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四年八月,盛夏時節,風起雲湧。


    陳棟趴在窗口,看著天邊那抹黑雲,麵上滿是凝重神色。


    作為剛剛派遣到基層鄉鎮報到的省委定向選調生,一上班就遇上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他的運氣實在是差了些。


    防汛減災辦的通知早已下達,鄉鎮上下全員待命,各村的防汛任務都已經分配妥當,應該調集的物資也都儲備完畢……


    陳棟細細思索應該注意的事項,確保應對這場大雨的舉措沒有遺漏,這才輕輕鬆了口氣。


    一年前他重生到大四上學期選定人生方向的關鍵時刻,有了前世四十餘年的人生閱曆,他決定再入官場,將那些自己錯過的、失去的東西,都找迴來。


    相比於前世的優柔寡斷瞻前顧後,這一次,他義無反顧的參加了省委選調生考試,成功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光榮的省委選調生。


    確定派遣方向的時候,他毅然決然選擇了家鄉臨近縣城,因為有前世的經驗教訓,在這裏起步,他能少走很多彎路。


    報到至今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已經和林關鎮上上下下廝混熟了,因為前世的記憶和混跡官場的經驗,他輕而易舉就和眾人打成一片,在鎮團委書記的崗位上,開始發光發熱。


    暴雨臨近,全鎮上下早已行動起來,鎮黨委書記吳啟明與鎮長韓剛都去了一線臨河的兩個村坐鎮,副書記許波居中調度,大災麵前,鎮領導班子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政治擔當,衝鋒在前,不敢絲毫馬虎大意。


    陳棟拿起手機,確保電量是滿的,拔下了充電器,將備用電池揣在兜裏出了門。


    這場暴雨在上遊已經下了兩天兩夜,今晚七點多鍾,臨河的大王村防洪堤會被忽然到來的洪水衝垮,整個村子因此受災,鎮黨委書記吳啟明被問責免職,林關鎮上上下下許多人也因此受到牽連,對今後的仕途產生深遠影響……


    但如今情況會有些不同。


    陳棟知道這樣的結局,因此在五天前,他就私下裏找到了吳啟明,用他林江大學法律專業高材生的三寸不爛之舌,與前世官至副縣長的官場邏輯和縝密思維,成功說服了吳啟明,重視起了大王村的防洪工作。


    前世的吳啟明也不是不重視這件事,隻是他在當時,高估了大堤的修築質量和使用年限,也對這場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雨的危害性,缺乏充分的認識。


    其實這很正常,一個鄉鎮黨委書記,正科級幹部,一輩子都未必遇得到一次上規模的洪水。


    更不要說,大王村的防洪堤,經住了九八年的洪水考驗,怎麽會應對不了這樣的一場暴雨?


    陳棟知道人命關天大意不得,騎上自行車,直奔大王村。


    按照分工安排,吳書記讓他留在鎮政府負責後勤保障工作,但明眼人都知道,後勤保障工作有政府秘書楊傑負責,哪裏輪得到陳棟操心?


    吳書記的意圖再明顯不過,陳棟是剛報到的省委選調生,說是要到最困難艱險的崗位上去曆練,可萬一出了事,他作為主要領導,怎麽交代得過去?


    無論是從愛護年輕幹部的角度出發,還是出於自身仕途的考慮,吳啟明都不會同意讓陳棟去大堤上冒險。


    “扛沙袋的人有的是,哪裏用得到你這個高材生!在家裏搞好後勤,都是戰場,不分前後!”


    吳啟明的話言猶在耳,但陳棟卻不想躲在後麵怯戰,他不是草莓兵,也不是小孩子,他有他的擔當,也有他的底線。


    更何況,他真的擔心吳啟明麻痹大意,沒有及時發現大壩的管湧。


    “我都選調上岸了,豈能再被你們拉下水?就算不牽連到我,這也會成為將來仕途發展的汙點。”


