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相聚
紅樓:金戈鐵馬橫掃八方 作者:邋邋遢遢的星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黛玉領著林如海穿過榮禧堂,步入她平日裏常去的書房。
書房內布置得簡潔雅致,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窗邊的案幾上擺放著一盆蘭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整個房間充滿了寧靜與雅致的氣息。
待林如海坐定,她親自為父親重新沏了一盞新茶,嫋嫋茶香在書房內彌漫開來。
林如海輕輕抿了口茶,目光柔和地看向林黛玉,滿是關切地問道:“玉兒,你在這賈府生活得究竟如何?這些日子過得可還順心?”
林黛玉輕輕點頭,眼中流露出感激之情:“父親放心,外祖母和姐妹們待我極好,府中的姐妹們也都很友善,我生活得很好。就是這些日子裏嘛...”
林黛玉輕歎一聲,思索一番後說道:
“倒是最近府裏都在談論著玌二哥在朝堂上立下五年收複遼東的誓言,眾人為此事憂心不已。畢竟這誓言若是完不成,便是要丟掉性命的,大家都為此十分可惱。”
林如海放下茶杯,微微眯眼,沉吟片刻:“這賢侄的事,朝堂上下確實極為關注。他此舉勇氣可嘉,但其中艱難險阻也不少。”
即便是他也因此職位有所變動,本應擔任吏部尚書的他也因此讓陛下改變主意,反而做起兵部侍郎的位子。
要知曉林如海此前也擔任過蘭台寺大夫,不過是因為受陛下器重才前去揚州做起巡鹽禦史,完全有資格坐上尚書之位。
想到這,他若有所思地看向林黛玉,問道:“玉兒,你與這賢侄也算相識,在你看來,此人如何?”
麵對林如海的詢問林黛玉並未多想微微歪頭,思索片刻後緩緩說道:
“其實女兒與玌二哥接觸並不多,隻覺他行事果敢,為人豪爽,與旁人多有不同。那日在府中見他,言語之間透著一股豪情壯誌。”
林如海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讚賞:“你看得倒也透徹。我與賢侄相處一月有餘,的確非池中之物。”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玉兒,那賢侄待你...與眾多家中眾多姐妹如何啊?”
或許是出於對父親放下防範,亦或者是因為見到父親被喜悅衝昏了頭腦,林黛玉隻是微微皺眉,迴憶與賈玌的每一次交集,然後輕聲說道:
“玌二哥對我,倒是禮遇有加,並無半分輕慢。迴來後還多為我等姐妹們考慮,還說若是我等受了委屈就找他,他來為我們出氣。
隻是,女兒總覺得他心中似有千斤重擔,似乎總是在為家國大事操勞,與我們這些閨閣女子,總有些距離。”
林如海忍俊不禁,微微一笑,看著眼前自家糊塗的女兒,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男兒誌在四方,賢侄身為武將,自然要以國家為重。但即便如此,他對你的尊重與禮遇,也足見他是個有教養、懂分寸之人。”
林如海十分滿意,為家國大事操勞好啊,大丈夫無外如此!總不能一事無成、碌碌無為,整日待在府中與胭脂堆裏廝混吧!
林如海心中稍感寬慰,但隨即又皺起了眉頭:“我聽你此前信中所言,你與寶玉現在住得頗近?”
