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帆迴到家跟奶奶說了一聲,就騎著電動車出去了。


    在手機上搜索的兼職,要麽是夜市攤上打雜,一個小時給10塊錢,每天晚上從七點幹到淩晨兩點。


    要麽就是快遞分揀,一個小時給15塊錢,每天必須幹夠12個小時。


    聽說快遞分揀就不是人幹的活,幹一次就服了,能把沒幹過的人給累的尿血。


    還有就是貨物配送,往鄉鎮各個超市配送貨物,吃的喝的等物資,要求必須有駕照,有車,會開車。


    這一條自己也不符合。


    還有就是給飯店刷盤子的,每天中午和晚上半天班,給1200塊一個月。


    其他的就是什麽直播,什麽陪聊,看著就不是很正經,算了,有那功夫還不如去送外賣或者跑腿呢!


    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比如攝影,視頻剪輯等自己好像也勝任不了。


    不搜不知道,一搜才知道自己竟然成了“廢人”,沒有一技之長,什麽都幹不了。


    還有就是進工廠打螺絲,這是下下策了,如果實在找不到出路就進廠子吧,最起碼穩定,自己每天隻要像個機器人一樣按部就班的做著重複的動作就行了,其他的什麽都不用考慮。


    迎著烈日,走在“繁華”的街道,隻有賣早餐的門店上寫著招工,招包子工,每天淩晨三點起床,一個小時八塊錢,早上十點收工,還有勤雜工。


    超市招工寫著招理貨員,收銀員,豬肉切割工,保潔,倉管等職位。


    自己是想掙錢,可不是來賣命的,活重,時間長,最重要的是待遇低。


    走馬觀花的轉了一圈,在街上見到的比較多的就是騎車速度堪比f1的外賣騎手和跑腿,還有就是用個三輪車裝滿滿一車貨物,用網蒙住的配送員。


    基本上就是這種比較多,就業門檻比較低,就業人數基數大。


    臨近中午,越來越熱,張一帆半個上午毫無收獲,騎著電動車迴家了。


    吃過午飯睡了一會兒,在手機上又搜索了一圈,發現還是那些工作比較多。


    到下午五點多的時候,醒了,發現奶奶不在家,估計不是出去幹活了,就是撿破爛了,張一帆起來洗洗臉,穿上衣服出去了。


    在縣城邊上有一條河流,原來汙染的非常嚴重,臭氣熏天,縣城邊上的居民叫苦連連,後來縣裏大力整治。


    把附近的一個造紙廠,一個皮革廠,還有幾個養殖場悉數搬遷,沒有了汙染源,開始治理汙水,又連續幾年的暴雨把河水徹底變過來了。


    上下遊河道拓寬,河道兩邊栽上樹木,修上道路,後來修上籃球場,足球場等場地,還有各種健身器材。


    環境好了,自然就有人氣了,後來縣裏看到這裏的人比較多,直接把這裏建成了濕地公園了。


    每天來這裏打球的,跑步的,還有釣魚的,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來溜圈的,反正是非常熱鬧的,說人山人海有點誇張,但人數是非常多的。


    張一帆以前路過這裏,但是從來沒有來過這裏。


    這次看到有這麽多人,張一帆帶著好奇心就拐過來了。


    畢竟這個點的溫度還是比較高的,裏麵的人不多,但是來這裏的人都是帶著目的的。


    張一帆就看到有三輪車在擺攤賣吃的,什麽雜糧煎餅果子,烤腸,冷飲,烤麵筋,烤冷麵之類的。


    都在道兩邊擺著,也不吆喝。


    再往裏麵走就是套圈,打氣球攤位,一個人劃一片地方圍起來。


    還有玩沙子的,簡易蹦蹦床,滑滑梯,水裏撈玩具等。


    再往前麵走,張一帆眼前一亮,都是擺地攤的,賣小玩具的,每個人麵前擺著泡泡棒,水桶,鏟子,網兜,水槍等玩具。


    旁邊不遠處就是河,雖然兩邊用欄杆圍著的,但此時還是有不少釣魚佬在釣魚,而且欄杆留有缺口,缺口下麵是台階,可以下到河麵上。


    在這裏玩水應該是非常方便的。


    張一帆走到一個老太太攤位前,她擺了兩台彈力遊戲機,旁邊還有一個地攤放了玩具。


    上麵寫著五元一次,泡泡棒上寫著兩元,還有奶龍水槍上麵寫著五元,其他的也都標有價格。


    這一堆東西成本估計也不用不了幾個錢,而且便於攜帶,不怕損壞,成本應該不高,隻要賣出去,利潤就很可觀。


    他們在這裏擺攤,可以說明兩個問題,第一,東西有人消費,穩定;第二,在這裏沒有人攆他們走,安全。


    於是張一帆很隨意的溜達了一圈,對這個地方有個大致的了解,就是人很多。


    這一路走過來,除了擺攤,就是拍視頻的,人數少的話有兩個人,多的話就數十個,不用猜,這些人肯定是在拍某音,某手了。


    張一帆把電動車放在其他電動車的旁邊,就開始觀察整個市場。


    隨著天越來越黑,溫度雖然說沒有降多少,但是人來的不少,多數都是帶著小孩子來的,肯定是吃過晚飯沒事做,出來溜達的。


    這個時候路燈也亮了,各個攤位就各顯神通了,幾乎每個攤位都是燈火通明,都是用電瓶帶的電燈。


    這一看就準備的相當充分。


    天越來越黑,人反而越來越多,好多帶著孩子的家長,都是走走停停。


    而小孩子的好奇心總是被這些外在的東西吸引,一路看個不停,看到有好玩的,就上手了。


    基本上把玩了幾下之後,就很難放下了,這個時候就盯著家長看。


    有的是直接拿著東西就跑了,遇到這種情況,基本上很少有家長去把孩子手裏的東西給要過來還給攤主的,乖乖付賬,反正都是幾塊錢的東西,甚至還不如一包煙,一杯奶茶貴,買了之後卻可以讓孩子高興半天。


    小孩看向家長,隻要不是重複的東西,家長一般情況就會付賬。


    像那種泡泡棒,裏麵是配好的泡泡水,上手就能玩,隨便抖幾下就有很多大泡泡到處飛。


    但是這玩意兒是消耗品,把裏麵的泡泡水用完了或者不小心撒了,很多人會選擇再買一根。


    小孩子的快樂很簡單,但是張一帆不懂,因為他小的時候沒有這樣的快樂,不過這不妨礙他觀察攤主和小孩子們的交易。


    幾個小孩子追著泡泡一直跑,用手去抓飄著的泡泡,哈哈大笑,開心極了,仿佛手裏的東西不是普通的泡泡棒,而是具有製造快樂能力的魔法棒。


    還有一個攤位上賣的那種大氣球,就是跟做瑜伽的那種大氣球一樣,一個大大的氣球用絲帶係著,拿著絲帶來迴奔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做白日夢就來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芸雙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芸雙寶並收藏做白日夢就來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