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他作了一個請的動作,跟在他們的背後,走進房子裏。一樓的大廳擺著沙發、電視、冰箱等東西,一個臥室,一個書房,臥室和書房的地上都鋪著高級地毯,裏麵的東西十分整潔,好像有人住著似的,但因為擺放的東西太整齊了,又覺得不可能有人住,可能有清潔工定時來做衛生,因為沒有人住,臥室裏透出一種說不出的陰森之氣,讓吳江感到心頭一緊。
二樓也是一個大廳,大廳裏放著一台55寸的康佳液晶電視,一個轉角沙發,沙發上的抱枕淩亂地擺放著,電視的遙控器也掉在了地上,於軍住在樓上,於軍的臥室被雙層遮光窗簾遮上了,看不清室內的東西,也聽不到什麽聲音,顯然於軍是極其愛靜的人。另一間被鎖上了,看不出裏麵的情況,於軍說那是雜物間,都放一些沒用的東西。江一明問他能不能打開看看,他說沒有鑰匙,被他姑媽帶走了。
這讓他們感到奇怪:既然是雜物間,裏麵的東西就是值錢,他姑媽幹嗎要把鑰匙帶走?於軍好像看出了他們的疑惑,解釋說:他姑父是市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裏麵放的都是些實驗器材,姑父怕讓人一小心把那些器材打碎了,所以把鑰匙帶走了。這種解釋雖然有些勉強,但還過得去。
他們上了三樓的陽台,陽台很大,有60平方米,另60平方米是兩個房間,於軍把兩個房間打開讓他們看,有一間裏麵都是一些雜物,另一間放著一個小床,可能是臨時的客房,從滿地的灰塵來看,已經很久沒有人住了。站在陽台上看,離定軍山有1500米,離點將山有2500米,這是直線距離,如果開車最少有三四公裏。
他們看完後,告別了於軍,到第二嫌疑人家去,路上,江一明問吳江怎麽看於軍,吳江說:“如果小黃分析真的有那麽神的話,那於軍就有很大的嫌疑:有車、獨戶、無業、未婚、身高和年齡都相符。”
“但也有不符的,比如兩人居住,一臉兇相,愛穿西服等。”
“兩人居住可以隱瞞,兇相可以偽裝,大熱天誰還穿西服?”
“也許你說的有道理,但我已經從於軍臥室的單人枕頭上悄悄取到了一根他的頭發。”
但他們對於軍不抱太大希望,隻希望左麗他倆能有線索。
左麗和小克把走訪的情況向江一明匯報:1號嫌疑人家裏沒有車,也不會開車,個子不到1.60米,雖然目前是獨居,但他老婆去俄羅斯做生意了,他在烏魯木齊發貨,他老婆在那邊接貨,為了做好生意照顧好女兒,他們把女兒也送到烏魯木齊讀書,他也剛剛從烏魯木齊迴家不久,他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
2號嫌疑人身高、年齡、有車等條件都相符,但他在自來水公司上班,有職業,這點不符合小黃的無業之說,不過他麵目比較兇,不愛理人,鄰居們都說是一個孤僻的怪人,本來他是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父母受不了他的脾氣,就到市區去住了,把那棟小樓留給他,他心理有陰暗的一麵,嫌疑比較大,得做更深入的調查。
正在他們準備對兩個嫌疑進行深入調查時,點將山上又發現了一具屍骨,江一明一聽,腦子一下好像瞬間失血,空白了好一會兒,果真被小黃說中,3號屍骨絕對不是最後一具,可能有第5具第6具,或者更多,因為3號屍骨已經向社會公開公布了,1號和2號屍骨也就無法隱瞞了,因此在社會已經造成了恐慌,如今又發現了第四具屍骨,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屋漏逢雨。
專案組成員迅速趕到點將山,掩埋屍骨的地方還是位於半山腰上,離3號屍骨的掩埋處不到100米,擺放屍骨的方法還和前幾副屍骨一樣淩亂,也沒有頭顱骨,可以肯定是同一兇手所為。