林黛玉微微一愣,隨即明白了父親的擔憂,輕聲解釋道:
“父親有所不知,因著外祖母對我疼愛至極,念我初來乍到,又憐惜我孤身一人,便特意安排我住在此處,方便彼此照應。
況且府中宅院布局如此,諸多姐妹也都住在相近之處,平日裏相互走動,一同吟詩作畫,倒也自在。
寶玉的住處與我這裏確實相隔不遠,但平日裏我們都有各自的規矩,並不會隨意打擾。”
林如海聽後,神色稍緩,但眉頭仍未舒展,心中不免對賈母的安排有些不悅,不忘叮囑道:
“玉兒,你尚未出閣,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莫要與男子過於親近,免得惹人非議。”
林黛玉乖巧地點頭應道:“女兒知曉,定不會讓父親憂心。”
林如海聽了林黛玉的迴應,微微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寵溺:“唉,我這女兒,總歸是長大了,但願你真能事事留意。”
說罷,他微微停頓,神色轉為溫和,眼中滿是慈愛地看著林黛玉:
“玉兒,此次進京,除了在京城述職外,還有一事。如今林府已經打掃幹淨,一應事宜也都安排妥當,為父想著,要接你迴林府住。”
林黛玉聽聞此言,眼中瞬間綻放出驚喜的光芒,激動地問道:“父親,您說的可是真的?您當真能留在京城了?”
林如海微笑著點頭:“自然是真的,為父何時騙過你。”
林黛玉臉上洋溢著喜悅,迫不及待地又問:“父親此後就不會離開京城是嗎?往後女兒便能日日陪伴在父親身旁了。”
林如海望著女兒那期待的眼神,心中一陣柔軟,先是不自覺地點點頭,可轉瞬又輕輕搖了搖頭,神色有些複雜地說道:
“說不準,朝堂之事變幻莫測,為父雖有心留在京城陪伴你,但聖上旨意難測。不過......也許就是這樣了,往後能有更多時間守著你。”
林黛玉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但很快又恢複了笑容,乖巧地說道:“隻要能迴林府,能多些時日與父親相聚,女兒便知足了。”
林如海抬手輕輕摸了摸林黛玉的頭:“好孩子,這些年讓你獨自一人寄人籬下,為父心中有愧。如今能將你接迴,也算了卻我一樁心事。”
林黛玉眼眶微紅,輕聲說道:“父親切莫如此說,女兒在賈府也備受疼愛。隻是能與父親朝夕相伴,自是再好不過。”
林如海微微頷首,說道:“嗯,待我安排好各項事務,便擇個吉日接你迴去。你也收拾收拾自己的物件,與賈府的姐妹們道個別。”
林黛玉應道:“是,父親。女兒這幾日便著手準備。”
書房內布置得簡潔雅致,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窗邊的案幾上擺放著一盆蘭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整個房間充滿了寧靜與雅致的氣息。
待林如海坐定,她親自為父親重新沏了一盞新茶,嫋嫋茶香在書房內彌漫開來。
林如海輕輕抿了口茶,目光柔和地看向林黛玉,滿是關切地問道:“玉兒,你在這賈府生活得究竟如何?這些日子過得可還順心?”
林黛玉輕輕點頭,眼中流露出感激之情:“父親放心,外祖母和姐妹們待我極好,府中的姐妹們也都很友善,我生活得很好。就是這些日子裏嘛...”
林黛玉輕歎一聲,思索一番後說道:
“倒是最近府裏都在談論著玌二哥在朝堂上立下五年收複遼東的誓言,眾人為此事憂心不已。畢竟這誓言若是完不成,便是要丟掉性命的,大家都為此十分可惱。”
林如海放下茶杯,微微眯眼,沉吟片刻:“這賢侄的事,朝堂上下確實極為關注。他此舉勇氣可嘉,但其中艱難險阻也不少。”
即便是他也因此職位有所變動,本應擔任吏部尚書的他也因此讓陛下改變主意,反而做起兵部侍郎的位子。
要知曉林如海此前也擔任過蘭台寺大夫,不過是因為受陛下器重才前去揚州做起巡鹽禦史,完全有資格坐上尚書之位。
想到這,他若有所思地看向林黛玉,問道:“玉兒,你與這賢侄也算相識,在你看來,此人如何?”
麵對林如海的詢問林黛玉並未多想微微歪頭,思索片刻後緩緩說道:
“其實女兒與玌二哥接觸並不多,隻覺他行事果敢,為人豪爽,與旁人多有不同。那日在府中見他,言語之間透著一股豪情壯誌。”
林如海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讚賞:“你看得倒也透徹。我與賢侄相處一月有餘,的確非池中之物。”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玉兒,那賢侄待你...與眾多家中眾多姐妹如何啊?”
