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人不遺餘力地幫助你,你就必須向他提出一個極度誘惑的、他不可能拒絕的條件,這就是用人的技巧。詭異陰謀不再停留於紙上談兵,充分地運用你的智慧,有時候隻需要一個手勢或一個微笑,便可以讓你的敵人身家難保、萬劫不複。
《商海沉浮》的運營模式是全新的,隨拍隨播,每周末播出一集,隨著收視率的高低,攝製組還可以根據觀眾的喜好修改劇情,這種運營模式很靈活,但由於新穎和觀看劇集的不連貫有可能造成觀眾的不適應,但畢竟是嚐試,嚐試就有風險,所以電視台的領導對待這部戲的態度很寬容。
這部《商海沉浮》既充滿機遇又充滿挑戰,所以,不隻是參與拍攝該劇的所有工作人員,連出演過數十部電影的白偉強都非常重視。
白偉強是靠身手和武術起家拍電影的,他50多歲了,很多難度高的武術動作都難以完成,他沒法子再跟年輕人競爭,況且現在舍得花錢買票看電影的都是年輕人,喜歡白偉強的觀眾大多也都是四五十歲的人,這些人絕舍不得花那麽多錢進電影院,所以,白偉強準備把自己的演藝之路轉向電視劇。
喜歡白偉強的觀眾群體正是每天守在電視機前打發時間的中年人,《商海沉浮》是白偉強第一次主演電視劇,這部戲可以看作是白偉強戲路的轉型之作。
這些天在劇組忙碌,我時刻都在觀察著白偉強的一舉一動,可能是因為我在片場的原因,沒戲拍的時候瑪蓮娜很少出現在片場了,她不出現也是好事情,我正可以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白偉強一個人的身上。
由於我的主動搭訕,我跟白偉強的男助理混得很熟,我時常在吃盒飯的時候跟他聊上幾句,因為白偉強是大明星,喜歡白偉強的觀眾都喜歡打聽一些關於明星生活上的趣聞,所以男助理並沒有產生反感和疑惑。
男助理很年輕,他戴眼鏡的時候看起來文質彬彬,從男助理的口中我打聽出,白偉強30多歲的時候結過一次婚,後來不知什麽原因離了,前妻也不知道哪裏去了,所以白偉強現在處於獨身階段。
白偉強不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他隻喜歡工作,說他是工作狂也不為過,以前年輕的時候身體條件好,在30歲到40歲這段男人的黃金時間,白偉強幾乎每天都在各地拍戲,無論是自己投資拍攝的還是跟別的導演合作,差不多每年都有三四部的新作品問世,當然有白偉強自己主演的也有參演的,絕大多數都是動作片。
長時間的打打殺殺,據說白偉強身體的很多骨頭都骨折過,年輕時感覺不出來,可人一上了年紀,尤其是趕上陰雨天,那些傷痛就開始折磨白偉強,所以,白偉強沒辦法繼續承受拍攝動作片的壓力了。
以白偉強目前的身份和地位,要是退隱江湖,也完全可以生活得很好,但他這個人非常熱愛影視這份工作,常年的奔波忙碌讓他稍微一安靜就感到非常難受,就像白偉強經常說的一樣:“我或許天生就是活在舞台上的人,就算死我也得死在舞台上,因為我根本過不了普通人的生活。”
男助理還說,白偉強很喜歡《商海沉浮》這部戲,因為劇本裏麵有很多情節都與他以前經曆過的事情很類似。白偉強小時候家庭條件也不好,出生在一個偏遠的農村,他行二,有一個哥哥,但哥哥已經在很多年前去世了。白偉強的哥哥很聽家長的話,幹活讀書都很認真,而白偉強不喜歡讀書,他從小就偏好舞拳弄棒,村子裏比他大幾歲的男孩子也都害怕他。
白偉強16歲的時候到城裏打工,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包括酒店門童、小時工、推銷員等,兩年後,他偶然在報紙上看到電影拍攝中招收武打替身演員的廣告,於是就去應征,結果順利地被錄取,從此展開了演藝事業。