因為案子一直無法突破,他們對現場勘察更加細致入微,用放大鏡把所有微小物質都放大幾十倍,說難聽一點,恨不得把顯微鏡都搬到現場,把每粒塵土都放在顯微鏡下查看。
江一明看著那堆白骨,心裏一陣陣刺痛,又一個冤死的人躺在他麵前,雖然死者已經不能說話,但他卻覺得死者在向他哭訴,一聲聲淒慘的哭聲在他耳邊迴蕩,久久不肯離去,似乎還看到家屬焦急地尋找死者的神情,他們從失望到希望,又從希望到失望,一次次不停地希望和失望之間循環著,直到最後積累成絕望!他已經暗暗過幾次誓言,一定要盡快把殘暴的兇手抓捕歸案,但時間一天天過去,卻找不到兇手的蛛絲馬跡,這不免讓他焦急萬分,兇手確實太狡猾,竟然不辭勞苦,把一個屍體分成三次掩埋,這種做法很少有人能做到,犯罪心理非常成熟,而這種心理形成的過程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是經過一次又一次殺人得逞之後才能形成的……
“江隊,你看!”江一明的思路被興奮的左麗打斷了。
“左麗,你發現什麽了?”江一明走到她身邊問。
左麗一手指著土坑,一手把鑷子向土裏伸去,然後夾起一個黃豆般大小的圓珠,說:“好像是個木珠子。”
江一明拿過來仔細一看著說:“對,是一個檀木做的珠子,應該是一個佛珠,可能是兇手掩埋屍骨時,不小心掉落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五個人都圍在一起觀察,珠子是手工雕刻而成的,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上麵竟然出現幾個微雕字:“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這八個字是行體,字體遒勁而飄逸,吳江是個書法愛好者,他一眼就看出是出自於書法高手之手,這種珠子很珍貴,市麵上很難買到。大家感到這是一個重大的線索,一定能從中找到戴它的主人。
因為市麵上沒有,等於把範圍縮小了幾百倍,工作量也就隨之減輕無數倍,可能是兇手在掩埋屍體時,不小心把串連著珠子的線給弄斷了,把珠子撒在現場,兇手一一把珠子都揀起來,但他不知佛珠一共有多少個,所以他把這個珠子給遺漏了,更有可能兇手找不到這粒佛珠。
“真是老天開眼啊,我們的死者很快就能得到伸冤了。”江一明十分激動地說,淚水給模糊了他的雙眼。
“江隊,我看不一定吧,憑一個珠子能找到兇手?是不是我們壓力太大了,你想讓我們高興一下,緩解我們的神經?”吳江問。
“也許吧,但我的第六感告訴我,我們一定能從中得到突破,當然可能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做大量辛苦的工作。”
經過羅進檢測,4號屍骨是一個30歲左右的女性,身高1.70米,體重85公斤到95公斤,死於三個月前,也就是2009年3月中旬左右,誤差不會超過15天,因為死者的死亡時間離被發現的時間較近,對死亡時間的判斷就越準確。何況屍骨上還有一些蛆蟲,這也是判斷死亡時間的好物證。
屍骨案已經驚動了上層領導,分管公安的鄧副市長還專門到市局,把江一明叫到局長辦公室,辦公室裏坐著鄧副市長、市長秘書、政法委書記、王局長和席副局長,個個神情冷峻嚴肅,好像有什麽重大事情要發生似的。
鄧副市長看見江一明進去,沒等他坐下就說:“你是江隊長吧,屍骨案已經把全市人民搞得惶恐不安,特別是那些長得高大肥胖的人,常常闖到市政府去找我問話,把我弄得不勝其煩,嚴重影響了我的工作,說說吧,什麽時候能破案?”
