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尚未如願的人不好好享受自己的悲歡,偏偏要鑽到早已如願以償腦滿腸肥的人堆兒裏感受大悲劇,這注定是老馬的戲劇人生。
經過幾場比賽的磨合之後,國王隊在3月連續激戰牛、馬刺的兩場比賽中打出了韋伯歸隊以來的最佳狀態。在120:102大勝牛的比賽裏,國王打出了絢麗的攻勢籃球,畢比、托賈克維奇、米勒、克裏斯蒂等4讓分超過20,韋伯在僅僅出場27分鍾的情況下也獻出16分、8個籃板球和5次助攻。
而在101:87大勝馬刺的比賽裏,國王隊在第三節度落後的情況下,最終憑借神乎其神的防守打得素以穩健著稱的馬刺丟盔卸甲,並迫使對手在最後一節失誤8次,波波維奇在場邊氣得險些咬碎門牙。這些比賽足以證明,像國王這種主教練戰略風格居於強勢地位且各位置球員有機分布的球隊,很難冒出諸如老大之爭之類的無聊噱頭。
掐指算來,國王隊真正有望染指總冠軍而不得,已有兩個年頭。王國維曾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須經曆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涯路”,躥一境界也,01賽季,國王常規賽61勝21負,引領聯盟,可謂獨上高樓;“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躥二境界也,02賽季,韋伯負傷,國王與牛殺至七場無奈飲恨,可謂消得憔悴;“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躥三境界也,但願今年總決賽時,球館仍能燈火闌珊。
記得韋伯曾是01年夏自由球員市場上最肥的一條魚。雖然是寬容的薩克拉門托人民把韋伯從一個底特律壞孩子感化成球館的國王,但韋伯還是牢騷滿腹,他不幹了,國王是一支拿不了冠軍的球隊。最後,在7年1.23億美元的巨額合同麵前,韋伯終於收迴了野心,駐足薩克拉門停
其實,韋伯當年的去留正如後來基德在舊主與馬刺之間的抉擇,堅持還是跳槽,不過念之差,結果現在都算自得其樂。而馬龍和佩頓時候則肯定沒聽過亞曆山大大帝解高爾丁死結的故事。
故事是相傳誰能解開奇異的高爾j死結就能加冕亞洲之王,結果眾人無功而返,輪到亞曆山大的時候,起初也是一籌莫展,不料亞曆山大抽出長劍將高爾丁死結奮力斬斷,並高聲宣布:“我要建立自己的解結規則。”結果,亞曆山大成為亞洲之王。對韋伯來,統領自己的球隊,堅持到能將總冠軍死結親手斬斷的那一刻,又何嚐不是一種幸福。
扣籃作為一種進攻方式,之所以能夠被人發明並延續至今,原因十分簡單,即對於身高臂長彈跳好的家夥而言,飛身直接把球塞進籃筐顯然比投籃或者上籃更具準頭兒,而且隻要你跳得足夠高,灌籃入筐無需太多訓練就可以近乎百發百鄭
因此,扣籃作為一種偷懶取巧的技術動作在長人間迅速推廣普及。任何事物,一旦普及到泛濫的地步,都會在受眾間衍生出與其相關的精神、文化。扣籃從一個新生的技術動作進化為一種籃球文化的代表,正是由其固有的特性決定的,那就是直接和勁爆。
把皮球弄進籃筐,最簡單的邏輯就是用手直接將球塞進,因此扣籃的直接性集中體現在創意的簡約,而一瀉千裏的強悍勁道又賦予了扣籃勁爆的感官衝擊力。這種粗獷的簡約精神正是所有對抗性的男子運動所共通的迷人特質。
人類的想像力總是無窮無盡,當把球扣進籃筐這一結果被確定之後,扣籃的具體方式就漸漸成為人們不斷思索和試驗的課題,花式扣籃應運而生。有趣的是,花式扣籃的萌芽並非根植於nba,而是在美國的街頭籃球場和aba。
與早期的nba相比,aba曾是一個極度張揚球員個性和比賽觀賞性的籃球聯盟。對aba而言,籃球比賽的娛樂性正是與nba分庭抗禮的銳利武器。至今仍然如雷貫耳的飛人鼻祖j博士歐文當年從大學裏跑出來投身職業籃球時,就是效力於aba聯盟。
