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曹昂走到今日之地位,就注定他內心的孤獨,是不被多數人所理解與認可的,也恰恰是這樣,讓曹昂在看到其父曹操給他寫的信後,才知過去的曹操,內心又是何等的孤獨。


    或許他二人的理念與思想是不同的,很多時候還會產生碰撞,但是在對待一些事的態度上卻是一致的。


    無他。


    因為他二人都希望曹氏這份基業能更好,希望能在這紛爭亂世下,笑到最後的是曹氏一族,而非是別人。


    也正是這樣,曹操也好,曹昂也罷,都知道地方大族意味著什麽,尤其是那些名下土地眾多,還有家傳的群體。


    當然。


    曹昂考慮的角度,跟曹操考慮的不一樣,畢竟他有著超越這時代的認知,所以他更清楚危害在何處。


    養望博望,家傳典籍,二重君主製,莊園經濟,察舉製……這些因素誘導下,如果不加以遏製的話,就將衍生出更可怕的存在。


    九品中正製!!


    真到了這一步,那在這片土地,將出現一種特殊現象,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階級固化。


    這在曹昂看來太可怕了,也太恐怖了。


    這是一種深深的絕望。


    曹昂要設法改變這一切。


    所以荊州就成了試驗田。


    曹昂要通過自己的方式,斬斷地方大族肆意染指地方的根基,這其中之一,正是層出不窮的地方武裝騷亂。


    這是一個基調。


    圍繞這一基調,曹昂會做另一件事,即大規模開荒墾田,以民屯與軍屯的方式,來掌控住這一寶貴的生產資料。


    “大兄,我看有不少人,對征辟到您身邊驅使,是帶有抗拒心理的啊。”曹彰撓撓頭,迴想起昨日的事,跟在曹昂身旁說道。


    “尤其是那個諸葛亮,我明顯感受到他的不高興,要不是其兄諸葛瑾眼神示意,或許他還會說些什麽。”


    “這不足為奇。”


    曹昂聽後,輕拍曹彰肩膀道:“你不也知諸葛一族,先前是琅琊的望族嗎?”


    “是啊。”


    曹彰下意識點頭道:“可這跟咱們有啥關係呢?”


    “怎麽沒有關係。”


    曹昂輕歎一聲道:“父親當初曾領兵征伐過徐州,且在這期間曾放任青州兵燒殺搶掠。”


    “!!!”


    曹彰瞪大眼睛,難以置信的看向曹昂道:“不會這麽寸吧,他們諸葛一族的人,有死於那場兵亂的?”


    “多半是這樣。”


    曹昂輕歎道:“其實不止是諸葛一族,像徐淮一帶的,不少都對我曹氏帶有敵意,就像魯子敬、步子山他們。”


    “那,那他們為何……”


    曹彰驚奇道。


    “隻能說是命運使然。”


    曹昂開口道:“魯子敬是在討袁之戰中被我意外擒獲,而步子山則是因為步練師,像他們,或許會選擇待在我麾下驅使,但絕不會待在父親麾下,這就是我為何要這樣做的原因所在。”


    “還真夠複雜的啊。”


    曹彰依舊有些驚奇道。


    “是挺複雜的,但他們除了待在我麾下驅使,已然是沒有別的出路了。”


    曹昂微微一笑道:“因為我現在領荊州牧,故而他們今後想要躋身仕途或揚名於地方,都必須要通過我舉薦才行。”


    “諸葛孔明是極具性格,且極具才華的璞玉,而今下我軍所控製的不止是荊州,還變相把出入他地的路全給鎖死了,這代表著什麽?除了選擇我,昨日受邀的那幫才俊,已然是沒有別的選擇了。”


    “大兄,你太可怕了。”


    曹彰瞪大眼睛,看著曹昂說道:“誰要是跟你為敵的話,那下場從一開始就注定了。”


    “你呀。”


    曹昂伸手輕拍曹彰腦袋,笑罵道:“想的倒是挺多,走吧,別叫老師他們等太久了。”


    “嗯。”


    曹彰應了一聲。


    不多時,曹昂、曹彰、典滿、許儀一行趕到正堂。


    “拜見公子!”


    “拜見使君!”


