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威、夏思人全都跑完了,楊春才顯露出來。


    這場戰鬥倒是打得很爽快。


    林風問楊春:“你會隱身術?”


    楊春答道:“我是天上的地隱星下凡,我的魔技是地隱魔技,自然是會隱身。”


    林風點頭笑道:“你會隱身太好了,我有一件事,你正好可以幫忙。”


    什麽事呢?就是林風想查一下巨船上虎兒要教訓的那兩個人,這兩人進了驃騎將軍府,林風進不去,楊春會隱身,林風就想讓楊春去查探一下。


    林風一說,楊春當即答應,林風還略微有些擔心,問道:“你隱身進去後,不會被發現吧?”


    楊春笑道:“我這地隱魔技哪有那麽好發現?而且就算被發現了,我也可以直接迴梁山。”


    楊春這麽說,林風才完全放心,這時追擊徐威的流山教掌教令牌飛迴來了,這流山教掌教令牌飛在空中都是蹦蹦跳跳的,它感覺玩得挺爽,還發出了聲音:


    “打屁股,打爽了。”


    “打屁股,打爽了。”


    這次它發出的不是魔鬼般的恐怖之聲,它發出的是仙子般的天籟之音。


    楊春看著在天空中蹦蹦跳跳,上飛下飛的流山教掌教令牌都看傻了,這個又黑又醜的東西,怎麽既會發出恐怖之極的聲音,又會發出動聽之極的聲音?這麽動聽的聲音,用來說打屁股,有些畫風不對呀。


    林風倒是有些見怪不怪了,林風既聽過這東西發出魔鬼之音,也聽過這東西發出天籟之音,至於為什麽會這樣?林風不知道。林風當然是希望自己能弄清楚為什麽是這樣,可是林風也沒有辦法弄清楚呀。


    林風、楊春再一次來到驃騎將軍府門前,林風就站在圍觀的人群中,楊春則施展了地隱魔技,隱身向驃騎將軍府裏走去。


    無數雙眼睛在觀望著,就是沒有人能夠看見楊春,林風自己也不能。


    進去驃騎將軍府的人不少,除了接待的人外,驃騎將軍府門前還有守門的兩個兵丁。突然“啪”的一聲,一個兵丁被打了一下,這個兵丁當即說道:“你打我?”


    另一個兵丁答道:“我沒有。”


    聽見這兩個兵丁對話後,林風知道楊春已經準備進入驃騎將軍府了。


    楊春進入驃騎將軍府後,跟著人流走入了府中的會客廳,會客廳裏人流不小,楊春根據林風描述的兩人的樣貌,穿著,花了不少的時間後,才終於找到這兩人。


    這兩人確實長得很像,應該是兩兄弟,可是這兩人在這會客大廳中顯得很低調,坐在無人關注的角落,也不說話。


    兩人不說話能打探到什麽消息呢?楊春決定先觀察一下這兩人。會客大廳裏人數眾多,但沒有人能發現隱身的楊春。


    看的過程中,楊春見這兩人的眼光比較多的看向一人,這人是這會客大廳裏比較活躍的人物,李驃騎的參軍狐忠。


    楊春想,這兩人比較關注狐忠,要不我先跟蹤狐忠,看看能不能從側麵探查到有關這兩人的消息。


    就在楊春這樣想時,就見狐忠匆匆而去,楊春趕緊跟上。


    狐忠匆匆到了一私密房間與人相會,此人見到狐忠立即就呈上了一封信,說道:“這是孟將軍派人送來的密信。”


    狐忠問道:“孟將軍的密使可曾安頓好?”


    這人答道:“孟將軍的密使現在就在驃騎將軍府上。”


    狐忠點頭:“我這就去見李將軍。”


    說著狐忠拿著密信去找李驃騎去了,楊春繼續跟著狐忠,楊春是隱身的,狐忠並不知道楊春在跟蹤他。


    李驃騎與狐忠密會,楊春一路跟蹤,成為這兩人密會的唯一觀眾。


    李驃騎看完孟平陽的密信後笑道:“當年孟平陽背叛我大周國投降大夏國,沒想到這許多年後,這孟平陽又想要背叛大夏國投降我大周國了。”


    狐忠笑道:“孟平陽投降大周國,是大周國文皇帝最大的功績。想當年大周國武皇帝開疆擴土,好不威風,到了文皇帝,唯一奪取的領土,就是這孟平陽投降大夏國。孟平陽是文皇帝最大的功績,文皇帝自然是想方設法樹立孟平陽為榜樣,為了抬高孟平陽,還特意說孟平陽有將帥之才,卿相之器,樂毅之量。這孟平陽就一降將,卻憑著是文皇帝最大的功績而淩駕於大夏國眾多的老臣之上。你想,這大夏國的老臣有多麽嫉妒孟平陽,隻是有文皇帝護著,他們也無可奈何。現在文皇帝一死,大夏國想找這孟平陽晦氣的老臣可不會少,這孟平陽又想著要投降迴歸我大周國了,這孟平陽也算得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李驃騎搖頭笑道:“識時務倒是識時務,可是這大夏國給他的待遇真不低,他卻是想投降就投降。”


