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5-8 20:27:21 字數:6077


    1952年10月的一天,羅剛接到47軍軍部通知,讓他作為47軍誌願軍戰士代表參加羅盛教烈士遷墓儀式。羅剛與羅盛教不僅都是湖南老鄉,而且他還是47軍戰鬥英雄。參加這次公祭,對羅剛來說,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參加公祭典禮的有朝鮮的裏,麵,郡,一直到平安道的人民委員長,勞動黨書記,誌願軍司令部,47軍,141師首長,誌願軍戰士代表,中小學生,鄉村居民等等……


    10月4日這一天,羅剛在王小鳳陪同下,乘坐師部派來的吉普車前往墓地參加祭典。


    一路上,隻見參加憑吊的人們絡繹不絕地從四麵八方趕過來


    向墓地走去。穿著白衣裙的婦女,個個頭上頂著粗大的木盤子,裏麵盛著各種祭品。少女,中小學生穿著紅綠色新衣服,手裏拿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小車上,羅剛和幾個誌願軍戰士代表換上新軍裝,胸前佩戴著抗美援朝和平勳章,手捧花圈,挽幛默默不語。


    朝鮮孤兒院的學生也遠道趕來。


    羅剛坐著特製的輪椅,在王小鳳和戰友們陪同下,推著從小河邊走上來。一群十幾歲的女學生,早已列隊站在那裏歡迎他們來臨。她們見誌願軍叔叔到來,一個女孩領聲高喊:“敬禮!”所有學生齊刷刷的向羅剛和他的戰友行了一個少先隊禮。然後都熱情的奔過來,在每個人的胸前掛了一朵小白紙花。


    那個領隊的女孩用手指著眼前發著暗綠色的河麵,說:“那就是羅盛教叔叔救人犧牲的地方。如今這條河叫羅盛教河。”


    羅剛和戰友們臉朝河麵,脫下軍帽默哀祭悼。


    眼前一條寬闊平坦的山路直達羅盛教墓地,取名“羅盛教路”。是當地婦女和少年專為紀念羅盛教修的,表達了他們對烈士的深深懷念。


    羅剛和他的戰友們往上走,映入眼簾的是“羅盛教紀念亭”。紀念亭由8根粗大的紅漆柱子隔成內外兩層。外層是寬闊的走廊,四周是黃色的欄杆。亭內擺著幾把長椅,供人休息座用。一條朱紫色的扶梯通到亭子樓上。上樓眺望,前麵是櫟沼河。靠河是一條長長的公路,公路旁是一所學校和大草坪。羅剛心想,如果在和平年代裏,坐在亭子上看看孩子們在草坪讀書,嬉笑追逐是多麽幸福。對於烈士來說,這裏是一個很好的安息之地。


    整個紀念亭設計精心,美觀大方,具有中朝兩國民族特色。


    離紀念亭不遠的地方是羅盛教墓地,墓前豎立著一塊兩丈多高的紀念碑。碑的正麵中央刻著金日成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羅剛他們來到羅盛教烈士墓前,仔細嚼著題詞的深刻含義,它包含著中朝兩國和人們用鮮血疑結的友誼,是朝鮮領袖和人民對羅盛教最高的榮譽和贈禮,也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光榮和驕傲。


    公祭典禮開始。


    哀樂奏起。中國人民誌願軍第141師師長莊嚴的剪斷了攔在墓前的彩綢。紀念碑正麵的白布幔帳隨著被揭開:“不朽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烈士之墓”紅色大字和羅盛教遺像出現在人們眼前。哀樂聲中,人們低下頭默哀。四周一片寂寞,秋風吹著山上的小鬆樹,給人帶來一種難以言狀的情感。


    公祭典禮用的祭品,是按中朝兩國人民的習俗擺設的:一邊是中國祭品,有塗滿鮮花的大饅頭,畫著龍紋噙著禾穗的公雞,有顏色鮮豔用麵粉製成的各色水果。這一切都出自中國北,南方高級廚師之手。另一邊是朝鮮祭品,米粉蒸成的糕,飴糖,烙餅和許多叫不出名字的食品,這是朝鮮阿瑪妮對羅盛教的一份心意。


    桌上兩隻粗長的白蠟燭,在陽光下冒出忽紅忽白的焰火。大鐵香爐裏,不斷添加的香木在不停地燃燒著。


    141師領導代表全師指戰員致詞後,用低沉的聲音安慰:“羅盛教同誌安息吧!”