由於白偉強不怕流血不怕受傷的敢拚性格,他很快被很多導演熟悉,剛出道時,白偉強給很多武打前輩當過替身,而且年少時的白偉強也在影視前輩身上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技巧,這些都是書本裏學不到的。
拍戲過程中,白偉強賺到了生活費,自身的功夫也沒有舍棄,仍然每天堅持鍛煉身體,所以,找他拍戲的劇組越來越多,白偉強也越來越喜歡電影工作。到了上世紀80年代,白偉強逐漸開始走上屬於自己的影視之路,他挑大梁拍攝了很多武打片,社會反響強烈,很多人都很喜歡他的片子。
男助理還告訴我,多年前,白偉強曾出資讓他的哥哥開辦過一家公司,但哥哥鬼迷心竅,收了別人的賄賂被警察抓了起來,這一往事倒是和《商海沉浮》這個本子很類似,所以在白偉強看新劇本的時候,他覺得這個本子很像是為他量身打造的,他說他除了拍武打片,一直都很希望詮釋一個草根人物生存和拚搏的現狀。
白偉強也深知,自己年紀一天天大了,要想繼續留在銀幕裏,他必須轉型,拓寬自己的戲路,這就是《商海沉浮》這部戲他很喜歡也非常重視的原因。
白偉強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他確實很努力地去拍這部戲,這些事情我全部都看在眼裏,雖然我恨他,但我不得不承認,白偉強是個相當敬業的實力派演員。
有時候,白偉強會對劇本裏的一句台詞思索好久,而後耐心跟劇組人員溝通,拍戲時,有那麽幾次,導演都已經很滿意了,但白偉強自己卻要求再來一條,而在我看來,後一條比前一條表演得更充分、更動情。
白偉強如此努力,劇組的每個人都認為這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劇集,整個片子還沒有完全殺青,電視台就要求重新播出,按照隨拍隨播的原則,影視公司精心剪輯後送交電視台,全新版《商海沉浮》的第一集就在一個周末的黃金時間播出了。
經過調整後,《商海沉浮》第一集的收視率比之前的收視率幾乎高出了一倍,達到了13.5%,王總監預測的是10%,這下子超出了3.5個百分點。別小看了這個數字,要知道,每天全國那麽多個電視台都用盡渾身解數吸引觀眾的眼球,能夠達到這個數字已經是實屬不易了。
得到好消息後,整個劇組信心百倍,廖漢龍也非常高興,所以,接下來的拍攝我們更加認真地去對待,每一個鏡頭都希望能拍出最美的畫麵,這種挑剔的勁頭真有點拍“衝奧”電影的感覺了。
一周後,第二集播出了,收視率是15%,上升了差不多兩個百分點。廖漢龍興奮地說,隻要這部戲的收視率能保持在15%左右,那我們所有人付出的努力就都沒有白費。這期間我們堅定地認為,我們的戲就要火了,紅遍全國都沒有問題。
第三集播出了,收視率沒有增加但也沒有下滑,依舊是15%,從第四集到第十集,收視率都平均在15%左右,最高到了17%,最低也沒低於12%。可是,誰都想不到的是,第十一集播出的時候,我們的戲卻與電視台的另一檔節目相撞了。
《商海沉浮》的收視率突然下跌到8%,整個劇組的人還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這下子猶如一盆冷水劈頭蓋臉地澆在了每個人的頭頂上,令每一個參與進來的人瞬間清醒。那是另一個欄目組播出的一檔純娛樂的電視節目,沒有絲毫的藝術性可言,但那個節目火了,而且可以說是非常火爆。
節目的名稱叫作《超美歌喉》,是一個類似於選秀的娛樂節目,欄目組精心在全國挑選了無數俊哥靚女在舞台上大展歌喉,加之評委們的麻辣點評,甚至相互謾罵,這更加重了節目低俗的趣味性。觀眾的眼球被《超美歌喉》吸引了過去,所以,我們的嘔心力作《商海沉浮》便受到了冷落。
第十二集更慘,收視率一下子下滑到5%。《超美歌喉》是全國性的選秀比賽,起碼也要持續三個月的時間,怎麽辦?
