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瞬間,崔長貴等人的唿吸都跟著變得粗重幾分。
“陳,陳小郎君所言當真?!”
崔長貴顫聲道。
由不得他們不激動。
實在是陳清德給的太多了!
之前,他們已經通過賣陳清德劣酒而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對方又拿出三倍訂單誘惑,一個個頓時不淡定了。
“是啊,陳小郎君,這種事情開不得玩笑!”
“你們什麽時候見本少開過玩笑?”
是啊!他們的確沒見過。
因為劣酒的事情陳清德那日在翠柳居一錘定音後甚至都沒有再過問,一直都是陳福全權打理。
若不是今日出現這種情況,他們主動尋過來,對方甚至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就在崔長貴猶豫不決時,趙大勇突然一拍大腿:“陳小郎君,這事就這麽定了。您說,什麽時候搬,在下便什麽時候搬!”
龐二狗、杜老五、錢十三見狀也是連連點頭。
“全憑陳小郎君安排!”
就在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陳福卻是突然道:“小郎君,其實他們之前的製酒作坊可以繼續經營,用來掩人耳目。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
“福伯所言極是!”
陳清德深以為然的點頭。
“那此事就這樣定了!我會立刻安排人在灞河邊給各位修建新的釀酒作坊,最多三五日便可完工。
對了,我們陳家莊正在蓋新房,各位若是有興趣,可以預定。”
聽到僅僅三五日便能將新的釀酒作坊修建好,幾人再次咋舌。
不過想到這裏到處都是用不完的勞動力,也就釋然。
至於陳清德的最後一句,幾人自然沒有放在心中。
那些莊戶家的新房估計也就比茅房好上一點罷了?他們又怎麽可能會感興趣?
現如今,盡快將在陳家莊的釀酒作坊建起來才是王道。
想到這裏,幾人在將新釀酒作坊建設痛快的委托給管家陳福後便是興衝衝的離開了。
他們要趕緊迴長安城進行太白酒樓的選址,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錢!
崔長貴以跟崔長衣敘舊為由,被留了下來。
等其他人離開,他這才搓著手來到陳清德跟前。
“陳小郎君,這太白酒樓的生意,小的也想參與。”
陳清德冷笑:“崔掌櫃,你可知道如今最大的酒樓生意都掌握在哪些人手裏嗎?”
“當然是皇族!”
“皇族?”
陳清德一愣,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在他看來,大唐的衣食住行都應該掌握在各大世家手裏才對。
以他們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壟斷一個行業輕輕鬆鬆。
“酒樓生意做得最好的的確是世家,清河崔家的酒樓遍布整個大唐。唯獨這長安城例外!”
崔長貴解釋道。
崔長衣對此表示認可:“小郎君,清河崔家的酒樓雖然在長安城也有分布,卻隻有區區兩三家罷了,遠遠做不到壟斷。”
“這是為何?”
明明這長安城才是全大唐最為繁榮的城市,消費能力也最高,清河崔氏竟然會放棄如此好的營生,實在令人費解。
“當然是因為皇家!確切的說是因為當今太上皇。”
一直沒有說話的陳福幽幽道。
“太上皇?”
李淵?
見陳清德滿臉驚訝,三人同時點頭。
“沒錯,當今太上皇子嗣眾多,因為年幼,他們如今大多都在這長安城開門立府……”
陳福說著說著便說不下去了。
實在是妄議皇家,乃是死罪!風險太大。
不過陳清德卻是聽懂了。
他甚至因此勾起許多迴憶。
後世傳聞,李淵退位後,終日無所事事,借酒消愁,尋歡作樂,跟打了雞血似得不停的寵幸宮女,給李世民生了一大堆弟弟妹妹。
這些人到了一定年齡後是必然要出宮的。
他們自然比不得李世民那些正兒八經的公主皇子。
李世民對於這些便宜弟妹也沒有客氣,一個個遣出宮後任由他們自生自滅,許多過得連普通百姓都不如。
李淵自然不能坐視這些子女不管,於是動用自己少的可憐的一點權利終於是為自己這些子孫後代爭取到一點點福利。
於是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冠上皇產帽子的酒樓開始在長安城遍地開花。
李世民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總不能真的看著這些皇室血脈斷絕,讓後人戳他的脊梁骨。
這也是如今長安縣令李施遠和萬年縣令李乾佑都是關隴李家人的原因。
有這兩人照拂,至少在這長安,李家血脈都不會活得過於辛苦。
想通其中關節,陳清德心中頓時有了計較。
“崔掌櫃,你和他們不同,本少覺得你還是將精力放在太白醉和劣酒生產銷售上的好,畢竟貪多嚼不爛,你說呢?”