“快了,已經有了新的線索。”江一明麵對咄咄逼人的市長,語氣不亢不卑。
“我知道現在已經取消了限期破案的高壓做法,但我還是要你們拿出一個具體時間。”
“一個月之內吧。”
“如果一個月之內破不了案,我是要追究責任的。”
“好吧,就追究我的責任吧。”江一明很義無反顧地說。鄧市長對他的承諾還算滿意,雖然時間長了一點,但他知道破案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鄧市長隨後把語氣放緩了,問江一明是否需要請公安部的專家來幫忙?江一明說目前還不需要,如果有必要的話,再向上級領導報告。
江一明心情沉重地走出了局長辦公室,雖然對自己的承諾有點把握,但畢竟沒有形成事實,沒有任何人能準確地判斷和預測未來的事。
左麗從失蹤人口的資料中找到了死者的身份,死者是沙拉麵包廠的員工,名叫葉紅,今年32歲,家住本市解放北路華東巷16號,去年3月23日下班後,就沒有再和家人聯係,她家人第2天傍晚向江東分局報了案,之後分局的民警和她家人一直在努力尋找,卻沒有她的任何消息。
開會時,大家對兇手的殺人動機再次進行了分析,為什麽兇手專門對身強體壯者下手?吳江說可能是人體器官走私者幹的,因為兇手認為身強體壯者的器官都很健康。
羅進說:“這種可能性很少,走私人體器官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要有專業的醫生和助手;無菌操作的環境;器官保存的容器,最難的是人體器官的保存,最長的保存時間不會超過8小時,雖然說今年英國人發明了一種保鮮箱,也隻能讓心髒保鮮12小時,而醫生絕對不用來路不明的人體器官,如果兇手要在8小時把人體器官走私到國外,幾乎不可能。”
“我讚同羅進的說法,我們的嫌疑人應該不會超過兩個人,如果走私人體器官,那麽兩個人很難完成,我的想法現在不用去考慮兇手殺人動機問題,而是按現有的線索去查,我和吳江去查訪佛珠的出處,左麗和小克去調查葉紅的社會關係,從中找出嫌疑人,我們互相唿應交流,隻要我們兩組的任何一組有明確的目標,那就很好辦了。”江一明說。
江一明和吳江先從長江市周圍的寺廟查起,全市大大小小的寺廟一共有18座,其中有三座香火最旺盛,分別是大悲寺和覺遠寺以及白馬寺。這三座寺廟呈三角形,分布在市周圍的三座山頭上,這些山頭都不是很遠,驅車前往,半天就能來迴。他們決定從這三座寺廟查起,如果找不到線索,再往下查訪,直到把18座寺廟都查完為止。
大悲寺位於起風山上,小車能直接開到寺廟的門口,因為大悲寺離市區最近,又是建立在最高起風山上,交通很方便,所以香火很旺,他們達到山頂時,打開車門,一陣清爽的涼風刮來,鬆濤陣陣,如海浪般響起,和山下炎熱的氣候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江一明感歎地說:“和尚是最懂得享受,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超脫紅塵。”
“江隊,你錯了,不是每個和尚都能做到清心寡欲,現在寺廟的和尚都很有錢,他們常常開車到市裏嫖娼,有一天夜裏,我們一下在金城賓館抓了5個嫖娼的和尚。”吳江說。
“唉,世風日下啊。”他們說著時,已經進了正殿,一個年輕的和尚看見兩個警察走進來,知道肯定是有事,如果來燒香不會穿警服。便問他們有什麽事,他們把那顆佛珠給他看,問他是不是大悲寺的佛珠,和尚搖著頭說不是,他們這裏的佛珠沒有那麽精致。他們又走訪幾個和尚,都說大悲寺的佛珠是有暗記的。他們不放心,又找到羅方丈詢問,羅方丈迴答還是讓他們失望。
他們下山,把車停在路邊的龍記快餐店,匆匆地吃了午飯後,開車向覺遠寺開去,覺遠寺離市區40多公裏,從大悲寺到覺遠寺70公裏,因為上覺遠寺的路很小,是早年鋪的瀝青公裏,上覺遠寺的人和車比較多,彎道也特別多,車子開得很慢,到北海山時,已經下午3點了。
覺遠寺主要是以悠久的佛教曆史而出名,他建於玄宗開元723年,距離今天已經有1300多年,那是唐朝最為鼎盛的時期,當時唐玄宗是紀念一個名叫覺遠的大將軍,他為了保衛大唐的邊境而血戰沙場,直到剩下他一個也不肯投降,最後自刎而死,非常悲壯,因為他是長江人,所以唐玄宗在北海山上,建了一座廟宇,親自題名為“覺遠寺”,以供後人瞻仰。當然,這不是現代人樂意去燒香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覺遠寺宏偉壯麗和山上風景優美。
走進香火繚繞的大雄寶殿,一個中年和尚迎上來,把他們引進後殿的廂房裏,叫小和尚泡上自製綠茶端給他們,特別熱情。喝過茶之後,江一明拿出了佛珠給他看,他看了很久,說覺遠寺沒有這種黑檀木佛珠,他們的佛珠有很多種,有玉的、水晶的、檀木的、果實的等等近百種,但沒有一種有這麽珍貴的。
“這串佛珠在市麵上要多少錢?”吳江問。
“這是越南芽莊古沉香製作,而且有36顆,價錢在三萬元左右吧。”中年和尚說。
“這麽貴?你再仔細看看,會不會搞錯了?”
