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總聽說過吧?”
“可這跟你修建河堤有什麽關係?”
長孫衝點了點頭。
陳清德卻沒有迴答他,而是突然發問:“對了,你們給西山建設局拉活的事情進行得如何?”
長孫衝聞言頓時變得不好意思起來。
“清德兄,是兄弟們對不住你,這件事辦砸了。其實自上次我們過來時,就已經拿不到活了。”
“究竟是怎麽迴事?有查過嗎?”
陳清德皺眉。
這幾天,長孫衝等人一反常態,再沒有接到一樁活計,他就有所猜測,沒想到果真如此。
“嗯,查過。”
長孫衝麵色沉重的點頭:“已經打聽清楚了,是以博陵崔家、清河崔家、太原王氏為首的世家從中作梗。這些世家勢大,許多富貴官員都不願意得罪他們,故而拒絕跟我們合作。”
聞言,陳清德陷入沉默。
本來按照他的想法。
將這些流民分攤到那些官員富戶的莊園中去挖渠,這樣既能起到安置效果,又能避免因為人員堆積而出現意外,而且還可以分擔資金上的壓力。
畢竟每天養這麽一大攤子人饒是他有太白醉源源不斷的進項,依舊有些吃力。
可現在,世家顯然也察覺到這一點,直接從根上切斷他的圖謀。
如此,上萬流民的壓力就會瞬間集中到他江國公府這裏。
這一招不可謂不狠!
但也同時說明,對方是真的急眼了。
眼看陳清德麵色沉著,長孫衝安慰道:“清德兄不必如此。小弟已經跟程處嗣、房遺直、杜構、魏明玉四人溝通過了,他們四家也可以幫忙分擔一部分流民過去。”
陳清德點了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突然,他臉上露出一抹笑意:“清德兄,你說這些世家費這麽大功夫聯起手抵製我們,究竟為何?”
見陳清德滿臉笑容看著自己,長孫衝沒好氣道:“還能為什麽?這些世家肯定是急眼了唄!”
“這就對了!”
聞言,陳清德哈哈哈大笑。
笑聲將陷入沉思的李承乾也吸引了過來。
“什麽對了?”
長孫衝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陳清德提醒:“當然是聯合其他人抵製以工代賑的行為啊!這些都不過是那些世家在做最後的掙紮罷了。我們隻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用理會!”
長孫衝頓時恍然。
可隨即又滿臉擔憂的看著陳清德:“可那是上萬流民,僅憑我們幾個養得起他們嗎?”
“長孫兄可不能妄自菲薄。畢竟都養這麽多天了。不是嗎?”
陳清德揶揄道。
長孫衝頓時語滯。
這才想起,那些流民自招募過來後可一直都在陳府別院這邊等待安排。
除了剛開始時他和封言道、蕭釴幾個分擔一些到各家食邑修建水渠外,剩下那些人可都是陳清德一手負責到現在。
如今這陳家莊幾乎是一天一個樣,跟這些流民不無關係。
他正想得出神,就聽陳清德突然語氣玩味道:“你說,若是我們在兩個月內沿著灞河邊修建一條綿延數十裏的河堤,上萬流民足夠安置了吧?”
“應該夠吧?”
長孫衝下意識迴答。
可隨即他就反應過來,滿臉驚訝的看著陳清德。
“清德兄,你可別開玩笑!”
李承乾也是被陳清德天馬行空的想象搞得目瞪口呆。
陳清德卻始終笑而不語。
“可是清德兄,你修建這麽長一條河堤做甚?”
在他看來,陳清德根本就是在胡言亂語。
要知道,自古以來,修建河堤這種大項目都是朝廷牽頭。
前朝隋煬帝就是因為興修水利導致民不聊生,這才讓李唐有機可乘。
若非這段時間陳清德帶著他們做成一件又一件事情,他根本不會有此一問。
“不是說了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我可不想等水患爆發時,再經曆一次這種流民遍地、生靈塗炭的景象。
所以隻能防範於未然了!”
陳清德說得輕描淡寫,可聽在李承乾和長孫衝耳中卻是如雷貫耳、如遭雷擊。
兩人吞咽著口水。
“清德兄,你是在開玩笑嗎?”
陳清德果斷搖頭:“然而並不是!”
“可是清德兄,你這樣做根本沒道理呀!”
