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有個好萊塢,洛杉磯也有個湖人隊。擁有好萊塢這等“芳鄰”的湖人隊倘若隻是平平淡淡地拿個總冠軍了事,未免太對不起天下喜歡起哄的好事球迷,尤其是“四大天王”聚會於斯,湖人不啻第一“大宅門”。既是大宅門,弄出點兒大動靜也就理所當然,甭管是元妃省親式的榮耀,還是爬灰養小權子式的暖昧,都為我輩趨炎附勢的平民百姓津津樂道,看,也正是圖這個樂兒,這叫“看熱鬧的不怕事兒大”。
賽季尚未開戰,大宅門裏先開了戰。奧尼爾看不慣科比,來了句“這是俺的球隊,誰不服誰走人”,科比當然不服,迴了句“你管你的內線,俺管俺的外線”,擺明要和老大劃地盤。這一幕極似香港黑幫片,一個
飛揚跋扈的老大,一個野心勃勃的老二,兩個牆頭草式的幫中元老,卻很少站錯隊。自從吳宇森去好萊塢,香港這一套也就成了好萊塢黑幫電影
的嫁妝,比非典還快,就近傳染到了湖人隊。
黑幫畢竟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以我個人的經曆相比照,眼下的湖人隊非常類似於改革年代機關氣息極濃的事業單位,在我大學畢業時,曾錯投了豬胎,到了一家高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旗的黨刊簡稱“社精雜誌”,彼時,就曾發生了與湖人隊相似的“內部矛盾”,一二把手之間明爭暗鬥,諸如發行部主任、廣告部主任等中層幹部卷入其中,這使我甫一走入社會,即接觸到了官本位的醜陋,乃至中國人的醜陋,這使我最終選擇了逃離。現在想來,幸甚幸甚。
為了說明在下所言不虛,非無妄之談,我可以列出相對比的階級鬥爭英雄譜這是湖人雜誌社的主要成員。奧尼爾是個專權的一把手,為了維護個人利益和權威,他不允許任何人輕視他的存在,不允許任何人輕易改變他控製下的一草一木。科比呢,就是那個年輕有為的二把手,他業務能力很強,擁有改變現狀的萬丈雄心,但他私心同樣很大,而且還有點生活作風之類的小辮子。而馬龍和佩頓則是那種
已屆退休卻還沒混上高級職稱的“老光棍”,他們
從爵士雜誌社和雄鹿雜誌社調過來,無
非是希望借助奧總編的力量評上“總冠軍”職稱,
他們沒必要趟“階級鬥爭”的渾水,可也不能站錯了隊一經過審時度勢,都站在了一把手這邊。
這個對比我認為很恰當,奧尼爾和科比與當年黨刊的一二把手高度神似;馬龍“郵差”,自然是發行部主任;佩頓“大嘴”,自然是廣告部主任。像這樣的雜誌社,一場一地雞毛的“窩裏鬥”之後,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站在不同角度的“階級鬥爭史”,大致會產生以下三個版本
奧總編是個黨性、原則性極強的領導幹部,他發現了雜誌社部分同誌錯誤的輿論導向以及編輯方針,針對報道中有違四項基本原則的苗頭予以及時糾正,並對科比副總編等年輕同誌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最終使他認識到工作方式方法的嚴重問題,迴到了雜誌社廣大群眾溫暖的階級友愛中,避免了滑向個人英雄主義泥潭的危險傾向。
科比副總編是個銳意革新、年輕有為的領導幹部,他頂住各方麵壓力,打破了湖人雜誌社長期以來吃大鍋飯的局麵,極大地調動了年輕人的積極性,在科比帶領下,湖人雜誌社調整了辦刊定位,由一本專業籃球技術雜誌轉向時尚型雜誌,並獲得了大量的青少年讀者。為了從大局出發,本著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科比策略性地保護了老同誌的利益,讓他們承擔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從而避免了內部矛盾激化,使湖人雜誌社在穩步發展的基調上前進。
馬龍和佩頓是業務與人品俱佳的老黨員,當雜誌社內部出現因工作方法問題產生的矛盾時,他們一方麵努力完成本職工作,起到了老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一方麵積極協助奧總編加強雜誌社管理,加大對年輕同誌的“傳、幫、帶”力度。正是由於他們在基層的工作成績以及良好影響,才使雜誌社在奧總編的正確領導下得以健康發展,避免了左傾冒進主義,同時使雜誌社內部的民主氣氛達到了空前高漲的局麵。