中年和尚又接過那顆佛珠認真地觀察,然後用手指慢慢摩挲著,說:“佛珠上好像有字?”
“對,有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這八個字。”
“微雕佛珠?這就更貴了,最少在三萬五以上。”中年和尚很肯定地說。
“請問師傅,哪裏有這種佛珠買?這佛珠的產地在哪裏?”
“這我不是很清楚了,估計它應該產自印度,或者越南,也有可能從越南進口原料,在中國加工的,現在我國也很多高檔的佛珠加工廠,做工比原產國還精致。”
“這種佛珠一般哪種人會買?”
“首先肯定是一心向佛的教徒,然後是有錢的偽教徒,還有一種是沒什麽錢,但是作孽深重的人,他為了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也就是你們說的心理平衡,從而不惜重金購買佛珠,從中得到自欺欺人的慰藉,我師傅夢遠大師應該會知道這佛珠的產地。”
他們一聽,非常激動,叫他帶他們去見夢遠大師,中年和尚有些為難,說師傅不喜歡塵俗之人去打攪,最後還是經不住吳江苦口婆心的勸說,帶他們向後山一座獨立的石頭房子走去……
石頭房子不大,隻有一層,走進半掩的大門,是一個用鵝卵石砌成的天井,天井裏種著幾棵鐵樹,樹幹上長了不少的青苔,看來已經有好幾百年,但葉子卻依然十分青翠茂盛,更可喜的是鐵樹竟然有了花苞,不用多久它就會開花,都說千年鐵樹開花,這難得一見的大好事,吳江心裏想:鐵樹開花都讓他們遇上了,是好兆頭,也許案子能偵破了。江一明卻不相信這些,他說案子破與不破,鐵樹並不知道,它照樣開它的花。
夢遠是覺遠寺的方丈,已經有80多歲了,卻滿臉通紅,精神狀態非常好,目光如秋水般清澈,閃著超凡脫俗的光芒,一看就知道是個修為極好的高僧。
夢遠和他們一陣寒暄之後,就直接進入正題,他拿著佛珠仔細揣摩,說:“這佛珠的原料是產自越南,製作可能在澳門,長江目前還沒有這麽昂貴的佛珠出售。”
“澳門?”江一明一聽,眼裏閃出驚喜的光,他立即想到了於軍,因為於軍和他的老板經常往返於長江和澳門之間。江一明把放大鏡遞給夢遠方丈,叫他好好看看上麵的微雕字,希望他能從中找出一些門道來。
夢遠方丈拿出一付眼鏡戴上,把放大鏡放在佛珠上觀察了好一會兒,對他們說:“從這8個行書的筆跡來看,它的下筆收筆、起承轉合、筆劃布局很像是空離山人的微雕。”
“空離山人?他是誰?現在在哪裏?”