王總監好幾次把廖漢龍叫到電視台進行磋商,王總監擔憂地說:“《商海沉浮》要是不想想辦法立刻製造一些什麽看點,就這麽一直播到最後一集,幾乎就沒有什麽觀眾看了,趕緊想一些法子或者吸引觀眾的輿論,讓觀眾的眼球重新迴到《商海沉浮》上,這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可是,廖漢龍帶領的攝製組能做的隻有把片子拍好,他還能製造出什麽輿論吸引觀眾眼球呢?很快,廖漢龍便想到了我。
廖漢龍從電視台迴來就第一個找到我,他把王總監的意思完整地傳達給了我。廖漢龍讓我現在就去挑戰一下白偉強,製造一出“編劇被情所困挑戰武打大明星從而被痛扁”的鬧劇。
我鄭重其事地告訴廖漢龍,這招根本就沒什麽效果,製造出來也隻不過讓觀眾當笑話聽,反而更加令觀眾輕視我們的劇集。再說,時間過去那麽久了,我也想通了,我隻想把片子拍好然後依靠片子讓自己出人頭地,畢竟女人看中的還是男人的事業和成就。或許我在這個領域成名成家了,瑪蓮娜又轉過頭來向我投懷送抱也說不定。
廖漢龍說我這些都是非分之想,目前麵臨的是《商海沉浮》的收視率問題,這片子已經被《超美歌喉》搶了風頭,片子都火不了,一個編劇還能火到哪裏去!我明白廖漢龍說的有道理,但我絕不可能傻到去跟白偉強硬拚,我的女人被白偉強搶走了,心裏難受歸難受,但我不傻,更沒傻到為了一部片子奉獻了自己。
第十三集播出後,收視率下滑到了4%,劇組的人心都涼透了,但廖漢龍依舊能強顏歡笑,不斷地在人群裏說著鼓舞人心的話,這一點我倒是挺佩服廖漢龍的。作為一個片場的領袖,再大的壓力和困難也不能先把自己壓倒,即便自己心如死灰也得給手下一些希望。但背著那些雇來的工作人員,廖漢龍對我說的卻都是心裏話。
“沒想到會搞成這樣,”廖漢龍歎息著說,“會也開了不少,從各個角度都分析過了,想辦法迅速提高收視率,從我們製作方麵來說已經無能為力了,這些情況你都知道,還用得著我重複嗎?”
“你確實盡力了,但片子還得拍下去,半途而廢的後果更嚴重!”我強調道。
“那又怎麽樣,我給劇組的員工鼓勁說,《超美歌喉》這個節目太粗俗,並不會火多久,很快老百姓就會看膩的,到了那時候,我們的戲的收視率就會高起來。”
“你也隻能這麽說了。”
“可是你知道,《超美歌喉》這種選秀節目越往後便會越激烈,因為到了決賽期,每一次比賽都是相當殘酷的,決賽的時候剛巧是《商海沉浮》即將播出大結局的時刻,選秀決賽直播時必然會把觀眾吸引走,就算是那些從來沒看過《超美歌喉》的觀眾也會好奇賽事怎麽樣,誰會最終取勝。不難預料,到那時,我們的收視率能維持到3%都難啊!”
“電視台的競爭太激烈了,這是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我感歎道。
“你腦子比我好使,你能不能給我想出一些辦法,為了電視台裏的王總監能夠保住飯碗,為了漢龍影視公司,當然也為了你自己,你也不想這部戲就如此草率地被觀眾忽略吧,而且你還對我說過,你想利用這部戲出人頭地成名成家,男人有了名有了錢,才能夠得到和守住自己心愛的女人不是嗎?”
“別再說這些了,行嗎?”那些話都是我酒醉的時候說出來的,現在聽到那些話我感到很反感。
廖漢龍雙手握住我的肩膀,用力搖晃著,懇求說:“就算為了你自己,你開動腦筋想一想,把你的聰明才智都調動起來,我求求你了!”