以上三個版本把湖人“四大天王”分成了三股勢力,從各自的險惡用心來看,三股勢力都不是省油的燈,也都不是什麽好
賽季尚未開戰,大宅門裏先開了戰。奧尼爾看不慣科比,來了句“這是俺的球隊,誰不服誰走人”,科比當然不服,迴了句“你管你的內線,俺管俺的外線”,擺明要和老大劃地盤。這一幕極似香港黑幫片,一個
飛揚跋扈的老大,一個野心勃勃的老二,兩個牆頭草式的幫中元老,卻很少站錯隊。自從吳宇森去好萊塢,香港這一套也就成了好萊塢黑幫電影
的嫁妝,比非典還快,就近傳染到了湖人隊。
黑幫畢竟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以我個人的經曆相比照,眼下的湖人隊非常類似於改革年代機關氣息極濃的事業單位,在我大學畢業時,曾錯投了豬胎,到了一家高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旗的黨刊簡稱“社精雜誌”,彼時,就曾發生了與湖人隊相似的“內部矛盾”,一二把手之間明爭暗鬥,諸如發行部主任、廣告部主任等中層幹部卷入其中,這使我甫一走入社會,即接觸到了官本位的醜陋,乃至中國人的醜陋,這使我最終選擇了逃離。現在想來,幸甚幸甚。
為了說明在下所言不虛,非無妄之談,我可以列出相對比的階級鬥爭英雄譜這是湖人雜誌社的主要成員。奧尼爾是個專權的一把手,為了維護個人利益和權威,他不允許任何人輕視他的存在,不允許任何人輕易改變他控製下的一草一木。科比呢,就是那個年輕有為的二把手,他業務能力很強,擁有改變現狀的萬丈雄心,但他私心同樣很大,而且還有點生活作風之類的小辮子。而馬龍和佩頓則是那種
已屆退休卻還沒混上高級職稱的“老光棍”,他們
從爵士雜誌社和雄鹿雜誌社調過來,無
非是希望借助奧總編的力量評上“總冠軍”職稱,
他們沒必要趟“階級鬥爭”的渾水,可也不能站錯了隊一經過審時度勢,都站在了一把手這邊。
這個對比我認為很恰當,奧尼爾和科比與當年黨刊的一二把手高度神似;馬龍“郵差”,自然是發行部主任;佩頓“大嘴”,自然是廣告部主任。像這樣的雜誌社,一場一地雞毛的“窩裏鬥”之後,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站在不同角度的“階級鬥爭史”,大致會產生以下三個版本
奧總編是個黨性、原則性極強的領導幹部,他發現了雜誌社部分同誌錯誤的輿論導向以及編輯方針,針對報道中有違四項基本原則的苗頭予以及時糾正,並對科比副總編等年輕同誌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最終使他認識到工作方式方法的嚴重問題,迴到了雜誌社廣大群眾溫暖的階級友愛中,避免了滑向個人英雄主義泥潭的危險傾向。
科比副總編是個銳意革新、年輕有為的領導幹部,他頂住各方麵壓力,打破了湖人雜誌社長期以來吃大鍋飯的局麵,極大地調動了年輕人的積極性,在科比帶領下,湖人雜誌社調整了辦刊定位,由一本專業籃球技術雜誌轉向時尚型雜誌,並獲得了大量的青少年讀者。為了從大局出發,本著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科比策略性地保護了老同誌的利益,讓他們承擔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從而避免了內部矛盾激化,使湖人雜誌社在穩步發展的基調上前進。
馬龍和佩頓是業務與人品俱佳的老黨員,當雜誌社內部出現因工作方法問題產生的矛盾時,他們一方麵努力完成本職工作,起到了老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一方麵積極協助奧總編加強雜誌社管理,加大對年輕同誌的“傳、幫、帶”力度。正是由於他們在基層的工作成績以及良好影響,才使雜誌社在奧總編的正確領導下得以健康發展,避免了左傾冒進主義,同時使雜誌社內部的民主氣氛達到了空前高漲的局麵。
以上三個版本把湖人“四大天王”分成了三股勢力,從各自的險惡用心來看,三股勢力都不是省油的燈,也都不是什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