    隨著曹昂的到來,在堂內所聚眾人,無不起身朝曹昂作揖行禮。


    這人是少了不少啊。


    掃視著堂內眾人,曹昂的心底生出感慨。


    不知不覺間,聚集在曹昂身邊的人,除了賈詡、閻象、婁圭、劉曄這幾位外,剩下的從原先的南陽籍,逐步變成了荊北、荊南籍,當然還有少數別的籍貫的。


    像袁渙就任江夏太守,郝普就任宜都太守,魯肅就任南郡太守,胡濟就任襄陽太守,除此以外,郭攸之接替滿寵就任南陽太守,趙儼接替李通就任汝南太守,鄧芝被曹昂舉薦為沛國相,樊建被曹昂舉薦為陳國相,杜襲接替樂進做了廬江太守,韓暨接替李整就任九江太守……


    這一係列的安排與調任,都是曹昂經過深思熟慮下才決定的,這是整合荊宛汝淮徐一帶的重要組成。


    “公子,經過這段時日的調整,各地駐防基本都已明確下來。”


    在曹昂感慨之際,賈詡起身作揖道:“雖說仍牽扯到部分兵馬調動,加之荊北諸郡的宗賊肆虐,但後續征東將軍府調度得當,基本上影響不到大局。”


    “如此甚好。”


    曹昂微微一笑道:“各地駐防調整,關係到征東將軍府所轄諸州各郡的安穩,這段時日辛苦諸公,諸君了。”


    “這都是我等份內之事。”


    賈詡一行作揖道。


    當初將此事交給賈詡、閻象他們來做,就是曹昂絕對信賴他們,盡管後續一些人被曹昂調離了,但對於此事,賈詡他們沒有出任何紕漏。


    如魯肅被調去南郡,此事發生在蔡瑁蒯越他們離開荊州後沒多久,之所以叫魯肅去南郡,一個是想以此曆練魯肅,為其積攢資曆,一個是南郡太重要了,既有於禁所部在此坐鎮,又有孫香所部在此坐鎮,曹昂需要有一位才俊,能夠協調好地方軍政。


    再一個是南郡毗鄰著荊南,盡管曹昂沒打算征伐荊南了,至少短時間內是這樣,但對荊南,對張羨,該有的提防還是要有的。


    原本曹昂還考慮將劉曄調任一地做太守,但考慮到劉曄的才華,特別是整體水利的籌建與開辟,曹昂才沒有叫其離開,曹昂打算將這部分事宜,全權交到劉曄手裏來辦,畢竟漢末這一時期的災害還是挺多的。


    “今下的格局,雖說部分地方仍有動蕩。”


    隨著賈詡一行坐下,曹昂撩袍說道:“但是對於征東將軍府來講,卻不能被這些事宜所遮蓋住其他。”


    “既然駐防體係初步明確,那麽與各地駐防將軍息息相關的軍屯,就要以征東將軍府的名義,命諸將在各地積極開辟軍屯,所辟一應軍屯田畝必須登記造冊,以便於征東將軍府了解實況,以及統籌水利營建諸事。”


    “閻君,此事要你與子揚多費費心。”


    “是。”


    閻象當即作揖道。


    “除了軍屯以外,民屯也要盡快組織起來。”


    曹昂繼續道:“某的意思,是直接給各州刺史,諸郡太守派發命令,命他們統籌各自轄地興屯事宜,聚攏流民,一應事宜可參考先前在南陽郡組織的興屯。”


    “這部分民屯田,要如實的進行登記造冊,頭三年免除田賦,但所貸農具利錢,必須要按期繳納,此外留足一年所需及糧種,餘下要押運官署販賣,這個價格要進行審議,確保興屯民的利益不受損。”


    “在這期間,如若有糊弄了事的,經各州刺史、諸郡太守核準後,查明確有其事者,則收迴一應開墾田畝。”


    “而對於那些奉令行事的良善,後續五年則減免一定田賦,餘下則按先前所行,對此諸公、諸君是怎樣看的?”


    公子對興屯是極其看重啊。


    堂內眾人聽後,無不是生出感慨。


    尤其是蔣琬、步騭這批新人,那感觸就更多了。


    “公子,此事可這樣行事。”


    在眾人思慮之際,閻象上前作揖道:“但是征東將軍府對於民屯方麵,必須要加強監察才行,確保在此期間,不會有人因為所謂的政績,就去做欺上壓下之事,這樣會使惠政變成惡政。”


    “閻君說的沒錯。”


    曹昂點點頭道:“此事某想好了,在征東將軍府下設興屯署,專司監察事宜,諸位意下如何?”