“怎麽沒道理?自古以來,旱、澇、蝗三災,便是影響老百姓肚子能不能吃飽的主要原因。對吧?”
說完,陳清德還不忘跟長孫衝和湊過來的李承乾確認一遍。
二人點了點頭。
的確如此。
“這不就得了?如今旱災導致流民四起。我們趁機募工,讓他們為我所用,既能解決流患問題,給這些百姓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又能借著以工代賑,將各種防禦措施補齊。盡可能將天災對老百姓的影響降至最低。
這樣就不用等每次災禍來臨時,再去苦思冥想,尋求解決方法。
長此以往,是不是天災的影響就不會像如今這般動不動就可能動搖國本了?”
陳清德的一番話令李承乾和長孫衝有種汗毛倒豎之感。
是啊!
若是一切都能防範於未然,是不是就不會出現如今這種局麵了?
“可是這些真的能做得到嗎?”
他不自覺問出心中所想。
“當然能!”
陳清德滿臉自信道:“本少在陳家莊興建水車和水渠,便是為解決旱時土地的澆灌問題;而那條河堤有水泥和混凝土的幫助修建起來會非常快。有它在你覺得水患何懼之有?”
“那蝗災呢?”
李承乾此時冷不丁問道。
相比旱災與水患,自古以來蝗災才是對皇家地位影響最為深遠的自然災害。
民間往往將之解讀成上天對人間帝王統治無道、施政不善的警告。
陳清德故作沉吟後迴答:“太子殿下,其實家父研究過許多史料。他發現了一個規律。”
這話頓時吸引李承乾和長孫衝二人的目光。
“清德兄快說!江國公到底在史料中有何驚人的發現?”
“是啊清德兄,快快說來聽聽!”
“家父發現,曆代蝗災都是伴隨著大旱或者水患出現的!若是頭一年有大旱或者水患,第二年大多都會伴隨著蝗災出現。”
“竟然有此事?”
陳清德的話令李承乾和長孫衝大吃一驚。
若真如此,那豈不是說……
李承乾和長孫衝對視一眼。
均從彼此眼中看到駭然之色。
“清德兄所言當真?”
“是啊,清德兄,陳老國公真的如此說過嗎?”
“可這跟你修建河堤有什麽關係?”
長孫衝點了點頭。
陳清德卻沒有迴答他,而是突然發問:“對了,你們給西山建設局拉活的事情進行得如何?”
長孫衝聞言頓時變得不好意思起來。
“清德兄,是兄弟們對不住你,這件事辦砸了。其實自上次我們過來時,就已經拿不到活了。”
“究竟是怎麽迴事?有查過嗎?”
陳清德皺眉。
這幾天,長孫衝等人一反常態,再沒有接到一樁活計,他就有所猜測,沒想到果真如此。
“嗯,查過。”
長孫衝麵色沉重的點頭:“已經打聽清楚了,是以博陵崔家、清河崔家、太原王氏為首的世家從中作梗。這些世家勢大,許多富貴官員都不願意得罪他們,故而拒絕跟我們合作。”
聞言,陳清德陷入沉默。
本來按照他的想法。
將這些流民分攤到那些官員富戶的莊園中去挖渠,這樣既能起到安置效果,又能避免因為人員堆積而出現意外,而且還可以分擔資金上的壓力。
畢竟每天養這麽一大攤子人饒是他有太白醉源源不斷的進項,依舊有些吃力。
可現在,世家顯然也察覺到這一點,直接從根上切斷他的圖謀。
如此,上萬流民的壓力就會瞬間集中到他江國公府這裏。
這一招不可謂不狠!
但也同時說明,對方是真的急眼了。
眼看陳清德麵色沉著,長孫衝安慰道:“清德兄不必如此。小弟已經跟程處嗣、房遺直、杜構、魏明玉四人溝通過了,他們四家也可以幫忙分擔一部分流民過去。”
陳清德點了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突然,他臉上露出一抹笑意:“清德兄,你說這些世家費這麽大功夫聯起手抵製我們,究竟為何?”
見陳清德滿臉笑容看著自己,長孫衝沒好氣道:“還能為什麽?這些世家肯定是急眼了唄!”
“這就對了!”
聞言,陳清德哈哈哈大笑。
笑聲將陷入沉思的李承乾也吸引了過來。
“什麽對了?”