“其實這些天我也在想著如何扭轉敗局……”
“你有辦法了?”廖漢龍把我晃得更厲害了。
“這……”我還在猶豫著不知該不該說出來,因為在這種氣氛之下,話一旦說出來可就不是玩笑了。
“說啊!”
“我覺得……還有一個辦法。”
“還有一個辦法?什麽辦法?”廖漢龍立刻追問。
“也許……真的隻有這一個辦法可以使收視率大幅度提高了……”
“你快說啊!什麽辦法?”廖漢龍大睜的眼睛充滿血絲。
“不過,希望你不要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我環視了左右,劇組的人員還在忙碌著各自的事情,但個個都垂頭喪氣沒有精神,我歎口氣,又說,“找個安靜的地方,我可以把我想的那些事情告訴你,但是,醜話說在前麵,那不是一個好人該做的事情,我隻是說一說,也不保證能夠產生正麵的效果,不是你逼得太急,我真不想說出口。”
攝影棚很高,房頂與下麵還連著許多鋼絲和支架,是用來固定下麵的布景和道具用的,上麵有鐵質樓梯和踩板,布景的時候可以站在高處俯瞰下麵布的景是否妥當。所以,影片拍攝的時候,這地方很少會有攝製組的人員上來。因為安靜,我跟廖漢龍走上樓梯,扒著鐵欄杆談起話來。
“我能想到的辦法針對的仍然是白偉強,因為要想讓事件起到轟動效果,那麽必須選擇有名有地位的人下手,你說對吧?”我低著頭朝下看著,由於時間早,白偉強還沒有趕到片場來。
“你接著說。”廖漢龍催促道。
“這些天,白偉強這個人有點兒怪,尤其是在拍動情的戲份的時候,這些你應該也知道吧?”
“動情的戲份?”聽我這樣說,廖漢龍歪著頭,看看底下的攝影棚,仔細琢磨起我的話來。
“白偉強確實有點兒怪,究竟是因為進入角色太深,還是因為其他什麽感情原因,或者他一直都老謀深算惦記著什麽,這些我現在說不清楚,也推算不出來。”我頓了頓,又說,“總之,他演戲時的種種表現總讓人感到有些瘋狂,過於苛刻,或者說過於較真兒,過於盡善盡美了。”
廖漢龍“嗯”了一聲,不置可否。
“記不記得有一次我們外出拍外景,有幾個娛樂記者得到消息,前來采訪劇中人物,當時除了白偉強,還有幾個配角演員在場,大家都是笑嗬嗬地接受采訪,隻有白偉強一個人表情嚴肅,麥克風伸到他麵前的時候,他談論的都是一些很嚴肅的話題,包括一個小職員多麽辛勞並且無望地在公司裏掙紮,進一步還談起了商業和道德等問題……”說到這裏我看向廖漢龍。
“你繼續,我聽著呢。”廖漢龍說。
“這樣的迴答不符合娛樂記者的口味,那些娛記們更希望得到一些劇情上的趣事或者演員之前的緋聞。”
“你說的這件事我記得,”廖漢龍點點頭,“當天,白偉強越說越憤慨,越說越離譜,他說一個小人物隻是想生活得好一點兒,用燃燒自己青春的方式爭取那麽一點點可以實現理想的資本,而且所謂的成功之路上還會布滿荊棘和誘惑,一不小心就會跌倒,被前赴後繼的人踩踏得片甲不留。這一段台詞分明就是《商海沉浮》裏麵寫的,這樣的言辭出現在故事裏還可以,但絕不適合說出來,劇組人員趕緊錯開話題,說白偉強是因為拍戲太累了,他是入戲太深,一時間分不清是在戲裏還是在現實世界裏了。”
“沒錯,白偉強這個人也是相當敏感的,”我又說,“他在拍戲的過程中不但對自己苛刻,有時候也要求配角也像他一樣入戲,這樣的後果很可能會把演戲混同於現實,演員會很辛苦,也會演得很累,即便戲拍完了,仍會很長時間無法自拔。”
“這種情況是有的。”廖漢龍接著我的話說。
“甚至,有些入戲太深的演員在拍完戲後感覺人生毫無目標,甚至患上了憂鬱症,自殺的案例也不少,在國內也有好幾起呢……”