“我已經12年沒有看到他了,他本來是我們覺遠寺的一個和尚,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來因為在塵世中受到挫折,遁入空門,改修佛學,遊曆到我們覺遠寺,在這裏靜心修學微雕,住了一年以後又走了,說要去五台山深造,他不是一個靜寂向佛的人,不會在一個地方呆很久,現在在哪裏我也不知道,不過他的微雕工夫真是了得,可以說一字千金。既然這個佛珠是來源於澳門,那他可能在澳門的寺廟裏居住。”
“澳門的寺廟不計其數,聽說有40多家,他會在哪家呢?”江一明問。
二樓也是一個大廳,大廳裏放著一台55寸的康佳液晶電視,一個轉角沙發,沙發上的抱枕淩亂地擺放著,電視的遙控器也掉在了地上,於軍住在樓上,於軍的臥室被雙層遮光窗簾遮上了,看不清室內的東西,也聽不到什麽聲音,顯然於軍是極其愛靜的人。另一間被鎖上了,看不出裏麵的情況,於軍說那是雜物間,都放一些沒用的東西。江一明問他能不能打開看看,他說沒有鑰匙,被他姑媽帶走了。
這讓他們感到奇怪:既然是雜物間,裏麵的東西就是值錢,他姑媽幹嗎要把鑰匙帶走?於軍好像看出了他們的疑惑,解釋說:他姑父是市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裏麵放的都是些實驗器材,姑父怕讓人一小心把那些器材打碎了,所以把鑰匙帶走了。這種解釋雖然有些勉強,但還過得去。
他們上了三樓的陽台,陽台很大,有60平方米,另60平方米是兩個房間,於軍把兩個房間打開讓他們看,有一間裏麵都是一些雜物,另一間放著一個小床,可能是臨時的客房,從滿地的灰塵來看,已經很久沒有人住了。站在陽台上看,離定軍山有1500米,離點將山有2500米,這是直線距離,如果開車最少有三四公裏。
他們看完後,告別了於軍,到第二嫌疑人家去,路上,江一明問吳江怎麽看於軍,吳江說:“如果小黃分析真的有那麽神的話,那於軍就有很大的嫌疑:有車、獨戶、無業、未婚、身高和年齡都相符。”
“但也有不符的,比如兩人居住,一臉兇相,愛穿西服等。”
“兩人居住可以隱瞞,兇相可以偽裝,大熱天誰還穿西服?”
“也許你說的有道理,但我已經從於軍臥室的單人枕頭上悄悄取到了一根他的頭發。”
但他們對於軍不抱太大希望,隻希望左麗他倆能有線索。
左麗和小克把走訪的情況向江一明匯報:1號嫌疑人家裏沒有車,也不會開車,個子不到1.60米,雖然目前是獨居,但他老婆去俄羅斯做生意了,他在烏魯木齊發貨,他老婆在那邊接貨,為了做好生意照顧好女兒,他們把女兒也送到烏魯木齊讀書,他也剛剛從烏魯木齊迴家不久,他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
2號嫌疑人身高、年齡、有車等條件都相符,但他在自來水公司上班,有職業,這點不符合小黃的無業之說,不過他麵目比較兇,不愛理人,鄰居們都說是一個孤僻的怪人,本來他是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父母受不了他的脾氣,就到市區去住了,把那棟小樓留給他,他心理有陰暗的一麵,嫌疑比較大,得做更深入的調查。
正在他們準備對兩個嫌疑進行深入調查時,點將山上又發現了一具屍骨,江一明一聽,腦子一下好像瞬間失血,空白了好一會兒,果真被小黃說中,3號屍骨絕對不是最後一具,可能有第5具第6具,或者更多,因為3號屍骨已經向社會公開公布了,1號和2號屍骨也就無法隱瞞了,因此在社會已經造成了恐慌,如今又發現了第四具屍骨,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屋漏逢雨。
