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明成煦的心思
穿越農門,我的身份竟是王府世子 作者:貝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浮青山峽穀中。
明成煦和月蘭並肩坐在木屋門前,望著不遠處獨自玩耍的小男孩,不知不覺又過去半年,兒子兩周歲多了。
這麽久沒有文舉的消息,不擔心那是不可能,卻也知幫不上什麽忙,不出去惹麻煩就是在幫他了。
因此這期間,兩人一直沒有離開峽穀。
“你說,文舉應該沒事吧?”明知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月蘭還是問了出來。
明成煦輕聲安慰道:“要相信孩子,他已經長大成人了,有能力應付各種問題,事情不可能這麽快解決,急不得的,我們安心等著就是了。”
月蘭輕歎一聲,她何嚐不知道這些道理呢?可就是管不住這心,不可控製地往壞處想,有時恨不能抽自己兩巴掌。
“好了,別瞎想了,等事情處理好,文舉自然會迴來的。”明成煦伸手拍了拍她的肩。
這時,明啟宸邁著兩條小短腿跑過來,邊跑邊喊:“娘,餓……餓了。”
月蘭伸手摸摸他的小臉,“乖啊!稍等一會兒,娘這就做飯去。”
說完起身去爐台忙活起來。
一家三口吃完午飯,剛收拾完,就聽門外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爹、娘,我迴來了。”
兩人聞言,皆是一喜,“是文舉迴來了!”
連忙放下手中活計,衝出屋門。
眼前情景,不由愣住了!
走過來的不隻有文舉,還跟進來兩個衣著華貴的貌美女子。
月蘭怔愣片刻,很快便認出南宮微,她不敢有絲毫怠慢,動作麻利地雙膝跪地,恭恭敬敬行禮道:“奴婢參見王妃,世子。”
她哪還敢如平時那般喊出文舉的名字,主仆有別、尊卑有序。
身後的明成煦有點茫然無措,但他心裏清楚隻要緊跟著妻子做,準沒錯,於是乎,撲通一聲,老老實實跪在一旁。
南宮微連忙伸手扶起月蘭,“以後萬不可行此大禮,快起來!”
明文舉也在一旁扶起明成煦,“爹,我們進屋說。”
眾人走進木屋。
屋裏雖然陳設簡陋卻幹淨整潔,散發一股清幽的淡淡木香。
剛坐下,明文舉便拉著雲纖介紹道:“爹,娘,我娶妻了,她叫柳雲纖。”
好漂亮的女孩,一看就讓人心生喜歡,夫妻倆自是欣喜萬分,隻是當著王妃的麵,哪敢以父母自居,兩人顯得有點手足無措。
雲纖則微笑行禮:“爹,娘,兒媳有禮了。”
夫妻倆連忙站起身,月蘭麵帶惶恐,“世子妃萬萬不可,折煞奴婢了。”
說著就要跪拜,雲纖一把將她扶住,“娘……”
南宮微拉著她手說道:“你救下文舉並將他撫養長大,這份恩情應該受我一拜才對,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再這麽客氣就不對了。
等迴京,我便認你做義妹,以後我們姐妹相稱,你們依然是文舉的父母。”
月蘭驚得美眸睜大,連連搖頭,“這是奴婢應該做的,萬不可受王妃如此大恩。”
南宮微拉著她坐到椅子上,微微笑道:
“若不是你們盡心撫養文舉,哪有我們的今天,這份大恩,我和雲王一輩子也還不起,你若是拒絕,就是想讓我們一直欠著了?”
明文舉也在一旁道:“爹娘,你們就別推拒了,在京城,有身份地位,對弟弟的未來成長會有很大好處。”
坐在一旁的明成煦,仿佛被雷擊了一般,腦子裏一片空白,處在一種難以置信的狀態中。
明家祖宗十八代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縣太爺對他們來說都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他中過秀才並考過舉,見識相對廣一些。
然而此刻所發生的一切,依然顛覆了他的認知——王......王妃?那可不是普通的達官貴人能夠相提並論的!
月蘭一直不願意跟他細說文舉的身世,所以他對此一知半解,麵對今日這般突發狀況,他隻覺如墜雲霧,不知該如何應對?
明文舉看出他的緊張,坐在身邊將發生之事簡單說了一遍。
明成煦驚訝更甚了,此刻他的注意力完全在最終的結果上,忽略了過程的驚險,那就是真的要離開大山跟著他們去京城嗎?