《商海沉浮》的運營模式是全新的,隨拍隨播,每周末播出一集,隨著收視率的高低,攝製組還可以根據觀眾的喜好修改劇情,這種運營模式很靈活,但由於新穎和觀看劇集的不連貫有可能造成觀眾的不適應,但畢竟是嚐試,嚐試就有風險,所以電視台的領導對待這部戲的態度很寬容。
這部《商海沉浮》既充滿機遇又充滿挑戰,所以,不隻是參與拍攝該劇的所有工作人員,連出演過數十部電影的白偉強都非常重視。
白偉強是靠身手和武術起家拍電影的,他50多歲了,很多難度高的武術動作都難以完成,他沒法子再跟年輕人競爭,況且現在舍得花錢買票看電影的都是年輕人,喜歡白偉強的觀眾大多也都是四五十歲的人,這些人絕舍不得花那麽多錢進電影院,所以,白偉強準備把自己的演藝之路轉向電視劇。
喜歡白偉強的觀眾群體正是每天守在電視機前打發時間的中年人,《商海沉浮》是白偉強第一次主演電視劇,這部戲可以看作是白偉強戲路的轉型之作。
這些天在劇組忙碌,我時刻都在觀察著白偉強的一舉一動,可能是因為我在片場的原因,沒戲拍的時候瑪蓮娜很少出現在片場了,她不出現也是好事情,我正可以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白偉強一個人的身上。
由於我的主動搭訕,我跟白偉強的男助理混得很熟,我時常在吃盒飯的時候跟他聊上幾句,因為白偉強是大明星,喜歡白偉強的觀眾都喜歡打聽一些關於明星生活上的趣聞,所以男助理並沒有產生反感和疑惑。
男助理很年輕,他戴眼鏡的時候看起來文質彬彬,從男助理的口中我打聽出,白偉強30多歲的時候結過一次婚,後來不知什麽原因離了,前妻也不知道哪裏去了,所以白偉強現在處於獨身階段。
白偉強不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他隻喜歡工作,說他是工作狂也不為過,以前年輕的時候身體條件好,在30歲到40歲這段男人的黃金時間,白偉強幾乎每天都在各地拍戲,無論是自己投資拍攝的還是跟別的導演合作,差不多每年都有三四部的新作品問世,當然有白偉強自己主演的也有參演的,絕大多數都是動作片。
長時間的打打殺殺,據說白偉強身體的很多骨頭都骨折過,年輕時感覺不出來,可人一上了年紀,尤其是趕上陰雨天,那些傷痛就開始折磨白偉強,所以,白偉強沒辦法繼續承受拍攝動作片的壓力了。
以白偉強目前的身份和地位,要是退隱江湖,也完全可以生活得很好,但他這個人非常熱愛影視這份工作,常年的奔波忙碌讓他稍微一安靜就感到非常難受,就像白偉強經常說的一樣:“我或許天生就是活在舞台上的人,就算死我也得死在舞台上,因為我根本過不了普通人的生活。”
男助理還說,白偉強很喜歡《商海沉浮》這部戲,因為劇本裏麵有很多情節都與他以前經曆過的事情很類似。白偉強小時候家庭條件也不好,出生在一個偏遠的農村,他行二,有一個哥哥,但哥哥已經在很多年前去世了。白偉強的哥哥很聽家長的話,幹活讀書都很認真,而白偉強不喜歡讀書,他從小就偏好舞拳弄棒,村子裏比他大幾歲的男孩子也都害怕他。
白偉強16歲的時候到城裏打工,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包括酒店門童、小時工、推銷員等,兩年後,他偶然在報紙上看到電影拍攝中招收武打替身演員的廣告,於是就去應征,結果順利地被錄取,從此展開了演藝事業。
由於白偉強不怕流血不怕受傷的敢拚性格,他很快被很多導演熟悉,剛出道時,白偉強給很多武打前輩當過替身,而且年少時的白偉強也在影視前輩身上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技巧,這些都是書本裏學不到的。
