婦呢?不過你們家老二什麽時候迴來?”


    “來信說,7月初迴來,算算日子也沒幾天了”李大娘笑道。


    這時,有人提到了其他知青:“哎,你們說那個男知青長得壯實,看起來就能幹。”


    又有人指著趙宇: “是呀,不像那個戴著眼鏡看著文縐縐的,看著比旁邊女知青還弱些。這次分過來的知青感覺比上次弱些。”眾人紛紛點頭應和。


    大隊長老周看著人群:“散啦散啦,大家夥都散啦,明天還要上工呢!”


    ......


    每位知青都領到了 30 斤玉米麵。知青們站在發放點,看著麵前的糧食,心裏各有滋味。知青隊長李知青開始組織大家前往知青大院。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落在了瘦瘦的江玥身上。江玥身形單薄,那一小袋玉米麵在她身旁顯得有些突兀。


    李振華看著江玥,關切地說:“江知青,你這麽瘦,這玉米麵看著都挺沉,我幫你拿吧。”


    江玥一聽,連忙擺手拒絕:“不用不用,李隊長,我可以的。”


    李振華卻堅持道:“沒事,江知青,大家都是知青,互相幫助是應該的。你這小身板,別累著了。”


    江玥看著李振華真誠的眼神,又看了看兩手的行李包裹,實在沒多餘的手拿糧食,同意了:“那好吧,謝謝李隊長。”


    一旁的林小娥見狀,眼珠一轉,便嬌聲說道:“隊長,我也拿不動,幫我也拿點唄。”李振華微微皺了下眉,便也幫她拿了一袋。


    林小娥看到隊長幫他拿東西,朝著江玥輕輕撇了撇嘴。


    其他知青看到這一幕,一陣無語,但沒說什麽,默默扛著自己的玉米麵,跟著李隊長往知青大院走去。


    知青大院坐落在村尾。後麵是不遠處就是大山。李隊長朝著院裏大聲吆喝起來:“大家都出來搭把手,新知青來了。”


    此時,除了正在做飯的幾位知青未能出來,其餘的知青紛紛走出屋子前來幫忙。


    李振華鄭重地介紹:“這幾位呢,是新來的知青,江玥、林曉、蘇青梅、林小娥、趙宇以及高陽。


    而他們,則是老知青,張輝、劉勇、馮濤、田躍進、齊衛東,還有我李振華。女知青這邊呢,有何紅英、蘇秀蘭、周桂香,還有在廚房做飯沒出來的楊玉珍和錢靜。


    大家都互相認識認識,從今往後,大家可都是在同一個大院裏生活的夥伴了。”


    眾人紛紛點頭寒暄幾句。


    李振華接著說:“知青院分為兩邊,中間是吃飯的屋子。左邊的兩間大屋子供男知青居住和一個雜物間,右邊的兩間大屋子則是女知青的住處外加一個雜物間。


    後院可以用來種菜,廁所也設在後院。目前男知青有六個,女知青有五個,加上你們這些新來的,男知青變為八個,女知青變為九個。以後大家生活在一起,難免會產生一些摩擦,希望大家都能夠相互體諒。”


    接著,李振華又轉頭對著兩位男知青說:“你們兩個住左邊的屋子,一間房多住一人。女知青那邊也是,右邊的一間房多住兩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下鄉知青帶著空間去當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一元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一元寶並收藏下鄉知青帶著空間去當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