    “善!!”


    曹昂的話,叫堂內眾人皆附和。


    所轄的疆域變多,這需要管轄的事宜也隨之增多,關鍵是在曹昂頭上,還有一個許都,與之並駕齊驅的,還有一個徐州,盡管曹昂兼領徐州軍政,但是夏侯惇這位特殊的存在,曹昂必須要考慮到其感受才行,所以很多事,曹昂必須要考慮到才行。


    “此外還有興工一事,某覺得必須要加快籌建。”


    見眾人沒有意見,曹昂伸手道:“今下孫香所部在江陵一帶坐鎮,但是水軍建設,還存在很大問題。”


    “西起建平郡,東至九江郡,這橫跨千裏之遙的長江,我征東將軍府必須要真正掌控起來才行。”


    “這依托現有的水軍規模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在江陵、洞庭、漢口、江夏、柴桑、安慶等地籌建造船產業,聚攏精通造船的船匠,以及與造船息息相關的各類產業,必須要盡快明確下來才行。”


    “如果此事不能盡快明確,對待此事不夠重視的話,那今後自荊南,自江東而來的威脅一旦產生,必將會追悔莫及的。”


    對待此事,曹昂的態度很堅決。


    必須要大力發展才行。


    今下依托長江航道,籌建起一支內航水上力量,以此積攢與發展造船技術,待到解決了江東後,就必須要逐步發展近海航行,遠海航行了。


    造船技術的提升,可不比其他技術,這必須要穩紮穩打才行。


    不說別的,就說今後要征服幽州,就離不開海上的支持,畢竟在幽州境內,可是有著一大片遼澤的,而這些知曉的卻很少。


    “公子,如果想統籌好造船諸業,詡的建議是像軍器局一樣,籌建起船舶局,這樣能更好的進行統籌。”


    在此等態勢下,賈詡起身作揖道:“而關於這個人選,詡可向公子舉薦一人。”


    “老師想舉薦的,不會是堂兄吧?”


    曹昂眉頭微挑,看向賈詡道。


    “正是政公子。”


    賈詡點頭道。


    “如此就以征東將軍府的名義,派人急赴南陽。”曹昂思慮刹那,伸手對賈詡道:“讓堂兄交接好在宛諸事後,便來襄陽赴任。”


    “諾!”


    賈詡當即作揖道。


    從賈詡離開南陽,跟隨曹昂一起伐荊以來,在南陽的軍器局諸事,一直都是曹政在具體負責的。


    而曹政呢,也沒有叫曹昂失望。


    至少在伐荊期間,前線各部所需一應軍械所需,在南陽的軍器局都能滿足,甚至是到現在都一刻不敢鬆懈。


    無他。


    隨著所轄疆域的增多,針對各地駐防的軍隊,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換裝,為了減輕征東將軍府的壓力,這件事會持續較長時間。


    “此外就是鹽鐵。”


    曹昂想到了什麽,伸手道:“關於此事,征東將軍府必須要做到統一才行,今後沒有征東將軍府的允準,諸州各郡治下不能有人私下從事此業。”


    “關於鹽鐵的調整,昂思前想後,決意由文儀來專司此事,這件事關係到我征東將軍府所轄安穩,文儀可願擔此大任?”


    在道道注視下,王連當即起身,朝曹昂作揖道:“連定不負公子所期!!”


    所轄的疆域大了,要做的事多了,曹昂必須要想方設法的凝聚財源,唯有這樣,他所謀劃的種種,才能得到兜底。


    既然是要給曹氏積蓄力量,為接下來的曹袁大戰蓄勢,曹昂就必須要把所有事都考慮到才行。


    或許在這期間,曹昂做的一些事,會觸碰到不少人的利益,但是曹昂是絕不會退讓半步的,因為這一退,那就沒有下限了。


    而除了鹽鐵以外,曹昂還準備打擊私鑄製錢,這件事要是做不好,那麽他所構建的體係就不可能安穩,當初節製南陽四郡,那地域相對較小,可現在多了一個荊北,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畢竟該地接壤的地方太多了。


    ……


    求五星好評,求催更,求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曹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劍客並收藏我的父親是曹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