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莊外,四人四馬拱衛一輛馬車風塵仆仆而來。
“籲——”
陳家四兄弟遠遠看到灞河邊上高高聳立的水車,震驚之餘紛紛勒住韁繩。
見馬車停下,陳叔達掀開車簾:“到地方了嗎?”
“阿耶,前麵就是咱陳府別院了。”
“那何故停下?”
“您還是自己看吧。”
陳賢德滿臉震驚的指著旁邊的灞河道。
“哦?”
陳叔達聞言,連忙起身順著手指方向望去。
就見一座比河邊垂柳還要高出數米的高大水車屹立在灞河之上,在水流的推動下快速轉動。
隨著水車轉動,一箱箱水被帶到半空,然後傾泄而下,宛如瀑布一般,激蕩的水聲隔著老遠隱隱傳來。
陳叔達身體頓時一震。
“那是……水車?”
陳叔達年過半百,見多識廣,頓時猜到這東西的作用。
內心激動不已。
他來此的目的不正是為了這個嗎?
“走!隨為父去看看!”
一行人很快就來到近前。
卻看到兩個身穿家丁服飾的護院正百無聊賴的守在那巨大的水車下麵。
“來者何人?”
其中一名護院見有人過來,大聲嗬問。
陳賢德跟自家阿耶對視一眼後上前怒斥道:“大膽!你們這些奴才吃著主家的飯卻連主家老爺和少爺都不認識了嗎?”
說完便是昂首挺胸而立。
兩名護院對視一眼,然後滿臉狐疑打量起來人。
見陳叔達五人衣著、氣度都極為不凡,而且一老四少,倒是跟傳聞中的主家父子對得上號。
陳賢德見狀從腰間取出一塊玉佩遞到兩人麵前:“這塊玉佩你們總該認識吧?”
玉佩上雕刻著陳家所獨有的家族徽記,隻有老爺和幾位郎君才有。
二人大吃一驚,連忙拜倒在地:“拜見老爺和四位郎君,請恕小人有眼無珠,一下沒認出來。”
這也怪不得他。
他們是最近兩年才進別院的,所以並未見陳叔達父子五人。
還是通過口口相傳從陳福、閆先生等老人口中才了解到關於主家的隻言片語。
陳叔達有些鬱悶的點了點頭:“起來吧!”
護院這才戰戰兢兢的起身。
“老爺、各位郎君,今個怎麽有空來此?”
“嗯,過來看看。”
陳叔達隨意迴答。
事實上,自從六七年前奸情敗露,為保陳清德母子安全,他就再也沒有來過陳家莊。
這一路尋過來,若非帶著隨侍多年的車夫,他也不知陳家莊的大門往哪開。
就更不要說陳賢德兄弟四人了。
陳叔達名下的所有封地和食邑,也就陳家莊是他們兄弟四人從來沒有來過的。
兩名護院低聲耳語了幾句,其中一人一溜煙向著莊子裏跑去。
陳叔達也權當沒有看見,而是指著灞河上屹立的大水車道:“這個大木輪是什麽東西?又是從哪裏來的?”
“哦!啟稟老爺、四位郎君。這是水車,是小郎君發明的。”
留下的那名護院答道。
“清德?”
“是的。小郎君畫好圖紙,再由莊子裏的工匠通力合作製成。四日前架設時更是出動全村男女老少上百人才將它給安裝調試好呢。”
陳叔達沒想到陳清德不聲不響竟然在陳家村鬧出這麽大動靜。
而且從時間上看,不正是他從江國公府迴來以後才發生的事情嗎?
這讓他不禁暗暗感動。
自己這個小兒子心中還是裝著自己的。
他點點頭後又問:“哦?那清德架設如此巨大的水車究竟有何用處?”
“請老爺、郎君們隨我來。”
那名護院見陳叔達似乎極為在意這水車,便主動請纓,領著他們參觀。
隨著侍衛的指引,陳叔達這才看清,那些被帶至空中的水被一個高高架設在半空的水槽接住,然後流入旁邊的一間房屋當中。
“老爺,郎君。這裏麵是磨坊,裏麵有一方重達數百斤的巨大石碾,可以用來磨麵。”
“磨麵?”
“是的,就是用小麥磨成的細麵。用它蒸出來的饅頭非常可口。”
“小麥……麵?”
陳叔達當了幾十年的官,一下子就明白這小麥磨麵的意義所在。
唐朝時小麥並沒有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就是因為它表麵那層麩皮極難去除,因此口感極為粗糙。
朝廷甚至都沒有將之列到賦稅征收項目中去,可見一般。
可這個問題一解決,無異於天下百姓將再添一項重要的糧食經濟作物。
這對於如今的大唐來說,意義極為重大。
而且小麥極為抗旱,對於馬上就要大旱的河北道來說絕對是最佳的糧食作物。
陳叔達老謀深算,一下子就看出其中關鍵。
他心中欣喜若狂的同時暗襯自己這趟果然沒有來錯!