專案組成員迅速趕到點將山,掩埋屍骨的地方還是位於半山腰上,離3號屍骨的掩埋處不到100米,擺放屍骨的方法還和前幾副屍骨一樣淩亂,也沒有頭顱骨,可以肯定是同一兇手所為。
因為案子一直無法突破,他們對現場勘察更加細致入微,用放大鏡把所有微小物質都放大幾十倍,說難聽一點,恨不得把顯微鏡都搬到現場,把每粒塵土都放在顯微鏡下查看。
江一明看著那堆白骨,心裏一陣陣刺痛,又一個冤死的人躺在他麵前,雖然死者已經不能說話,但他卻覺得死者在向他哭訴,一聲聲淒慘的哭聲在他耳邊迴蕩,久久不肯離去,似乎還看到家屬焦急地尋找死者的神情,他們從失望到希望,又從希望到失望,一次次不停地希望和失望之間循環著,直到最後積累成絕望!他已經暗暗過幾次誓言,一定要盡快把殘暴的兇手抓捕歸案,但時間一天天過去,卻找不到兇手的蛛絲馬跡,這不免讓他焦急萬分,兇手確實太狡猾,竟然不辭勞苦,把一個屍體分成三次掩埋,這種做法很少有人能做到,犯罪心理非常成熟,而這種心理形成的過程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是經過一次又一次殺人得逞之後才能形成的……
“江隊,你看!”江一明的思路被興奮的左麗打斷了。
“左麗,你發現什麽了?”江一明走到她身邊問。
左麗一手指著土坑,一手把鑷子向土裏伸去,然後夾起一個黃豆般大小的圓珠,說:“好像是個木珠子。”
江一明拿過來仔細一看著說:“對,是一個檀木做的珠子,應該是一個佛珠,可能是兇手掩埋屍骨時,不小心掉落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五個人都圍在一起觀察,珠子是手工雕刻而成的,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上麵竟然出現幾個微雕字:“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這八個字是行體,字體遒勁而飄逸,吳江是個書法愛好者,他一眼就看出是出自於書法高手之手,這種珠子很珍貴,市麵上很難買到。大家感到這是一個重大的線索,一定能從中找到戴它的主人。
因為市麵上沒有,等於把範圍縮小了幾百倍,工作量也就隨之減輕無數倍,可能是兇手在掩埋屍體時,不小心把串連著珠子的線給弄斷了,把珠子撒在現場,兇手一一把珠子都揀起來,但他不知佛珠一共有多少個,所以他把這個珠子給遺漏了,更有可能兇手找不到這粒佛珠。
“真是老天開眼啊,我們的死者很快就能得到伸冤了。”江一明十分激動地說,淚水給模糊了他的雙眼。
“江隊,我看不一定吧,憑一個珠子能找到兇手?是不是我們壓力太大了,你想讓我們高興一下,緩解我們的神經?”吳江問。
“也許吧,但我的第六感告訴我,我們一定能從中得到突破,當然可能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做大量辛苦的工作。”
經過羅進檢測,4號屍骨是一個30歲左右的女性,身高1.70米,體重85公斤到95公斤,死於三個月前,也就是2009年3月中旬左右,誤差不會超過15天,因為死者的死亡時間離被發現的時間較近,對死亡時間的判斷就越準確。何況屍骨上還有一些蛆蟲,這也是判斷死亡時間的好物證。
屍骨案已經驚動了上層領導,分管公安的鄧副市長還專門到市局,把江一明叫到局長辦公室,辦公室裏坐著鄧副市長、市長秘書、政法委書記、王局長和席副局長,個個神情冷峻嚴肅,好像有什麽重大事情要發生似的。
鄧副市長看見江一明進去,沒等他坐下就說:“你是江隊長吧,屍骨案已經把全市人民搞得惶恐不安,特別是那些長得高大肥胖的人,常常闖到市政府去找我問話,把我弄得不勝其煩,嚴重影響了我的工作,說說吧,什麽時候能破案?”
