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夏侯惇的疙瘩,是曹昂必須要做的,但曹昂卻沒有急著做,因為曹昂必須要叫夏侯惇感受到他的誠意與尊重,而非是倉促下的搪塞與敷衍。


    別看夏侯惇在軍事方麵的建樹,沒有曹操麾下倚重的一些大將要多,但絕不代表夏侯惇能力不行。


    恰恰相反,夏侯惇在興屯方麵,給曹操不知解決多少煩惱,關鍵是在一些突發狀況下,夏侯惇是有事真上啊。


    不說別的,僅是兗州之戰這一件事,就足以支撐起其在曹軍的超然地位。


    作為曹操的嫡長,有一件事曹昂必須做好,即除了曹氏以外,在丁家與夏侯兩族間,曹昂必須要拿捏好分寸,既要丁家一族感受到他的態度,又要夏侯一族感受到他的態度,要是此事辦不好的話,這不止是對曹昂的損失,更是對整個曹氏基業的損失。


    世人常將夏侯惇、夏侯淵並稱,可實際上呢,二人確為夏侯一族不假,但二人卻並非一房的。


    他二人是族親關係。


    這就是大族間的常態。


    而論起來,曹昂跟夏侯淵關係更近些,因為夏侯淵的正妻,乃是丁氏的妹妹,曹昂見了夏侯淵要叫姨夫,夏侯淵跟曹操是連襟。


    但不能因為這層關係就忽略了夏侯惇,此人跟曹操關係不簡單,這是能把後背交給對方的關係。


    曹操那樣生疑,可對夏侯惇卻從沒有過懷疑。


    所以曹昂在得到一些東西,就必須要承受一些事情,夏侯、曹氏、丁家三族的關係,他都必須要兼顧好才行。


    如果連這些事,曹昂都處置不好,曹操就要考慮曹昂真的行嗎?


    畢竟在這一時代,沒有宗族的支持與協助,是不可能在這亂世下站穩腳跟的,而在曹操的眼裏,三族皆是他絕對信賴的擁躉,三族的人也的確沒有辜負曹操的信賴。


    所以想明白這些的曹昂,在接下來的宴請,還有此後數日間,隻要是有外人在的時候,曹昂都給予了夏侯惇絕對尊重。


    當然在這一姿態下,不代表曹昂就沒有自己的風采,畢竟一味地迎合,這是會叫夏侯惇多想的。


    不過真要說起來,曹昂在荊州與江淮的感受,跟在徐州是不一樣的,畢竟前者是他打下來,或者參與打下來的,而且在荊州、江淮之地,還有自己提拔倚重的一批文武,但後者就不一樣了。


    也是在經曆這些事後,曹昂才突然明白過來,為何在曆朝更迭紛爭之際,會有那麽多勢力的上位者,會參與到前線征戰下,這不止是為了奪占地盤,更是為了叫麾下的文武知曉其威,不然啊,就會在所部勢力滋生隱患與麻煩。


    “子修若有什麽話,就講出來吧。”


    數日後。


    揚州刺史府,後堂。


    本倚著憑幾,翻閱兵書的夏侯惇,突然間說了句話,這叫無所事事的曹昂,知道是時候了。


    在下邳城的這些時日,無疑是曹昂最放鬆的時候,因為沒有種種事宜,需要經他點頭拍板。


    夏侯惇把徐州處理的井然有序,根本就不需要曹昂插手去幹涉什麽,再者言,夏侯惇又是很有想法的人,既然徐州沒有任何問題,曹昂又為何要瞎折騰呢?


    沒必要。


    “什麽都瞞不過叔父啊。”


    曹昂撩撩袍袖,盤腿坐起身來,笑著朝夏侯惇說道。


    “子修若還是這樣,那某就給孟德去信一封,言子修與某很生分。”夏侯惇放下兵書,看向曹昂道。


    “別別別啊!!”


    曹昂一聽這話,作勢就起身朝夏侯惇走去,“叔父,您要是這樣做,就太不地道了,就算是坑侄兒,您也不能這樣坑啊!”


    “您這書信真送到許都去,我父會怎樣侄兒尚且不知,但要是敢叫我母知曉了,她老人家敢提著劍殺到襄陽去!”


    “哈哈!!”


    夏侯惇大笑起來,這話他真的信。


    自家主母是何脾性,夏侯惇還是知曉的,那要是生氣了,連曹孟德都不敢觸其黴頭的。


    但夏侯惇同樣知道,自家主母對曹昂是真看重,那是真的當做親子在養的。


    “那就聊聊吧。”


    想到這些的夏侯惇,收斂笑意對曹昂道。


    “侄兒遵命!”