    拚一把,單車變摩托,就算沒收獲亮點,也比多個汙點強。


    所以陳棟必須得去現場。


    大王村距離鎮政府不到五裏路,三裏多地的柏油路,還有一裏多地的泥土路,陳棟順風騎車,很快就到了路口。


    在他身後,濃重的黑雲席卷而來,猛烈的大風唿嘯不停,就算他不蹬,自行車也能以極快的速度行駛。


    鄉村間的泥土路上,因為之前下雨還未幹透,農用車碾壓過後崎嶇不平無法騎行,倒是樹林間摩托車自行車壓出的小路還算硬實,陳棟用力蹬著自行車,終於趕在大雨來臨之前上了大堤。


    吳啟明正帶著村幹部巡查大堤,黑沉沉的天色下,看到陳棟扔了自行車快步而來,心中很是欣賞,卻出言責備道:“不是讓你在家堅守崗位顧好後勤麽!怎麽不聽指揮擅自行動!”


    吳啟明四十出頭,為人精明強幹,在全縣十九個鄉鎮黨委書記中,稱得上出類拔萃,他能力強,為人處世也頗為老練圓滑,說著責備的話,卻難掩言語中的欣賞。


    “鎮上有楊傑盯著,我年輕力壯的,不來出一份力,實在是不安心。”


    於公於私,陳棟都不想大堤出事,他的力量微弱,但對大王莊大堤事故,他卻是比誰都清楚。


    前世入職家鄉政府體係,他不止一次學習過這次事故的根源,許多人站在馬後炮的角度,將其歸結為鎮領導班子麻痹大意雲雲,陳棟對此卻不以為然。


    誰能想到,剛修兩年的大堤,竟然會出現管湧?


    “要我說啊,吳書記實在是黨的好幹部,大王村的堤防都是新修的,能扛得住百年一遇的洪水,這點雨水,根本不用這麽興師動眾!”


    說話的是大王村的村支書劉剛,他是鎮政府退二線的幹部,兼任大王村的村支書年頭不短,年輕的吳書記他都不看在眼裏,對著稚嫩的陳棟,就更是不屑。


    劉剛擔任支書多年,又是鎮裏幹部,在村上威望很高,他一說話,隨行的鎮村幹部就都附和起來,有稱讚吳啟明的,也有說不必這麽興師動眾的,人多嘴雜,莫衷一是。


    “小心駛得萬年船!防汛抗洪是大事,馬虎不得!”吳啟明看出了劉剛的心思,也不戳穿,帶著眾人繼續巡堤。


    那大堤新築不久,眾人都是門外漢,此時洪水不到,能巡出什麽問題來?


    但陳棟不同,他前世學習過這個案例,也在水務局擔任過領導,單就這一塊知識來說,眾人之中恐怕沒人及得上他。


    “吳書記,您看這裏。”憑著前世的記憶,陳棟找到那處發生管湧的位置。


    此時河水還沒有上漲,距離水麵十幾公分的位置,一處不顯眼的凹陷與周圍渾然一體,不是陳棟有先見之明,隻怕也無法發現。


    吳啟明探著身子去看,一時卻也看不出端倪,旁邊劉剛便笑道:“小陳同誌還懂這個?看著沒什麽不同嘛!”


    “家裏有個親戚是做這個的,了解過一點。”陳棟敷衍過去,指著那處凹陷對吳啟明說道:“堤壩好好的,以前水位都沒到過這裏,按說不該出現這樣突兀的凹陷,我建議立即安排人手,對這裏進行處理。”


    吳啟明不置可否,劉剛卻道:“土石堤壩,做的時候就比較粗糙,怎麽也不會那麽平整,陳棟你有點聳人聽聞了。”


    陳棟很是堅持,“吳書記,洪水當前,決不能心存僥幸、馬虎大意!”


    吳啟明沉吟片刻,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去搞兩袋砂石料,把這個堵一下!老劉,你安排幾個精幹的人,盯著點這裏!”


    劉剛心不甘情不願,卻不敢違逆吳啟明,叫了幾個人過來交代下去。


    看他神情,陳棟心知不妙,這劉剛如此不配合,莫不是他知道什麽貓膩,這堤壩的問題,會出在他的身上?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利劍高懸從基層執紀開始平步青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中狂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中狂客並收藏利劍高懸從基層執紀開始平步青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