“快了,已經有了新的線索。”江一明麵對咄咄逼人的市長,語氣不亢不卑。
“我知道現在已經取消了限期破案的高壓做法,但我還是要你們拿出一個具體時間。”
“一個月之內吧。”
“如果一個月之內破不了案,我是要追究責任的。”
“好吧,就追究我的責任吧。”江一明很義無反顧地說。鄧市長對他的承諾還算滿意,雖然時間長了一點,但他知道破案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鄧市長隨後把語氣放緩了,問江一明是否需要請公安部的專家來幫忙?江一明說目前還不需要,如果有必要的話,再向上級領導報告。
江一明心情沉重地走出了局長辦公室,雖然對自己的承諾有點把握,但畢竟沒有形成事實,沒有任何人能準確地判斷和預測未來的事。
左麗從失蹤人口的資料中找到了死者的身份,死者是沙拉麵包廠的員工,名叫葉紅,今年32歲,家住本市解放北路華東巷16號,去年3月23日下班後,就沒有再和家人聯係,她家人第2天傍晚向江東分局報了案,之後分局的民警和她家人一直在努力尋找,卻沒有她的任何消息。
開會時,大家對兇手的殺人動機再次進行了分析,為什麽兇手專門對身強體壯者下手?吳江說可能是人體器官走私者幹的,因為兇手認為身強體壯者的器官都很健康。
羅進說:“這種可能性很少,走私人體器官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要有專業的醫生和助手;無菌操作的環境;器官保存的容器,最難的是人體器官的保存,最長的保存時間不會超過8小時,雖然說今年英國人發明了一種保鮮箱,也隻能讓心髒保鮮12小時,而醫生絕對不用來路不明的人體器官,如果兇手要在8小時把人體器官走私到國外,幾乎不可能。”
“我讚同羅進的說法,我們的嫌疑人應該不會超過兩個人,如果走私人體器官,那麽兩個人很難完成,我的想法現在不用去考慮兇手殺人動機問題,而是按現有的線索去查,我和吳江去查訪佛珠的出處,左麗和小克去調查葉紅的社會關係,從中找出嫌疑人,我們互相唿應交流,隻要我們兩組的任何一組有明確的目標,那就很好辦了。”江一明說。
江一明和吳江先從長江市周圍的寺廟查起,全市大大小小的寺廟一共有18座,其中有三座香火最旺盛,分別是大悲寺和覺遠寺以及白馬寺。這三座寺廟呈三角形,分布在市周圍的三座山頭上,這些山頭都不是很遠,驅車前往,半天就能來迴。他們決定從這三座寺廟查起,如果找不到線索,再往下查訪,直到把18座寺廟都查完為止。
大悲寺位於起風山上,小車能直接開到寺廟的門口,因為大悲寺離市區最近,又是建立在最高起風山上,交通很方便,所以香火很旺,他們達到山頂時,打開車門,一陣清爽的涼風刮來,鬆濤陣陣,如海浪般響起,和山下炎熱的氣候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江一明感歎地說:“和尚是最懂得享受,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超脫紅塵。”
“江隊,你錯了,不是每個和尚都能做到清心寡欲,現在寺廟的和尚都很有錢,他們常常開車到市裏嫖娼,有一天夜裏,我們一下在金城賓館抓了5個嫖娼的和尚。”吳江說。
“唉,世風日下啊。”他們說著時,已經進了正殿,一個年輕的和尚看見兩個警察走進來,知道肯定是有事,如果來燒香不會穿警服。便問他們有什麽事,他們把那顆佛珠給他看,問他是不是大悲寺的佛珠,和尚搖著頭說不是,他們這裏的佛珠沒有那麽精致。他們又走訪幾個和尚,都說大悲寺的佛珠是有暗記的。他們不放心,又找到羅方丈詢問,羅方丈迴答還是讓他們失望。
他們下山,把車停在路邊的龍記快餐店,匆匆地吃了午飯後,開車向覺遠寺開去,覺遠寺離市區40多公裏,從大悲寺到覺遠寺70公裏,因為上覺遠寺的路很小,是早年鋪的瀝青公裏,上覺遠寺的人和車比較多,彎道也特別多,車子開得很慢,到北海山時,已經下午3點了。
覺遠寺主要是以悠久的佛教曆史而出名,他建於玄宗開元723年,距離今天已經有1300多年,那是唐朝最為鼎盛的時期,當時唐玄宗是紀念一個名叫覺遠的大將軍,他為了保衛大唐的邊境而血戰沙場,直到剩下他一個也不肯投降,最後自刎而死,非常悲壯,因為他是長江人,所以唐玄宗在北海山上,建了一座廟宇,親自題名為“覺遠寺”,以供後人瞻仰。當然,這不是現代人樂意去燒香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覺遠寺宏偉壯麗和山上風景優美。
走進香火繚繞的大雄寶殿,一個中年和尚迎上來,把他們引進後殿的廂房裏,叫小和尚泡上自製綠茶端給他們,特別熱情。喝過茶之後,江一明拿出了佛珠給他看,他看了很久,說覺遠寺沒有這種黑檀木佛珠,他們的佛珠有很多種,有玉的、水晶的、檀木的、果實的等等近百種,但沒有一種有這麽珍貴的。
“這串佛珠在市麵上要多少錢?”吳江問。
“這是越南芽莊古沉香製作,而且有36顆,價錢在三萬元左右吧。”中年和尚說。
“這麽貴?你再仔細看看,會不會搞錯了?”