    人們個個手捧鮮花排著兩排長長的隊伍,左右兩邊圍著墓地開始向烈士獻花。一會兒,7級高的墓地很快變成了蓋滿鮮花的花壇。


    羅剛坐在輪椅上,在王小鳳的陪護下,向羅盛教墓地嚴肅莊重地行了一個中國軍禮。然後,由王小鳳代他雙手獻上了一束金黃色的菊花。菊花在陽光下照射下,顯得格外光彩奪目。


    公祭典禮活動結束時,羅剛與141師文工團以及中朝全體悼念人員一起高唱《歌頌羅盛教》:


    我們誌願軍部隊裏,


    有一位優秀的青年團員,


    他的事跡象春風傳遍世界,


    他的名字象春天永留人間。


    親愛的戰友羅盛教,


    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麵。


    親愛的戰友羅盛教,


    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麵。


    ……


    歌聲震撼山穀,久久迴蕩在櫟沼河岸。


    公祭典禮使羅剛心靈受到了一次極大的震動,在迴去的車上腦海裏湧起無盡的哀思,……


    那是幾年前的事情:羅剛分到偵察排不久,奉命去誌願軍141師師直偵察連辦事。走了大半天,進入141師剛到師直偵察連門口,就被一位戰士攔住,很禮貌的問:“同誌,你找誰?”


    羅剛遞過介紹信,迴答說:“找你們連長有事。”


    那位戰士看了介紹信後,很客氣的解釋:“我們連長到師部開會去了,不好意思,你在這裏等一下吧。”說完,馬上給羅剛讓座,倒茶。


    羅剛用雙手接過對方遞過來的熱茶,微笑的說:“謝謝。”


    交談中,羅剛了解到這位戰士名叫羅盛敎,湖南省新化縣人,是141師師直偵察連文書。


    羅剛得知羅盛教既是同姓家門,又是湖南老鄉,心裏自然高興。話也多了,越說越投機。


    當羅盛教聽說羅剛家鄉煤炭多,挖煤為生的人不少。便與他聊起了家常:“老鄉,你們那裏煤炭多,拉煤是用鬥車還是用……”


    羅剛打斷他的話:“哪裏有鬥車,都是靠人用背簍背,從煤洞裏一簍一簍慢慢地背出來。”


    羅盛教同情的說:“太辛苦了。”


    羅剛接著說:“那是大煤洞,算是好的。有的人開小煤窯,出煤了以後,靠煤炭籮筐裝。人在地上爬,用繩子一步步拖出來。”


    羅盛教用佩服的口吻說:“真不簡單。”


    羅剛笑嘻嘻的迴答:“要不怎麽叫湘西蠻子。”一會兒,他又補充說“解放前,大湘西一帶交通閉塞,土地貧瘠,土匪較多,匪患成災。另外,山裏人生性野蠻倔強,做什麽事非做成功不可。絕不肯認輸,絕不肯半途廢棄。”


    羅盛教接腔:“山裏人大都耿直,沒有小心眼,大家喜歡與他們打交道。”


    羅剛讚成的點點頭。


    這時候,連長散會迴來了。他們兩個人聽見連長的聲音,停止了聊天。


    羅剛起身簡單整理了一下軍裝,主動迎上去。


    ……


    山路坑坑窪窪,吉普車在路上行駛跌跛不停。等羅剛從迴憶中醒過來,吉普車快要到團部了。


    羅剛參加羅盛教同誌公祭典禮剛好過了一年,1953年11月,他接到師部命令,參加泰山受獎大會。這是在朝鮮最後一次受獎,使他終身難忘。


    上午10時許,陽光和煦,泰山穿上了節日的盛裝,歡迎3000多名戰鬥英雄光臨。在中朝兩國雄壯的國歌聲中,羅剛柱著拐杖,在王小鳳陪護下,隨47軍的英雄走進了指定受獎的前幾排座位坐了下來。