    曹昂當即一拜道。


    夏侯惇嘴角微揚,但緊接著其嘴角抽動起來。


    “你倆杵在外麵當門神呢!!”曹昂瞪眼朝門外喊道:“把輿圖給某拿進來,你倆這宿將當的可真好啊!!”


    在曹昂的喝罵下,典滿、許儀訕訕笑著走進堂內。


    “將軍!”


    “將軍!”


    在對夏侯惇抱拳行禮後,二人這才走上前,將所攜輿圖拿出來,小心翼翼的鋪到夏侯惇身旁木案上。


    “瞧你倆那點出息!”


    曹昂瞪眼喝道:“一個個到戰場上跟殺才一樣,到了叔父跟前,就跟那耗子見了貓一樣,去,站一邊去。”


    “喏!”


    二人低首應道。


    夏侯惇眉頭微蹙。


    “叔父,那侄兒就說了。”而迎著夏侯惇的注視,曹昂一改先前的狀態,表情嚴肅的說道。


    夏侯惇點點頭。


    “其實叔父也看出來了,侄兒這次大費周折的離荊奔赴各地巡視,就是為今後爆發的大戰做準備。”


    曹昂指著眼前輿圖,正色道:“盡管今下的局勢尚未迅速惡化,我軍與袁紹尚未爆發衝突,但是種種跡象都已表明,與袁紹所部之戰沒多久了。”


    “這別的地方,侄兒也就不贅言了,叔父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不知道的叔父去找我父算賬即可。”


    夏侯惇嘴角抽動起來。


    而站在一旁的典滿、許儀則低頭憋笑。


    “咱們今日就聊聊青兗徐揚一線,真要是爆發大戰之後,這一帶到底會有什麽變化。”曹昂卻是一本正經道。


    “叔父此前調兵遣將,圍繞琅琊、彭城、東海進行調整,且韓浩他們多推行軍屯,這無不表明叔父洞察到與袁紹爆發大戰,位處我軍兩翼勢必不會消停。”


    “而青州的威脅無疑最大。”


    “別看袁紹寵愛三子尚,把長子譚支到青州了,但這不能否認袁譚在青州一帶的實力,還是比較渾厚的。”


    “此子雖比不過子修,但也不容小覷。”


    夏侯惇眉頭微蹙道:“一旦我軍與袁紹交戰,不管正麵戰場定於何處,但此子所領青州必然會有所動。”


    “兗州是某最為擔心的,一旦兗州敢有所失,則必將使濟陰、陳留兩郡大震,而出現這種境遇,則必威脅到潁川安穩,許都就在潁川境內。”


    “更別提造成這種衝擊,必將威脅到孟德所領中軍精銳,不管正麵戰場定在何處,必然是這樣的。”


    “所以叔父重青州,而輕廣陵,是為了避免這種威脅出現。”曹昂順著夏侯惇所講,說出心中所想。


    “正是。”


    夏侯惇點頭道:“劉備實力是很強,孟德對此人也頗為重視,但兩軍對壘下,麾下實力是首要的,靠投機取巧,靠哭,是打不贏仗的!!”


    “那要是孫劉聯手呢?”


    曹昂表情嚴肅,看向夏侯惇道。


    “不可能!!”


    夏侯惇皺眉道:“即便是到今下,江東諸郡的動蕩與反叛,依舊在牽絆著孫策,即便到大戰真爆發之際,可孫策又能動用多少兵力。”


    “叔父,事無絕對。”


    曹昂迴道:“就像當初袁術僭越稱帝,我父領兵發起討袁,可在那個時候,卻沒有多少人會相信,我父統領著聯軍能夠一戰傾覆掉袁術所部,畢竟袁術所部雖不比先前,但這不代表袁術就不堪一擊。”


    夏侯惇向前探探身,眉頭緊鎖的盯著輿圖。


    “侄兒講一種可能。”


    見夏侯惇如此,曹昂伸手指著輿圖,“就按叔父的部署,一旦我軍與袁紹展開激戰,則兗州壓力必然減輕,而袁譚多半是要主攻琅琊等地,因為不把這些兵力解決了,那他就無法策應好袁紹本部精銳。”


    “如此以來的話,叔父必然要領兵督戰,這就勢必會導致一個情況,以下邳為首的地域難免出現兵力空虛。”


    “即便是有舅父所領江淮策應,可真要孫劉聯合起來,勢必要以劉備所占之地作為跳板,一路牽製住江淮兵力,一路則長驅直入,到那個時候將會怎樣?”


