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但我能肯定不是單老師。”
梅德沉思了一會兒:“這麽說,這件案子和十年前的事完全沒有關係?隻是湊巧在時間上是同一天而已?”
袁濱一下驚唿起來:“梅德!你想不出來嗎?你沒意識到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麽?”
梅德望著他,感覺自己的腦袋變得麻木起來。
“你知道嗎?同一個地方發生的案件會在警方整理檔案的時候放在一起。想想看——當警察發現十年前的失蹤案件和十年後的謀殺案發生在同一天的,這意味著什麽?”
“你是說,警察有可能會認為這是同一個人做的?”梅德有些懂了。
“完全正確!本來十年前的那件事,已經被定性為一起普通失蹤案,都快被警方遺忘了,但現在發生了這件事後,警察就有可能會認為——十年前的案子也許和這個案子是同一性質的,都是謀殺案!而且他們還有可能展開豐富的聯想,認為在南鄉隱藏著一個慣犯,‘七月十三’這個日子對他有著特殊的意義。”
梅德倒吸一口涼氣:“要是這樣的話,那就麻煩了。隻要警察一展開調查,很可能查出當時和單老師關係最密切的,就是我們四個人……”
“如果真的調查到我們頭上,想想看,我們四個人中隻要有一個人露出了破綻,或者是警察用測謊儀的話,會是什麽後果!”
梅德眉頭緊蹙,一頭倒在沙發靠背上:“十年了……竟然還沒有結束?”
他猛地用拳頭砸了自己的大腿一下:“該死的!怎麽有這麽湊巧的事情?偏偏發生在七月十三號這一天!”
這個時候,袁濱突然用一種奇怪的目光望著梅德。
“梅德,我不明白。”他說,“到底是你急暈了頭,還是你真的沒有以前那麽聰明了?”
“什麽意思?”
“這件案子是由我們局裏來處理的,又是由我來做屍檢和鑒定的——說得再清楚點吧,他的死亡時間掌握在我的手裏。”袁濱低聲說。
“什麽,你想……篡改他的死亡時間?”梅德大吃一驚,“你考慮過後果沒有,如果被人查出來了……”
袁濱擺了擺手:“我清楚我們局裏的規定,一個法醫鑒定出結果後,沒有理由再讓另一個法醫來做第二次鑒定。況且那具屍體又不可能永遠停在醫院裏,讓人去反複檢查。再過兩三天如果還沒找到死者家屬的話,那具屍體就會被送去火葬場——人一燒,就死無對證了。”
梅德想了想,說:“你具體想怎麽做?”
“他真正的死亡時間是七月十三號晚上十點,而我在屍檢報告中寫的是七月十四號淩晨十二點半。也就是說,將他的死亡時間往後推遲了兩個半小時,避開了‘七月十三’這個數字。”
“等等,你的意思是,你已經這麽做了?”
袁濱聳聳肩:“你該不會認為一個屍檢報告還要等幾天後才交吧?”
梅德垂下頭,若有所思:“就算你這麽做,也不過是把他的死亡時間向後延了一天而已,真的能避開懷疑嗎?”
“隻差一天,但性質就完全不同了。”袁濱說。他歎了一口氣,“再說,我能做的,也就隻有這麽多,有沒有用,就要看天意了。”
梅德望著他:“你還是跟以前一樣,總愛相信天意。”
他們沉默了一會兒,眼睛望著天花板出神。
“其實,你有沒有想過。”梅德打破沉默,“我們當時都是孩子,而且這又確實是個意外——即使這個案子被查出來是我們造成的,又怎麽樣?我們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
袁濱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我當然知道。事實上,如果當年發生這件事之後,我們馬上報警,主動承認錯誤,的確是不會負任何刑事責任的。但現在,已經過了十年,事情的性質就不一樣了。”
“怎麽說?”
“如果警察現在調查出十年前的這件事是我們四個人造成的,他們會怎麽想?如果這件事真的隻是一個無心的玩笑,是一個意外,那為什麽當時我們幾個人要隱藏這個秘密,不讓任何人知道?——這會是警察的第一個想法。到時候我們怎麽解釋得清楚?”
“你害怕警察會認為我們幾個是蓄意謀殺了單老師?這怎麽可能,我們沒有作案動機!”
