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苛刻的條件,任何一個男人都不會接受。


    就是因為知道他們不能接受,所以才提出這樣的條件,以杜絕他們的騷擾。


    有錢有權的家族,除了講究門當戶對,還要開枝散葉。


    子孫多了,才有希望,家族才更旺盛。


    蘇音音所提出來的條件,對於他們來說,前所未有,讓他們難以接受。


    但是也不影響人們看熱鬧,議論。


    蘇音音的名聲更響亮了,連周邊的幾個縣,都知道蘇音音這個人。


    有的人佩服,有的人鄙視,有的女人以她為恥,有的………。


    蘇音音才不在乎那些言論,也不會掉一層皮。自己該幹嘛還幹嘛,反正又不吃他們的,用他們的。


    播種的季節開始了,大家都在自己的田地裏忙活著。


    蘇音音也不例外,經過協商,李白家的大兒子,李現強,二兒子,李現康,三兒子,李現健,帶領自家的孩子,幫蘇音音種地。


    他們自己的田,還剩兩畝 李白媳婦自己一個人,就夠了。


    所以,除了李白和他媳婦兩人,家裏其它成員全部出動,連最小的七歲孫子都跟著,有些事,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李白一家人,不抱怨,又勤快,夠團結。


    更難得的是,三個媳婦之間,都相處得很好,又勤勞,又孝順。


    李白家裏的女人,幹活,真是個個頂半個男人。


    樸實,沒心眼,又不絞舌根。這樣的家庭,遲早興旺。


    蘇音音的種子都是在空間裏培養出來的苗,田犁好後,直接就可以種下。


    為了效率,委托李現強去買了三頭牛,所以,蘇音音家,多了一個牛棚。喂牛的事,交給了李現強最小的七歲兒子李曉林負責。


    蘇音音的苗,村裏人,都沒見過,覺得她又沒有種過田,認為她什麽都不懂。買的這些苗,被別人忽悠了,被別人騙了。


    在農村,做什麽,都會被別人不看好的,因為他們嫉妒。


    他們討論他們的,蘇音音她種她的田。


    經過大家的努力。最後,紅薯也順利種下。


    五十畝,全部種下紅薯,到時候,豐收時,是個什麽樣的場景。


    豐收的季節總是讓人期待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紅薯的葉子長出來了,綠了,蘇音音叫李現強他們摘一些迴家吃。


    紅薯的美味瞬間紅遍全村,蘇音音也不小氣,摘一些送給交好的村民品嚐。


    當然,也會派安排李現他們輪流看管這五十畝紅薯。


    預防有些人,來偷摘紅薯葉。紅薯葉摘多了,到時候影響紅薯的收成。


    原本看熱鬧的村民,也開始期待紅薯的豐收,是否像蘇音音說的一樣,容易打理,又高產量!


    在大家的高度關注下,豐收的季節來了。


    這時候不是農忙季節,村裏的婦人和大點的孩子,都空閑。


    蘇音音請了她們來幫挖紅薯。當天,村長也來了,村裏閑下來的人也來了,大家都要看看,紅薯的產量。


    “村長,各位叔叔伯伯,嬸嬸們,你們看我怎麽吃,你們也跟著我嚐嚐,這個紅薯可以生吃,吃起來有點甜。”


    大家看著,蘇音音拿起柴刀,把紅薯的皮削去一層薄薄後,吃了起來。


    “哇,真的,有點脆脆的,有點甜甜的。”


    個頭也大,你們看,我這個有足足有半斤重。


    哎呀,我手裏拿的這個,估計有一斤重。


    看著村民興奮的討論,對紅薯的興趣。那我更應該有義務把紅薯的好處宣傳出去。


    “李白伯伯,這個紅薯呀,可以切小塊,跟糧食煮,煮粥,煮飯都可以。


    也可以單獨煮,或者蒸著吃哦。


    紅薯放一段時間後,拿來煮著吃,更甜。


    保存好,可以放置好幾個月。


    如果不想吃,還可以拿出去賣,有或者可以製作成紅薯粉,紅薯粉條,這些都方便儲存。


    還可以…………。”


    “蘇寶寶娘呀,先上稱,先上稱!”村長著急說道。


    這一地的紅薯,能看得出來,產量已經不低了。但是還是要過一下秤,確定一下這個數。


    這利民的大事,是要向知縣大人匯報,在知縣大人麵前過個臉。


    蘇音音知村長想什麽,不管村長有何打算,自己也想知道產量。


    上稱……………


    李現強大聲喊到,“蘇姑娘,畝產四千斤,畝產四千斤呀!”


    聽到這斤數,村民都驚呆了。


    四千斤呀,有了這四千斤,就不怕餓肚子了。


    而且用的都不是上好地去種,產量都那麽高,那如果……不敢想,不敢想。


    那如果拿自家兩畝地來種,可以種出八千斤,產量在差點,一畝有個三千斤,兩畝地產量,夠家裏一年的口糧了。


    紅薯的葉子,人還可以吃,豐收後的紅薯葉和梗,可以喂豬,喂雞,喂鴨……。


    想想,未來的日子,村民火熱的看著蘇音音,蘇音音就是他們的財神。能帶領他們發家致富。


    蘇音音對於這產量還是很滿意的。


    至於這批紅薯的去留,蘇音音已經有打算。產量那麽高,肯定會驚動知縣大人。


    對於這樣的機遇,知縣大人不會放過的。


    一部分賣給知縣大人,一部分賣給村裏想要種的村民。


    當然,想要買紅薯種子,也是有所要求。所種出來的紅薯,一定要賣給蘇音音。


    至於賣多少,價錢多少,都寫在合同裏。


    收購那麽多紅薯,當然是要打造紅薯的一係列產業鏈。


    所有事情走向,都按照蘇音音預計一般發展。


    經過三年的發展。蘇音音這三個字,在知縣大人,知府大人麵前那是大紅人。


    在知府大人的大力推廣下。知府大人管理所有的各個縣,都種上了蘇音音培育出來的稻穀,紅薯,玉米。


    稅收等各個方麵加速了提升。再加上,神醫閣在知府大人所在的青州城。青州城在大燕國名聲響亮起來了。


    村民不餓肚子了,家裏有一定的存糧和小小存款。


    各個村裏的娃,能上得起的學堂的比例高了。


    特別是蘇音音,所在的李家村,隻要到上學堂的年紀,家裏都能供得起。


    村民,幾乎家家戶戶蓋起了大瓦房。唯獨蘇音音家,還是那幾間房,沒變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侯府棄女我的人生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蕭霖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蕭霖霖並收藏穿成侯府棄女我的人生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