“是是是!小郎君說的是!小的這就迴去同其他經銷商商議太白醉的傾銷之事。”
畢竟這件事若是做好,他絕對可以賺得盆滿缽滿,沒必要再參與到與皇族的利益爭奪中去。
而且他還有博陵崔氏要應對,並不輕鬆。
打發走崔長貴,陳清德又將陳福和崔長衣留下,幾經商議後終於將太白醉的傾銷和太白酒樓的打造事宜全部定下。
有這兩件事情雙管齊下,西山建設局招募的上萬流民,突然就變得有些不夠用了。
至於那些世家的小動作,在陳清德看來全部都不足為懼。
隻要對方不公然掀桌子,他就有的是辦法碾壓對方。
有了這些安排,陳清德驀然迴首,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竟然織就如此大的一張網。
人手又不夠用了!
“不行!本少如今這麽忙,那些家夥卻還躲在長安城裏悠哉悠哉,必須全部抓過來才行!”
想到這裏,陳清德對陳平安吩咐:“平安,你安排人去一趟齊國公府,問一問長孫大郎,他說的那些紈絝子弟什麽時候能夠到位?本少這裏人手完全不夠用呀!”
“諾!”
陳平安立刻領命離開。
今天,小郎君一係列的規劃和安排令他眼花繚亂。
以他現在的年紀,完全無法領會這麽多事究竟是為哪出。
但小郎君病發後離經叛道慣了,好在最後結果都是好的。
既如此,他照辦便是。
“青蓮,你去告訴陳二牛,讓他這段時間辛苦一下,去工地食堂多轉一轉,讓他給本少廣招門徒,將本少的廚藝發揚光大!”
青蓮有些奇怪,自家小郎君什麽時候開山立派的?妾身天天跟著,怎的不知?
但她還是溫順照辦。
那可是自家小郎君呢。他說什麽做什麽都是對的!
“陳,陳小郎君所言當真?!”
崔長貴顫聲道。
由不得他們不激動。
實在是陳清德給的太多了!
之前,他們已經通過賣陳清德劣酒而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對方又拿出三倍訂單誘惑,一個個頓時不淡定了。
“是啊,陳小郎君,這種事情開不得玩笑!”
“你們什麽時候見本少開過玩笑?”
是啊!他們的確沒見過。
因為劣酒的事情陳清德那日在翠柳居一錘定音後甚至都沒有再過問,一直都是陳福全權打理。
若不是今日出現這種情況,他們主動尋過來,對方甚至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就在崔長貴猶豫不決時,趙大勇突然一拍大腿:“陳小郎君,這事就這麽定了。您說,什麽時候搬,在下便什麽時候搬!”
龐二狗、杜老五、錢十三見狀也是連連點頭。
“全憑陳小郎君安排!”
就在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陳福卻是突然道:“小郎君,其實他們之前的製酒作坊可以繼續經營,用來掩人耳目。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
“福伯所言極是!”
陳清德深以為然的點頭。
“那此事就這樣定了!我會立刻安排人在灞河邊給各位修建新的釀酒作坊,最多三五日便可完工。
對了,我們陳家莊正在蓋新房,各位若是有興趣,可以預定。”
聽到僅僅三五日便能將新的釀酒作坊修建好,幾人再次咋舌。
不過想到這裏到處都是用不完的勞動力,也就釋然。
至於陳清德的最後一句,幾人自然沒有放在心中。
那些莊戶家的新房估計也就比茅房好上一點罷了?他們又怎麽可能會感興趣?
現如今,盡快將在陳家莊的釀酒作坊建起來才是王道。
想到這裏,幾人在將新釀酒作坊建設痛快的委托給管家陳福後便是興衝衝的離開了。
他們要趕緊迴長安城進行太白酒樓的選址,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錢!
崔長貴以跟崔長衣敘舊為由,被留了下來。
等其他人離開,他這才搓著手來到陳清德跟前。
“陳小郎君,這太白酒樓的生意,小的也想參與。”
陳清德冷笑:“崔掌櫃,你可知道如今最大的酒樓生意都掌握在哪些人手裏嗎?”