在進入磨坊查看一番,確定此法可行後,他又連忙追問:“清德可還說過什麽?”
“小郎君還說……還說……”
“還說什麽?你倒是說呀!”
一旁的陳紹德沒忍住,心急道。
“對了,小郎君還說,這水車平時可以用來加工糧食,但隻要挖水渠入田,將水引入水渠,便可做到旱澇保收!”
“旱澇保收!”
陳叔達頓時精神一震。
這大概是他到這裏後聽到最美妙的話了。
“那水渠又是什麽東西?又要如何做才能旱澇保收呢?”
“這小人就不知道了。小郎君並沒有詳說。”
那名護院抱歉的道。
陳叔達聞言顯得有些失望。
“阿耶,他們就是一群下人,如此重要的事情老五肯定是不會跟他們細說的。”
陳叔達聞言點了點頭。
“對了,這麽晚,你們為何還要守在此處?”
“小人們就是受陳福管家的命令鎮守在此,防止水車、磨坊被無良之人惦記、破壞。”
“對對對,陳福行事周全,做得很對!”
陳叔達稱讚道。
就在這時剛剛前去報信的人迴來了,手裏還提著一個熱氣騰騰的籃子,香氣四溢。
頓時將所有人的饞蟲勾動。
“好香啊?”
“沒錯,真香!”
陳賢德、陳政德、陳玄德、陳紹德兄弟四人忍不住交頭接耳。
陳叔達也聞到了那股前所未有的香味。
忍不住喉結滾動的同時不禁好奇,這食籃裏究竟裝著什麽美味佳肴。
“你們這是準備吃飯?”
兩名護院見老爺和四位郎君好奇,於是連忙將食籃打開。
隻見一個個泛著淺黃色的大饅頭和上麵捏著螺旋紋飾的包子、花邊餃子頓時出現在眾人眼前。旁邊還放著一大盆炸得焦香酥脆的幹煸鱔魚泥鰍。
這讓濃鬱的香氣頓時有了形狀。
“這……是炊餅?”
陳叔達有些不確定道。
“沒錯!就是炊餅。不過小郎君說這些炊餅分別是饅頭、餃子、包子,而且要比普通的炊餅好吃百倍、千倍。”
“籲——”
陳家四兄弟遠遠看到灞河邊上高高聳立的水車,震驚之餘紛紛勒住韁繩。
見馬車停下,陳叔達掀開車簾:“到地方了嗎?”
“阿耶,前麵就是咱陳府別院了。”
“那何故停下?”
“您還是自己看吧。”
陳賢德滿臉震驚的指著旁邊的灞河道。
“哦?”
陳叔達聞言,連忙起身順著手指方向望去。
就見一座比河邊垂柳還要高出數米的高大水車屹立在灞河之上,在水流的推動下快速轉動。
隨著水車轉動,一箱箱水被帶到半空,然後傾泄而下,宛如瀑布一般,激蕩的水聲隔著老遠隱隱傳來。
陳叔達身體頓時一震。
“那是……水車?”
陳叔達年過半百,見多識廣,頓時猜到這東西的作用。
內心激動不已。
他來此的目的不正是為了這個嗎?
“走!隨為父去看看!”
一行人很快就來到近前。
卻看到兩個身穿家丁服飾的護院正百無聊賴的守在那巨大的水車下麵。
“來者何人?”
其中一名護院見有人過來,大聲嗬問。
陳賢德跟自家阿耶對視一眼後上前怒斥道:“大膽!你們這些奴才吃著主家的飯卻連主家老爺和少爺都不認識了嗎?”
說完便是昂首挺胸而立。
兩名護院對視一眼,然後滿臉狐疑打量起來人。
見陳叔達五人衣著、氣度都極為不凡,而且一老四少,倒是跟傳聞中的主家父子對得上號。
陳賢德見狀從腰間取出一塊玉佩遞到兩人麵前:“這塊玉佩你們總該認識吧?”
玉佩上雕刻著陳家所獨有的家族徽記,隻有老爺和幾位郎君才有。
二人大吃一驚,連忙拜倒在地:“拜見老爺和四位郎君,請恕小人有眼無珠,一下沒認出來。”
這也怪不得他。
他們是最近兩年才進別院的,所以並未見陳叔達父子五人。
還是通過口口相傳從陳福、閆先生等老人口中才了解到關於主家的隻言片語。
陳叔達有些鬱悶的點了點頭:“起來吧!”
護院這才戰戰兢兢的起身。
“老爺、各位郎君,今個怎麽有空來此?”
