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此來找末將,莫非是想讓末將率部襲宛縣?”在沉默了許久,於禁收斂心神,看向曹昂說道。
僅是通過曹昂講的這些,於禁就知自家主公沒把張繡放到眼裏過,其實對於這一點他此前就有擔憂。
曹操的這種心態,盡管表麵從未表露出過,但是在言行舉止間,早已間接影響到很多人了。
“可以這樣理解。”
曹昂點頭對於禁道:“某現在擔心,張繡想奇襲我軍。”
於禁雙眸微張。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今日借巡營之名,特來找文則將軍,就是想促成一件事。”
曹昂繼續道:“如果在最近幾日,張繡果真要奇襲我軍,文則將軍不必理會,率本部給某反襲宛縣,趁亂奪占此城!”
於禁沉默了。
這可不是小事啊!
不管生亂與否,率部擅自行動,很容易會被視為反叛。
“公子,末將有一言。”
於禁朝曹昂抱拳一禮,“既然公子洞察到張繡所謀,為何不向主公言明?主公還是很看重公子的。”
曹昂微微一笑道:“文則將軍覺得,將此事講於父親,他會有什麽反應?”
多半會當做笑談。
於禁暗道。
“某自離許從軍,來南陽討伐張繡,是想建功立業的。”
曹昂收斂笑意,神情倨傲道:“某已及冠,不可能一直被父親庇護,這非曹家兒郎該有的表現!”
“此外某適才所講種種,還僅限於某的猜測,沒有得到有力佐證前,講與不講其實都不好。”
“畢竟當下宛縣情況很複雜,張繡歸降在即,軍中卻生驕意,某能做的就是有備無患,張繡若沒有反,一切都好,若反,我軍也不至於太被動,文則將軍覺得呢?”
曹昂將問題又拋給於禁。
於禁:“……”
張繡必反,這是曹昂先知先覺的優勢,但是有些事情不能講明,不然就無法解釋清楚了。
何況在曹昂的眼裏,一個依附荊州劉表的西涼殘餘,不該成為阻擋曹操謀取霸業的絆腳石!
如果這次跟原有曆史軌跡一樣,最終讓張繡趁亂攻破曹軍,那麽在接下來的幾年,曹操所部擴張就被大大限製。
僅是曹昂知曉的情況,在這次兵敗宛縣後,曹操又多次發兵討伐張繡,這前後還發生不少大事。
讓人記憶最深刻的,莫過於袁術稱帝!
恰恰是因為這件事,才讓曹操沒有腹背受敵。
袁術稱帝可謂轟動了天下,漢室最後一塊遮羞布被揭開,更讓不少諸侯的野心膨脹。
別人都可以罵袁術,唯獨曹操要感謝袁術。
要不是袁術昏了頭,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行此等倒行逆施之舉,那曹操處境隻會更艱難。
既然清楚今後大勢的走向,曹昂就想設法改變這一切,如果這一切真能改變,帶來的影響將難以估量!
“文則將軍,你難道就隻想做個平虜校尉?”
想到這些的曹昂,看向於禁繼續道:“在某看來,文則將軍之才,之勇,可不亞於子孝叔父,文則將軍難道就不想名揚我軍?”
於禁聽到這話,就知自己必須表態了。
“末將願聽公子調遣!!”
於禁心中輕歎一聲,朝曹昂單膝跪地道。
“文則將軍快快請起!”
曹昂上前攙扶,心中懸著的石頭算是落下。
他清楚於禁這般,不是靠自己說服的,而是靠其父之威,之名,還有就是於禁亦有擔憂。
但是不管怎樣,於禁表明態度,那趁著張繡謀劃奇襲,讓於禁在大亂下襲占宛縣,此事成的概率就不小!
於禁的沉穩與膽魄,曹昂是清楚的。
在來找於禁之前,一個想法就在曹昂心底萌生,如果這次宛縣可以在他的幹預下,被曹軍強勢拿下,而他選擇留駐南陽,是否就能改變很多呢?
這個想法在生出後,就開始不受控製的瘋狂生長。
“文則將軍,某適才講的很清楚。”
想到這些的曹昂,看向於禁正色道:“這一切都建立在張繡要反上,如果沒有發生,就當某沒有來過。”
“但要是張繡真反了,要率部奇襲我軍,文則將軍無需考慮別的,就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出兵,一定要將宛縣奪下!”
