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授以為此戰不可輕易開啟!”
袁紹爽朗笑聲在此間響起,可亦是在此時,一人就站出來作揖規勸,“近來我軍征伐公孫瓚,今下公孫瓚固然伏誅,所部勢力傾覆,可是對於我軍而言,這麾下的損失不可謂不小啊。”
“此言甚善!”
此人話音剛落,另一人即起身說道:“就為了傾覆公孫瓚所部,我軍抽調精銳征戰,這致使治下百姓疲憊窮困,賦稅勞役眾多,倉庫積餘耗損嚴重。”
“今下對明公而言,當務之急是停戰止戈,減少治下百姓重擔,休養生息!”
“當然這不是卑下不同意南攻曹操,在此期間明公以大將軍之名,向許都派使者朝見天子,敬獻俘虜與所獲,讓天子知曉公孫瓚之敗,這不僅能為我軍搶占時機,還能對曹操起到震懾!”
二人的話講完,令堂內氣氛變了。
本發笑的袁紹,此刻臉色陰沉起來。
冷眸盯著二人。
此二人不是旁人,正是袁紹麾下監軍沮授,別駕田豐。
可此時的沮授、田豐明顯沒有察覺到袁紹的微妙變化。
“明公今下當致力於農耕,這不僅能使治下百姓得到喘息之機,更使我軍健兒得到休整之機。”
沮授順著田豐之意,繼續道:“如果沒有通過天子,就貿然起兵的話,這對我軍而言是不利的。”
“我軍若能得短暫休整,在此期間向天子奏明,曹操有意縱兵所部隔絕我軍朝見天子之途,如此我軍即占據了大義,明公在鄴城而向天下曆數曹操之惡行,可順勢派兵進駐黎陽,以此來逐步經營黃河南麵,派遣大將領兵坐鎮,期間多造船隻,整修器械,為後續我軍南渡黃河伐曹謀勢。”
“且在此期間我軍亦可分派精銳騎卒,襲擾曹軍與我軍接壤之地,使其兗州沿線不得安寧,這可使我軍更加從容不迫,待到一載後明公即可調遣麾下精銳南征曹操,繼而使其潰敗逃竄,如此我軍進取許都,迎天子以歸鄴,即可而定天下!!”
一場成規模的大戰,特別是諸侯與諸侯間,這仗不是說打就能打起的,因為所牽扯到的層麵太多。
戰前的思想統一,這包括為何打這場仗,盤算自身家底,分析對手家底,縱論天下大勢等等。
僅是這些,就會過去很長時間。
而最終決意開打,前期的調兵遣將,地方調整,糧草調集,屯糧地明確,糧道劃分,軍隊劃分,防區初定等等,都必須緊鑼密鼓的推進起來。
這還僅是涉及己部一方。
在這前後,還要刺探敵軍軍情,與敵軍接壤地試探交戰,散布謠言以攪敵軍後方,策反敵軍,號召一切勢力響應等等,這些舉措與行動都不能少。
就這才構成了戰役級大戰的前期籌備。
雙方會在這期間,你來我往的進行試探,以此探查對方實力究竟怎樣,誰要在這期間出現任何差錯,那優勢就可能喪失掉了。
一步錯,步步錯。
而等到雙方皆知大戰必須開啟,那麽圍繞雙方接壤的地區,乃至與之僻壤的區域,將成為雙方反複奪取的戰場。
很多人認為一場大戰展開,就是集結麾下能征戰的精銳,到前線戰場去跟強敵打一仗,打贏了那就取得勝利了,打敗了那就完蛋了,可真實的戰爭怎會如此容易啊。
恰是因為牽扯到的太多,任何一處敢出現任何紕漏,都有可能導致戰敗,而對一方勢力而言,戰敗,折損的可不止戰前大軍,還會有大批地盤被攻克,嚴重的話會引起周邊勢力群攻……
像曹昂在宛發動的伐荊一役,是因為有層層特殊因素疊加在一起,才得以如此快的發動起來,不然根本就不可能,也不現實。
討袁之戰的終勝,是最大的士氣振奮,這構成了曹昂所統諸軍,敢於向荊州發動反撲之勢,也構成了曹昂傳達軍令,麾下諸將各部願意奉令的基礎。
而一批文武在討袁之戰獲取戰功,得到應有的賞賜與晉升,這也叫留守的文武,一個個都鉚足勁想表現自己。
圍繞這一前提背景下,荊州內部並不和諧,對立矛盾眾多,江東方麵被地方武裝所牽製,曹昂所節四郡無太多強敵,張羨反劉之心強烈,這種種外部因素下推動,才使得曹昂在發動此戰時,能夠按部就班的推動著打。
這其中敢有一環出現差池,就憑曹昂節製的四郡,想戰勝劉表集結荊北力量,這根本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事。
曹昂能取巧,不代表別人就能。
因為曹昂有著先知先覺的絕對優勢。
當然這種取巧,隨著天下格局的改變,在今後也不能輕易進行了,無他,事態與熟悉的出現太大偏差。
曹昂也成過去的光腳的,一步步成為穿鞋的,所處的位置不同了,考慮問題的角度就會隨即發生轉變。
“真真是一派胡言!!”