“問題是過了這麽多年,天曉得當時發生了什麽事情!警察不見得會相信我們說的話。”
“而且,你有沒有考慮過。”袁濱接著說,“就算我們不用負刑事責任,可一旦這件事的真相被曝光,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會怎麽看我們——‘這幾個人當年因為一個無聊的玩笑害死了自己的老師,居然還不敢站出來說出真相,讓自己的老師含冤而死!’我們會永遠受到輿論和道德的譴責!”
梅德用手托住額頭,慢慢籲出一口氣。
“梅德,我們一開始就錯了,現在隻有錯到底。”袁濱站起來,“沒有別的選擇。”
梅德抬起頭望他:“你要走了?”
袁濱點點頭:“我來這裏,隻是要告訴你這件事。同時,也為了向你傾訴一下。你知道,我無法一個人麵對這些事情。”
梅德也站起來:“你篡改死亡時間這件事,我始終有些擔心。你覺得真能成功嗎?”
“我已經做了,沒有後悔的餘地。”袁濱頓了一下,“我想,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希望如此。”
袁濱走到門口,迴過頭對梅德說:“這件事如果成功了,我會立即通知你。”
接著,他打開門,走到街上,消失了。
【六】
四天後的一個下午,梅德呆在自己的工作室裏完成一幅油畫,看著畫麵上的一塊塊紅色、黑色、黃色。梅德感到一陣心煩意亂。
一連幾天,梅德都生活在忐忑不安之中——他突然發現,這種寢食難安的感覺和十年前的這幾天幾乎完全一樣。
他放下調色板和畫筆,走到廚房中,打開冰箱,拿出一罐冰啤酒。
梅德坐到沙發上,把啤酒倒在一個玻璃杯中,呷了一口,將杯子放在茶幾上。
突然,玻璃杯發出一絲細小的聲音,隨即“嚓”地一聲裂成兩半,啤酒從茶幾淌到地板上。
梅德目瞪口呆地看著裂成兩半的玻璃杯。一瞬間,一種強烈的不祥預感湧上心頭。
就在這時,刺耳的電話鈴聲在空曠的房間中響起。
梅德快步走到電話旁,看了一眼來電顯示——是袁濱打來的。
“喂,袁濱?那件事情怎麽樣了?沒被人察覺吧?”梅德接起電話,急切地問。
電話那頭傳來袁濱爽朗的笑聲:“梅德,你絕對想象不到,這件事比我們預料中的要順利多了!”
“哦?你是說,沒有人懷疑你在屍檢報告中做了手腳?”
“是的,他們很信任我,根本沒往那方麵想。昨天下午,那具屍體就已經送去火化了,現在已經不可能有人發現我在死亡時間上做了假。”
“這麽說,那具屍體一直沒有人來認領?”
“警方在周圍的城鎮發布了認領屍體的公告,但沒有任何人前來。警方不能一直等下去,隻有將它火化了。”
“那警察有沒有調查出來,這到底是不是一起謀殺案?”
“嗯……怎麽說呢,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在這具屍體身上,沒找到任何能證明他身份的東西。再加上這麽多天了,既沒人來認領,也沒人來報案,所以警察準備對這件事冷處理,不會再持續調查下去。”
梅德鬆了一口氣:“是嗎?那真是太好了。”
電話那頭的袁濱愣了一下:“怎麽,我聽你的語氣,好像並不是太高興?”
“我……啊,不……”
“到底怎麽了,你還在擔心什麽?”
梅德的目光集中到了那個碎裂的玻璃杯上,他想了一會兒,說:“不知為什麽,我有一種很不好的感覺,我總覺得,這件事情沒這麽簡單,也許……並沒有結束。”
電話那邊一陣沉默。
“對不起,也許是我想多了,大概……”
“不,梅德。”袁濱說,“其實,我也有這種感覺,隻是沒說出來。但我沒想到,你也有這種感覺。”
接下來,又是半分鍾的沉默。
“我老是在想,幾天前的那件溺水案,難道真的隻是一次巧合?或者是……在向我們暗示什麽?”梅德說。
“你覺得這是怎麽迴事?”