事實上,在正式被nba吞並之前的幾年,慘不忍睹的經濟狀況已經把aba聯盟推向弱勢群體角色,甚至已經瀕臨街頭籃球長期以來所處的低微地位,就此而言,花式扣籃作為一種刻意張揚的進攻手段,本身蘊含著向體製宣戰的叛逆精神。
或許,像朱利葉斯.歐文這樣的扣籃先驅注定成為水泊梁山的好漢,從草莽英雄走向被體製收容的悲劇。在aba混了5個賽季之後,歐文早已把各路花式扣籃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在76年,j博士轉投nba,繼續他那驚世駭俗的飛行表演。
如果把行為藝術簡單地理解成誇張的表達欲望和與眾不同的反叛精神,那麽,j博土歐文無疑是最早把扣籃演化成一種行為藝術並帶到nba賽場的人。在84年全明星周末,nba舉辦了首屆扣籃大賽,當時有j博士歐文、拉裏南斯、威爾金斯等9位扣籃先行者報名參賽。
雖然j博士在決賽中因失誤而屈居亞軍,uu看書 .uukanshu讓太陽隊的拉裏南斯掠走了nba首屆扣籃王,但當j博士在比賽中完成那記從罰球線起跳滑翔扣籃之後,就再也沒人關心到底是誰捧走了扣籃王獎杯,一束無比耀眼的光線刺入人們眼簾,沿著這道亮光望去,飛翔已不再是人類千百年來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因為人們已經親眼見證了同類的翱翔。
時光飛逝,當j博士那一代飛人漸漸老去收起飛翔的羽翼之後,諸如轉體、背扣、大風車式、戰斧式、罰球線起跳等花式扣籃的主要方式都已經被成功研發,留給後饒,更多的隻是模仿和改良。
.對前人經典動作的反複模仿無疑會令扣籃藝術中至為重要的想像力逐漸喪失殆盡,因此花式扣籃向來有立誌求新拒絕重複的傾向。然而進入80年代,花式扣籃已經日臻成熟,在籃筐與地麵3.05米的固定高度間人們幾乎已經窮盡了所有想像,橫空出世的扣籃方式似乎不再可能出現,至此,扣籃藝術步入改良時代,其宗旨也由原來的發明想像演化為無限超越和自我證明,其中的代表人物則為喬丹、威爾金斯、德雷克斯勒以及後來的卡特。
征服美職籃
經過幾場比賽的磨合之後,國王隊在3月連續激戰牛、馬刺的兩場比賽中打出了韋伯歸隊以來的最佳狀態。在120:102大勝牛的比賽裏,國王打出了絢麗的攻勢籃球,畢比、托賈克維奇、米勒、克裏斯蒂等4讓分超過20,韋伯在僅僅出場27分鍾的情況下也獻出16分、8個籃板球和5次助攻。
而在101:87大勝馬刺的比賽裏,國王隊在第三節度落後的情況下,最終憑借神乎其神的防守打得素以穩健著稱的馬刺丟盔卸甲,並迫使對手在最後一節失誤8次,波波維奇在場邊氣得險些咬碎門牙。這些比賽足以證明,像國王這種主教練戰略風格居於強勢地位且各位置球員有機分布的球隊,很難冒出諸如老大之爭之類的無聊噱頭。
掐指算來,國王隊真正有望染指總冠軍而不得,已有兩個年頭。王國維曾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須經曆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涯路”,躥一境界也,01賽季,國王常規賽61勝21負,引領聯盟,可謂獨上高樓;“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躥二境界也,02賽季,韋伯負傷,國王與牛殺至七場無奈飲恨,可謂消得憔悴;“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躥三境界也,但願今年總決賽時,球館仍能燈火闌珊。
記得韋伯曾是01年夏自由球員市場上最肥的一條魚。雖然是寬容的薩克拉門托人民把韋伯從一個底特律壞孩子感化成球館的國王,但韋伯還是牢騷滿腹,他不幹了,國王是一支拿不了冠軍的球隊。最後,在7年1.23億美元的巨額合同麵前,韋伯終於收迴了野心,駐足薩克拉門停
