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釘頭七箭書
仙唐:我開局鍛造斬仙葫蘆 作者:風起於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妨,你這種叫重歸主脈,再拜一迴師也是正常。”
“要是你清源觀的師父知道你迴了茅山,怕是要連夜起壇,上告祖師呢。”
蘇川略微思索,這修道之中的事情他還真不太清楚,既然李成凡說了,應該也是不違規矩。
“那就聽師兄安排了。”
眼見蘇川答應,李成凡臉上的笑容更甚。
“這穀中簡陋,就不需要那些繁文縟節了,以後你就是青竹峰的小師弟了,有機會我再帶你麵見師尊。”
“多謝師兄。”
“行,意守丹田,心思下沉,我這就為你衝脈,助你邁入修行之門。”
蘇川立刻盤坐,李成凡走到他身後坐下,雙手成印,按在他背後脊骨七寸處穴位。
隨著李成凡輕喝一聲,蘇川頓時感覺身體內一股熱流湧動,筋骨舒展。
許多此前從未用過的細支末梢的經脈也一起舒展開來。
“原來修行需要先用法力衝脈……要是無人衝脈,怕是數十年都無法入修行之門吧?”
也難怪尋常道觀,根本留不住修行法。
衝脈足足過了一個時辰,蘇川隻感覺身體渾身舒暢。
背後的李成凡滿眼疲憊,起身說道:“我已為你衝開法脈,以後你需日夜修行,誕生法力之後,就能保證法脈不絕。”
“誕生第一縷法力之後,你就算是入了修行之門,算是煉氣一層的修士了。”
“此後積累道行,增長法力,就可依次破境了,隻不過如今靈氣稀薄,想要築基不免要借助丹藥。”
“不過一旦築基,你就可以延壽百年,不是常人了。”
蘇川眼前一亮,隻要築基,就能延壽百年?
但又接著問了一句:“那修行到什麽境界才能夠長生?”
“長生?”李成凡不禁啞然失笑,開口說道:“小師弟,你想的有些遠了。”
“人總得有點夢想吧,修道之人誰沒有想過長生?”
“哈哈,倒也是。”李成凡想起自己剛剛修行時也想著成仙,也頗為理解。
於是繼續開口解釋道:“修行之路,共分六重境界。”
“第一境煉氣,煉氣化精,將天地日月之精華化為你的法力,可得各種異法傍身。”
“第二鏡:築基,鑄精成基,道基一成,延壽百年。”
“第三境:結丹,煉精成丹,金丹入腹,命不由天,延壽三百年,。”
“第四境:化神:煉丹化神,三花聚頂,神識離體,可遨遊千裏之外,妙用無窮,延壽九百年。”
“第五境:返虛:煉神返虛之後,可神遊天外,一夢千年,到此境界就可稱地仙了,壽三千年,若有天庭接引,得避劫丹藥,也可長生。”
“第六境:合道:煉虛合道,結無上道果,成就真仙,到此應該算是長生不老。”
李成凡說完,蘇川眼中已經充滿向往,這就是他追求的仙路啊。
一共六個境界,聽起來比他想象的簡單啊。
看到蘇川的表情,李成凡也知道他在想什麽。
不禁搖頭說道:“如此六境,也隻有煉氣分為九重而已……但是後麵每一次破境對修士來說都是天塹,你要是能築基,在普通人眼中就是仙人了。”
“更何況現在天庭無蹤,地府不見,人間靈氣稀薄,修行破境隻能靠尋寶煉丹,世上已再無合道真仙。”
“再加上妖邪遍地,多少人不知道死在修行路上,師弟踏上修行路,要多加小心才行。”
蘇川此刻迴神,他好像聽到了什麽不得了的消息
轉頭問道:“天庭和地府不見了?”
得知大唐有修行者存在後,蘇川自然而然就以為這裏跟西遊世界類似,卻沒想到連天庭地府都沒有。
“嗯,不過你現在隻要專心修行就行了,這些事情也不用打探太多。”
李成凡明顯沒打算跟蘇川解釋,說出來也隻是勉勵蘇川腳踏實地。
“多謝師兄提醒,我一定早日築基!”