“不,我不知道。但我覺得如果真把它當成是一次湊巧,我們也未免太自欺欺人了。”
“梅德,其實我早就想說——也許,我們應該找到餘暉和李遠,聽聽他們的意見。畢竟這件事是我們四個人一起經曆的,現在也應該一起商量商量。”
“是的,我也是這麽想。可是,自從高中畢業後,他們倆就完全和我們失去了聯係,現在還能找得到他們嗎?”
“隻要我們想找到他們,那並不難。”袁濱說,“這樣吧,這件事交給我,我去想辦法聯係他們。”
“好的,你一有他們的消息就立刻通知我。”
“我會的,再見。”
“再見。”
【七】
兩天後,袁濱再次打來了電話。
“怎麽樣?找到他們了嗎?”梅德問。
“餘暉找到了,他就住在離我們這兒不遠的c市,具體地址我也問清楚了,坐車的話隻要四個多小時就能到。而且,我還問到了他的手機號碼。”
“你打了嗎?”
“打過了,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換了電話。我打了好幾次都沒人接,我想,我們隻能親自到他家去找他了,希望他沒搬家。”
“那李遠呢?”
“李遠就有些奇怪了,我打電話問了以前的同學、老師,竟沒有一個人和他有聯係,也不知道他現在身在何處。”
梅德想了想,說:“那我們就先去找餘暉吧,也許他知道李遠的下落呢。”
“好,什麽時候出發?”
“現在就行,反正我也是閑著沒事。”
“那好,我現在馬上去向單位請假,我們一會兒就去c市。”
“你辦妥當後,就直接去北門車站。我們兩小時後在那兒碰頭,行嗎?”
“行,再見。”袁濱掛了電話。
兩個小時後,梅德準時在車站見到了袁濱。兩人登上了去c市的汽車。
坐在寬敞舒適的空調車內,梅德和袁濱透過車窗看沿途的風光——這是一條比較陌生的道路,他們兩人都很少去c市。
汽車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是晚上七點鍾了。下車後,梅德和袁濱來到車站附近一家西式快餐店。坐下後,梅德看了看表,對侍者說:“我們在這裏隻能待25分鍾。要兩瓶汽酒、牛餅扒餐、肉湯和烤土豆。”
侍者急忙去了。
梅德和袁濱沉默著,碰了碰酒杯。袁濱一邊吃著,一邊從衣服口袋裏拿出一張紙:“餘暉的家住在江陽路英苑小區。不知道離這裏遠不遠。”
梅德聳了聳肩:“吃完飯再說吧。”
走出飯店,袁濱抬手攔了一輛出租車,問道:“去江陽路英苑小區需要坐多久的車?”
“大約二十分鍾。”司機迴答。
袁濱迴過頭望了梅德一眼,兩人坐上了出租車。
接近八點的時候,梅德兩人站在了英苑小區第三棟樓麵前。
袁濱再次看了看那張紙,說:“餘暉住在八樓,我們上去吧。”
到了802號房門口,袁濱按門上的門鈴。
十幾秒鍾後,門慢慢地打開了45度,一位年輕的女士站在門口,略帶疑惑地望著梅德和袁濱。
“請問你們找誰?”她問道。
“這裏是餘暉的家嗎?”袁濱問。
她點點頭:“是的,我是他妻子鄭婕,你們是……”
“我們是餘暉的老同學,我叫袁濱,他叫梅德。餘暉看見我們一準兒就認出來了。”袁濱笑著說。
“哦,請進來坐吧。”鄭婕微笑著打開家門,將客人迎進屋。
鄭婕為他們泡了兩杯清茶,放在茶幾上麵,然後坐在他們對麵的沙發上。
在客廳明亮的燈光下,梅德開始打量麵前的這位年輕女性:鄭婕身材苗條,目光沉靜,穿著一身高檔的淺灰色輕質絲綢套裙,顯露出她身體的線條。一條白色的方形紗巾隨意地係在頸上,顯示著她高雅的品位。梅德暗自驚歎,餘暉竟能找到這樣一個漂亮妻子。
“真不湊巧。”鄭婕帶著遺憾的口吻說,“餘暉現在沒在家裏。你們找他有什麽事嗎?”