治中別駕審配起身斥責,在道道注視下,看向沮授、田豐二人,“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明公何等神明威武,攜覆公孫之勝威,會合我軍精銳之士,以此南征討伐曹操,憑此天時地利人和,定能早敗曹操!”
“如若今時不及時攻取曹操,叫曹賊有了喘息之機,將來想要再除此心腹之患就難了!!”
“不錯。”
謀臣郭圖緊隨其後道:“雖說曹操奪取江淮、徐州等地,可麾下必然損失慘重,加之上述之地久經戰亂侵襲,上述之地固被曹操所得,但並不能為曹操所用。”
“此等戰機何其難得,汝等卻講這樣的話,究竟是何居心?難不成是想叫曹賊得以喘息不成?!”
郭圖的質問,叫沮授、田豐眉頭微蹙。
亦叫荀諶等人眉頭微蹙。
論勢就論勢,如何能攀扯到這上麵來?
不過也有一些人小聲議論起來。
特別是有些人,還特意去看袁紹是何表情。
這就是今下袁紹所部的真實情況。
隨著最後的強敵公孫瓚被滅,其內部間的紛爭愈發明顯,這看似是爭的繼承者之勢,實則這背後牽扯到的更多。
關鍵是袁紹的態度,明顯是寵溺三子尚的。
在這點,袁紹就比不過曹操。
對待繼承者,曹操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曹昂,不然當初也不會征伐張繡時,會將曹昂帶上,這明顯是想增強曹昂在軍中的閱曆與威望。
曹操的正妻丁氏是不能生養,但卻認了曹昂為子,且自幼養在身邊,視為己出,這就明確了曹昂的地位!
關鍵是曹氏、夏侯、丁氏三族都認曹昂。
有是受曹操的影響,有是受丁氏的影響。
兩者兼顧的亦是不少。
僅是憑借這一點,隻要曹昂表現的不錯,也不說超凡脫俗了,這就無人能撼動曹昂的地位。
更別提曹昂自隨軍討伐張繡以來,到留守南陽,到從征袁術,到發動伐荊一役,這前後的表現簡直驚世駭俗,隻要曹操不多想,那就更沒得說了。
可袁紹這邊明顯不是這樣。
“夫救亂誅暴,謂之義兵;恃眾憑強,謂之驕兵;義者無敵,驕者先滅!”
沮授眉頭緊鎖,盯著審配、郭圖二人,沉聲道:“曹操迎天子以定都許,今明公毫無征兆下就出兵南征,此有悖大義,這將使天下指摘明公!”
“何況兩軍交戰不在強弱,自曹操迎奉天子以來,治下是法令暢通,麾下精銳如雲,這絕非公孫瓚之類所能比的!”
“更別提在袁術僭越稱帝之際,曹操之嫡長昂,表現何其亮眼,先是橫掃汝南,後蕩平廬江,此為曹操領兵攻破九江,圍攻壽春,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止是這般。”
田豐緊隨其後道:“此子絕非泛泛之輩,此子能憑南陽、汝南幾地,即可傾覆劉表在荊北之勢力,一舉奪占荊州富庶之地,一旦知曉我軍貿然對曹操發動攻勢,必然會有所動的,此不可不防啊!!”
“明公斷不可能舍萬全之策,而興無名之兵啊!”沮授麵露憂色道:“不然,卑下實在對明公感到擔憂,畢竟這……”
沮授、田豐不提這些還好,提及這些,袁紹陰沉的臉,露出幾分厭惡之色。
原本對曹操,袁紹都是厭惡到極致的。
現在曹操之子曹昂,表現的還如此搶眼,這難保叫袁紹會進行比較。
憑什麽一閹宦之後能有如此表現?