    狐忠笑道:“壞就壞在大夏國給他的待遇太高了,他何德何能能得到如此高的待遇?反而引人嫉妒。這孟平陽鎮守新城三郡,若是真投降,我大周國就可以白得三郡領土,這可是巨大的實利呀。”


    李驃騎點頭:“是啊,白得三郡,誰又能拒絕這樣的好處呢?我們見見孟平陽的密使吧。”


    孟平陽,本是大周國昭烈帝手下獨當一麵的大將,獨帶一軍奪下房郡,後又與昭烈帝義子寇副軍一起共奪庸郡,奪下庸郡後,卻是兩人不合。恰逢大周國七虎之一的關君侯攻奪大襄城,水淹七軍後,形勢大好,可苦於人手不足,始終無法攻破大襄城,於是要征調兩人一起圍攻大襄城。兩人剛奪得房郡、庸郡,又互相不和,便一起以兵力不足婉拒,不曾想,轉瞬之間,剛剛大勝的關君侯就先慘敗大夏國,後被千江國偷襲,被俘身死,關君侯所守三郡也全被千江國所奪。隨後,大夏國武皇帝駕崩,文皇帝繼位,大夏國防線換人,夏忠侯被調往東部防線,夏悼侯上任南部防線。夏悼侯上任後,直接率兵攻打房郡、庸郡,此時孟平陽和寇副軍之間鬥爭激烈,又認為昭烈帝必然會因關君侯之死怪罪自己,便直接向夏悼侯投降,孟平陽投降之時,還寫信勸昭烈帝義子寇副軍也投降,說一定會有人離間你與昭烈帝的關係。隻是昭烈帝義子寇副軍不以為意,還以為昭烈帝對自己有養育之恩,怎麽樣也是虎毒不食子,自己又怎麽可以拋棄養育之恩。寇副軍兵敗迴去後,果然如孟平陽所說一樣,諸葛武侯對昭烈帝說,你的義子將來一定會對你的親兒子不利,而且你的親兒子鬥不過你的義子,你要早做決斷。昭烈帝聽了諸葛武侯的建議後,果然處死了自己的義子,寇副軍臨死歎息,沒有聽孟平陽的勸說。寇副軍死後,昭烈帝抱頭痛哭,終究是自己養育多年,看著長大的義子呀。


    孟平陽投降大夏國後,獲得了大夏國文皇帝的大力嘉獎。文皇帝才剛剛上位,就獲得了一個巨大的功績,這功績對文皇帝穩固帝位太重要了,他當然要加大力度嘉獎孟平陽,他分給了孟平陽三個郡,讓孟平陽獨自鎮守。而孟平陽當時在大夏國也表現出眾,他言詞富有邏輯,非常善於辯論。而後大夏國文皇帝在開疆擴土方麵,幾無寸功,他最大的功績,仍然是奪得房郡、庸郡。


    孟平陽一直是文皇帝最大的功績,文皇帝自然是一直特殊照顧孟平陽,隻是文皇帝壽命不長,上位十年後病亡。孟平陽被文皇帝特殊照顧十年,文皇帝一死,孟平陽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結束了,自己不是大夏國朝廷中信任的人,卻偏偏鎮守大夏國邊境重地,大夏國朝廷中一定有很多人想要對付自己,而且孟平陽在大夏國關係最好的兩人夏悼侯,桓貞侯也已病亡,孟平陽在朝中再無人。孟平陽於是就寫信給大周國的諸葛武侯、李驃騎,意思是自己想要投降大周國。


    李驃騎與孟平陽的使者見麵後,詢問了一些孟平陽的狀況,得知了孟平陽不僅給自己寫了信,還給諸葛武侯寫了信。


    送走孟平陽的使者後,李驃騎問狐忠:“你怎麽看?”


    狐忠說道:“孟平陽想要投降我大周國,自然是越機密越好,現在大周國主要由諸葛武侯管事,他隻要寫信給諸葛武侯就行了,可他還寫信給了將軍,可見他對諸葛武侯也不很信任,所以還要寫信給將軍。”


    李驃騎笑道:“當年先帝讓孟平陽攻打房郡,這房郡正是諸葛武侯姐夫所管,諸葛武侯的姐姐、姐夫都是死於孟平陽之手,雖說當時是各為一國,可終究是害死了諸葛武侯的至親呀。這孟平陽寫信給我,未必不是為了防止諸葛武侯公報私仇。現在我得知了孟平陽欲投降的消息,諸葛武侯就不能做的太過分。”


    狐忠說道:“孟平陽寫信給將軍,恐怕也是知道了將軍與諸葛武侯不和。”


    李驃騎歎道:“當年先帝臨終托孤給我和諸葛武侯二人,我主外,諸葛武侯主內,不想才短短數年,竟然成了如此局麵。若非是諸葛武侯私心太重,怎會變得如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百零八個魔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低頭卻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低頭卻見並收藏一百零八個魔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