“不,沒什麽要緊的事。”袁濱說,“就是老同學好久沒見麵了,想一起聚聚。”
“餘暉上哪兒去了?”梅德問。
“他昨天下午就離開家了,說是要去廠裏處理點事情,結果晚上就沒迴來。我也沒太在意,因為他留在廠裏徹夜加班是常有的事——你看,現在都還沒迴來呢。”
“廠裏?”梅德問,“什麽廠?”
“是他自己開的一個生產醫療器械的小廠。廠裏的工人有時出點差錯,他當廠長的總是親自去處理。”
梅德看了看表:“他都二十幾個小時沒迴家了,你不打電話跟他聯係一下?”
說到這裏,鄭婕皺了皺眉:“說起來,還真有些奇怪,我給他打了兩次電話他都沒接。本來我想,是不是他太忙了,來不及接電話……但是,總不可能直到現在都還沒空迴我一個電話吧?”
“對了,我也給他打了好幾次電話,他也是沒接。我還以為他換號碼了呢!”袁濱說。
聽到袁濱這樣說,鄭婕有些著急起來:“他到底是怎麽迴事!為什麽誰的電話都不接?”
“他以前忙起來也這樣嗎?”梅德問。
“不,他從不這樣。就算再忙,他當時接不了電話過一會兒也會打過來。”
“那就有些奇怪了。”梅德說著迴過頭,和袁濱交換了一下眼色。
“那個廠離你們家遠嗎?”袁濱問。
“不遠,步行也隻要十分鍾就到了。”
“要不,”梅德說,“我們一起去廠裏看看?”
鄭婕像是找到了救星,連連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
梅德站起來:“現在就走!”
十多分鍾後,三個人來到這座建立在市郊的小廠。這時,天色已經是一片漆黑,廠內看起來空無一人。
鄭婕走到門衛室,敲了敲窗子,一個正在看電視的老頭轉過頭,看見是鄭婕,立刻走了過來。
“老何,廠長呢?在不在裏麵?”鄭婕問。
“啊,廠長……他昨天下午來過,今天沒來啊。”
“什麽?他今天沒來?”鄭婕有些慌了,“你是說,他昨天就離開這裏了?”
“嗯
梅德沉思了一會兒:“這麽說,這件案子和十年前的事完全沒有關係?隻是湊巧在時間上是同一天而已?”
袁濱一下驚唿起來:“梅德!你想不出來嗎?你沒意識到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麽?”
梅德望著他,感覺自己的腦袋變得麻木起來。
“你知道嗎?同一個地方發生的案件會在警方整理檔案的時候放在一起。想想看——當警察發現十年前的失蹤案件和十年後的謀殺案發生在同一天的,這意味著什麽?”
“你是說,警察有可能會認為這是同一個人做的?”梅德有些懂了。
“完全正確!本來十年前的那件事,已經被定性為一起普通失蹤案,都快被警方遺忘了,但現在發生了這件事後,警察就有可能會認為——十年前的案子也許和這個案子是同一性質的,都是謀殺案!而且他們還有可能展開豐富的聯想,認為在南鄉隱藏著一個慣犯,‘七月十三’這個日子對他有著特殊的意義。”
梅德倒吸一口涼氣:“要是這樣的話,那就麻煩了。隻要警察一展開調查,很可能查出當時和單老師關係最密切的,就是我們四個人……”
“如果真的調查到我們頭上,想想看,我們四個人中隻要有一個人露出了破綻,或者是警察用測謊儀的話,會是什麽後果!”
梅德眉頭緊蹙,一頭倒在沙發靠背上:“十年了……竟然還沒有結束?”
他猛地用拳頭砸了自己的大腿一下:“該死的!怎麽有這麽湊巧的事情?偏偏發生在七月十三號這一天!”
這個時候,袁濱突然用一種奇怪的目光望著梅德。
“梅德,我不明白。”他說,“到底是你急暈了頭,還是你真的沒有以前那麽聰明了?”
“什麽意思?”
