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施遠經這麽一提醒,頓時滿臉驚訝。


    “敗家子陳清德,那個寫出【將近酒】,且釀出極品美酒太白醉並大發橫財的私生子紈絝?”


    “是的,聽說他前些天花八千貫從太原王氏手裏買下西山,如今又大肆招人,怕不是想開采那西山的黑石炭不成?”


    都校尉幸災樂禍道。


    黑石炭有毒,這可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李施遠卻是想得更多。


    傳聞江國公陳叔達半月前向當今陛下上書一則關於河北道幹旱平災方略。


    這份平災方略最後被傳抄各道、各州、各縣。


    他自然也收到一份。


    不過那平災方略更多的是針對河北道的幹旱事宜,上麵沒有具體做出安排,他這個萬年縣縣令便也沒有將之當一迴事。


    卻不想,江國公府如今竟然不聲不響的在長安城外掛牌雇傭這些跋涉而來的流民。


    這顯然是在響應那份平災方略呀!


    江國公府該不會是想靠開采西山黑石炭來以工代賑吧?


    以如今江國公陳叔達麵臨的困境,若不想坐以待斃,這絕對是他會做的事情。


    可傳聞不是說江國公陳叔達已經厭倦朝堂去河北道經商了嗎?


    不管怎樣,【以工代賑】若是真的,那江國公府這次很可能落入太原王氏圈套。


    到時候若拿不出錢來支付流民的工錢……


    可這也不合理呀?黑石炭蘊藏劇毒乃人盡皆知的事。


    不對,不對!


    李施遠心思鬥轉,卻越想越不對勁。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粥棚棚內被那些流民圍起來的火盆上。


    目光頓時一凝。


    因為他發現其中燃燒的竟然是一種從未見過的黑色煤球。


    他的神色頓時變得莫名詭異。


    他見多識廣,一眼就看出那其中燃燒的黑色煤球正是石炭。


    雖然變得形狀古怪,但他自忖絕對不會認錯!


    見李施遠的目光一直盯著粥棚中那些流民看,都校尉開口相詢:“李大人,您看要不要咱過去問詢一二?”


    “不用!”


    李施遠不動聲色的搖頭,他的聲音略顯沉悶:“那可是江國公府,是你我這樣的芝麻小官可以管的了嗎?”


    都校尉聞言神情一肅,點了點頭:“受教!”


    另一邊,長孫衝用胳膊拱了拱陳清德:“清德兄,你看那邊。”


    陳清德迴望,就見一身淺緋色官袍的李施遠和那守城的校尉站在圍觀人群裏看著粥棚中的火盆發呆。


    不禁心中一突。


    這家夥該不會是認出盆中燃燒的黑石炭了吧?


    這個時候能出現在此地,且身著淺緋色官袍的便隻可能是萬年縣縣令李施遠。


    此人出自關隴李氏,乃當今天子李世民的遠房族親。


    陳清德最近經常會聽管家陳福提起此人,陳家莊如今很多事宜都是繞不開李施遠這個縣令的。


    想到這裏,陳清德對守在身後的陳平安低語幾句,讓他去通知陳福處理。


    而他自己則招唿長孫衝等人上車,向著曲江池方向而去。


    陳福連忙過去招唿:“哎呀!老漢不知李大人大駕光臨,真是有失遠迎呀!不知縣尊大人來此是……”


    李施遠哈哈一笑:“本官聽說這裏在募工施粥,於是前來瞧瞧,沒想到陳管事竟親自在此主持。”


    “我家小郎君心善,如今有錢了自然就想幫一幫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


    陳清德笑著解釋:“這不?他拉著其他三個國公府的郎君在長安各城門處開設粥棚募工,老夫作為陳家莊管事自然是責無旁貸。”


    李施遠聞言眉梢頓時一挑,他無比驚訝:“你是說那三家也參與了此事?”


    “那是自然!”


    陳福無比自豪道:“幾位郎君合夥做生意,像這種行善積德之事自然也是要一起的,有問題嗎?”


    “啊!哪有哪有!本官隻是略顯驚訝。”


    李施遠說著神態突然變得無比謙和起來。


    陳福人老成精,將李施遠的這些變化通通看在眼裏。


    他眼珠一轉,突然指著向城門口行去的幾輛馬車道:“李大人,您看真不巧。我家郎君和幾位國公府的公子剛剛上車離開,前往曲江池赴宴去了。”


    李施遠聞言連忙望去,果然看到有幾輛打著各國公府印記的馬車正緩緩駛入長安城中。


    他的神色頓時變得無比複雜。


    如果說江國公府的陳小郎君是敗家子,那和他同進同出的另外三位又算是什麽呢?傻子嗎?真當人家大人都是吃素的?


    迴去的路上,李施遠越想越不對勁。


    他已經可以肯定那火盆當中燃燒的取暖之物絕對就是黑石炭。


    若真是如此,那這事情可就變得有意思了。


    想到這裏,李施遠對身旁的師爺吩咐:“你安排幾個人去陳家莊打聽打聽,本官倒要看看這江國公府到底還隱藏著多少秘密?”


    “諾!”


    曲江池位於長安城東南隅,乃是久負盛名的半開放式皇家園林。


    其一半位於長安城內,一半則位於城外。


    內城曲江池畔,各種樓台亭閣、別致園林交錯有致。


    乃是皇親國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以及普通百姓的遊賞聖地。


    每當重大節日之時,這裏畫舫如織,一派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


    陳清德他們現在要去的便是位於城內的皇家園林。


    長公主李香婉和嫡長公主李麗質攜手舉辦的上巳節詩會便在此處的樂遊苑舉行。


    陳清德等人到時,曲江池邊熱鬧非凡,遊人如織,絲毫不比出城踏青的人少。


    不過到這裏來的大多是皇親國戚和達官顯貴,但更多的卻是文人墨客。


    此時,樂遊苑的詩會尚未正式開始,但是曲江池邊的花魁大賽卻已經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


    隻見無數文人墨客,圍聚在一條條停靠在岸的畫舫前,各展所長。


    他們在各種琴瑟琵琶的曼妙樂聲中使出渾身解數。


    或作畫題詩、或撫琴洞簫、或擺下弈棋投壺,隻是想博船上所親睞的佳人認可,然後借機登船。


    而畫舫之上,同樣是數不盡的紅粉佳人在其上賣力扭動妖嬈身姿。


    她們或鶯歌燕舞,或琴棋書畫,盡顯嬌態,隻為吸引那些足夠優秀的文人墨客為其爭奪花魁賽添彩。


    “這裏的規則便是,誰若得到的支持最多、最好,誰便是麵上有光。”


    蕭釴笑著介紹:“其中備受追捧者,便可成為花魁受邀入那樂遊詩會當中為那些皇親國戚和達官貴人表演,從此踏入名流。那才叫聲名鵲起呢!”


    陳清德點了點頭,這很好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最強私生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拳擊的螃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拳擊的螃蟹並收藏大唐最強私生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