曾經父親的願望,便是讓他通過科舉考試金榜題名,從而光宗耀祖,離開大山。
可惜自己不爭氣,沒能中舉反倒帶迴一個女人和孩子,好在爹爹心善,留下了這對母子。
十八年後,卻因為這對母子,要走出大山,踏進繁華的京城嗎?
他有點不敢想,更是生出一絲惶恐,喊了自己多年“爹”的孩子,竟然是鎮國王府世子。
日後,麵對尊貴無比的王爺、王妃,自己又怎敢讓世子繼續這般稱唿自己呢?思及此,心中不由打起了退堂鼓。
“還是不去了,我們已經習慣這種平靜的生活,隻要能光明正大迴村就好。”
月蘭聞言,在一旁連連點頭,“是啊,王妃,我們已經習慣這種平淡生活,不適應京城的繁華。”
明文舉似乎想到了他們的顧慮,輕聲道:“迴到京城,為你們買下一處別院,爹娘可單獨生活,安享晚年。”
明成煦還是搖頭,“能去鎮上生活就很好了,京城那地方,真的不適合我們。”
那意思就是在鎮裏買一處房子就可以了。
沒想到兩人如此不配合,南宮微蹙了蹙眉,“不能隻想著你們,還要考慮孩子,到京城,孩子會接受更好的學堂教育,將來可光宗耀祖。
對了,我聽文舉說你是個秀才,若是喜歡,做個一官半職也可以。”
明文舉細心地發現,明成煦聽到最後,眸光明顯亮了下,是啊,他不過三十五、六歲,相比於享清福,可能更喜歡實現自身價值吧。
想到此,輕聲道:“以爹的能力做個縣令綽綽有餘,您若喜歡就從知縣做起,如何?”
明成煦眼眸瞬間睜大,自己沒有中舉也可以做縣令?這不是相當於買官嗎?
他深知農民的苦,曾經的願望就是做個為百姓謀福利的清官,隻是時運不濟。
目光看向明文舉,含著絲小心謹慎,“我可以嗎?”
明文舉輕輕頷首,“當然可以,我的學問都是您教的,不過您要先和我們進京,也好熟悉下官場環境,到時再去任職。”
隻要不久住在京城,有自己的事情做,明成煦對進京不再抵觸。
月蘭自是聽他的。
明成煦和月蘭並肩坐在木屋門前,望著不遠處獨自玩耍的小男孩,不知不覺又過去半年,兒子兩周歲多了。
這麽久沒有文舉的消息,不擔心那是不可能,卻也知幫不上什麽忙,不出去惹麻煩就是在幫他了。
因此這期間,兩人一直沒有離開峽穀。
“你說,文舉應該沒事吧?”明知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月蘭還是問了出來。
明成煦輕聲安慰道:“要相信孩子,他已經長大成人了,有能力應付各種問題,事情不可能這麽快解決,急不得的,我們安心等著就是了。”
月蘭輕歎一聲,她何嚐不知道這些道理呢?可就是管不住這心,不可控製地往壞處想,有時恨不能抽自己兩巴掌。
“好了,別瞎想了,等事情處理好,文舉自然會迴來的。”明成煦伸手拍了拍她的肩。
這時,明啟宸邁著兩條小短腿跑過來,邊跑邊喊:“娘,餓……餓了。”
月蘭伸手摸摸他的小臉,“乖啊!稍等一會兒,娘這就做飯去。”
說完起身去爐台忙活起來。
一家三口吃完午飯,剛收拾完,就聽門外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爹、娘,我迴來了。”
兩人聞言,皆是一喜,“是文舉迴來了!”
連忙放下手中活計,衝出屋門。
眼前情景,不由愣住了!
走過來的不隻有文舉,還跟進來兩個衣著華貴的貌美女子。
月蘭怔愣片刻,很快便認出南宮微,她不敢有絲毫怠慢,動作麻利地雙膝跪地,恭恭敬敬行禮道:“奴婢參見王妃,世子。”
她哪還敢如平時那般喊出文舉的名字,主仆有別、尊卑有序。
身後的明成煦有點茫然無措,但他心裏清楚隻要緊跟著妻子做,準沒錯,於是乎,撲通一聲,老老實實跪在一旁。
南宮微連忙伸手扶起月蘭,“以後萬不可行此大禮,快起來!”
