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他人還有話要交流時,有書童走進來:“王爺,馬院長有請!”


    當華在來到長安書院院長馬傳書書房時,茶已經備好。


    “見過馬院長!”華在規規矩矩行個禮。


    “王爺,客氣了!”馬傳書趕緊迴禮,“請坐!請喝茶!”


    華在喝一口,有點茶味,但味道太差。不過在當時茶葉隻是貴族的飲品,製作工藝還很差,隻是比喝水要好,至少燒開過,衛生。


    “怎麽,這貢茶味道不好?”馬傳書觀察人很仔細很認真。


    “不好意思,讓您見笑了!這茶的味道當然是如今最好的了。”華在的舌尖本能抵觸,沒想到讓人給瞧出來,不應該呀,“我曾想過改良茶的製作工藝,隻是還沒來得及。”


    “哦?這茶的製作工藝有改進的空間?那茶的味道也會有改善?”


    “應該是這樣!”


    “那老朽很是期待呀!”


    “等事成後,一定第一個讓院長品嚐!”


    “好!好!好!”馬傳書很開心,“其實,這做茶與做人也是同理,茶經過加工更好喝,人經過教化更成才!”


    “院長所言極是!”華在誠懇說道,“現在長安書院桃李滿天下,天下人都在歌頌馬院長教化天下之大德!”


    “受之有愧,天下臣民謬讚了!即便有點成績,也是歸功於皇上!本來長安書院隻是一家普通的民辦的書院,後來得到皇家的認可,一代又一代皇帝賜書、賜額、賜田,後又改為官辦,才有了如今的成績!所以,長安書院的學子第一要務就是忠君報國!”


    說到這裏,馬傳書停下說話,站起身來,來到華在身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王爺說的多好,八個字勝過千軍萬馬,能夠激發天下萬兆臣民忠君愛國之熱情。”


    馬傳書說到這裏,俯下身去,輕聲說道:“可我聽說王爺自己理解這話與眾人不一樣,忠君愛國不是一體?國家與民族也不是一體?隻有民族有難時,普通百姓人才有責任去拯救?而君王有難國家有難時沒有責任去拯救?”


    “是的!”


    “為何?”


    “請問院長,趙國華國夏國是不是同文同種?是不是同一個民族?”


    “是!”


    “那趙國人能不能愛華國夏國?”


    “不能!”


    “三國連年征戰,互有割地,那假如原屬趙國之地被華國占領後,該地臣民該愛趙國還是華國?愛趙國是不是會死,愛華國是不是不忠?”


    “這......”


    “還有,趙國建國有多久?在趙國之前是虞國,在虞國是侯國,還有很多,朝代有更替,自古都如此,那趙國屬地之人該忠於哪個國家的哪位君王?”


    “朝代有更替,生命有代謝,如今的人也不可能活到古代去,隻能活在當下,也就自然隻能忠於當今皇上!”


    “沒錯!但一個人一生可能經曆幾位君王,那他又該忠於哪位君王?”


    “這......”


    “比起朝代,比起君王,民族才能源遠流長。對於朝廷和朝廷官員來說,忠君愛國是底線。而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當民族有危險的時候站出來發出最後的吼聲才是底線!


    “當然,每個人隻能活在當下,除非國不愛民,君暴於民,否則也應該忠君愛國,因為這樣的君這樣的國正是民心之所需;否則,憑什麽忠你個君愛你這個國?


    “所謂水可載舟也可覆舟,就是這個道理。曆史上不斷有王朝興亡,其實反複證明了一個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什麽是江山?民心就是江山......”


    “妙哉!水載舟也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就是江山!”本來馬傳書一時接受不了華在的君國民論,但聽到後麵,驚喜地打斷華在的話。馬院長畢竟是一個有良知的讀書人,有比較重的樸素的親民感情。


    “王爺說的隻有民族才能源遠流長,可惜我們民族現在依然一分為三國,戰爭不斷,民心盼統一望和平。”馬傳書興奮沒多久,又搖頭歎息。


    “對!統一是民族強盛的基礎。所以,吾輩當奮起,要在我們手裏實現一統三國的曆史使命!”


    “但統一何其難。不滿王爺,趙皇早有一統三國之雄心,但舉步維艱。”


    “趙皇是想以文一統天下?”


    “正是!”


    “但目前情況下隻以文謀統不夠,也太慢,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必須輿論先行,文治武功,三管齊下!而這三者,長安書院大有可為!”


    “書院編書、藏書、教書、印書、祭書、寫書尚可,也就是文治可為,如何輿論先行,如何武功?”


    “增加書院教育職能!讓長安書院成為傳播統一思想的園地、培育統一人才的基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質王爺統乾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盆黃雲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盆黃雲飛並收藏人質王爺統乾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