長孫衝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陳清德提醒:“當然是聯合其他人抵製以工代賑的行為啊!這些都不過是那些世家在做最後的掙紮罷了。我們隻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用理會!”
長孫衝頓時恍然。
可隨即又滿臉擔憂的看著陳清德:“可那是上萬流民,僅憑我們幾個養得起他們嗎?”
“長孫兄可不能妄自菲薄。畢竟都養這麽多天了。不是嗎?”
陳清德揶揄道。
長孫衝頓時語滯。
這才想起,那些流民自招募過來後可一直都在陳府別院這邊等待安排。
除了剛開始時他和封言道、蕭釴幾個分擔一些到各家食邑修建水渠外,剩下那些人可都是陳清德一手負責到現在。
如今這陳家莊幾乎是一天一個樣,跟這些流民不無關係。
他正想得出神,就聽陳清德突然語氣玩味道:“你說,若是我們在兩個月內沿著灞河邊修建一條綿延數十裏的河堤,上萬流民足夠安置了吧?”
“應該夠吧?”
長孫衝下意識迴答。
可隨即他就反應過來,滿臉驚訝的看著陳清德。
“清德兄,你可別開玩笑!”
李承乾也是被陳清德天馬行空的想象搞得目瞪口呆。
陳清德卻始終笑而不語。
“可是清德兄,你修建這麽長一條河堤做甚?”
在他看來,陳清德根本就是在胡言亂語。
要知道,自古以來,修建河堤這種大項目都是朝廷牽頭。
前朝隋煬帝就是因為興修水利導致民不聊生,這才讓李唐有機可乘。
若非這段時間陳清德帶著他們做成一件又一件事情,他根本不會有此一問。
“不是說了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我可不想等水患爆發時,再經曆一次這種流民遍地、生靈塗炭的景象。
所以隻能防範於未然了!”
陳清德說得輕描淡寫,可聽在李承乾和長孫衝耳中卻是如雷貫耳、如遭雷擊。
兩人吞咽著口水。
“清德兄,你是在開玩笑嗎?”
陳清德果斷搖頭:“然而並不是!”
“可是清德兄,你這樣做根本沒道理呀!”
“怎麽沒道理?自古以來,旱、澇、蝗三災,便是影響老百姓肚子能不能吃飽的主要原因。對吧?”
說完,陳清德還不忘跟長孫衝和湊過來的李承乾確認一遍。
二人點了點頭。
的確如此。
“這不就得了?如今旱災導致流民四起。我們趁機募工,讓他們為我所用,既能解決流患問題,給這些百姓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又能借著以工代賑,將各種防禦措施補齊。盡可能將天災對老百姓的影響降至最低。
這樣就不用等每次災禍來臨時,再去苦思冥想,尋求解決方法。
長此以往,是不是天災的影響就不會像如今這般動不動就可能動搖國本了?”
陳清德的一番話令李承乾和長孫衝有種汗毛倒豎之感。
是啊!
若是一切都能防範於未然,是不是就不會出現如今這種局麵了?
“可是這些真的能做得到嗎?”
他不自覺問出心中所想。
“當然能!”
陳清德滿臉自信道:“本少在陳家莊興建水車和水渠,便是為解決旱時土地的澆灌問題;而那條河堤有水泥和混凝土的幫助修建起來會非常快。有它在你覺得水患何懼之有?”
“那蝗災呢?”
李承乾此時冷不丁問道。
相比旱災與水患,自古以來蝗災才是對皇家地位影響最為深遠的自然災害。
民間往往將之解讀成上天對人間帝王統治無道、施政不善的警告。
陳清德故作沉吟後迴答:“太子殿下,其實家父研究過許多史料。他發現了一個規律。”
這話頓時吸引李承乾和長孫衝二人的目光。
“清德兄快說!江國公到底在史料中有何驚人的發現?”
“是啊清德兄,快快說來聽聽!”
“家父發現,曆代蝗災都是伴隨著大旱或者水患出現的!若是頭一年有大旱或者水患,第二年大多都會伴隨著蝗災出現。”
“竟然有此事?”
陳清德的話令李承乾和長孫衝大吃一驚。
若真如此,那豈不是說……
李承乾和長孫衝對視一眼。
均從彼此眼中看到駭然之色。
“清德兄所言當真?”
“是啊,清德兄,陳老國公真的如此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