明文舉也在一旁扶起明成煦,“爹,我們進屋說。”
眾人走進木屋。
屋裏雖然陳設簡陋卻幹淨整潔,散發一股清幽的淡淡木香。
剛坐下,明文舉便拉著雲纖介紹道:“爹,娘,我娶妻了,她叫柳雲纖。”
好漂亮的女孩,一看就讓人心生喜歡,夫妻倆自是欣喜萬分,隻是當著王妃的麵,哪敢以父母自居,兩人顯得有點手足無措。
雲纖則微笑行禮:“爹,娘,兒媳有禮了。”
夫妻倆連忙站起身,月蘭麵帶惶恐,“世子妃萬萬不可,折煞奴婢了。”
說著就要跪拜,雲纖一把將她扶住,“娘……”
南宮微拉著她手說道:“你救下文舉並將他撫養長大,這份恩情應該受我一拜才對,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再這麽客氣就不對了。
等迴京,我便認你做義妹,以後我們姐妹相稱,你們依然是文舉的父母。”
月蘭驚得美眸睜大,連連搖頭,“這是奴婢應該做的,萬不可受王妃如此大恩。”
南宮微拉著她坐到椅子上,微微笑道:
“若不是你們盡心撫養文舉,哪有我們的今天,這份大恩,我和雲王一輩子也還不起,你若是拒絕,就是想讓我們一直欠著了?”
明文舉也在一旁道:“爹娘,你們就別推拒了,在京城,有身份地位,對弟弟的未來成長會有很大好處。”
坐在一旁的明成煦,仿佛被雷擊了一般,腦子裏一片空白,處在一種難以置信的狀態中。
明家祖宗十八代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縣太爺對他們來說都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他中過秀才並考過舉,見識相對廣一些。
然而此刻所發生的一切,依然顛覆了他的認知——王......王妃?那可不是普通的達官貴人能夠相提並論的!
月蘭一直不願意跟他細說文舉的身世,所以他對此一知半解,麵對今日這般突發狀況,他隻覺如墜雲霧,不知該如何應對?
明文舉看出他的緊張,坐在身邊將發生之事簡單說了一遍。
明成煦驚訝更甚了,此刻他的注意力完全在最終的結果上,忽略了過程的驚險,那就是真的要離開大山跟著他們去京城嗎?
曾經父親的願望,便是讓他通過科舉考試金榜題名,從而光宗耀祖,離開大山。
可惜自己不爭氣,沒能中舉反倒帶迴一個女人和孩子,好在爹爹心善,留下了這對母子。
十八年後,卻因為這對母子,要走出大山,踏進繁華的京城嗎?
他有點不敢想,更是生出一絲惶恐,喊了自己多年“爹”的孩子,竟然是鎮國王府世子。
日後,麵對尊貴無比的王爺、王妃,自己又怎敢讓世子繼續這般稱唿自己呢?思及此,心中不由打起了退堂鼓。
“還是不去了,我們已經習慣這種平靜的生活,隻要能光明正大迴村就好。”
月蘭聞言,在一旁連連點頭,“是啊,王妃,我們已經習慣這種平淡生活,不適應京城的繁華。”
明文舉似乎想到了他們的顧慮,輕聲道:“迴到京城,為你們買下一處別院,爹娘可單獨生活,安享晚年。”
明成煦還是搖頭,“能去鎮上生活就很好了,京城那地方,真的不適合我們。”
那意思就是在鎮裏買一處房子就可以了。
沒想到兩人如此不配合,南宮微蹙了蹙眉,“不能隻想著你們,還要考慮孩子,到京城,孩子會接受更好的學堂教育,將來可光宗耀祖。
對了,我聽文舉說你是個秀才,若是喜歡,做個一官半職也可以。”
明文舉細心地發現,明成煦聽到最後,眸光明顯亮了下,是啊,他不過三十五、六歲,相比於享清福,可能更喜歡實現自身價值吧。
想到此,輕聲道:“以爹的能力做個縣令綽綽有餘,您若喜歡就從知縣做起,如何?”
明成煦眼眸瞬間睜大,自己沒有中舉也可以做縣令?這不是相當於買官嗎?
他深知農民的苦,曾經的願望就是做個為百姓謀福利的清官,隻是時運不濟。
目光看向明文舉,含著絲小心謹慎,“我可以嗎?”
明文舉輕輕頷首,“當然可以,我的學問都是您教的,不過您要先和我們進京,也好熟悉下官場環境,到時再去任職。”
隻要不久住在京城,有自己的事情做,明成煦對進京不再抵觸。
月蘭自是聽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