拍戲過程中,白偉強賺到了生活費,自身的功夫也沒有舍棄,仍然每天堅持鍛煉身體,所以,找他拍戲的劇組越來越多,白偉強也越來越喜歡電影工作。到了上世紀80年代,白偉強逐漸開始走上屬於自己的影視之路,他挑大梁拍攝了很多武打片,社會反響強烈,很多人都很喜歡他的片子。
男助理還告訴我,多年前,白偉強曾出資讓他的哥哥開辦過一家公司,但哥哥鬼迷心竅,收了別人的賄賂被警察抓了起來,這一往事倒是和《商海沉浮》這個本子很類似,所以在白偉強看新劇本的時候,他覺得這個本子很像是為他量身打造的,他說他除了拍武打片,一直都很希望詮釋一個草根人物生存和拚搏的現狀。
白偉強也深知,自己年紀一天天大了,要想繼續留在銀幕裏,他必須轉型,拓寬自己的戲路,這就是《商海沉浮》這部戲他很喜歡也非常重視的原因。
白偉強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他確實很努力地去拍這部戲,這些事情我全部都看在眼裏,雖然我恨他,但我不得不承認,白偉強是個相當敬業的實力派演員。
有時候,白偉強會對劇本裏的一句台詞思索好久,而後耐心跟劇組人員溝通,拍戲時,有那麽幾次,導演都已經很滿意了,但白偉強自己卻要求再來一條,而在我看來,後一條比前一條表演得更充分、更動情。
白偉強如此努力,劇組的每個人都認為這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劇集,整個片子還沒有完全殺青,電視台就要求重新播出,按照隨拍隨播的原則,影視公司精心剪輯後送交電視台,全新版《商海沉浮》的第一集就在一個周末的黃金時間播出了。
經過調整後,《商海沉浮》第一集的收視率比之前的收視率幾乎高出了一倍,達到了13.5%,王總監預測的是10%,這下子超出了3.5個百分點。別小看了這個數字,要知道,每天全國那麽多個電視台都用盡渾身解數吸引觀眾的眼球,能夠達到這個數字已經是實屬不易了。
得到好消息後,整個劇組信心百倍,廖漢龍也非常高興,所以,接下來的拍攝我們更加認真地去對待,每一個鏡頭都希望能拍出最美的畫麵,這種挑剔的勁頭真有點拍“衝奧”電影的感覺了。
一周後,第二集播出了,收視率是15%,上升了差不多兩個百分點。廖漢龍興奮地說,隻要這部戲的收視率能保持在15%左右,那我們所有人付出的努力就都沒有白費。這期間我們堅定地認為,我們的戲就要火了,紅遍全國都沒有問題。
第三集播出了,收視率沒有增加但也沒有下滑,依舊是15%,從第四集到第十集,收視率都平均在15%左右,最高到了17%,最低也沒低於12%。可是,誰都想不到的是,第十一集播出的時候,我們的戲卻與電視台的另一檔節目相撞了。
《商海沉浮》的收視率突然下跌到8%,整個劇組的人還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這下子猶如一盆冷水劈頭蓋臉地澆在了每個人的頭頂上,令每一個參與進來的人瞬間清醒。那是另一個欄目組播出的一檔純娛樂的電視節目,沒有絲毫的藝術性可言,但那個節目火了,而且可以說是非常火爆。
節目的名稱叫作《超美歌喉》,是一個類似於選秀的娛樂節目,欄目組精心在全國挑選了無數俊哥靚女在舞台上大展歌喉,加之評委們的麻辣點評,甚至相互謾罵,這更加重了節目低俗的趣味性。觀眾的眼球被《超美歌喉》吸引了過去,所以,我們的嘔心力作《商海沉浮》便受到了冷落。
第十二集更慘,收視率一下子下滑到5%。《超美歌喉》是全國性的選秀比賽,起碼也要持續三個月的時間,怎麽辦?