或許是出於對父親放下防範,亦或者是因為見到父親被喜悅衝昏了頭腦,林黛玉隻是微微皺眉,迴憶與賈玌的每一次交集,然後輕聲說道:
“玌二哥對我,倒是禮遇有加,並無半分輕慢。迴來後還多為我等姐妹們考慮,還說若是我等受了委屈就找他,他來為我們出氣。
隻是,女兒總覺得他心中似有千斤重擔,似乎總是在為家國大事操勞,與我們這些閨閣女子,總有些距離。”
林如海忍俊不禁,微微一笑,看著眼前自家糊塗的女兒,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男兒誌在四方,賢侄身為武將,自然要以國家為重。但即便如此,他對你的尊重與禮遇,也足見他是個有教養、懂分寸之人。”
林如海十分滿意,為家國大事操勞好啊,大丈夫無外如此!總不能一事無成、碌碌無為,整日待在府中與胭脂堆裏廝混吧!
林如海心中稍感寬慰,但隨即又皺起了眉頭:“我聽你此前信中所言,你與寶玉現在住得頗近?”
林黛玉微微一愣,隨即明白了父親的擔憂,輕聲解釋道:
“父親有所不知,因著外祖母對我疼愛至極,念我初來乍到,又憐惜我孤身一人,便特意安排我住在此處,方便彼此照應。
況且府中宅院布局如此,諸多姐妹也都住在相近之處,平日裏相互走動,一同吟詩作畫,倒也自在。
寶玉的住處與我這裏確實相隔不遠,但平日裏我們都有各自的規矩,並不會隨意打擾。”
林如海聽後,神色稍緩,但眉頭仍未舒展,心中不免對賈母的安排有些不悅,不忘叮囑道:
“玉兒,你尚未出閣,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莫要與男子過於親近,免得惹人非議。”
林黛玉乖巧地點頭應道:“女兒知曉,定不會讓父親憂心。”
林如海聽了林黛玉的迴應,微微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寵溺:“唉,我這女兒,總歸是長大了,但願你真能事事留意。”
說罷,他微微停頓,神色轉為溫和,眼中滿是慈愛地看著林黛玉:
“玉兒,此次進京,除了在京城述職外,還有一事。如今林府已經打掃幹淨,一應事宜也都安排妥當,為父想著,要接你迴林府住。”
林黛玉聽聞此言,眼中瞬間綻放出驚喜的光芒,激動地問道:“父親,您說的可是真的?您當真能留在京城了?”
林如海微笑著點頭:“自然是真的,為父何時騙過你。”
林黛玉臉上洋溢著喜悅,迫不及待地又問:“父親此後就不會離開京城是嗎?往後女兒便能日日陪伴在父親身旁了。”
林如海望著女兒那期待的眼神,心中一陣柔軟,先是不自覺地點點頭,可轉瞬又輕輕搖了搖頭,神色有些複雜地說道:
“說不準,朝堂之事變幻莫測,為父雖有心留在京城陪伴你,但聖上旨意難測。不過......也許就是這樣了,往後能有更多時間守著你。”
林黛玉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但很快又恢複了笑容,乖巧地說道:“隻要能迴林府,能多些時日與父親相聚,女兒便知足了。”
林如海抬手輕輕摸了摸林黛玉的頭:“好孩子,這些年讓你獨自一人寄人籬下,為父心中有愧。如今能將你接迴,也算了卻我一樁心事。”
林黛玉眼眶微紅,輕聲說道:“父親切莫如此說,女兒在賈府也備受疼愛。隻是能與父親朝夕相伴,自是再好不過。”
林如海微微頷首,說道:“嗯,待我安排好各項事務,便擇個吉日接你迴去。你也收拾收拾自己的物件,與賈府的姐妹們道個別。”
林黛玉應道:“是,父親。女兒這幾日便著手準備。”