“真真是一派胡言!”
審配冷哼一聲,盯著沮授、田豐二人,喝道:“曹操素來詭計多端,其子昂不過是一小兒罷了,縱使劉表所部被傾覆,那也斷不是此子所能為。”
“依著某之見,這定是曹操盡起麾下精銳,調集麾下能征善戰之輩,在為其子蓄勢,諸位可別忘了,這曹操素來怕其妻丁氏!!”
“誰又能確保,這不是得其妻威脅,為鞏其子昂之地位,才特意這樣做的?諸位可別忘了,那丁氏可不能生養啊!!”
“定是如此!!”
郭圖緊隨其後道:“某是不信,區區一小兒能憑一己之力,傾覆掉劉表所部,今下的荊北之地,定然是集結了曹操多半精銳,不然依荊州之勢,如何能使曹軍在此安穩?”
“這對我軍而言可謂是難得的戰機啊!!”
“曹操麾下精銳皆是北兵,而荊州地處南方,這戰力勢必會大幅削減,如若我軍能在此時南征,則不僅能迅速攻破兗州等地,如此即便曹操想從南征調大軍,屆時荊州義士知曉明公之威,定然會奮起反抗!!”
審配、郭圖如此講,叫袁紹臉色緩和不少。
但堂內所聚眾人,不少卻露出凝重之色。
今下曹昂之名,可不止在荊州、江淮一帶傳開,在中原一帶傳開,甚至在河北諸州也都傳開了。
如此迅速的傳播,這本是不太現實的事,但奈何曹昂的身份太特殊了,乃是曹操嫡長,本身曹操身份就特殊,迎奉天子歸許,還是當朝司空,這樣一來,曹昂表現但凡亮眼一點,就會跟著迅速傳開。
也是如此,使得有兩股風潮出現。
一種是警惕曹昂的。
一種是輕視曹昂的。
但不管怎樣說,曹昂之名已然傳開。
“更別提明公出兵,乃至征伐曹操,而非是討伐天子!”
在此等態勢下,郭圖繼續說道:“這可不是師出無名!諸位可別忘了,明公本就是大將軍,節製冀、並、青、幽四州軍政,此乃天子冊封的!!”
“大義,明公本就掌著。”
“更別提明公麾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對明公皆是竭力盡忠,治下諸族無不想為明公效力,今下若不能盡快征伐曹操,以早定大業的話,那才是違背大義啊!!”
在講這句話時,郭圖還特意停頓刹那,看看眾人的反應。
別看耿苞所提遭到反對,可有些事在一些人心中,其實已然是萌芽生根了,取代漢室而問鼎天下,這件事不是沒有機會。
袁術僭越稱帝一事,盡管曹操率部滅掉了袁術,但也叫一些想法萌動了,並且從私下轉到了公開場合。
現在袁紹麾下反對聲很大,行,打敗一個公孫瓚,不足以積攢這種聲威,那要是把曹操打敗了呢?
即便有反對聲,那會有多少?
“監軍之計,確實是比較穩妥之策,但卻缺少靈變性!”
見堂內眾人,不少表情有變化,但卻沒有人站出來指摘,郭圖遂開口道:“明公乃是大將軍,征伐區區曹操之輩,又何須如此謹慎!!”
“你!!”
“夠了!!”
在沮授準備說話之際,袁紹拍案怒喝,這叫局勢立時有了變化,原本一些想站出來的人,此刻也都沒了後續。
其實從袁紹滅掉公孫瓚,這心理就有極大的變化,坐擁四州之地,天下誰能比肩?曹操是得到不少地盤,但是很多地方都是久經戰亂之地,這不是想恢複就能恢複的,且在這一時期,天下最富庶的地域在北而非在南,所以很多人都能瞧出袁紹的變化,盡管心中有各種想法吧,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當今天下實力最強的在袁,而非在曹!
“某乏了,今日就暫如此吧。”
在道道注視下,袁紹冷哼一聲,“待日後再言此事。”
言罷,袁紹起身離去。
隻是在離開之際,袁紹冷冷的看了眼沮授、田豐他們,而此幕叫郭圖看到,內心可謂是興奮至極。
自家主公生厭,這機會不就來了嗎?