“這件案子是由我們局裏來處理的,又是由我來做屍檢和鑒定的——說得再清楚點吧,他的死亡時間掌握在我的手裏。”袁濱低聲說。
“什麽,你想……篡改他的死亡時間?”梅德大吃一驚,“你考慮過後果沒有,如果被人查出來了……”
袁濱擺了擺手:“我清楚我們局裏的規定,一個法醫鑒定出結果後,沒有理由再讓另一個法醫來做第二次鑒定。況且那具屍體又不可能永遠停在醫院裏,讓人去反複檢查。再過兩三天如果還沒找到死者家屬的話,那具屍體就會被送去火葬場——人一燒,就死無對證了。”
梅德想了想,說:“你具體想怎麽做?”
“他真正的死亡時間是七月十三號晚上十點,而我在屍檢報告中寫的是七月十四號淩晨十二點半。也就是說,將他的死亡時間往後推遲了兩個半小時,避開了‘七月十三’這個數字。”
“等等,你的意思是,你已經這麽做了?”
袁濱聳聳肩:“你該不會認為一個屍檢報告還要等幾天後才交吧?”
梅德垂下頭,若有所思:“就算你這麽做,也不過是把他的死亡時間向後延了一天而已,真的能避開懷疑嗎?”
“隻差一天,但性質就完全不同了。”袁濱說。他歎了一口氣,“再說,我能做的,也就隻有這麽多,有沒有用,就要看天意了。”
梅德望著他:“你還是跟以前一樣,總愛相信天意。”
他們沉默了一會兒,眼睛望著天花板出神。
“其實,你有沒有想過。”梅德打破沉默,“我們當時都是孩子,而且這又確實是個意外——即使這個案子被查出來是我們造成的,又怎麽樣?我們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
袁濱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我當然知道。事實上,如果當年發生這件事之後,我們馬上報警,主動承認錯誤,的確是不會負任何刑事責任的。但現在,已經過了十年,事情的性質就不一樣了。”
“怎麽說?”
“如果警察現在調查出十年前的這件事是我們四個人造成的,他們會怎麽想?如果這件事真的隻是一個無心的玩笑,是一個意外,那為什麽當時我們幾個人要隱藏這個秘密,不讓任何人知道?——這會是警察的第一個想法。到時候我們怎麽解釋得清楚?”
“你害怕警察會認為我們幾個是蓄意謀殺了單老師?這怎麽可能,我們沒有作案動機!”
“問題是過了這麽多年,天曉得當時發生了什麽事情!警察不見得會相信我們說的話。”
“而且,你有沒有考慮過。”袁濱接著說,“就算我們不用負刑事責任,可一旦這件事的真相被曝光,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會怎麽看我們——‘這幾個人當年因為一個無聊的玩笑害死了自己的老師,居然還不敢站出來說出真相,讓自己的老師含冤而死!’我們會永遠受到輿論和道德的譴責!”
梅德用手托住額頭,慢慢籲出一口氣。
“梅德,我們一開始就錯了,現在隻有錯到底。”袁濱站起來,“沒有別的選擇。”
梅德抬起頭望他:“你要走了?”
袁濱點點頭:“我來這裏,隻是要告訴你這件事。同時,也為了向你傾訴一下。你知道,我無法一個人麵對這些事情。”
梅德也站起來:“你篡改死亡時間這件事,我始終有些擔心。你覺得真能成功嗎?”
“我已經做了,沒有後悔的餘地。”袁濱頓了一下,“我想,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希望如此。”
袁濱走到門口,迴過頭對梅德說:“這件事如果成功了,我會立即通知你。”
接著,他打開門,走到街上,消失了。
【六】
四天後的一個下午,梅德呆在自己的工作室裏完成一幅油畫,看著畫麵上的一塊塊紅色、黑色、黃色。梅德感到一陣心煩意亂。
一連幾天,梅德都生活在忐忑不安之中——他突然發現,這種寢食難安的感覺和十年前的這幾天幾乎完全一樣。
他放下調色板和畫筆,走到廚房中,打開冰箱,拿出一罐冰啤酒。
梅德坐到沙發上,把啤酒倒在一個玻璃杯中,呷了一口,將杯子放在茶幾上。
突然,玻璃杯發出一絲細小的聲音,隨即“嚓”地一聲裂成兩半,啤酒從茶幾淌到地板上。
梅德目瞪口呆地看著裂成兩半的玻璃杯。一瞬間,一種強烈的不祥預感湧上心頭。
就在這時,刺耳的電話鈴聲在空曠的房間中響起。
梅德快步走到電話旁,看了一眼來電顯示——是袁濱打來的。
“喂,袁濱?那件事情怎麽樣了?沒被人察覺吧?”梅德接起電話,急切地問。
電話那頭傳來袁濱爽朗的笑聲:“梅德,你絕對想象不到,這件事比我們預料中的要順利多了!”