“這把劍是某及冠時,我父所賜,今日某轉贈於文則將軍,有某在,斷不會叫文則將軍背負任何罵名!”
講到這裏,曹昂取下腰間寶劍,遞到了於禁麵前。
“公子~”
於禁有些動容,臉上露出複雜之色。
眼前這把佩劍的含義,他如何會不知啊,此乃自家主公精挑細選的寶劍,斥巨資尋鑄劍大匠師,以天外隕鐵所鑄!
此劍的含義不言而喻。
“文則將軍不負我父,昂必不負將軍!”
曹昂麵不改色道。
“禁,絕不辜公子所期!”
於禁單膝跪地,雙手接過曹昂所遞寶劍,語氣鏗鏘道。
“好!這才是某知曉的於禁,於文則!”
曹昂露出笑意,上前攙扶起於禁,不加吝嗇的讚許。
前世摸爬滾打這麽多年,曹昂就明白一個道理,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切忌外行指揮內行,這世間有多少事,壞就壞在瞎指揮亂摻和上了。
打仗,曹昂不懂。
即便真懂一些,那也比不過於禁,這可是五子良將啊!
收買人心這套,他是沒有做過,但也見過不少,畫大餅誰不會?關鍵是大餅畫了,那就實現才行!
不然人心就散了。
“文則將軍,某還有事,就先走了。”
曹昂沒再多說別的,該說的都說了,剩下的就看於禁了。
反奇襲的人選有了,襲占宛縣的隊伍也有了,隻要張繡敢奇襲曹營,在大亂之下,曹昂覺得於禁不會讓自己失望。
畢竟想要成功奇襲曹營,令曹操麾下各部大亂,那張繡就必須要抽調麾下精銳,留守宛縣的精銳必定不多!
張繡終究是依附於劉表麾下,並非是劉表嫡係,所以麾下的精銳都是關中帶來的,死一個少一個,到現在啊,張繡麾下精銳撐死也就數千!
最為重要的一環敲定,但曹昂卻不敢鬆懈,他還有不少事要做!
僅是通過曹昂講的這些,於禁就知自家主公沒把張繡放到眼裏過,其實對於這一點他此前就有擔憂。
曹操的這種心態,盡管表麵從未表露出過,但是在言行舉止間,早已間接影響到很多人了。
“可以這樣理解。”
曹昂點頭對於禁道:“某現在擔心,張繡想奇襲我軍。”
於禁雙眸微張。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今日借巡營之名,特來找文則將軍,就是想促成一件事。”
曹昂繼續道:“如果在最近幾日,張繡果真要奇襲我軍,文則將軍不必理會,率本部給某反襲宛縣,趁亂奪占此城!”
於禁沉默了。
這可不是小事啊!
不管生亂與否,率部擅自行動,很容易會被視為反叛。
“公子,末將有一言。”
於禁朝曹昂抱拳一禮,“既然公子洞察到張繡所謀,為何不向主公言明?主公還是很看重公子的。”
曹昂微微一笑道:“文則將軍覺得,將此事講於父親,他會有什麽反應?”
多半會當做笑談。
於禁暗道。
“某自離許從軍,來南陽討伐張繡,是想建功立業的。”
曹昂收斂笑意,神情倨傲道:“某已及冠,不可能一直被父親庇護,這非曹家兒郎該有的表現!”
“此外某適才所講種種,還僅限於某的猜測,沒有得到有力佐證前,講與不講其實都不好。”
“畢竟當下宛縣情況很複雜,張繡歸降在即,軍中卻生驕意,某能做的就是有備無患,張繡若沒有反,一切都好,若反,我軍也不至於太被動,文則將軍覺得呢?”
曹昂將問題又拋給於禁。
於禁:“……”
張繡必反,這是曹昂先知先覺的優勢,但是有些事情不能講明,不然就無法解釋清楚了。
何況在曹昂的眼裏,一個依附荊州劉表的西涼殘餘,不該成為阻擋曹操謀取霸業的絆腳石!