袁紹爽朗笑聲在此間響起,可亦是在此時,一人就站出來作揖規勸,“近來我軍征伐公孫瓚,今下公孫瓚固然伏誅,所部勢力傾覆,可是對於我軍而言,這麾下的損失不可謂不小啊。”
“此言甚善!”
此人話音剛落,另一人即起身說道:“就為了傾覆公孫瓚所部,我軍抽調精銳征戰,這致使治下百姓疲憊窮困,賦稅勞役眾多,倉庫積餘耗損嚴重。”
“今下對明公而言,當務之急是停戰止戈,減少治下百姓重擔,休養生息!”
“當然這不是卑下不同意南攻曹操,在此期間明公以大將軍之名,向許都派使者朝見天子,敬獻俘虜與所獲,讓天子知曉公孫瓚之敗,這不僅能為我軍搶占時機,還能對曹操起到震懾!”
二人的話講完,令堂內氣氛變了。
本發笑的袁紹,此刻臉色陰沉起來。
冷眸盯著二人。
此二人不是旁人,正是袁紹麾下監軍沮授,別駕田豐。
可此時的沮授、田豐明顯沒有察覺到袁紹的微妙變化。
“明公今下當致力於農耕,這不僅能使治下百姓得到喘息之機,更使我軍健兒得到休整之機。”
沮授順著田豐之意,繼續道:“如果沒有通過天子,就貿然起兵的話,這對我軍而言是不利的。”
“我軍若能得短暫休整,在此期間向天子奏明,曹操有意縱兵所部隔絕我軍朝見天子之途,如此我軍即占據了大義,明公在鄴城而向天下曆數曹操之惡行,可順勢派兵進駐黎陽,以此來逐步經營黃河南麵,派遣大將領兵坐鎮,期間多造船隻,整修器械,為後續我軍南渡黃河伐曹謀勢。”
“且在此期間我軍亦可分派精銳騎卒,襲擾曹軍與我軍接壤之地,使其兗州沿線不得安寧,這可使我軍更加從容不迫,待到一載後明公即可調遣麾下精銳南征曹操,繼而使其潰敗逃竄,如此我軍進取許都,迎天子以歸鄴,即可而定天下!!”
一場成規模的大戰,特別是諸侯與諸侯間,這仗不是說打就能打起的,因為所牽扯到的層麵太多。
戰前的思想統一,這包括為何打這場仗,盤算自身家底,分析對手家底,縱論天下大勢等等。
僅是這些,就會過去很長時間。
而最終決意開打,前期的調兵遣將,地方調整,糧草調集,屯糧地明確,糧道劃分,軍隊劃分,防區初定等等,都必須緊鑼密鼓的推進起來。
這還僅是涉及己部一方。
在這前後,還要刺探敵軍軍情,與敵軍接壤地試探交戰,散布謠言以攪敵軍後方,策反敵軍,號召一切勢力響應等等,這些舉措與行動都不能少。
就這才構成了戰役級大戰的前期籌備。
雙方會在這期間,你來我往的進行試探,以此探查對方實力究竟怎樣,誰要在這期間出現任何差錯,那優勢就可能喪失掉了。
一步錯,步步錯。
而等到雙方皆知大戰必須開啟,那麽圍繞雙方接壤的地區,乃至與之僻壤的區域,將成為雙方反複奪取的戰場。
很多人認為一場大戰展開,就是集結麾下能征戰的精銳,到前線戰場去跟強敵打一仗,打贏了那就取得勝利了,打敗了那就完蛋了,可真實的戰爭怎會如此容易啊。
恰是因為牽扯到的太多,任何一處敢出現任何紕漏,都有可能導致戰敗,而對一方勢力而言,戰敗,折損的可不止戰前大軍,還會有大批地盤被攻克,嚴重的話會引起周邊勢力群攻……
像曹昂在宛發動的伐荊一役,是因為有層層特殊因素疊加在一起,才得以如此快的發動起來,不然根本就不可能,也不現實。
討袁之戰的終勝,是最大的士氣振奮,這構成了曹昂所統諸軍,敢於向荊州發動反撲之勢,也構成了曹昂傳達軍令,麾下諸將各部願意奉令的基礎。
而一批文武在討袁之戰獲取戰功,得到應有的賞賜與晉升,這也叫留守的文武,一個個都鉚足勁想表現自己。
圍繞這一前提背景下,荊州內部並不和諧,對立矛盾眾多,江東方麵被地方武裝所牽製,曹昂所節四郡無太多強敵,張羨反劉之心強烈,這種種外部因素下推動,才使得曹昂在發動此戰時,能夠按部就班的推動著打。
這其中敢有一環出現差池,就憑曹昂節製的四郡,想戰勝劉表集結荊北力量,這根本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事。
曹昂能取巧,不代表別人就能。
因為曹昂有著先知先覺的絕對優勢。
當然這種取巧,隨著天下格局的改變,在今後也不能輕易進行了,無他,事態與熟悉的出現太大偏差。
曹昂也成過去的光腳的,一步步成為穿鞋的,所處的位置不同了,考慮問題的角度就會隨即發生轉變。
“真真是一派胡言!!”