    “腹背受敵!”


    夏侯惇皺眉道。


    “其實沒必要這樣悲觀,就按雙方僵持來算吧。”曹昂繼續道:“我軍也可將孫劉兩方各有心思,到時劉備主攻徐州,孫策主攻江淮,必要的時候雙方會聯合一部分兵力,即便是這樣,侄兒也盤算了。”


    “當侄兒親統大軍殺來時,以江淮、徐州為首的地域勢必動蕩難定,這樣一來的話,則我軍不少精銳都將拖拽在這混戰下。”


    “而出現這等態勢,集結青州有力兵力的袁譚,要麽會南下與我軍展開激戰,要麽會突襲兗州!”


    夏侯惇雙拳緊攥起來。


    他發現自己犯了個致命錯誤。


    “某似太看重袁譚了。”


    夏侯惇聲音低沉道:“這樣一來的話,勢必會叫袁譚從現在開始,就對我軍在徐州一帶產生警惕。”


    “叔父英明,這才是關鍵所在!”


    曹昂拍案道:“與袁紹的仗是要打,但怎樣打,何時打,是現在誰都預判不了的,可越是這樣,就越是要外鬆內緊,不能給袁紹一方某種緊張局麵。”


    “不然就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而侄兒所提到的這種,恰是建立在叔父今下這種態勢下,侄兒之所以預判到孫劉勢必會聯合,那是因為他們離我軍最近,他們不願看到我軍打敗袁紹,因為這樣,他們就再無出路了。”


    “子修說的對。”


    夏侯惇苦笑搖頭,“此前我軍表現的太過強勢,這不僅叫袁紹心生警惕,更叫其他勢力心生警覺。”


    “而站在孫劉兩方,他們即便不能得到什麽,也勢必會出兵阻撓我軍集結優勢兵力,跟袁紹展開全戰的。”


    “哪怕是說我軍獲勝的概率很小,可小不代表沒有,畢竟在先前的討袁之戰中,你與孟德就創造了一個奇跡。”


    曹昂沒有再說別的。


    他想表述的,都表述出來了。


    至於別的,無需他再贅言。


    夏侯惇是會進行通盤考慮的。


    在老少兩輩間,其實最難共存的,莫過於意識形態方麵,老一輩有老一輩的思考方式,少一輩有少一輩的思考方式,但恰恰是這樣,往往是會產生碰撞的。


    對於曹昂而言,他的確是少一輩的領軍者,但是他必須要兼顧好老少兩代,不然的話,曹氏基業就會陷入到內耗下。


    而這是曹昂不願看到的。


    跟夏侯惇的探討結束,曹昂就迴到自己住所。


    “公子,真要這樣嗎?”


    典滿有些猶豫,看向曹昂說道:“您不給將軍打聲招唿,就要離開下邳國,這是不是……”


    “這才是最好的。”


    曹昂撩撩袍袖,輕歎一聲道:“叔父的脾性怎樣,你等不是不清楚,作為小輩,卻指出其在一些方麵的疏漏,你等覺得叔父會怎樣想?”


    “好,就算叔父沒有別的想法,可某卻不希望看到叔父的驕傲沒了,作為小輩,這是不能做的事情。”


    和夏侯惇這些時日相處下,曹昂已經知曉了該怎樣與夏侯惇共處,那就是將一些想法跟夏侯惇講明,至於該怎樣做,那要以夏侯惇所想為主。


    畢竟夏侯惇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這封信留下吧。”


    曹昂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遞到典滿的麵前,“等到明日,我等就以遊獵的名義離開下邳城。”


    “喏。”


    典滿當即抱拳喝道。


    該講的話,曹昂都講了。


    該做的事,曹昂都做了。


    繼續留在下邳,對曹昂而言沒什麽好處,同理對夏侯惇也沒有好處,既然是這樣的話,倒不如痛快的離開。


    畢竟他離開荊州的時間也不短了。


    這一路巡視荊北、江淮、徐州等地,讓曹昂對所節製的各地都有了了解,這對曹昂才是最重要的,這為今後的發展與謀劃,是起到正向作用的,今後真要跟袁紹展開大戰,曹昂也知曉該從哪些方麵下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曹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劍客並收藏我的父親是曹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