“哦?你是說,沒有人懷疑你在屍檢報告中做了手腳?”
“是的,他們很信任我,根本沒往那方麵想。昨天下午,那具屍體就已經送去火化了,現在已經不可能有人發現我在死亡時間上做了假。”
“這麽說,那具屍體一直沒有人來認領?”
“警方在周圍的城鎮發布了認領屍體的公告,但沒有任何人前來。警方不能一直等下去,隻有將它火化了。”
“那警察有沒有調查出來,這到底是不是一起謀殺案?”
“嗯……怎麽說呢,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在這具屍體身上,沒找到任何能證明他身份的東西。再加上這麽多天了,既沒人來認領,也沒人來報案,所以警察準備對這件事冷處理,不會再持續調查下去。”
梅德鬆了一口氣:“是嗎?那真是太好了。”
電話那頭的袁濱愣了一下:“怎麽,我聽你的語氣,好像並不是太高興?”
“我……啊,不……”
“到底怎麽了,你還在擔心什麽?”
梅德的目光集中到了那個碎裂的玻璃杯上,他想了一會兒,說:“不知為什麽,我有一種很不好的感覺,我總覺得,這件事情沒這麽簡單,也許……並沒有結束。”
電話那邊一陣沉默。
“對不起,也許是我想多了,大概……”
“不,梅德。”袁濱說,“其實,我也有這種感覺,隻是沒說出來。但我沒想到,你也有這種感覺。”
接下來,又是半分鍾的沉默。
“我老是在想,幾天前的那件溺水案,難道真的隻是一次巧合?或者是……在向我們暗示什麽?”梅德說。
“你覺得這是怎麽迴事?”
“不,我不知道。但我覺得如果真把它當成是一次湊巧,我們也未免太自欺欺人了。”
“梅德,其實我早就想說——也許,我們應該找到餘暉和李遠,聽聽他們的意見。畢竟這件事是我們四個人一起經曆的,現在也應該一起商量商量。”
“是的,我也是這麽想。可是,自從高中畢業後,他們倆就完全和我們失去了聯係,現在還能找得到他們嗎?”
“隻要我們想找到他們,那並不難。”袁濱說,“這樣吧,這件事交給我,我去想辦法聯係他們。”
“好的,你一有他們的消息就立刻通知我。”
“我會的,再見。”
“再見。”
【七】
兩天後,袁濱再次打來了電話。
“怎麽樣?找到他們了嗎?”梅德問。
“餘暉找到了,他就住在離我們這兒不遠的c市,具體地址我也問清楚了,坐車的話隻要四個多小時就能到。而且,我還問到了他的手機號碼。”
“你打了嗎?”
“打過了,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換了電話。我打了好幾次都沒人接,我想,我們隻能親自到他家去找他了,希望他沒搬家。”
“那李遠呢?”
“李遠就有些奇怪了,我打電話問了以前的同學、老師,竟沒有一個人和他有聯係,也不知道他現在身在何處。”
梅德想了想,說:“那我們就先去找餘暉吧,也許他知道李遠的下落呢。”
“好,什麽時候出發?”
“現在就行,反正我也是閑著沒事。”
“那好,我現在馬上去向單位請假,我們一會兒就去c市。”
“你辦妥當後,就直接去北門車站。我們兩小時後在那兒碰頭,行嗎?”
“行,再見。”袁濱掛了電話。
兩個小時後,梅德準時在車站見到了袁濱。兩人登上了去c市的汽車。
坐在寬敞舒適的空調車內,梅德和袁濱透過車窗看沿途的風光——這是一條比較陌生的道路,他們兩人都很少去c市。
汽車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是晚上七點鍾了。下車後,梅德和袁濱來到車站附近一家西式快餐店。坐下後,梅德看了看表,對侍者說:“我們在這裏隻能待25分鍾。要兩瓶汽酒、牛餅扒餐、肉湯和烤土豆。”
侍者急忙去了。
梅德和袁濱沉默著,碰了碰酒杯。袁濱一邊吃著,一邊從衣服口袋裏拿出一張紙:“餘暉的家住在江陽路英苑小區。不知道離這裏遠不遠。”
梅德聳了聳肩:“吃完飯再說吧。”
走出飯店,袁濱抬手攔了一輛出租車,問道:“去江陽路英苑小區需要坐多久的車?”