治中別駕審配起身斥責,在道道注視下,看向沮授、田豐二人,“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明公何等神明威武,攜覆公孫之勝威,會合我軍精銳之士,以此南征討伐曹操,憑此天時地利人和,定能早敗曹操!”
“如若今時不及時攻取曹操,叫曹賊有了喘息之機,將來想要再除此心腹之患就難了!!”
“不錯。”
謀臣郭圖緊隨其後道:“雖說曹操奪取江淮、徐州等地,可麾下必然損失慘重,加之上述之地久經戰亂侵襲,上述之地固被曹操所得,但並不能為曹操所用。”
“此等戰機何其難得,汝等卻講這樣的話,究竟是何居心?難不成是想叫曹賊得以喘息不成?!”
郭圖的質問,叫沮授、田豐眉頭微蹙。
亦叫荀諶等人眉頭微蹙。
論勢就論勢,如何能攀扯到這上麵來?
不過也有一些人小聲議論起來。
特別是有些人,還特意去看袁紹是何表情。
這就是今下袁紹所部的真實情況。
隨著最後的強敵公孫瓚被滅,其內部間的紛爭愈發明顯,這看似是爭的繼承者之勢,實則這背後牽扯到的更多。
關鍵是袁紹的態度,明顯是寵溺三子尚的。
在這點,袁紹就比不過曹操。
對待繼承者,曹操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曹昂,不然當初也不會征伐張繡時,會將曹昂帶上,這明顯是想增強曹昂在軍中的閱曆與威望。
曹操的正妻丁氏是不能生養,但卻認了曹昂為子,且自幼養在身邊,視為己出,這就明確了曹昂的地位!
關鍵是曹氏、夏侯、丁氏三族都認曹昂。
有是受曹操的影響,有是受丁氏的影響。
兩者兼顧的亦是不少。
僅是憑借這一點,隻要曹昂表現的不錯,也不說超凡脫俗了,這就無人能撼動曹昂的地位。
更別提曹昂自隨軍討伐張繡以來,到留守南陽,到從征袁術,到發動伐荊一役,這前後的表現簡直驚世駭俗,隻要曹操不多想,那就更沒得說了。
可袁紹這邊明顯不是這樣。
“夫救亂誅暴,謂之義兵;恃眾憑強,謂之驕兵;義者無敵,驕者先滅!”
沮授眉頭緊鎖,盯著審配、郭圖二人,沉聲道:“曹操迎天子以定都許,今明公毫無征兆下就出兵南征,此有悖大義,這將使天下指摘明公!”
“何況兩軍交戰不在強弱,自曹操迎奉天子以來,治下是法令暢通,麾下精銳如雲,這絕非公孫瓚之類所能比的!”
“更別提在袁術僭越稱帝之際,曹操之嫡長昂,表現何其亮眼,先是橫掃汝南,後蕩平廬江,此為曹操領兵攻破九江,圍攻壽春,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止是這般。”
田豐緊隨其後道:“此子絕非泛泛之輩,此子能憑南陽、汝南幾地,即可傾覆劉表在荊北之勢力,一舉奪占荊州富庶之地,一旦知曉我軍貿然對曹操發動攻勢,必然會有所動的,此不可不防啊!!”
“明公斷不可能舍萬全之策,而興無名之兵啊!”沮授麵露憂色道:“不然,卑下實在對明公感到擔憂,畢竟這……”
沮授、田豐不提這些還好,提及這些,袁紹陰沉的臉,露出幾分厭惡之色。
原本對曹操,袁紹都是厭惡到極致的。
現在曹操之子曹昂,表現的還如此搶眼,這難保叫袁紹會進行比較。
憑什麽一閹宦之後能有如此表現?