“嗯,過來看看。”
陳叔達隨意迴答。
事實上,自從六七年前奸情敗露,為保陳清德母子安全,他就再也沒有來過陳家莊。
這一路尋過來,若非帶著隨侍多年的車夫,他也不知陳家莊的大門往哪開。
就更不要說陳賢德兄弟四人了。
陳叔達名下的所有封地和食邑,也就陳家莊是他們兄弟四人從來沒有來過的。
兩名護院低聲耳語了幾句,其中一人一溜煙向著莊子裏跑去。
陳叔達也權當沒有看見,而是指著灞河上屹立的大水車道:“這個大木輪是什麽東西?又是從哪裏來的?”
“哦!啟稟老爺、四位郎君。這是水車,是小郎君發明的。”
留下的那名護院答道。
“清德?”
“是的。小郎君畫好圖紙,再由莊子裏的工匠通力合作製成。四日前架設時更是出動全村男女老少上百人才將它給安裝調試好呢。”
陳叔達沒想到陳清德不聲不響竟然在陳家村鬧出這麽大動靜。
而且從時間上看,不正是他從江國公府迴來以後才發生的事情嗎?
這讓他不禁暗暗感動。
自己這個小兒子心中還是裝著自己的。
他點點頭後又問:“哦?那清德架設如此巨大的水車究竟有何用處?”
“請老爺、郎君們隨我來。”
那名護院見陳叔達似乎極為在意這水車,便主動請纓,領著他們參觀。
隨著侍衛的指引,陳叔達這才看清,那些被帶至空中的水被一個高高架設在半空的水槽接住,然後流入旁邊的一間房屋當中。
“老爺,郎君。這裏麵是磨坊,裏麵有一方重達數百斤的巨大石碾,可以用來磨麵。”
“磨麵?”
“是的,就是用小麥磨成的細麵。用它蒸出來的饅頭非常可口。”
“小麥……麵?”
陳叔達當了幾十年的官,一下子就明白這小麥磨麵的意義所在。
唐朝時小麥並沒有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就是因為它表麵那層麩皮極難去除,因此口感極為粗糙。
朝廷甚至都沒有將之列到賦稅征收項目中去,可見一般。
可這個問題一解決,無異於天下百姓將再添一項重要的糧食經濟作物。
這對於如今的大唐來說,意義極為重大。
而且小麥極為抗旱,對於馬上就要大旱的河北道來說絕對是最佳的糧食作物。
陳叔達老謀深算,一下子就看出其中關鍵。
他心中欣喜若狂的同時暗襯自己這趟果然沒有來錯!
在進入磨坊查看一番,確定此法可行後,他又連忙追問:“清德可還說過什麽?”
“小郎君還說……還說……”
“還說什麽?你倒是說呀!”
一旁的陳紹德沒忍住,心急道。
“對了,小郎君還說,這水車平時可以用來加工糧食,但隻要挖水渠入田,將水引入水渠,便可做到旱澇保收!”
“旱澇保收!”
陳叔達頓時精神一震。
這大概是他到這裏後聽到最美妙的話了。
“那水渠又是什麽東西?又要如何做才能旱澇保收呢?”
“這小人就不知道了。小郎君並沒有詳說。”
那名護院抱歉的道。
陳叔達聞言顯得有些失望。
“阿耶,他們就是一群下人,如此重要的事情老五肯定是不會跟他們細說的。”
陳叔達聞言點了點頭。
“對了,這麽晚,你們為何還要守在此處?”
“小人們就是受陳福管家的命令鎮守在此,防止水車、磨坊被無良之人惦記、破壞。”
“對對對,陳福行事周全,做得很對!”
陳叔達稱讚道。
就在這時剛剛前去報信的人迴來了,手裏還提著一個熱氣騰騰的籃子,香氣四溢。
頓時將所有人的饞蟲勾動。
“好香啊?”
“沒錯,真香!”
陳賢德、陳政德、陳玄德、陳紹德兄弟四人忍不住交頭接耳。
陳叔達也聞到了那股前所未有的香味。
忍不住喉結滾動的同時不禁好奇,這食籃裏究竟裝著什麽美味佳肴。
“你們這是準備吃飯?”
兩名護院見老爺和四位郎君好奇,於是連忙將食籃打開。
隻見一個個泛著淺黃色的大饅頭和上麵捏著螺旋紋飾的包子、花邊餃子頓時出現在眾人眼前。旁邊還放著一大盆炸得焦香酥脆的幹煸鱔魚泥鰍。
這讓濃鬱的香氣頓時有了形狀。
“這……是炊餅?”
陳叔達有些不確定道。
“沒錯!就是炊餅。不過小郎君說這些炊餅分別是饅頭、餃子、包子,而且要比普通的炊餅好吃百倍、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