李成凡微微點頭:“你符法天賦不錯,就靠著這一項天賦,築基不難。”
“那築基丹,要從何處找?”關乎能不能長生破境的話題,他自然要問的清楚些。
李成凡:“你既已入了茅山主脈,我自然要傳你丹書、符法。”
“稍後我給你一本丹書,其上有各種丹藥的煉製法,要是無法煉製,也可以按上麵的丹方找原料,迴到山中找師兄煉丹。”
“不過你築基尚早,倒是不急。”
“多謝師兄!”蘇川麵色一喜,隻要有了丹方,萬事好辦。
他通過造化爐畫了符紙後,就頓覺天地寬廣——畫符都可以,煉丹肯定更不在話下,哪裏還需要迴茅山找人幫忙。
之後蘇川就開始打坐修行,一直到天色大明,才感覺到一縷法力誕生於丹田處,不由心中激動:“成了!”
這法力極弱小,就如小泥鰍一般,從丹田處流經四肢百骸。
每流過一個地方,讓他感覺身體都輕便了許多,這一縷法力的出現,才算他正式入了修行之門,之後可以算是煉氣士了。
成功入了修行,蘇川心中輕鬆許多,並未起身,而是進入了造化空間。
昨日他丟進造化爐中的那些僵屍也完全被煉化,化出八縷地煞陰氣。
而因為丟進去的妖丹和煞氣,法寶圖錄上也多出了兩個圖案。
【定風珠(凡):以風係靈丹,一年妖魔道行入造化爐鍛造,得定風珠,可定風雨,攢風力。】
“定風珠?竟然不需要其他的靈物,不過效果也有些單一……”
這定風珠需要的唯一主料就是他從那鼠妖處得來的妖丹。
那妖丹上銘刻著風係神通,那第一隻被殺的鼠妖,就是靠著妖丹才能用出神通。
同時,那從僵屍那得出來的地煞陰氣,也激發了新的圖錄。
【釘頭七箭書:以一年妖魔道行,妖獸筋一根、妖物精血十滴,地煞陰氣十縷,人煞陰氣十縷,可鍛造釘頭七箭書(凡),取生靈氣息,錄入書冊,七拜之後,令其暴斃。】
“要是你清源觀的師父知道你迴了茅山,怕是要連夜起壇,上告祖師呢。”
蘇川略微思索,這修道之中的事情他還真不太清楚,既然李成凡說了,應該也是不違規矩。
“那就聽師兄安排了。”
眼見蘇川答應,李成凡臉上的笑容更甚。
“這穀中簡陋,就不需要那些繁文縟節了,以後你就是青竹峰的小師弟了,有機會我再帶你麵見師尊。”
“多謝師兄。”
“行,意守丹田,心思下沉,我這就為你衝脈,助你邁入修行之門。”
蘇川立刻盤坐,李成凡走到他身後坐下,雙手成印,按在他背後脊骨七寸處穴位。
隨著李成凡輕喝一聲,蘇川頓時感覺身體內一股熱流湧動,筋骨舒展。
許多此前從未用過的細支末梢的經脈也一起舒展開來。
“原來修行需要先用法力衝脈……要是無人衝脈,怕是數十年都無法入修行之門吧?”
也難怪尋常道觀,根本留不住修行法。
衝脈足足過了一個時辰,蘇川隻感覺身體渾身舒暢。
背後的李成凡滿眼疲憊,起身說道:“我已為你衝開法脈,以後你需日夜修行,誕生法力之後,就能保證法脈不絕。”
“誕生第一縷法力之後,你就算是入了修行之門,算是煉氣一層的修士了。”
“此後積累道行,增長法力,就可依次破境了,隻不過如今靈氣稀薄,想要築基不免要借助丹藥。”
“不過一旦築基,你就可以延壽百年,不是常人了。”
蘇川眼前一亮,隻要築基,就能延壽百年?
但又接著問了一句:“那修行到什麽境界才能夠長生?”
“長生?”李成凡不禁啞然失笑,開口說道:“小師弟,你想的有些遠了。”
“人總得有點夢想吧,修道之人誰沒有想過長生?”