“真真是一派胡言!”
審配冷哼一聲,盯著沮授、田豐二人,喝道:“曹操素來詭計多端,其子昂不過是一小兒罷了,縱使劉表所部被傾覆,那也斷不是此子所能為。”
“依著某之見,這定是曹操盡起麾下精銳,調集麾下能征善戰之輩,在為其子蓄勢,諸位可別忘了,這曹操素來怕其妻丁氏!!”
“誰又能確保,這不是得其妻威脅,為鞏其子昂之地位,才特意這樣做的?諸位可別忘了,那丁氏可不能生養啊!!”
“定是如此!!”
郭圖緊隨其後道:“某是不信,區區一小兒能憑一己之力,傾覆掉劉表所部,今下的荊北之地,定然是集結了曹操多半精銳,不然依荊州之勢,如何能使曹軍在此安穩?”
“這對我軍而言可謂是難得的戰機啊!!”
“曹操麾下精銳皆是北兵,而荊州地處南方,這戰力勢必會大幅削減,如若我軍能在此時南征,則不僅能迅速攻破兗州等地,如此即便曹操想從南征調大軍,屆時荊州義士知曉明公之威,定然會奮起反抗!!”
審配、郭圖如此講,叫袁紹臉色緩和不少。
但堂內所聚眾人,不少卻露出凝重之色。
今下曹昂之名,可不止在荊州、江淮一帶傳開,在中原一帶傳開,甚至在河北諸州也都傳開了。
如此迅速的傳播,這本是不太現實的事,但奈何曹昂的身份太特殊了,乃是曹操嫡長,本身曹操身份就特殊,迎奉天子歸許,還是當朝司空,這樣一來,曹昂表現但凡亮眼一點,就會跟著迅速傳開。
也是如此,使得有兩股風潮出現。
一種是警惕曹昂的。
一種是輕視曹昂的。
但不管怎樣說,曹昂之名已然傳開。
“更別提明公出兵,乃至征伐曹操,而非是討伐天子!”
在此等態勢下,郭圖繼續說道:“這可不是師出無名!諸位可別忘了,明公本就是大將軍,節製冀、並、青、幽四州軍政,此乃天子冊封的!!”
“大義,明公本就掌著。”
“更別提明公麾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對明公皆是竭力盡忠,治下諸族無不想為明公效力,今下若不能盡快征伐曹操,以早定大業的話,那才是違背大義啊!!”
在講這句話時,郭圖還特意停頓刹那,看看眾人的反應。
別看耿苞所提遭到反對,可有些事在一些人心中,其實已然是萌芽生根了,取代漢室而問鼎天下,這件事不是沒有機會。
袁術僭越稱帝一事,盡管曹操率部滅掉了袁術,但也叫一些想法萌動了,並且從私下轉到了公開場合。
現在袁紹麾下反對聲很大,行,打敗一個公孫瓚,不足以積攢這種聲威,那要是把曹操打敗了呢?
即便有反對聲,那會有多少?
“監軍之計,確實是比較穩妥之策,但卻缺少靈變性!”
見堂內眾人,不少表情有變化,但卻沒有人站出來指摘,郭圖遂開口道:“明公乃是大將軍,征伐區區曹操之輩,又何須如此謹慎!!”
“你!!”
“夠了!!”
在沮授準備說話之際,袁紹拍案怒喝,這叫局勢立時有了變化,原本一些想站出來的人,此刻也都沒了後續。
其實從袁紹滅掉公孫瓚,這心理就有極大的變化,坐擁四州之地,天下誰能比肩?曹操是得到不少地盤,但是很多地方都是久經戰亂之地,這不是想恢複就能恢複的,且在這一時期,天下最富庶的地域在北而非在南,所以很多人都能瞧出袁紹的變化,盡管心中有各種想法吧,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當今天下實力最強的在袁,而非在曹!
“某乏了,今日就暫如此吧。”
在道道注視下,袁紹冷哼一聲,“待日後再言此事。”
言罷,袁紹起身離去。
隻是在離開之際,袁紹冷冷的看了眼沮授、田豐他們,而此幕叫郭圖看到,內心可謂是興奮至極。
自家主公生厭,這機會不就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