如果這次跟原有曆史軌跡一樣,最終讓張繡趁亂攻破曹軍,那麽在接下來的幾年,曹操所部擴張就被大大限製。
僅是曹昂知曉的情況,在這次兵敗宛縣後,曹操又多次發兵討伐張繡,這前後還發生不少大事。
讓人記憶最深刻的,莫過於袁術稱帝!
恰恰是因為這件事,才讓曹操沒有腹背受敵。
袁術稱帝可謂轟動了天下,漢室最後一塊遮羞布被揭開,更讓不少諸侯的野心膨脹。
別人都可以罵袁術,唯獨曹操要感謝袁術。
要不是袁術昏了頭,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行此等倒行逆施之舉,那曹操處境隻會更艱難。
既然清楚今後大勢的走向,曹昂就想設法改變這一切,如果這一切真能改變,帶來的影響將難以估量!
“文則將軍,你難道就隻想做個平虜校尉?”
想到這些的曹昂,看向於禁繼續道:“在某看來,文則將軍之才,之勇,可不亞於子孝叔父,文則將軍難道就不想名揚我軍?”
於禁聽到這話,就知自己必須表態了。
“末將願聽公子調遣!!”
於禁心中輕歎一聲,朝曹昂單膝跪地道。
“文則將軍快快請起!”
曹昂上前攙扶,心中懸著的石頭算是落下。
他清楚於禁這般,不是靠自己說服的,而是靠其父之威,之名,還有就是於禁亦有擔憂。
但是不管怎樣,於禁表明態度,那趁著張繡謀劃奇襲,讓於禁在大亂下襲占宛縣,此事成的概率就不小!
於禁的沉穩與膽魄,曹昂是清楚的。
在來找於禁之前,一個想法就在曹昂心底萌生,如果這次宛縣可以在他的幹預下,被曹軍強勢拿下,而他選擇留駐南陽,是否就能改變很多呢?
這個想法在生出後,就開始不受控製的瘋狂生長。
“文則將軍,某適才講的很清楚。”
想到這些的曹昂,看向於禁正色道:“這一切都建立在張繡要反上,如果沒有發生,就當某沒有來過。”
“但要是張繡真反了,要率部奇襲我軍,文則將軍無需考慮別的,就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出兵,一定要將宛縣奪下!”
“這把劍是某及冠時,我父所賜,今日某轉贈於文則將軍,有某在,斷不會叫文則將軍背負任何罵名!”
講到這裏,曹昂取下腰間寶劍,遞到了於禁麵前。
“公子~”
於禁有些動容,臉上露出複雜之色。
眼前這把佩劍的含義,他如何會不知啊,此乃自家主公精挑細選的寶劍,斥巨資尋鑄劍大匠師,以天外隕鐵所鑄!
此劍的含義不言而喻。
“文則將軍不負我父,昂必不負將軍!”
曹昂麵不改色道。
“禁,絕不辜公子所期!”
於禁單膝跪地,雙手接過曹昂所遞寶劍,語氣鏗鏘道。
“好!這才是某知曉的於禁,於文則!”
曹昂露出笑意,上前攙扶起於禁,不加吝嗇的讚許。
前世摸爬滾打這麽多年,曹昂就明白一個道理,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切忌外行指揮內行,這世間有多少事,壞就壞在瞎指揮亂摻和上了。
打仗,曹昂不懂。
即便真懂一些,那也比不過於禁,這可是五子良將啊!
收買人心這套,他是沒有做過,但也見過不少,畫大餅誰不會?關鍵是大餅畫了,那就實現才行!
不然人心就散了。
“文則將軍,某還有事,就先走了。”
曹昂沒再多說別的,該說的都說了,剩下的就看於禁了。
反奇襲的人選有了,襲占宛縣的隊伍也有了,隻要張繡敢奇襲曹營,在大亂之下,曹昂覺得於禁不會讓自己失望。
畢竟想要成功奇襲曹營,令曹操麾下各部大亂,那張繡就必須要抽調麾下精銳,留守宛縣的精銳必定不多!
張繡終究是依附於劉表麾下,並非是劉表嫡係,所以麾下的精銳都是關中帶來的,死一個少一個,到現在啊,張繡麾下精銳撐死也就數千!
最為重要的一環敲定,但曹昂卻不敢鬆懈,他還有不少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