“哈哈,倒也是。”李成凡想起自己剛剛修行時也想著成仙,也頗為理解。
於是繼續開口解釋道:“修行之路,共分六重境界。”
“第一境煉氣,煉氣化精,將天地日月之精華化為你的法力,可得各種異法傍身。”
“第二鏡:築基,鑄精成基,道基一成,延壽百年。”
“第三境:結丹,煉精成丹,金丹入腹,命不由天,延壽三百年,。”
“第四境:化神:煉丹化神,三花聚頂,神識離體,可遨遊千裏之外,妙用無窮,延壽九百年。”
“第五境:返虛:煉神返虛之後,可神遊天外,一夢千年,到此境界就可稱地仙了,壽三千年,若有天庭接引,得避劫丹藥,也可長生。”
“第六境:合道:煉虛合道,結無上道果,成就真仙,到此應該算是長生不老。”
李成凡說完,蘇川眼中已經充滿向往,這就是他追求的仙路啊。
一共六個境界,聽起來比他想象的簡單啊。
看到蘇川的表情,李成凡也知道他在想什麽。
不禁搖頭說道:“如此六境,也隻有煉氣分為九重而已……但是後麵每一次破境對修士來說都是天塹,你要是能築基,在普通人眼中就是仙人了。”
“更何況現在天庭無蹤,地府不見,人間靈氣稀薄,修行破境隻能靠尋寶煉丹,世上已再無合道真仙。”
“再加上妖邪遍地,多少人不知道死在修行路上,師弟踏上修行路,要多加小心才行。”
蘇川此刻迴神,他好像聽到了什麽不得了的消息
轉頭問道:“天庭和地府不見了?”
得知大唐有修行者存在後,蘇川自然而然就以為這裏跟西遊世界類似,卻沒想到連天庭地府都沒有。
“嗯,不過你現在隻要專心修行就行了,這些事情也不用打探太多。”
李成凡明顯沒打算跟蘇川解釋,說出來也隻是勉勵蘇川腳踏實地。
“多謝師兄提醒,我一定早日築基!”
李成凡微微點頭:“你符法天賦不錯,就靠著這一項天賦,築基不難。”
“那築基丹,要從何處找?”關乎能不能長生破境的話題,他自然要問的清楚些。
李成凡:“你既已入了茅山主脈,我自然要傳你丹書、符法。”
“稍後我給你一本丹書,其上有各種丹藥的煉製法,要是無法煉製,也可以按上麵的丹方找原料,迴到山中找師兄煉丹。”
“不過你築基尚早,倒是不急。”
“多謝師兄!”蘇川麵色一喜,隻要有了丹方,萬事好辦。
他通過造化爐畫了符紙後,就頓覺天地寬廣——畫符都可以,煉丹肯定更不在話下,哪裏還需要迴茅山找人幫忙。
之後蘇川就開始打坐修行,一直到天色大明,才感覺到一縷法力誕生於丹田處,不由心中激動:“成了!”
這法力極弱小,就如小泥鰍一般,從丹田處流經四肢百骸。
每流過一個地方,讓他感覺身體都輕便了許多,這一縷法力的出現,才算他正式入了修行之門,之後可以算是煉氣士了。
成功入了修行,蘇川心中輕鬆許多,並未起身,而是進入了造化空間。
昨日他丟進造化爐中的那些僵屍也完全被煉化,化出八縷地煞陰氣。
而因為丟進去的妖丹和煞氣,法寶圖錄上也多出了兩個圖案。
【定風珠(凡):以風係靈丹,一年妖魔道行入造化爐鍛造,得定風珠,可定風雨,攢風力。】
“定風珠?竟然不需要其他的靈物,不過效果也有些單一……”
這定風珠需要的唯一主料就是他從那鼠妖處得來的妖丹。
那妖丹上銘刻著風係神通,那第一隻被殺的鼠妖,就是靠著妖丹才能用出神通。
同時,那從僵屍那得出來的地煞陰氣,也激發了新的圖錄。
【釘頭七箭書:以一年妖魔道行,妖獸筋一根、妖物精血十滴,地煞陰氣十縷,人煞陰氣十縷,可鍛造釘頭七箭書(凡),取生靈氣息,錄入書冊,七拜之後,令其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