    羅剛抬頭一看,大會主席台上懸掛著巨大的橫幅,。橫幅是用中朝兩國文字寫的“朝中英模功臣祝捷大會”兩行大字。兩旁懸掛著一副對聯:“祝勝利,朝中英雄功臣濟濟一堂受表彰,慶解放,中朝兩國人民同心全力趕豺狼。


    不一會兒,台上坐滿了人,一位留著八字胡的中年首長操著湘西桑植口音宣布大會開始。不用猜,羅剛一眼就認出他是賀龍元帥。


    賀龍元帥主持會議,會議開場講得灑脫,明快,激動人心。他說:“同誌們,今天召開英模受獎大會,坐在前幾排的3000多名朝中兩國的同誌都是有功之臣。後幾排的4000多人都是各軍作出卓越貢獻的高級將領。”


    這時候,羅剛想起了臨走前,部隊首長叮囑他開會要保密。原來,中央首長接見他們。


    賀龍元帥繼續說:“你們打得好,敵人投降了,罷手了。毛主席身體好,中央首長身體好,全國人民捐獻飛機大炮很好很好……”話聲剛落,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掌聲平息後,賀龍介紹了自己的名字,又介紹了台上就座的宋慶齡,陳毅,董必武和朝鮮首相金日成等領導。


    這時,台下“中央首長好!”“金日成將軍身體好!”的熱烈口號聲此起彼伏。


    片刻,賀龍將軍將右手有力地一揚,會場靜下來。他接著說:“下麵,請宋慶齡副主席給大家講話。”


    賀龍將軍的話音剛落,全場熱烈鼓掌起來。


    宋慶齡站起來,儀表端莊,神態嫻淑,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說:“毛主席派我來看望你們,祖國人民派我來看望你們。你們是英雄,不怕流血犧牲。是最可愛的人,人民永遠記住你們!”她說完話後,便健步走下台來和前幾排的英雄們一一握手。


    隨後,受獎儀式開始了。


    台上一位首長大聲依次喊名字,台下一名工作人員手裏端著一大盤獎章緊隨宋副主席。台下的英雄聽到喊自己的名字便站起來,宋副主席便將標有朝中兩國國旗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獎章,親手給每一個受獎英雄佩戴在胸前。這枚獎章形似茶蓋大小,佩戴時先扭去針尖上的螺絲帽,再用它的針尖穿過衣服,然後將螺絲帽旋緊。受獎喊到羅剛的名字時,羅剛響亮的應了一聲後。在工作人員攙護下一步一步地走向主席台。此時,整個會場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當羅剛佩戴獎章時,兩腮掛滿了喜悅的淚珠,幸福美好時刻久久縈繞在他的心頭。他心裏無比激動,想了許多許多。是的,自己沒有辜負家鄉父老鄉親的期望。倔強的性格使他在殊死戰鬥中多次立功,成了一名大家尊敬的戰鬥英雄。現在,又代表自己部隊全體指戰員,站在台上受到中央首長表彰。他感到這是自己最大的榮譽,是一輩子也忘不了的大事。此時,他懷著激動不已的心情,偷偷的往台下看了一眼。


    台下後幾排的座位上,王小鳳正在笑咪咪的看著台上授獎的羅剛。


    授獎完畢,陳毅,董必武等領導都在會上講了話。他們的話語熱烈親切,包含著對戰士們幾多關愛,幾多希望,幾多鼓勵和信賴。


    這次授獎會上,中央首長給到會的指戰員每人一個印有“贈給最可愛的人”字樣的搪瓷杯。同時,還贈送給一根毛巾,一件襯衣和永遠值得紀念迴憶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紀念章”,“朝鮮解放紀念章”兩枚銅製紀念品。