王總監好幾次把廖漢龍叫到電視台進行磋商,王總監擔憂地說:“《商海沉浮》要是不想想辦法立刻製造一些什麽看點,就這麽一直播到最後一集,幾乎就沒有什麽觀眾看了,趕緊想一些法子或者吸引觀眾的輿論,讓觀眾的眼球重新迴到《商海沉浮》上,這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可是,廖漢龍帶領的攝製組能做的隻有把片子拍好,他還能製造出什麽輿論吸引觀眾眼球呢?很快,廖漢龍便想到了我。
廖漢龍從電視台迴來就第一個找到我,他把王總監的意思完整地傳達給了我。廖漢龍讓我現在就去挑戰一下白偉強,製造一出“編劇被情所困挑戰武打大明星從而被痛扁”的鬧劇。
我鄭重其事地告訴廖漢龍,這招根本就沒什麽效果,製造出來也隻不過讓觀眾當笑話聽,反而更加令觀眾輕視我們的劇集。再說,時間過去那麽久了,我也想通了,我隻想把片子拍好然後依靠片子讓自己出人頭地,畢竟女人看中的還是男人的事業和成就。或許我在這個領域成名成家了,瑪蓮娜又轉過頭來向我投懷送抱也說不定。
廖漢龍說我這些都是非分之想,目前麵臨的是《商海沉浮》的收視率問題,這片子已經被《超美歌喉》搶了風頭,片子都火不了,一個編劇還能火到哪裏去!我明白廖漢龍說的有道理,但我絕不可能傻到去跟白偉強硬拚,我的女人被白偉強搶走了,心裏難受歸難受,但我不傻,更沒傻到為了一部片子奉獻了自己。
第十三集播出後,收視率下滑到了4%,劇組的人心都涼透了,但廖漢龍依舊能強顏歡笑,不斷地在人群裏說著鼓舞人心的話,這一點我倒是挺佩服廖漢龍的。作為一個片場的領袖,再大的壓力和困難也不能先把自己壓倒,即便自己心如死灰也得給手下一些希望。但背著那些雇來的工作人員,廖漢龍對我說的卻都是心裏話。
“沒想到會搞成這樣,”廖漢龍歎息著說,“會也開了不少,從各個角度都分析過了,想辦法迅速提高收視率,從我們製作方麵來說已經無能為力了,這些情況你都知道,還用得著我重複嗎?”
“你確實盡力了,但片子還得拍下去,半途而廢的後果更嚴重!”我強調道。
“那又怎麽樣,我給劇組的員工鼓勁說,《超美歌喉》這個節目太粗俗,並不會火多久,很快老百姓就會看膩的,到了那時候,我們的戲的收視率就會高起來。”
“你也隻能這麽說了。”
“可是你知道,《超美歌喉》這種選秀節目越往後便會越激烈,因為到了決賽期,每一次比賽都是相當殘酷的,決賽的時候剛巧是《商海沉浮》即將播出大結局的時刻,選秀決賽直播時必然會把觀眾吸引走,就算是那些從來沒看過《超美歌喉》的觀眾也會好奇賽事怎麽樣,誰會最終取勝。不難預料,到那時,我們的收視率能維持到3%都難啊!”
“電視台的競爭太激烈了,這是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我感歎道。
“你腦子比我好使,你能不能給我想出一些辦法,為了電視台裏的王總監能夠保住飯碗,為了漢龍影視公司,當然也為了你自己,你也不想這部戲就如此草率地被觀眾忽略吧,而且你還對我說過,你想利用這部戲出人頭地成名成家,男人有了名有了錢,才能夠得到和守住自己心愛的女人不是嗎?”
“別再說這些了,行嗎?”那些話都是我酒醉的時候說出來的,現在聽到那些話我感到很反感。
廖漢龍雙手握住我的肩膀,用力搖晃著,懇求說:“就算為了你自己,你開動腦筋想一想,把你的聰明才智都調動起來,我求求你了!”
“其實這些天我也在想著如何扭轉敗局……”
“你有辦法了?”廖漢龍把我晃得更厲害了。
“這……”我還在猶豫著不知該不該說出來,因為在這種氣氛之下,話一旦說出來可就不是玩笑了。
“說啊!”