“當然是皇族!”
“皇族?”
陳清德一愣,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在他看來,大唐的衣食住行都應該掌握在各大世家手裏才對。
以他們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壟斷一個行業輕輕鬆鬆。
“酒樓生意做得最好的的確是世家,清河崔家的酒樓遍布整個大唐。唯獨這長安城例外!”
崔長貴解釋道。
崔長衣對此表示認可:“小郎君,清河崔家的酒樓雖然在長安城也有分布,卻隻有區區兩三家罷了,遠遠做不到壟斷。”
“這是為何?”
明明這長安城才是全大唐最為繁榮的城市,消費能力也最高,清河崔氏竟然會放棄如此好的營生,實在令人費解。
“當然是因為皇家!確切的說是因為當今太上皇。”
一直沒有說話的陳福幽幽道。
“太上皇?”
李淵?
見陳清德滿臉驚訝,三人同時點頭。
“沒錯,當今太上皇子嗣眾多,因為年幼,他們如今大多都在這長安城開門立府……”
陳福說著說著便說不下去了。
實在是妄議皇家,乃是死罪!風險太大。
不過陳清德卻是聽懂了。
他甚至因此勾起許多迴憶。
後世傳聞,李淵退位後,終日無所事事,借酒消愁,尋歡作樂,跟打了雞血似得不停的寵幸宮女,給李世民生了一大堆弟弟妹妹。
這些人到了一定年齡後是必然要出宮的。
他們自然比不得李世民那些正兒八經的公主皇子。
李世民對於這些便宜弟妹也沒有客氣,一個個遣出宮後任由他們自生自滅,許多過得連普通百姓都不如。
李淵自然不能坐視這些子女不管,於是動用自己少的可憐的一點權利終於是為自己這些子孫後代爭取到一點點福利。
於是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冠上皇產帽子的酒樓開始在長安城遍地開花。
李世民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總不能真的看著這些皇室血脈斷絕,讓後人戳他的脊梁骨。
這也是如今長安縣令李施遠和萬年縣令李乾佑都是關隴李家人的原因。
有這兩人照拂,至少在這長安,李家血脈都不會活得過於辛苦。
想通其中關節,陳清德心中頓時有了計較。
“崔掌櫃,你和他們不同,本少覺得你還是將精力放在太白醉和劣酒生產銷售上的好,畢竟貪多嚼不爛,你說呢?”
“是是是!小郎君說的是!小的這就迴去同其他經銷商商議太白醉的傾銷之事。”
畢竟這件事若是做好,他絕對可以賺得盆滿缽滿,沒必要再參與到與皇族的利益爭奪中去。
而且他還有博陵崔氏要應對,並不輕鬆。
打發走崔長貴,陳清德又將陳福和崔長衣留下,幾經商議後終於將太白醉的傾銷和太白酒樓的打造事宜全部定下。
有這兩件事情雙管齊下,西山建設局招募的上萬流民,突然就變得有些不夠用了。
至於那些世家的小動作,在陳清德看來全部都不足為懼。
隻要對方不公然掀桌子,他就有的是辦法碾壓對方。
有了這些安排,陳清德驀然迴首,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竟然織就如此大的一張網。
人手又不夠用了!
“不行!本少如今這麽忙,那些家夥卻還躲在長安城裏悠哉悠哉,必須全部抓過來才行!”
想到這裏,陳清德對陳平安吩咐:“平安,你安排人去一趟齊國公府,問一問長孫大郎,他說的那些紈絝子弟什麽時候能夠到位?本少這裏人手完全不夠用呀!”
“諾!”
陳平安立刻領命離開。
今天,小郎君一係列的規劃和安排令他眼花繚亂。
以他現在的年紀,完全無法領會這麽多事究竟是為哪出。
但小郎君病發後離經叛道慣了,好在最後結果都是好的。
既如此,他照辦便是。
“青蓮,你去告訴陳二牛,讓他這段時間辛苦一下,去工地食堂多轉一轉,讓他給本少廣招門徒,將本少的廚藝發揚光大!”
青蓮有些奇怪,自家小郎君什麽時候開山立派的?妾身天天跟著,怎的不知?
但她還是溫順照辦。
那可是自家小郎君呢。他說什麽做什麽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