    由於羅剛的腿手術後仍在治療恢複期間,部隊決定將他先送往野戰醫院複查後再送到後方去。臨行前,武連長托他帶一封信和一張照片。羅剛點了點頭,雙手接過來,從行李包裹裏取出一個布包打開,將信和照片與自己第一次榮獲中國人民赴朝鮮慰問團頒發的,正麵印有和平鴿子的“和平萬歲”紀念章放在一起,包好後又放進隨行的行李包裹裏麵。羅剛心裏想武連長每次在榮獲勳章之前總是不提自己名字,到時拿出那一枚代表抗美援朝參加戰鬥的全體指戰員贈送給嫂子。此事幹脆等自己迴國後再告訴武連長,讓他妻子也為丈夫參加抗美援朝而自豪。之後,羅剛又把第二次在朝鮮泰山授獎大會上中央首長頒發的三枚勳章放在一起,仍然用發獎時給的那塊綢布包緊放入胸前襯衣口袋裏藏好。與武連長和戰友們一一告別。然後,羅剛和前來護送自己的王小鳳一道離開了野戰醫院。


    途中,由於敵人飛機多次來轟炸,去野戰醫院的道路剛剛被炸斷,汽車無法行駛,一時難以搶修不能通過。實在沒有辦法,司機駕駛汽車隻好將羅剛連同他的隨行行李一起送到附近朝鮮老鄉家裏暫時安頓下來。同時約好第二天上午來接他們繼續前行。


    吃罷中飯,水缸裏沒有水了,王小鳳陪同朝鮮老鄉一起去江邊挑水。屋裏隻剩下羅剛一個人看家。


    這時候,羅剛獨自一人坐在凳上,趁著空閑無事可做,慢慢地打開布袋,拿起武連長那張照片仔細端詳起來。照片是在打仗前照的,武連長身穿軍裝,腰佩手槍,顯得格外英俊和精神。看到這裏,羅剛思緒萬千,勾起了迴憶:


    湖南大湘西某地。


    參加抗美援朝的青年人正在報名。


    部隊首長問:“小夥子,為什麽報名?”


    羅剛不假思索:“當兵,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上戰場後呢?”


    “多殺敵人,多立功勞,多拿勳章。”


    首長笑了。兩天以後,羅剛應征入伍了。


    那天,縣城十分熱鬧,沿途數千上萬群眾,敲鑼打鼓,燃放鞭炮,扭秧歌,載歌載舞,熱烈歡送誌願軍新兵抗美援朝。


    歡送人群裏,羅剛看見既有親朋好友來告別,也有昔日同窗來送行。班上幾個女同學拚命往前擠,向羅剛揮手示意辭行。羅剛發現人群中,唯獨不見王小鳳。他知道再不問,就沒有機會了。於是,他鼓起勇氣,一邊走一邊大膽的問身旁一位女同學:“王小鳳呢?”


    那位女同學感到不解,邊走邊迴答說:“這兩天都沒有看見她來學校上課,不知道去哪兒了。”


    羅剛有點擔心,心想王小鳳一定是在找王部長說情。快要分手時,羅剛對那為女同學說:“代我向王小鳳問好。”


    那位女同學點點頭應道:“好。我一定告訴她。到部隊後別忘了給她寫信。”


    羅剛揮手道別:“知道了。”


    在朝鮮打仗前,羅剛確實給王小鳳寫了一封信。當時,王小鳳已經第二批入伍參加抗美援朝了,隨部隊開赴前線。所以,羅剛寫的信她沒有收到。後來,這一切還是羅剛受傷手術結束後,在治療護理期間聽王小鳳解釋說的。


    “嗚……”一陣飛機轟鳴聲驚醒了正在迴憶中的羅剛。敵人兩架b—26型轟炸機從南邊山巒飛來,在空中盤旋一圈後俯衝下來。接著,投下一枚炸彈在房屋中爆炸。房屋隨即燃起了熊熊大火,愈燒愈大。房裏家具和羅剛隨行的行李全部被炸爛燒毀。