“大約二十分鍾。”司機迴答。
袁濱迴過頭望了梅德一眼,兩人坐上了出租車。
接近八點的時候,梅德兩人站在了英苑小區第三棟樓麵前。
袁濱再次看了看那張紙,說:“餘暉住在八樓,我們上去吧。”
到了802號房門口,袁濱按門上的門鈴。
十幾秒鍾後,門慢慢地打開了45度,一位年輕的女士站在門口,略帶疑惑地望著梅德和袁濱。
“請問你們找誰?”她問道。
“這裏是餘暉的家嗎?”袁濱問。
她點點頭:“是的,我是他妻子鄭婕,你們是……”
“我們是餘暉的老同學,我叫袁濱,他叫梅德。餘暉看見我們一準兒就認出來了。”袁濱笑著說。
“哦,請進來坐吧。”鄭婕微笑著打開家門,將客人迎進屋。
鄭婕為他們泡了兩杯清茶,放在茶幾上麵,然後坐在他們對麵的沙發上。
在客廳明亮的燈光下,梅德開始打量麵前的這位年輕女性:鄭婕身材苗條,目光沉靜,穿著一身高檔的淺灰色輕質絲綢套裙,顯露出她身體的線條。一條白色的方形紗巾隨意地係在頸上,顯示著她高雅的品位。梅德暗自驚歎,餘暉竟能找到這樣一個漂亮妻子。
“真不湊巧。”鄭婕帶著遺憾的口吻說,“餘暉現在沒在家裏。你們找他有什麽事嗎?”
“不,沒什麽要緊的事。”袁濱說,“就是老同學好久沒見麵了,想一起聚聚。”
“餘暉上哪兒去了?”梅德問。
“他昨天下午就離開家了,說是要去廠裏處理點事情,結果晚上就沒迴來。我也沒太在意,因為他留在廠裏徹夜加班是常有的事——你看,現在都還沒迴來呢。”
“廠裏?”梅德問,“什麽廠?”
“是他自己開的一個生產醫療器械的小廠。廠裏的工人有時出點差錯,他當廠長的總是親自去處理。”
梅德看了看表:“他都二十幾個小時沒迴家了,你不打電話跟他聯係一下?”
說到這裏,鄭婕皺了皺眉:“說起來,還真有些奇怪,我給他打了兩次電話他都沒接。本來我想,是不是他太忙了,來不及接電話……但是,總不可能直到現在都還沒空迴我一個電話吧?”
“對了,我也給他打了好幾次電話,他也是沒接。我還以為他換號碼了呢!”袁濱說。
聽到袁濱這樣說,鄭婕有些著急起來:“他到底是怎麽迴事!為什麽誰的電話都不接?”
“他以前忙起來也這樣嗎?”梅德問。
“不,他從不這樣。就算再忙,他當時接不了電話過一會兒也會打過來。”
“那就有些奇怪了。”梅德說著迴過頭,和袁濱交換了一下眼色。
“那個廠離你們家遠嗎?”袁濱問。
“不遠,步行也隻要十分鍾就到了。”
“要不,”梅德說,“我們一起去廠裏看看?”
鄭婕像是找到了救星,連連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
梅德站起來:“現在就走!”
十多分鍾後,三個人來到這座建立在市郊的小廠。這時,天色已經是一片漆黑,廠內看起來空無一人。
鄭婕走到門衛室,敲了敲窗子,一個正在看電視的老頭轉過頭,看見是鄭婕,立刻走了過來。
“老何,廠長呢?在不在裏麵?”鄭婕問。
“啊,廠長……他昨天下午來過,今天沒來啊。”
“什麽?他今天沒來?”鄭婕有些慌了,“你是說,他昨天就離開這裏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