其實,韋伯當年的去留正如後來基德在舊主與馬刺之間的抉擇,堅持還是跳槽,不過念之差,結果現在都算自得其樂。而馬龍和佩頓時候則肯定沒聽過亞曆山大大帝解高爾丁死結的故事。
故事是相傳誰能解開奇異的高爾j死結就能加冕亞洲之王,結果眾人無功而返,輪到亞曆山大的時候,起初也是一籌莫展,不料亞曆山大抽出長劍將高爾丁死結奮力斬斷,並高聲宣布:“我要建立自己的解結規則。”結果,亞曆山大成為亞洲之王。對韋伯來,統領自己的球隊,堅持到能將總冠軍死結親手斬斷的那一刻,又何嚐不是一種幸福。
扣籃作為一種進攻方式,之所以能夠被人發明並延續至今,原因十分簡單,即對於身高臂長彈跳好的家夥而言,飛身直接把球塞進籃筐顯然比投籃或者上籃更具準頭兒,而且隻要你跳得足夠高,灌籃入筐無需太多訓練就可以近乎百發百鄭
因此,扣籃作為一種偷懶取巧的技術動作在長人間迅速推廣普及。任何事物,一旦普及到泛濫的地步,都會在受眾間衍生出與其相關的精神、文化。扣籃從一個新生的技術動作進化為一種籃球文化的代表,正是由其固有的特性決定的,那就是直接和勁爆。
把皮球弄進籃筐,最簡單的邏輯就是用手直接將球塞進,因此扣籃的直接性集中體現在創意的簡約,而一瀉千裏的強悍勁道又賦予了扣籃勁爆的感官衝擊力。這種粗獷的簡約精神正是所有對抗性的男子運動所共通的迷人特質。
人類的想像力總是無窮無盡,當把球扣進籃筐這一結果被確定之後,扣籃的具體方式就漸漸成為人們不斷思索和試驗的課題,花式扣籃應運而生。有趣的是,花式扣籃的萌芽並非根植於nba,而是在美國的街頭籃球場和aba。
與早期的nba相比,aba曾是一個極度張揚球員個性和比賽觀賞性的籃球聯盟。對aba而言,籃球比賽的娛樂性正是與nba分庭抗禮的銳利武器。至今仍然如雷貫耳的飛人鼻祖j博士歐文當年從大學裏跑出來投身職業籃球時,就是效力於aba聯盟。
事實上,在正式被nba吞並之前的幾年,慘不忍睹的經濟狀況已經把aba聯盟推向弱勢群體角色,甚至已經瀕臨街頭籃球長期以來所處的低微地位,就此而言,花式扣籃作為一種刻意張揚的進攻手段,本身蘊含著向體製宣戰的叛逆精神。
或許,像朱利葉斯.歐文這樣的扣籃先驅注定成為水泊梁山的好漢,從草莽英雄走向被體製收容的悲劇。在aba混了5個賽季之後,歐文早已把各路花式扣籃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在76年,j博士轉投nba,繼續他那驚世駭俗的飛行表演。
如果把行為藝術簡單地理解成誇張的表達欲望和與眾不同的反叛精神,那麽,j博土歐文無疑是最早把扣籃演化成一種行為藝術並帶到nba賽場的人。在84年全明星周末,nba舉辦了首屆扣籃大賽,當時有j博士歐文、拉裏南斯、威爾金斯等9位扣籃先行者報名參賽。
雖然j博士在決賽中因失誤而屈居亞軍,uu看書 .uukanshu讓太陽隊的拉裏南斯掠走了nba首屆扣籃王,但當j博士在比賽中完成那記從罰球線起跳滑翔扣籃之後,就再也沒人關心到底是誰捧走了扣籃王獎杯,一束無比耀眼的光線刺入人們眼簾,沿著這道亮光望去,飛翔已不再是人類千百年來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因為人們已經親眼見證了同類的翱翔。
時光飛逝,當j博士那一代飛人漸漸老去收起飛翔的羽翼之後,諸如轉體、背扣、大風車式、戰斧式、罰球線起跳等花式扣籃的主要方式都已經被成功研發,留給後饒,更多的隻是模仿和改良。
.對前人經典動作的反複模仿無疑會令扣籃藝術中至為重要的想像力逐漸喪失殆盡,因此花式扣籃向來有立誌求新拒絕重複的傾向。然而進入80年代,花式扣籃已經日臻成熟,在籃筐與地麵3.05米的固定高度間人們幾乎已經窮盡了所有想像,橫空出世的扣籃方式似乎不再可能出現,至此,扣籃藝術步入改良時代,其宗旨也由原來的發明想像演化為無限超越和自我證明,其中的代表人物則為喬丹、威爾金斯、德雷克斯勒以及後來的卡特。
征服美職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