    王小鳳和朝鮮老鄉疾步跑迴來,見狀,拚命地大聲喊道:“羅剛!”“羅剛!”朝鮮老鄉迅速跳進路邊水坑裏,把自己全身打濕,衝進火海裏救人。屋裏濃煙滾滾熱浪逼人,朝鮮老鄉臉上和身上都被火焰烤的焦痛,眼睛也睜不開。他在屋裏找了半天也不見羅剛。


    一會兒,敵機飛走了。


    這時侯,第二輛送往野戰醫院的傷員汽車趕到了。張院長從車上跳下來,問明情況後,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搶救。


    大家七手八腳將大火撲滅了,翻開壓在廢墟上的斷垣殘壁和滿地的瓦礫,終於將羅剛救了出來。


    大家虛驚一場。原來,羅剛見飛機來臨,聽見敵機鳴叫聲音,憑經驗判斷知道是敵人轟炸機。由於他左腳動過手術,即使柱著拐棍,行動也不方便。情況緊急,他四處一看,急中生智,用濕毛巾捂著口,沿著梯子就地滑進屋內地窖裏麵,又一次保住了性命。


    朝鮮老鄉弄得滿臉都是煙灰,頭發也燒焦了許多,見羅剛無事,真是哭笑不得。他終於鬆了一口氣,用手拍了拍羅剛的肩膀,說:“小夥子,你悄悄躲進地窖裏,害得我忙乎了一陣。不過,現在我放心了。”


    羅剛自個摸了摸後腦,說:“老鄉,真對不起。”


    張院長笑著拍了拍羅剛的肩膀,說:“好樣的!”


    王小鳳和朝鮮老鄉都笑了。


    大家也跟著笑了起來。


    羅剛見行李被炸毀,隻有三枚珍藏在胸前襯衣口袋裏的紀念勳章沒有被毀,心裏感到一絲慶幸。他想,當初如果把勳章全部放在行李包裏,現在肯定什麽都沒有了。羅剛雖然半晌沒有作聲,心裏卻在想以後做事還是要多留神好一些。


    見羅剛沒事,張院長招唿大夥趕快奔往停在路旁竹林裏的救護車。就在這時侯,意外發生了,剛剛離去不久的敵機又飛迴來了。


    張院長和王小鳳又急忙叫大家下車隱蔽。就在羅剛剛被王小鳳扶下車時,一枚炸彈在附近爆炸。王小鳳手腳較快,一把拉住羅剛往下按。哪知,羅剛更快,順勢仰麵壓在王小鳳身上,用身體保護了她。


    “轟隆”一聲,這次是另一架敵機投下的炸彈,炸彈在附近爆炸。巨大的爆炸聲將整個竹林都掀動了,高高的竹子拚命地搖晃不停。地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炸碎的細小竹枝和小土塊。


    羅剛鐵被彈片擊中胸部,頓時昏死過去,臉上和胸部到處都是鮮血……


    野戰醫院手術台上,張院長第二次為羅剛親自動手術。真是不幸中的萬幸,上天保佑羅剛命大。擊中他胸部的一塊彈片正好打在茶杯蓋大的那枚勳章上麵,勳章正麵被彈片擊中凹下去了一塊,凹處正在勳章的中間。要不是那枚勳章擋住,彈片正好擊中心髒部位,不然,羅剛就沒命了。真是湊巧,那枚勳章竟奇跡般地救了羅剛的性命。另一塊碎彈片也擊中胸部,落在心髒下方,被張院長手術時取出來了。


    羅剛在敵機轟炸下,不顧自己生命危險,勇敢的保護了王小鳳,又一次立了功。他英勇救戰友的事跡,在戰地救護醫院迅速傳開了,受到大家不斷交口稱讚。許多戰友紛紛去探望身受重傷的羅剛,給他送來鮮花等禮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不消逝的軍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劍吉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劍吉米並收藏永不消逝的軍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