“我覺得……還有一個辦法。”
“還有一個辦法?什麽辦法?”廖漢龍立刻追問。
“也許……真的隻有這一個辦法可以使收視率大幅度提高了……”
“你快說啊!什麽辦法?”廖漢龍大睜的眼睛充滿血絲。
“不過,希望你不要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我環視了左右,劇組的人員還在忙碌著各自的事情,但個個都垂頭喪氣沒有精神,我歎口氣,又說,“找個安靜的地方,我可以把我想的那些事情告訴你,但是,醜話說在前麵,那不是一個好人該做的事情,我隻是說一說,也不保證能夠產生正麵的效果,不是你逼得太急,我真不想說出口。”
攝影棚很高,房頂與下麵還連著許多鋼絲和支架,是用來固定下麵的布景和道具用的,上麵有鐵質樓梯和踩板,布景的時候可以站在高處俯瞰下麵布的景是否妥當。所以,影片拍攝的時候,這地方很少會有攝製組的人員上來。因為安靜,我跟廖漢龍走上樓梯,扒著鐵欄杆談起話來。
“我能想到的辦法針對的仍然是白偉強,因為要想讓事件起到轟動效果,那麽必須選擇有名有地位的人下手,你說對吧?”我低著頭朝下看著,由於時間早,白偉強還沒有趕到片場來。
“你接著說。”廖漢龍催促道。
“這些天,白偉強這個人有點兒怪,尤其是在拍動情的戲份的時候,這些你應該也知道吧?”
“動情的戲份?”聽我這樣說,廖漢龍歪著頭,看看底下的攝影棚,仔細琢磨起我的話來。
“白偉強確實有點兒怪,究竟是因為進入角色太深,還是因為其他什麽感情原因,或者他一直都老謀深算惦記著什麽,這些我現在說不清楚,也推算不出來。”我頓了頓,又說,“總之,他演戲時的種種表現總讓人感到有些瘋狂,過於苛刻,或者說過於較真兒,過於盡善盡美了。”
廖漢龍“嗯”了一聲,不置可否。
“記不記得有一次我們外出拍外景,有幾個娛樂記者得到消息,前來采訪劇中人物,當時除了白偉強,還有幾個配角演員在場,大家都是笑嗬嗬地接受采訪,隻有白偉強一個人表情嚴肅,麥克風伸到他麵前的時候,他談論的都是一些很嚴肅的話題,包括一個小職員多麽辛勞並且無望地在公司裏掙紮,進一步還談起了商業和道德等問題……”說到這裏我看向廖漢龍。
“你繼續,我聽著呢。”廖漢龍說。
“這樣的迴答不符合娛樂記者的口味,那些娛記們更希望得到一些劇情上的趣事或者演員之前的緋聞。”
“你說的這件事我記得,”廖漢龍點點頭,“當天,白偉強越說越憤慨,越說越離譜,他說一個小人物隻是想生活得好一點兒,用燃燒自己青春的方式爭取那麽一點點可以實現理想的資本,而且所謂的成功之路上還會布滿荊棘和誘惑,一不小心就會跌倒,被前赴後繼的人踩踏得片甲不留。這一段台詞分明就是《商海沉浮》裏麵寫的,這樣的言辭出現在故事裏還可以,但絕不適合說出來,劇組人員趕緊錯開話題,說白偉強是因為拍戲太累了,他是入戲太深,一時間分不清是在戲裏還是在現實世界裏了。”
“沒錯,白偉強這個人也是相當敏感的,”我又說,“他在拍戲的過程中不但對自己苛刻,有時候也要求配角也像他一樣入戲,這樣的後果很可能會把演戲混同於現實,演員會很辛苦,也會演得很累,即便戲拍完了,仍會很長時間無法自拔。”
“這種情況是有的。”廖漢龍接著我的話說。
“甚至,有些入戲太深的演員在拍完戲後感覺人生毫無目標,甚至患上了憂鬱症,自殺的案例也不少,在國內也有好幾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