中年和尚又接過那顆佛珠認真地觀察,然後用手指慢慢摩挲著,說:“佛珠上好像有字?”
“對,有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這八個字。”
“微雕佛珠?這就更貴了,最少在三萬五以上。”中年和尚很肯定地說。
“請問師傅,哪裏有這種佛珠買?這佛珠的產地在哪裏?”
“這我不是很清楚了,估計它應該產自印度,或者越南,也有可能從越南進口原料,在中國加工的,現在我國也很多高檔的佛珠加工廠,做工比原產國還精致。”
“這種佛珠一般哪種人會買?”
“首先肯定是一心向佛的教徒,然後是有錢的偽教徒,還有一種是沒什麽錢,但是作孽深重的人,他為了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也就是你們說的心理平衡,從而不惜重金購買佛珠,從中得到自欺欺人的慰藉,我師傅夢遠大師應該會知道這佛珠的產地。”
他們一聽,非常激動,叫他帶他們去見夢遠大師,中年和尚有些為難,說師傅不喜歡塵俗之人去打攪,最後還是經不住吳江苦口婆心的勸說,帶他們向後山一座獨立的石頭房子走去……
石頭房子不大,隻有一層,走進半掩的大門,是一個用鵝卵石砌成的天井,天井裏種著幾棵鐵樹,樹幹上長了不少的青苔,看來已經有好幾百年,但葉子卻依然十分青翠茂盛,更可喜的是鐵樹竟然有了花苞,不用多久它就會開花,都說千年鐵樹開花,這難得一見的大好事,吳江心裏想:鐵樹開花都讓他們遇上了,是好兆頭,也許案子能偵破了。江一明卻不相信這些,他說案子破與不破,鐵樹並不知道,它照樣開它的花。
夢遠是覺遠寺的方丈,已經有80多歲了,卻滿臉通紅,精神狀態非常好,目光如秋水般清澈,閃著超凡脫俗的光芒,一看就知道是個修為極好的高僧。
夢遠和他們一陣寒暄之後,就直接進入正題,他拿著佛珠仔細揣摩,說:“這佛珠的原料是產自越南,製作可能在澳門,長江目前還沒有這麽昂貴的佛珠出售。”
“澳門?”江一明一聽,眼裏閃出驚喜的光,他立即想到了於軍,因為於軍和他的老板經常往返於長江和澳門之間。江一明把放大鏡遞給夢遠方丈,叫他好好看看上麵的微雕字,希望他能從中找出一些門道來。
夢遠方丈拿出一付眼鏡戴上,把放大鏡放在佛珠上觀察了好一會兒,對他們說:“從這8個行書的筆跡來看,它的下筆收筆、起承轉合、筆劃布局很像是空離山人的微雕。”
“空離山人?他是誰?現在在哪裏?”
“我已經12年沒有看到他了,他本來是我們覺遠寺的一個和尚,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來因為在塵世中受到挫折,遁入空門,改修佛學,遊曆到我們覺遠寺,在這裏靜心修學微雕,住了一年以後又走了,說要去五台山深造,他不是一個靜寂向佛的人,不會在一個地方呆很久,現在在哪裏我也不知道,不過他的微雕工夫真是了得,可以說一字千金。既然這個佛珠是來源於澳門,那他可能在澳門的寺廟裏居住。”
“澳門的寺廟不計其數,聽說有40多家,他會在哪家呢?”江一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